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管理模塊有哪些
擴展閱讀
建造人工島用了什麼資源 2025-05-24 03:33:07
西安九龍石油怎麼樣 2025-05-24 03:06:05

成本管理模塊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30 20:16:22

1. 實現精益成本管理的工具有哪些

1、費用控制系統。精益成本管理還包括從源頭上控制費用的開支。因此,一套實用靈活的費用管控系統成為企業開展精益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標配。通過費控系統,企業可以定義費用控制的標准和流程,實現費用的剛性和彈性控制。
2、BI的成本分析。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決策服務。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成本數據。這些數據只有經過分析處理,才能成為決策所需要的信息。BI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多數據源、非一致性數據和各種不同用戶的數據訪問和分析需求,實現真正的企業級報表的製作、分發和再加工,為企業取得成本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服務。
3、戰略成本模型。戰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價值鏈管理,就是把成本管理從製造環節擴展到企業價值鏈的所有環節。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將該環節傳統的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結合,構建該環節的戰略成本管理的模型。
4、ERP中的成本模塊。製造業企業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一般是在ERP
里。ERP中有成本管理模塊,主要功能是進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但是,絕大多數的中國企業用得都不好。比如,傳統的ERP
系統本來是支持做實際成本的,但現在很多的ERP
實施商都把成本模塊做成只能用標准成本。企業如果希望更好地使用ERP中的成本模塊,可以請專門的咨詢機構幫助對之加以改造,使之更能夠滿足企業對於精益成本管理的要求。
5、作業成本管理解決方案。隨著服務業的發展和間接成本在總成本中比例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接受作業成本的理念,並且利用作業成本法來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相應地,國際國內大多數知名的管理軟體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作業成本管理解決方案,以幫助企業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實行作業成本管理。一套完善的作業成本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在於按照作業成本管理思想,對資源、動因和作業進行分析,同時按照「資源—動因—作業」對發生的各項成本進行歸集、匯總,並及時報告各項作業信息,使企業可以進行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和流程優化。

2. 項目管理的九大模塊是什麼

目管理的九大模塊:
核心:1、成本管理
2、質量管理
3、進度管理
其他:4、范圍管理
5、風險管理
6、溝通管理
7、采購管理
8、團隊與人力資源管理
9、整合優化管理

3. 可以從成本管理模式獲得有關的成本數據的有什麼模塊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職能。 如果要說成本管理方式應該也就是成本預測、決策、計劃、核算、控制、分析、考核等的方式和方法。 如成本預測的方法 1、定量預測法:是指根據歷史...

4. 生產成本控制有幾個重要模塊

生產成本控制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各種生產消耗和費用進行引導、限制及監督,佼實際成本維持在預定的標准成本之內的一系列工作。
成本控制的內容非常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事無巨細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應該有計劃有重點地區別對待。各行各業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控制重點。控制內容一般可以從成本形成過程和成本費用分類兩個角度加以考慮。
一、按成本形成過程可分為三個部分:
產品投產前的控制、製造過程中的控制和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1、產品投產前的控制
這部分控制內容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成本,加工工藝成本,物資采購成本,生產組織方式,材料定額與勞動定額水平等。這些內容對成本的影響最大,可以說產品總成本的60%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這項控制工作屬於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動實施時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但它決定了成本將會怎樣發生,它基本上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水平。
2、製造過程中的控制
製造過程是成本實際形成的主要階段。絕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這里發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動力、各種輔料的消耗、工序間物料運輸費用、車間以及其它管理部門的費用支出。投產前控制的種種方案設想、控制措施能否在製造過程中貫徹實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標能否實現和這階段的控制活動緊密相關,它主要屬於始終控制方式。由於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難做到及時,會給事中控制帶來很多困難。
3、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包括產品包裝、廠外運輸、廣告促銷、銷售機構開支和售後服務等費用。在目前強調加強企業市場管理職能的時候,很容易不顧成本地採取種種促銷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潤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二、按成本費用的構成可分為四方面: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製造業中原材料費用佔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費用、生產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動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著手。
2、工資費用控制
工資在成本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控制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對於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控制工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它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關。
3、製造費用控制
製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輔助生產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雖然它在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費現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4、企業管理費控制
企業管理費指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開支項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上述這些都是絕對量的控制,即在產量固定的假設條件下使各種成本開支得到控制。在現實系統中還要達到控制單位成品成本的目標。

5. 完整的會計軟體的11個功能模塊又那幾個

綜述:完整的會計軟體的功能模塊包括:賬務處理模塊、固定資產管理模塊、工資管理模塊、應收管理模塊、應付管理模塊、成本管理模塊、報表管理模塊、存貨核算模塊、財務分析模塊、預算管理模塊、項目管理模塊、其他管理模塊。

會計軟體是專門用於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的計算機軟體軟體系統及其功能模塊,包括一組指揮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與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儲數據以及有關資料。

會計軟體通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為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直接提供數據輸入;

2、生成憑證、賬簿、報表等會計資料;3.對會計資料進行轉換、輸出、分析、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會計軟體

6. 生產成本管理內容有什麼

1) 成本預測。

它是指根據企業成本統計的歷史資料,和市場調查預測,研究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影響因素的變化,對成本變化的影響作用關系,運用專門的方法,科學地估算一定時間內的成本目標、成本水平,以及成本變化的趨勢。

預測是成本決策的基礎。只有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提供多個不同成本控制的思路方案,才可能有決策的優選。

成本預測同時也是成本計劃的基礎,是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沒有成本預測,成本控制計劃,也就必然是主觀臆斷。這種計劃,以及建立這種計劃基礎上的預算也沒有作用。

(2) 成本決策。

它是按照既定的總目標,在充分收集成本信息的基礎上,運用科學的決策理論和方法,從多種可行方案中選定一個最佳方案的過程。它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最終目標,強調劃清可控與不可控因素,在全面分析方案中的各種約束條件,分析比較費用和效果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優化選擇。

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核心,成本管理的思路、方法都得由成本決策確定。

(3) 成本計劃。

它是在成本預測和成本決策的基礎上,根據計劃期的生產任務和利潤目標,通過「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兩條路線,在充分發揮和調動全體員工積極性的基礎上,匯總編制而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控制計劃體系。成本計劃一經決策機構批准,就具有了權威性,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不得隨意改動。

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的依據。

(4) 成本核算。

它是通過對成本的確認、計量、記錄、分配、計算等一系列活動,確定成本控制效果。其目的是為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提供准確的信息。只有通過成本核算,才能全面准確地把握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效果。企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情況、生產單位(車間)的管理水平,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會表現在成本上。

(5) 成本分析。

它主要是運用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通過同行比較和關聯分析,包括對成本指標和目標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成本計劃和成本責任的落實情況,上年的實際成本、責任成本,國內外同類產品成本的平均水平、最好水平,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導致成本目標、計劃執行差距的原因,以及可挖潛的空間。同時通過分析,把握成本變動規律,總結經驗教訓,尋求降低成本的途徑。

(6) 成本考核和獎懲。

它是把成本的實際完成情況與應承擔的成本責任進行對比,考核、評價目標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比如通過日事清的公司OKR管理模塊,對每個成本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在降低成本上所作的努力和貢獻給予肯定,並根據貢獻的大小,給予相應的獎勵,以穩定和提升員工進一步努力的積極性。同時對於缺少成本意識,成本控制不到位,造成浪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以促其改進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