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生活成本有哪些
擴展閱讀

生活成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1 09:53:07

① 家庭生活費都包括哪些

家庭生活費都包括哪些?
1、生活費(水、電、氣、衛生費、柴、米、油、鹽、醬、醋、茶、包燒費)等必須預留的費用;
2、看望及贍養老人。有計劃預留。
3、醫療保健保健;有計劃預留。
4、撫養兒女、教育等支出;必須保留;
5、人情往來;避免不了;
6、購物(衣物、食品、用具等);適當支出。
7、娛樂消費(電影、電玩、遊玩、旅遊等)根據經濟情況要壓縮。
8、大項支出(購房購車);量力而行。

② 你所在城市的生活成本高嗎

不同的城市成活成本不同,不同的地域也不同!

我所在的城市是山西省轄下一個地級市,城市生活節奏慢,物價相對也不算高,環境的話就不說了。如果單純從生活成本來看的話,其實全國的各個區域也相差不是很大,差距明顯的主要在房產方面!

不同收入的人群,其生活成本也大不相同。生活水平方面不能一概而論;交通出行工具有所不同,所產生的費用也大不相同;居住的社區不同,生活成本也不相同;飲食上面的差距,也是將生活成本拉開的一大誘因。

比如:一、交通方面,開車出行與坐車出行,所產生的費用存在不小的差距。二、新小區和老小區,在物業費、車位費、維修費等等方面也有著較大差距。三、飲食方面就沒有一個標尺了,一頓飯3、5塊錢也能吃下來,花個一二百也是一頓飯。四、穿衣方面、購置物品方面、平常的社交方面等等很多都大不相同!

生活成本無非就是所謂的「吃、穿、住、行」這幾大類。下面來說一下我的家庭平均一個月的生活成本:

一、居住成本:物業費一年2000元;取暖費一年:1600元;車位管理費一年600元;水電方面一年有2000元應該夠了(很多時候在父母那裡吃飯);住房維修費用有個1000元差不多。共計:7200元。每月平均:600元。(不包括購房、買車等費用)

二、出行成本:家庭有一輛汽車和一輛電動車。每月的汽車開支大約在500元左右,保險一年2000元左右,保養費用算半年一次500元,維修維護費用算一年1000元(包含洗車等)。電動車一般是三年換一次,一輛車4000元左右,一年算1000元吧。平均月均:1000元左右!

三、飲食方面:在我的家庭生活方面算是最大開支的方面了。一般我和老婆兩人吃飯得3—4個菜,以前每天晚上基本都是在外面吃,今年開始喜歡在家裡自己做著吃,可以省下不少。具體明細就不說了,大概算了一下,平均一個月的花費大約是:1500—2000元左右。

四、穿衣方面:這方面花費不多,可能是底子好,穿什麼都好看。平均一個月也得1000—1500元左右。

以上是固定的生活費用支出,綜合下來一個月的固定開支在:4500—5000元之間!其中還不包括,購買日常用品、化妝品、洗漱用品、網購雜七雜八、抽煙喝酒、旅遊、逢年過節走親戚、孩子花銷(目前沒有小朋友)、上禮、等等之類的。我和老婆都是上班族,一年下來的收入也在將近20萬。基本到年底攢不下錢,這僅僅是在一個五線城市,雖然談不上「壓力山大」,但生活也是精打細算!

③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中,香港居第三,在香港生活一天要多少錢

香港絕對不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雖然香港GDP很高,但是很遺憾,在這座城市,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那就是手停口停。如果你不勞動不賺錢,那麼你就要完蛋。在香港累嗎?累就對了,因為舒服是留給香港有錢人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目前的香港依然是我國經濟十分重要的口岸。所以,香港還是全世界的淘金者湧入。本地人與外地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至於香港的未來如何發展,就要看他們自己了。現在去香港生活,有錢的過法和沒錢的過法都有。但是想要省錢,拿基本工資,一個月一萬多港幣的人,那還是很難很難的。

④ 北京生活成本是怎麼樣

作為十年新北京人(有北京戶口的後來打工者),對北京生活成本有一些切身體會。你年薪20萬,都感嘆在北京生存有多難?其實,你這個收入水平已經跑贏95%的國人了。可是為什麼感覺很難再北京生存呢?分析生活成本,沒有太大的意義。歸根到底就是房價太高,沒買房的人,不敢消費,攢錢速度又追不上房價的漲幅,兩頭受堵啊。

