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養殖一畝鯰魚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寶和堂補腎產品哪個最好 2025-05-23 09:47:56
木板裁切用什麼工具 2025-05-23 09:38:30
乾性皮膚檢測哪個產品 2025-05-23 09:34:03

養殖一畝鯰魚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01 14:50:50

① 淡水魚養殖要多少成本 十畝地

常見的淡水魚,像四大家魚,一般的放養密度,包括投餌機,制氧機這些在內,要5-6萬元。如果是名特優魚類,同樣的話,要9-10萬元。
合理的放苗密度應根據養殖方式、技術水平、換水條件和餌料供應等狀況來決定.各地使用的放養密度應根據池塘條件因地制宜。對於首次採用80:20池塘養魚技術的養殖者,每畝水面收獲時主養魚的重量不超過以下的限量: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沖水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沖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267公斤;

c.在增氧和沖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魚重量定為400公斤;

d. 連同配養魚20%的重量,a、b、c三類池塘的總產魚重量分別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規格為500克,則a、b、c三類池塘放養魚總數量分別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養魚佔80%,配養魚養魚佔20%。

溫水性魚類養殖,一般水溫為15_30℃,如鯉魚、草魚、鰱、鱅、鯽和團頭魴等;冷水性淡水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0_20℃,如虹鱒、細鱗魚等;熱水性魚類養殖:一般適溫為18_30℃,如羅非魚、淡水白鯧等。

② 一條鬍子魚一年成本價是多少

摘要 您好,鬍子魚沒有按照一條來計算成本的,一般都是按照畝,一畝地理論上利潤在兩萬元

③ 一畝魚塘可以養多少鯰魚

經常有網友問到一畝魚塘可以養多少鯰魚,據了解到塘有三分大,大概一米六七深,可以出3萬尾左右的魚。一畝大的魚塘(深1.5米)適合養鯰魚9萬尾。大概有150條左右。

④ 誰知道人工養殖鯰魚的技術,效益如何

懷頭鯰也稱黑龍江六須鯰、懷頭和懷子,在魚類分學上隸屬於鯰形目、鯰科、鯰屬。懷頭鯰是黑龍江省地產魚類,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等江河,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懷頭鯰適應環境能力強,耐低氧,生長速度快,容易飼養,起捕率高,當年魚苗當年即可養成商品魚,其養殖前景看好。

1、魚苗培育

1 池塘條件及准備
選擇面積1~5畝為宜,池深1.5m以上,池內無雜草,池底平坦,不滲漏的池塘作為魚苗培育池。魚苗入池前10天採用干法清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5~100kg或漂白粉5~10kg。消毒2天後,注水0.6~0.8m深。魚苗入池前5~7天,每畝施腐熟發酵的雞糞500kg,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施糞肥時,還要拌入生石灰,為加快雞糞發酵速度,可將雞糞集堆,用塑料布封嚴。

2 魚苗放養
每畝放養懷頭鯰魚苗3~5萬尾。選擇晴朗無風或微風天氣放苗,魚苗入池前,先放入網箱 用篩絹製成或捆箱暫養。網箱採用鐵筋作為框架。先將裝苗的尼龍袋或其它容器放魚池水面上,待袋內或其它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水溫一致時,將魚苗放入網箱或捆箱內。撈水蚤投喂,暫養2~3小時後,將魚苗放入池中,沿池邊全池多點放苗。放苗前,在池塘岸邊淺水處,布置遮蔭物體,如水草、草簾、棕櫚皮等,為魚苗提供隱蔽物,魚苗在隱蔽物下面棲息。

3 飼養管理
魚苗入池前3天,可以池內培養的浮游動物為食,不用投喂飼料。如果池塘培育的浮游動物量少,可以從其它池塘撈水蚤投喂。第四天可以投喂水蚯蚓、魚糜,全池潑灑即可,投喂量為每畝水面5~10kg,根據魚苗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投喂量。

4 魚苗出池
經過7~10天的培育,魚苗全長達到3~5cm時,應及時分池,進入下一階段的飼養。

5 魚病防治
魚苗培育階段易患斜管蟲病,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全池潑灑硫酸銅與硫酸亞鐵的合劑,每立方米水用硫酸銅0.5g、硫酸亞鐵0.2g;二是全池潑灑福爾馬林,每立方米水用福爾馬林100g。

