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投資一個石料廠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採石廠、石料廠規模不同,投入的資金也大相徑庭。不結合實際情況就對採石廠、石料廠投資額度妄作預算,是不可取的。了解一下要建一個採石場都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投資的,這就給如何預算採石場的投資列出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首先原材料方面(礦山),這個可以去國土資源局問一下,各地的具體政策可能還會有些差異,除了有一個礦山,還要有鑿岩機,鑽機,風炮等爆破器材、開山採石工具,這還涉及到採石場的選址問題,選擇合理的位置、方位,提供有力的路程,充分的利用周邊環境資源,這在採石場的投資中,會有不小的節省;
其次石料加工(石料生產線)。其中石料生產線又包括給料機,破碎機,振動篩,電機等設備;單說到在石料生產設備方面的投資,這也不可能是一個定數,開采不同材質的石料所需要的采礦設備並不相同,其中的差價也是不可小覷的,重要的是要選擇高效節能的機器;
另外,固定資金的預算,採石廠、石料廠基本設備的投資是固定的,如破碎機,運輸工具等必需設備,可以大致預算一下。
❷ 中國玉礦儲量很大,為何出現玉料難求局面-和田玉資訊
在河南南陽玉石玉料市場看到,玉料成為熱門的搶手貨,只要好料子秒光。尤其高檔的和田山料、俄料、青料等更是稀缺。筆者不禁納悶,為何國內玉礦眾多,卻一料難求?更甚者,玉器成品市場還不見得有多熱,還出現玉料還比成品貴的價格倒掛?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走訪了在行業26年之久的玉料「倒爺」,揭開了其中的隱情。
新疆和田玉籽料
在河南南陽玉石玉料市場看到,玉料成為熱門的搶手貨,只要好料子秒光。尤其高檔的和田山料、俄料、青料等更是稀缺。筆者不禁納悶,為何國內玉礦眾多,卻一料難求?更甚者,玉器成品市場還不見得有多熱,還出現玉料還比成品貴的價格倒掛?帶著這個疑問,筆者走訪了在行業26年之久的玉料倒爺,揭開了其中的隱情。
首先,玉石石料稀缺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和田玉籽料市場枯竭。受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經2003年至2007年間大規模機械化掠奪式地開采,325公里長的和田玉龍喀什河流域,在河道上進行無序狂采濫挖。挖玉、倒玉、加工玉,河床上高峰期匯集近30萬人。和田籽料料礦產資源基本枯竭。
第二,國內玉礦開采政策影響。近幾年國家加大對礦業的整頓治理,對於小散亂的礦口實行關停並轉;國家環保治理力度加大,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旅遊經濟轉型,致使很多具有合法開采資質的礦業實體的開采代價增大。
第三、傳統礦口枯竭。傳統的大型礦口出現枯竭,有的幾近關閉,比如說南陽的獨山、於田的阿拉瑪斯和且末的塔特勒蘇等產量極少甚至絕礦,新發現的玉礦開發代價又太大!
第四、國際市場成本增加。隨著國內玉料緊缺,很多商家把目光轉向了全球,俄料、韓料、加拿大料等進入國內倒爺的視野,由於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內部不團結行事張揚,讓國際市場發現中國市場商機後,紛紛抬升價格和增加關稅,導致他們利潤空間受到很大擠壓,再加之國外的采礦和交易風險加大,國際玉料進入國內也成為困難。
第五、市場需求旺盛。由於國內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經濟體量不斷增加,國內需求旺盛,加之傳統玉文化在國內的強大支撐,市場需求一直處於上升趨勢,供求矛盾凸顯。
其次,玉料與玉器成品倒掛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與生產加工之間的矛盾問題,有如下幾點:
第一、傳統玉器的雕刻題材與市場消費升級形成反差。同樣一顆隨形的籽料貴過雕刻加工過的籽料,原因無外乎是籽料稀缺性決定了隨形籽料能保證其增值保值的可能,一旦做成了傳統題材的玉器以及大幅度的加工定型後將極大的損害其私人定製的利潤空間。
第二、傳統加工工藝與現代加工工具之間的矛盾。國際上慣例,私人定製的不可復制性及個性化需求永遠是最貴的!玉雕行業同樣適用。手工雕刻的要貴過機器雕刻的這也是不爭之事實,同樣的玉料出來玉器價格相差甚多,畢竟凝聚在上面的勞動和賦予的藝術靈性是不同的。
第三、從業人員素質與玉文化知識欠缺之間的矛盾。玉石產業鏈上的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小散亂的前店後廠的個體戶比較多,為了爭搶市場競相壓低成本提升利潤,而在銷售市場上又相互壓價走量攤薄利潤,成為業務難做的市場症結。更重要的是忽略了真正支撐玉器行業的是玉文化,從業者淺薄的認知把玉石僅僅當作衣服或普通配飾的一般商品進行買賣。更重要的是魚龍混雜者失去誠信的玉德,不惜制假販假。
第四、雕刻設計與創新之間的矛盾。受玉雕行業的自身業態影響,大多是家庭祖輩相傳或師徒相傳的原因,僅僅把玉雕作為一種養家糊口的手藝,缺少專業系統的科班學習,嚴重地制約玉雕設計理念的迭代升級和創新動能的發揮,大部分還停留在老傳統的窠臼。
第五、成本核算與玉料的有效利用之間問題。由於玉料的稀缺,大多玉雕作坊或廠子在拿到好料子後,第一時間先考慮能出多少鐲子,之後才是玉牌珠子等確保不虧料,進行的低風險成本核算保證利潤最大化的慣性思維,勢必會影響對市場差異化需求的考量,當然這也是一對風險性的矛盾。
第六、行業引導與市場管理之間的矛盾。行業引導雖不能決定或替代市場的發展走向,但對整個行業健康發展來講卻是有益甚至是必要的。市場管理方面,處於自身收益考量,在規范管理和整飭秩序方面有所矛盾,當從長遠利益講是最大化的。比如帶黑的玉料壟斷交易、制假販假的、惡意競爭以及非行業內不具專業屬性擾亂市場的線上網銷活動等,都需要行業機構與市場管理者通力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以上是本人對市場的粗淺認識。各位玉友們,你對寶玉石行業還有哪些見解和看法,不妨也給大家分享交流,為著我們喜愛的行業做些奉獻。玩玉高雅避入坑,上道不迷看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