12年前,我從家鄉小城來到北京,一晃12年了。2008年剛來的時候,那時候房價一萬多,相比小城的工資來說,覺得這是天價,沒有下狠手買房。掙了幾年「高薪」,把家鄉房子賣了幾個錢,在12年那波下跌中買的,付款的時候比起2008年時的房價,簡直是割肉般疼痛,但也算是抄到底了。當時用公積金貸款,利息才2.5%,貸到款就是賺到了。有房之後,生活消費就進入系統化。

在說具體成本之前,先說一下前幾天的事情:各大平台巨頭在社區團購「拼刺刀」的時候,我遇到了菜市場的老大哥,他們一家三口靠擺菜攤生活,每次見到我們夫婦,老遠就打招呼。前幾天,他們搬走了,因為他的果蔬攤已經難以為繼,被社區團購擠兌垮了。社區團購打補貼戰,現在便宜,以後未必,這是誰都知道的結局。

我們小區周邊有五種超市(市場):一是高檔超市,進口瓜果,有機蔬菜,起步價就比菜攤貴幾倍。二是北京當地超市,價格還算親民。三是某輝平價超市,基本都是老頭老太的天下,圖的就是便宜。四是菜市場,有大棚有空調有瓷磚鋪地那種市場。五是小區路邊的菜攤瓜果攤。

至少讓人提供了五種消費層次。同樣的一根黃瓜,高檔超市裡買有機黃瓜一根5元,到路邊菜攤上就一根5毛。所以,放心地告訴你,在北京的生活成本並不高,由於大物流的優勢,經常搞的促銷,還有動不動就搞補貼大戰,日常消費比小縣城還便宜。

還有就是買衣服,消費也不高,檔次也不低。我在家鄉小城市買一件鱷魚T恤,五六百,一分錢不讓。你到北京那種正品折扣店,一百元就買一件。你買名牌運動裝,小城市不打折,北京打折得讓人沖動,一件阿迪T恤才賣幾十塊錢。

但是,你想高消費,多少錢都有地方讓你盡情砸。小區不遠處就有奢侈品商店,幾十萬一個的包包,上千萬的手錶,晃得人眼睛睜不開。你想省錢,路邊的假包包,十幾塊錢一個。

所以,我們分析北京成本,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學(教育)這五個方面,不管有錢沒錢,誰都繞不過去這五個主要剛需。忠告即將北漂的職場新人,看懂以下這7點實情,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六】其他消費雜項。

北京看病難,但總體不貴,因為有醫保。優質單位一般也給員工買補充醫療保險,基本可以保險到95%。北京的醫療資源,這是全國得天獨厚的。

文化消費。你在北京,不可能不旅遊,不可能不看演唱會,不可能買點書。這些消費,不是剛性的,但你避免不了,這個文化氛圍在這兒呢。

健康消費。你的鍛煉方式,就是散步跑步,消費不高。北京公園多,健身器材也多,自己免費玩玩不花錢。但凡你有其他愛好,基本也要燒錢。打羽毛球吧,場地費每小時起步價40元。打籃球,好的場地每小時600元。你去健身房,辦張卡也是大幾千元。

娛樂消費。年輕人在北京,難免要看電影,雖然不是剛需,但每年也不少消費。

聚會應酬。你不可能不聚會不應酬吧。北京下館子,檔次千差萬別,但只要你不燒包,這項支出可控,總體也不貴。一般聚會,人均200元就夠。如果輪流坐莊,相當於AA制,一年幾千元可以包住。

通訊雜費。租房也會產生水費電費,手機通訊費,一個月300元就包死了,可以忽略不計。

人情往來。主要是結婚隨禮、回老家送紅包。這個沒有辦法統計,因人而異,少的一年幾千元,多的一年幾萬元。不管怎麼樣,掙錢了,就要想著給父母寄點錢,不要當月光族。

【七】消費與投資是相對的,北京是一個讓人升值的地方,不要被消費嚇倒。

北京這座城市,我奮斗居住了12年,感覺到,北京除了房價高和教育投入大之外,其他都不叫事兒。房價高,也有對沖的辦法,就是努力掙錢,凡是用錢能解決的難題,就不是難題。