2、成魚養殖

懷頭鯰養殖可採取大中水面增殖、池塘套養、池塘主養三種方法。

1 大中水面增殖

在湖泊、水庫中,通常麥穗魚、餐條魚等小型低值野雜魚類資源十分豐富,這些小型低值野雜魚是懷頭鯰很好的飼料。通過放養懷頭鯰,可使湖泊、水庫中的小型低值野雜魚類轉化為高價值的懷頭鯰,提高養殖效益。6月下旬至7月初,每畝水面放養規格3~5cm的懷頭鯰夏花5~10尾,當年秋季每畝可產尾重1kg
以上的懷頭鯰4~7kg。通過放養懷頭鯰,每畝水面可增收50~100元。大中水面放養懷頭鯰要特別慎重,最好經過水產專業人員的充分論證,以免盲目投放危害主要養殖魚類或經濟價值高的魚類,導致得不償失。

2 池塘套養
池塘套養懷頭鯰應選擇小型野雜魚豐富的成魚池或親魚池套養,不要在魚種池內套養,否則懷頭鯰會攝食魚種,造成損失。6月下旬至7月初,每畝放養體長3~5cm懷頭鯰10~20尾,至秋季可產尾重750~1500g的懷頭鯰10kg左右,每畝可增收100元左右。

3 池塘主養
①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幾百平方米到幾十畝均可,池底平坦並且不漏水。魚種入池前一周,採用干法清塘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5~100kg或漂白粉5~10kg。每畝施糞肥用100~200kg。
②魚種放養放養當年夏花、1齡魚種均可。
放養當年夏花:5月初,每畝放養尾重100~200g的鰱鱅魚春片魚種80~100尾,鰱鱅魚之間的比例為2∶1~3∶1。6月下旬至7月初,每畝放養體長3~5cm的懷頭鯰魚種150~500尾。放養的懷頭鯰魚種要求規格整齊,以免相互殘殺。至秋季出池,懷頭鯰尾重可達750~1500g。懷頭鯰成活率一般60%左右。
放養1齡魚種:近年來大規格懷頭鯰很受市場歡迎,每千克市場價格達到22~26元每畝放養規格1kg左右的懷頭鯰魚種20~30尾,放養的規格要整齊。另外,搭配放養規格1~1.5kg的鰱鱅魚種30~40尾。至秋季出池,懷頭鯰每畝產量可達到75~100kg,平均規格可達4kg左右。懷頭鯰成活率一般可達到80%~90%。
③飼料投喂
飼料可喂野雜魚、魚苗、鮮凍海雜魚等低值魚類,也可喂雞腸和豬肺等,飼料經電動絞肉機絞碎後投喂。在池塘內搭一個面積3~4平方米的餌料台。不搭餌料台直接投喂也可。6月份和9月份,每天喂一次,傍晚喂一次即可,日投喂量占魚總重量的2%~5%。7~8月份,每天喂2次,早晨、傍晚各喂一次,早晨少喂,傍晚多喂,日投喂量占魚總重量的5%~15%。將飼料絞碎放在餌料台上喂魚,每次投喂的飼料量以魚2小時左右吃完為宜。
④水質調節
飼養期間,勤補水,保持水深1.5米深左右。7~8月份,每隔15~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25kg。
⑤魚病防治
魚種入池前,需進行魚體消毒,可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時間為5~10分種。投喂的飼料要新鮮,不要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每隔20天投喂一次大蒜素葯餌,每百千克飼料添加50~100g,也可投喂其它抗菌葯餌。

根據對重慶市18個區縣農貿市場價格監測顯示:與06年1月份比(環比),水產類價格除了草魚外,其他7種水產全部上漲。06年2月份與05年2月比(同比),除了大帶魚、鱔魚、鉗魚價格上漲外,其他5個品種水產價格全部回落。
人工養殖鯰魚每公斤23.19元,環比漲7.66%,同比降1.89%。其中忠縣、石柱縣價格較高,酉陽縣、銅梁縣、萬州區價格較低。
二、分析預測

