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零售行業的成本如何計算

零售行業的成本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4-30 21:21:04

㈠ 商業銷售成本怎樣核算

商業銷售成本怎樣核算
批發零售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毛利率法、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並不是硬性規定的,由企業自行選擇,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一、毛利率法: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三、進價金額核演算法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置,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置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通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滿意請採納。
收起

㈡ 零售企業用進價核算商品成本的核算方法

摘要 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並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㈢ 零售企業一般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一)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1.科目設置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在途物資」科目用於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購入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2.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由於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賬務處理
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1)采購時,按實際成本付款,記入「材料采購」賬戶借方;
(2)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購」賬戶貸方;
(3)期末結轉,驗收入庫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節約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4)平時發出材料時,一律用計劃成本。
(5)期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原材料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

㈣ 超市等零售業採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

1、售價核算
優點:計算簡單、方便、直觀
缺點:無法得到毛利;
2、移動加權平均
優點:能到每個品項的當前庫存成本
缺點:管理相對批次簡單,得到的毛利也相對准確;
3、批次
優點:管理精細,在各業務中都可指定發生當前業務的商品是屬於哪個批次的
缺點:管理成本太高;

超市一般是移動加權平均的方法來核算。

㈤ 零售葯店的營業成本如何核算,我可以不用進銷差價核算嗎

可以的.

新制度要求葯品按實際成本核算,也就是同以前的耗材核算方式是一樣的。

購入:借:庫存商品---葯品

貸: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葯房領葯:借:庫存商品---葯品

貸:庫存商品---葯品

售出:

借:現金/ 銀行存款/ 應收賬款

貸:醫療收入---門診收入---葯品收入

結轉成本即做:

借:醫療業務成本---葯品費

貸:庫存物資---葯品(成本價)

月底結轉結余:

借:收入

貸:成本倒擠本期結余

(5)零售行業的成本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①平時按商品售價結轉成本的企業,月終將計算出的本月應分攤已銷商品實現的進銷差價沖減多轉銷售成本和已實現差價,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②平時不隨商品銷售結轉成本企業,月終應同時核銷已銷商品進銷差價和結轉成本,編制如下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

貸:庫存商品

㈥ 關於零售企業的成本核算問題

銷售收入按你開出去的發票和沒有開發票的銷售額(不含稅)計算,成本只能按采購時收到的供應商的增值稅發票(不含稅)(要先認證)計算,如果沒有經過認證,則不能計進成本去。

㈦ 怎樣計算批發零售的成本

怎樣計算批發零售的成本
:批發業一般採用進價金額核演算法。具體有:
1。加權平均進價法:就是按每一種商品的數量和金額,計算每種商品的平均單價,再乘以每種商品的庫存數量或銷售數量,計算出庫存商品金額和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這種方法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2。分批實際進價法:就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每一批銷售商品的成本。採取這種方法,在購進商品時,按照每一批商品分戶,登記「庫存商品」明細帳。這種方法適用於銷售時能分清進貨批次的商

零售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㈧ 零售如何核算主營業務成本啊跪求。

零售如何核算主營業務成本啊?
零售企業平時以售價計算存貨,設置「進銷差價」帳戶,按銷售收入結轉主營務成本,期末按進銷差價率轉銷已銷商品成本。
如:月初庫存商品(售價)100000,進銷差價 20000,(在資產負債表中填80000)
1:本月購入庫存商品進價成本40000 售價為55000 進銷差價 15000
財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 55000
貸:進銷差價 15000
銀行存款(現金) 40000
2:本月銷售60000,平時已結轉主營業務成本60000,
銷售帳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現金)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00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000
貸:庫存商品 60000
3:月末計算進銷差率=(20000+15000)/(100000+55000)*100%=22。58%
本月應轉銷進銷差價=(20000+15000)*22。58%=7903
財務處理:
借:進銷差價 7903
貸:主營業務成本 7903

㈨ 零售業(超市)的成本核算

零售業(超市)的成本核算,建議採取和商品銷售一樣的方法,難點在「庫存商品」成本結轉,要建立「庫存商品」按大類劃分的二級明細帳,由業務記帳員,憑 進出庫單,根據進價,認真記錄每一筆帳。財務的「庫存商品」帳,採取金額控制,也就是說,財務的「庫存商品」帳只按大類記金額,不記數量。月末,按照業務記帳員報來的「銷售匯總表」,財務進行成本結轉。
還有什麼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