㈠ 材料成本差異率如何計算
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 100%
實際工作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是通過編制「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來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X 100%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X 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增加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 (1+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
例題:企業的存貨按計劃成本核算,期初甲材料庫存數量為50噸,其單位計劃成本為200元/噸,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借方余額為100元,本月以210元/噸購入甲材料50噸,這本期甲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
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100+(210-200)x50]/[(50+50)x200]x100%=3%
(1)怎麼算成本差異擴展閱讀:
材料成本差異的作用
在材料日常收發按計劃價格計價時,需要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
科目的借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的超支額,貸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的節約額。發出耗用材料所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從本科目的貸方轉入各有關生產費用科目;超支額用藍字結轉,節約額用紅字結轉。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的明細分類核算,可按材料類別進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並進行。按材料類別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費的計算比較正確,但要相應多設材料成本差異明細分類賬,增加核算工作量。
如果將全部材料合並一起核算,雖可簡化核算工作,但要影響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因此在決定材料成本差異的明細分類核算時,既要考慮到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又要考慮核算時人力上的可能性。
材料成本差異的分配,根據發出耗用材料的計劃價格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進行計算。
㈡ 已知材料的標准成本下的金額和實際成本下的金額,怎麼算成本差異
摘要 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價格差異 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 價格水平與標准
㈢ 成本差異怎麼算
計劃成本和實計成本之差即計劃成本-實際成本=成本差異。成本差異是企業實行計劃成本核算材料成本時才用的。比如企業計劃A材料的成本10元而實際A材料購買價11元,材料成本差異1元。
㈣ 怎麼算材料成本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差異+本月收入材料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100%
其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
100%
實際工作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是通過編制「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來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X
100%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X
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增加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
(1+材料成本差異率)
㈤ 那麼材料成本差異率是怎麼計算的
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 100%。
材料成本差異額,是指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正數表示超支差額率,負數表示節約差額率。實際工作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是通過編制「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來完成的。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X 100%。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X 材料成本差異率。
拓展資料:
例題:
計劃成本法,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假設某公司期初庫存材料10噸,計劃成本17800元,材料成本差異250元;本月購進材料10噸,總成本176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為:因為本月購進的材料比上月便宜了200元,即少了200成本。17600-17800= - 200
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本月材料的成本差異是-200,所以是減,不是加。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是實際與計劃比,也就是你說的「實際成本減計劃成本」,大於記入借方,小於記入貸方(資產類科目的貸方等於借方負數)。
其他公式: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 100%,實際工作中,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是通過編制"材料成本差異計算表"來完成的。
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X 100%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X 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月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本月增加材料的計劃成本 - 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X (1+材料成本差異率)
㈥ 什麼是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怎樣計算材料成本差異超支節約(舉例)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質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㈦ 材料成本差異怎樣計算
在月末計算產品的實際原材料費用時,必須考慮所耗原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即所耗原材料的價差。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差異=該產品原材料定額費用±原材料脫離定額差異×材料成本差異分配率
這時,產品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產品實際成本=產品定額成本±脫離定額差異±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差異
㈧ 「材料成本差異」怎麼計算
一、材料采購時,按實際成本
借:材料采購
借:應交稅費-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等
二、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按計劃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小於時為貸:材料成本差異)
貸:材料采購
三、材料出庫時,日常按計劃成本
借:生產成本等
貸:原材料
四、期末,結轉本期發出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時,
借:生產成本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時,相反分錄。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期入庫材料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期入庫材料計劃成本)*100%
應結轉的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時可採用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另外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100%
㈨ 怎麼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當月入庫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計劃成本+當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