環比分析,由於今年2月份處於春節期間,由於節日效應,再加上國內外禽流感疫情形勢影響了對禽類的消費信心,促使魚類消費量增加,魚類市場價格出現回升。

同比分析:由於國內對糧食生產的重視,05年糧食獲得豐收,糧食價格回落,飼料成本降低,常規淡水魚類市場價格出現下降。

後期預測:隨著水產養殖進入下一個生產周期,淡水魚逐漸進入淡季,上市量將減少。此外江河禁漁期來臨也對魚類市場價產生影響,預計常規魚類市場價穩中有升。鱔魚價格可能會由於春耕大面積整田、野生鱔魚上市出現回落。

鯰魚屬熱帶性魚類,個體大,肉多刺少,味似河鰻,故有「八須鯰鰻」之稱,並具有生長快,食性廣,病害少等優良性狀,是淡水魚的優良品種,但它的缺點是耐寒性差,當水溫降至7℃以下時容易凍死,因此生長期很短,全年僅5~6個月時間,由於在自然水域不能過冬(兩廣除外),故在捕魚旺季鮮魚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魚貨積壓,售價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鯰魚在養殖過程中相互殘殺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放養密度和產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產小竅門,運用科學的方法養殖鯰魚,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兩級放苗。剛運來的魚苗,抵抗力弱,且規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飼養,則因魚苗活動范圍大,體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餌料一時很難吃到,造成白白浪費,還會污染水質。但如實行兩級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內精養,然後放入大塘飼養。這樣既便於管理,又可使魚苗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並在小塘內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長。當小塘內培育的魚苗達到10~15厘米左右,便可從塘內篩選個頭大的魚種放入大塘飼養,個頭小的魚種仍留在小塘內進行強化培育,使魚種生長平衡,規格一致。這就避免在養殖過程中大魚吃小魚的現象,從而有效地提高魚苗的成活率和單位產量。

2.合理投喂餌料。鯰魚屬雜食性魚類,性貪食,因此要正確掌握投飼量,做到塘內有多少魚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餌。同時,要實行分點投喂,撒餌均勻,少量多餐,投足喂飽,防止飢飽不均,而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同時,在魚苗培育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進行強化培育,隨著魚體生長,逐步轉投一些植物性飼料,做到動植物飼料相結合。日投餌量應控制在魚體總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個月須調整1次投喂量,使投餌量更趨合理。

3.實行輪捕分養。因鯰魚兇猛貪食,在投餌時往往大魚先搶食,而小魚吃不到食物,造成魚體大小差距越來越大,為此在捕撈鯰魚前應進行一次輪捕分養,將大小魚分塘飼養,使生長達到平衡。這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鯰魚越冬。秋季捕魚時,除大魚出售外,可將部分成魚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龍大棚),賣早春魚;這樣既可解決旺季鯰魚銷售難的問題,又可延長鮮魚供應時間,且魚價可成倍提高,真是一舉兩得

⑤ 打工累了,想回家養鬍子鯰魚,請問網友,我會有前途嗎謝謝!

養鯰魚的成本和利潤

鯰魚是高密度養殖行業,每畝產量在1萬斤以上,也就是說,養殖戶養殖中華鯰的一畝的純利潤基本保持在1.5-2萬元之間。而且,鯰魚的生長周期短,基本上在80天-90天,一年可出兩季。

按照這樣的計算方式,假設鯰魚養殖面積1畝,一年的純利潤最低為1.5萬/畝*1畝*2季=3萬。
鯰魚隸屬鯰形目,鯰科,鯰屬。黑龍江鯰魚不但個體大,生長快,而且耐低溫,耐低氧,肉味鮮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區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喜愛。

養鯰魚是很賺錢的,鯰魚是名貴的營養佳品,能和魚翅、野生甲魚相媲美,為魚中珍品。它的食療作用和葯用價值超過了其他魚類,能夠強精壯骨、延年益壽,深受市場歡迎。

雖然說鯰魚的養殖前景非常不錯,但是市場上養殖鯰魚的人也很多,養殖者不要盲目的跟風,在養殖之前最好先了解它的市場行情以及它的現狀。

⑥ 鯰魚養殖戶越來越多,鯰魚養殖經濟效益如何

鯰魚營養價值高,養殖周期短。這幾年不僅能賺錢,還能很好的盈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鯰魚養殖模式有很多種,不同的養殖模式收益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不管怎麼養鯰魚,都只能養好鯰魚,賺錢。養鯰魚賺錢嗎?鯰魚養殖是一種高密度養殖,基本上人工養殖是由大投資者或企業式商業養殖進行的。一畝養殖密度高達每畝1萬斤,也就是說一畝鯰魚扣除成本後凈利潤不到1.5萬,鯰魚的生長周期很短,幾乎半年可以收獲一次,一年可以生產兩次。利潤周期很短,給農民帶來的利潤很高。鯰魚養起來很賺錢。鯰魚是一種有價值的營養產品。