北京是最公平的城市之一。幹事創業的機會多,競賽機制公平,另外,就是賺錢的渠道多元。

只要你努力干,可以多渠道賺錢。比如,你業余時間開滴滴、擺地攤、跑跑腿,都能日入兩三百元。這在小城市是不可能的,也沒有這么大的市場和空間。

最重要的就是競賽機制公平。我有個同學年薪兩百萬元,他就是技術專家,一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他這種人,在小城市就是一個小職員,根本不容易混起來,但是在北京,在大公司里,他埋頭苦幹,有干貨有實力,身價就值幾百萬,不用考慮他是不是圓滑世故。

還有一點就是收入多元化,這一點在小城市不可能實現。我認識一位朋友,體制內的小職員,他喜歡讀書,他組建了讀書社群,每周雙休日給各大書店搞活動,一天能掙一萬元,一個月掙8萬元。他在單位不聲不響的,仕途有限,但他通過自己的愛好實現年入百萬。如果他在小城市,他就是一個書獃子,基本沒有出頭之日,還被人譏笑。

綜上,從我奮斗12年的經歷來看,北京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房價這一座大山。上帝關上一扇門,但是打開一扇窗。北京給你提供了更多可實現的彈性空間和實現夢想的平台。北京充滿了生機活力,同時提供公平競賽的機制,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多元化增加收入,當你買得起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北京生活,消費不高,且豐富多彩。

很多人都追求一個夢想:財富自由。按照前幾年的標准,在北京實現財富自由需要2.7億元,2020年的新標准增長到3.6億元。北京是世界上千萬、億萬級富豪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基本上每百人中有個千萬富翁,每千人中有個億萬富翁。所以,你會覺得北京人怎麼這么有錢啊!頓時感覺自己很LOW,不禁產生自卑感,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你別忘了,全國的富豪都住到北京來了,有點錢的人都想在北京安個家。你年薪20萬,在北京活得像個草根,其實放眼全國,你已經跑贏了95%的人。

⑤ 生活成本是什麼

生活成本,主要是指房屋所在地與業主平時的工作、生活圈之間所產生的各類成本。 一般認為,半徑為5公里的生活圈是基本生活成本的核算基礎,低於或超過部分將相應減少或增加生活成本。

⑥ 家庭生活中有哪些固定成本,如何降低這些固定成本

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家庭生活中的固定成本包括:
水、電、氣、衛費、柴、米、油、鹽、醬、醋、茶 等日常支出
和出行、教育等支出
要降低這些成本
就要注意節約不必要的開支
希望能幫到你
謝謝

⑦ 生活費包括哪些

生活費如下:

一般大多數生活費指的是包括住宿、飲食、交通、通訊、以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等。但如果學生的自身愛好比較多,娛樂性的消費是不包括在內的。對於成年社會人來說,主要就是指吃飯與租房群花費的費用。

簡介:

生活費是指維持生活的費用,包括衣、食、住、行等。詞語:生活費。注音:shēng huó fèi。英文:living expenses cocost of living。法:alimony 。釋義:.維持生活的費用。包括:吃、穿、住、都需要錢來維持。

⑧ 一個女人生活里哪方面的生活成本 花銷最高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方法,每個女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消費習慣。說到每個女生日常開銷最大的部分來說,作為女生開銷最大的莫過於護膚品、化妝品,鞋子、包包、衣服。再加上平時的吃喝,真的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女生所需要的基礎護膚品有爽膚水、乳液、精華液、眼霜、面霜、面膜、頸膜、頸霜、唇膜、護手霜、防曬霜。化妝品更是花樣百出,從隔離霜到眉筆、眼影、眼線筆等等,各式各樣備上一套便是好幾千了。
服裝上更加不用說了,當一個女生說她要買一件外套的時候。挑到一件滿意的外套之後就會想著買一個里衫搭配,後來又會覺得缺條合適裙子或褲子,然後又要買條褲子或裙子,衣服褲子有了之後,好像又沒有合適的鞋子,又要去選雙鞋子,終於成功買夠一整套了,又發現沒有合適的包包可以搭配。於是又成功安利一款包包,這一整套下來最少也得一兩千了。
更何況一年這么多節日,什麼勞動節、婦女節、國慶、中秋、雙十一、雙十二各種大小不一定節日折扣價,女生當然不會放過,一年幾次,基本口袋裡的錢就空的差不多了。所以說這些都是女人生活花銷最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