鯰魚通常是深褐色或灰黑色的,帶有深色雲斑。2.唐旭的形狀扁平而堅硬,枕骨寬大,身體細長。前半部分呈圓柱形,後半部分扁平,頭部寬而平,體表光滑無大蔥,嘴略低。上顎、下顎和犁骨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毛茸茸的牙齒,形成一條齒帶。有4對發達的觸須,側線明顯,平直,但眼睛小。背鰭很長,約占體長的2/3,肛鰭也很長,沒有硬刺,與尾鰭不相連。胸鰭短而圓,刺特別發達,有防禦敵人和支援行動的作用。體側一般為灰棕色和黃色,上面有許多的灰白色的橫紋斑塊和黑點。腹部白色,背鰭和腹鰭特別延伸,止於尾鰭底部,呈圓形扇形。

⑦ 人工養殖鯰魚吃什麼餌料成本低

一、鯰魚養殖條件和要求
1、鯰魚養殖要求有干凈的水源,盡量是在有充足活水源的地方建設池塘,池塘的保水性要好一些,不要透水。池塘里要種植適量不會蔓延的水草,這樣可以提供棲息環境。
2、放養前兩周放掉池塘里的水,然後用生石灰溶液清洗全池,浸泡一周以後,再洗刷干凈池塘。灌清水浸泡池塘直到放養前2天,放養前魚苗要在淡鹽水或是其它消毒溶液里浸泡20分鍾進行殺菌。
3、一般一畝池塘投放20000尾的魚苗,魚苗的規格要統一,不要過大過小,避免造成生長不均衡。一般在中午溫度適宜的時候投放比較好,這樣容易適宜環境。
4、投放幾個小時後就可以投喂飼料,可以把一些糧食做成粉,摻水捏成團投喂,這樣可以避免鬆散太快,也可以餵食一些貝殼肉、螺獅肉,但是需要切碎餵食。
5、可以在水中施肥,培育天然餌料給魚吃,平時要注意及時更換水,水源要保持一直流動。在下雨天的時候要防止魚逃跑,高溫天氣的時候要注意增氧,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氧氣。
二、鯰魚一般吃什麼飼料為主
1、鯰魚一般以吃水蚤、水蚯蚓、煮熟的豬血、魚粉、蠶蛹等製成的配合飼料為主。在放養魚苗之前7天左右就可以培肥水質了,可以在水面上種植一些類似睡蓮類的植物,這樣可以起到遮蔭的效果。
2、魚池裡面的水一般10-15天左右就需要進行更換,一般換1/3的水量即可。當水質呈黃綠色的時候就說明水質比較好。當發現鯰魚常常竄出水面,這個時候需要及時打開增氧設備。
3、在養殖過程中投喂飼料要合理,每次投喂的飼料不能過多,避免鯰魚吃太多食道阻塞。鯰魚在幼苗期的時候投喂飼料要剁碎,這樣便於幼魚攝食、消化。在2月齡的時候就可以添加投喂顆粒狀飼料,為確保營養均衡,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一些蛋白質。
原文:新聞 > 三農問答:鯰魚養殖條件和要求一般吃什麼飼料為主

⑧ 鯰魚的養殖利潤客觀,養殖鯰魚一畝利潤多少

而如果按比例投放,又養不了多少,絕對沒有太多的經濟效益,何況,魚兒在一年的生長過程中,還有細菌和疾病的發生,又給養殖增添了一份開支。再說,要想把一尾只有三寸長的草魚苗,養成一條十斤重的成品魚,就算你草料充足,最少也得三到四年!而且在這三四年裡還有種種因素和風險!如:人偷,疾病,發洪水時逃跑等等等等,都會使你的養殖遭受損失。從而減少了本就少的可憐的收入。


鯰魚屬於肉食性魚類,肉質細嫩,刺很少,味道鮮美濃郁,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營養價值相當高,非常適合於體弱,營養不良的人食用。此外,鯰魚的人工養殖周期很短,僅需要3個月左右就可以出塘上市出售,這對於當下肉類貴,又"無肉不歡"的人來說,著實是一種最好的替代豬肉的肉食品。易宣傳,因為方式比較特殊,人們都是好奇的,對於好奇的東西,總是喜歡知道了就跟另外一個人說,市場容易打開。打開市場後也容易把市場擴大。

⑨ 鯰魚人工養殖產量很多人不知道,鯰魚人工養殖產量大概有多少

鯰魚是一種珍貴的營養產品,可與魚翅、野生甲魚相媲美。其療效和葯用價值均優於其他魚類。補精強骨,延年益壽。它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鯰魚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魚類。它有很大的市場需求,許多人喜歡吃它。鯰魚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口感。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值得養值。

每100克魚含水分64.1克,蛋白質14.4克,並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適合體弱多病、營養不良的人群。除了不宜食用的鯰魚卵外,鯰魚是全身的寶貝。鯰魚是一種珍貴的營養產品,可與魚翅和野生甲魚媲美。鯰魚也是哺乳的好產品,具有滋陰補血、益氣開胃利尿的作用。是婦女產後食療的必備食品。也是哺乳期的好產品,也是產後食療和營養的必備食品。鯰魚具有催乳作用。健腦益智鯰魚的魚肉中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B1和卵磷脂,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延緩腦力衰退。

⑩ 養殖鯰魚一畝產多少斤

一般情況下畝產五萬斤鯰魚。

養殖方法:
為解決池塘和稻田養殖鯰魚的苗種供應問題,人工繁殖鯰魚、培育苗種技術已廣泛展開。
親魚的培育人工繁殖前的1~2個月左右,水溫達到10℃時,即收集個體在500克以上的種魚進行雌雄分池培育,飼養密度為每666.7平方米水面600尾。投喂富含營養的動物性餌料,如雞腸子、豬肺子、小雜魚等。每日投喂2~3次,投喂量占魚體重的7%~8%,以保證性腺發育營養要求。此外,還要注意保持水質清新,每周沖水1~2次。
親魚的選擇親魚選擇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成熟度好。雌親魚體重一般要求在1~1.5千克以上,腹部膨大柔軟,富彈性,用手輕壓有卵粒流出。雄性體重要求在0.5千克以上,輕壓腹部,生殖孔有少量白色精液流出。
鯰魚的雌雄鑒別可從以下三點區分:一是外觀生殖孔,紅腫,呈不規則圓形音為雌性;較規整為雄性;二是看腹部,松軟膨脹,輪廓明顯為雌性,反之為雄性;三是看尾叉,尾叉深且叉口開到尾鰭基部為雄性,叉口淺,沒開到尾鰭基部或無叉口為雌性。但要注意分清受傷分叉和生理分叉。雌雄性比為1:2~3。
人工催產及孵化當水溫上升到18℃且較穩定時,就可以進行人工催產。催產方法採用兩次注射法,時間間隔為10小時,注射部位在背鰭基部肌肉。催產葯物為DOM(馬來酸地歐酮)和LHRH-A2(促排卵2號),劑量為雌魚5毫克DOM/千克體重+5微克LHRH-A2/千克體重,雄魚劑量減半。兩射注射葯物及劑量相同。效應時間大約16小時左右。
將注射葯物後的親魚放入產卵池待產,產卵池面積為5~10平方米為好,水深0.5米左右。每平方米放親魚1組。產卵池中鋪設用棕櫚皮作成的魚巢。魚巢鋪設的密度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大些,以免產生過多的落地卵影響孵化率。親魚產卵後,迅速捕走親魚,讓受精卵在原池孵化。也可將魚巢輕輕撈起,用5毫克/升(每立方水5克)孔雀石綠消毒後,放在網箱中孵化。孵化網箱網目為40目,幅寬1米,長2~3米,放卵密度為2萬~3萬粒/平方米。靜水孵化,定期刷網箱,保持溶氧充足,保證胚胎發育正常。水溫20℃,36小時破膜出苗。魚苗孵出後3天內,須及時投喂輪蟲、蛋黃。孵出6~7天後可投喂枝角類。
(一)魚苗魚種培育
鯰魚苗種培育,可選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網箱培育。土池面積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為宜。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個體差異互相吞食殘殺。
魚苗培育階段的關鍵問題是開口餌料。因此,魚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然後施有機肥(牛、馬糞等)培肥水質,使浮游動物大量繁生、保證魚苗下塘後就有豐富適口的餌料(如輪蟲、枝角類等)。後期可投喂魚粉和麵粉調成的糊狀飼料或微顆粒餌料。培育15~20天,體長3~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養殖。
(二)鯰魚的稻田養殖
實踐證明,鯰魚食性廣泛,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當年夏花即可養成商品魚,對實施稻田雙千工程(每畝千斤稻,收入千元錢)意義重大。
田間工程稻田養殖鯰魚、主要採用溝池式。即在進水口一端,挖一個占稻田總面積5%~10%的小池,坡比1:0.5~1:1.水深1~1.5米。小池於稻田交界處築一高20厘米、寬30厘米的小埂。稻田內根據稻田面積大小設置環溝及中央溝,溝寬、溝深各60厘米。溝與小池相通。同時加高、加固田埂。整個田間工程占稻田面積的10%左右。
防逃設施鯰魚除能攀越坡形池埂和從進、排水口逃逸外,還能跳離水面逃跑,所以,田埂一定要加高。有條件的,還可用網或簾子作防逃設備。高度0.5米,網目0.5厘米以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設置方法同稻田養蟹。
還有一種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四周田埂挖成二級坡降式,鯰魚跳到第一級台階上,由於沒有水,不能繼續上跳,只能下到水裡。這種防逃方法效果好,操作簡單,且費用低。
苗種放養
苗種選擇在外購夏花鯰魚時,千萬要注意質量。凡魚苗體色黑、細長的為劣質魚苗,其成活率很低,即使能成活也不愛增重;而體色黃、半透明、體寬的為優質魚苗,放養後成活率高,吃食活躍,生長增重快。二齡鯰魚種,規格控制在50克以下,避免性成熟影響生長。
放養時間插秧完畢後即可放魚種。先將魚種投入魚凼或小池中,秧苗返青及底肥葯效消失後即可入稻田養殖。
放養數量及規格放養數量應根據設計產量、魚苗魚種規格質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綜合確定。放養當年夏花魚種,一般每公頃放600~900尾,每公頃可收獲750~1500千克。放養50克以上的鯰魚種,一般每公頃放3000~6000尾,每公頃可收獲1200~2250千克。
放養時的注意事項同一田塊放養的魚種一定要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無傷。魚種入池時用5萬之一濃度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洗3~5分鍾。
投飼技術鯰魚主要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早期可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豬血等,也可用魚粉、蠶蛹、菜籽餅等製成配合飼料。魚種入池後,首先要進行馴化,給固定音響,在池中、溝邊設幾個投餌點,以後逐漸減少為1~2個投餌點。隨著鯰魚口徑的增大,可用煮熟切碎的動物內臟(雞腸子、豬肺子等)、小雜魚、蝦、泥鰍魚等投喂。投喂量占魚體重的8%~15%。日投喂2~3次。由於鯰魚性兇猛,一旦出現飢餓狀態,將互相殘殺。因此,必須保證充足的餌料供應。一般投喂4千克動物性餌料可使魚增重1千克,若設汁每666.7平方米稻田產60千克鯰魚,則要備好240千克的餌料。
隨著高密度、規模化養殖鯰魚技術的提高,一些地區開始試驗投喂全價顆粒飼料養鯰魚,這一技術的推廣普及為養殖鯰魚解決了飼料源問題。
(三)日常管理
水的管理由於喂養鯰魚大都需要投喂動物性飼料,因此易引起水質變壞。雖然本地鯰魚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存活,但其生長速度顯著減慢,嚴重時停止生長。所以,應盡量保持水質清新,每周換水1~2次,每次換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長期微流水效果會更好。
防治魚病飼養期間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潑灑消毒一次,以預防魚病。治療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綠(每立方米水體用10克)浸洗3分鍾。由於鯰魚屬無鱗魚類,對各種葯物較有鱗魚更為敏感,持別是含敵百蟲成分的滅蟲葯,生產實踐中應慎用。
(四)捕撈收獲
水溫降至10℃以下時,鯰魚基本不攝食,即可捕撈上市。捕撈方法可採用鉤釣、拉網、網刺等,但這些方法均不易捕干凈,所以一般採用放干水後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