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主要由什麼決定
1、通貨膨脹(inflation),簡明定義: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2、通貨膨脹主要由國家貨幣發行量的增加引起的。不論何種類型的通貨膨脹,其直接原因只有一個,即貨幣供應過多。用過多的貨幣供應量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必然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
(1)通貨膨脹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1、低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的特點是,價格上漲緩慢且可以預測。可以將其定義為年通貨膨脹率為1位數的通貨膨脹。此時的物價相對來說比較穩定,人們對貨幣比較信任。
2、當總價格水平(a stander of price level)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數或3位數的比率上漲時,即產生了這種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局面一旦形成並穩固下來,便會出現嚴重的經濟扭曲。
3、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因社會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社會總供給的增長幅度,導致商品和勞務供給不足、物價持續上漲的通貨膨脹類型,其特點:自發性、誘發性、支持性)。
4、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稱成本通貨膨脹或供給通貨膨脹,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
5、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作家三盅說:通貨膨脹書寫價格歷史,供求關系描繪價格波段。
② 當通貨膨脹完全可預期時,通貨膨脹的成本是什麼
預期通貨膨脹的成本:
1.皮鞋成本:通貨膨脹時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浪費的資源。
2.菜單成本:通貨膨脹時改變價格的成本。
3.扭曲消費者決策,相對價格變動與資源配置失誤。
4.通貨膨脹引起的稅收扭曲:稅收未考慮實際利率的改變。
5.通貨膨脹侵蝕了計價單位的實際價值,造成混亂和不方便。
6.通貨膨脹使得財富任意再分配:預期利息不變,由於通脹使得實際利率改變了,貨幣價值也改變了。
通貨膨脹過高會給社會造成較高的成本,不僅未預期的通貨膨脹而且預期通貨膨脹也帶來一定的成本,而我國貨幣供給仍然是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貨幣供給通過影響通貨膨脹而作用於經濟運行.
在通貨膨脹不能完全預期的情況下,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債務人。
(一)在債務人與債權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在通常情況下,借貸的債務契約都是根據簽約時的通貨膨脹率來確定名義利息率,所以當發生了未預期的通貨膨脹之後,債務契約無法更改,從而就使實際利息率下降,債務人受益,而債權人受損。其結果是對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帶來不利的影響,使債權人不願意發放貸款。貸款的減少會影響投資,最後使投資減少。
(二)在僱主與工人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僱主而不利於工人
這是因為,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工資增長率不能迅速地根據通貨膨脹率來調整,從而即使在名義工資不變或略有增長的情況下,使實際工資下降。實際工資下降會使利潤增加。利潤的增加有利於刺激投資,這正是一些經濟學家主張以溫和的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發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與公眾之間,通貨膨脹將有利於政府而不利於公眾
由於在不可預期的通貨膨脹之下,名義工資總會有所增加(盡管並不一定能保持原有的實際工資水平),隨著名義工資的提高,達到納稅起征點的人增加了,有許多人進入了更高的納稅等級,這樣就使得政府的稅收增加。但公眾納稅數額增加,實際收入卻減少了。政府由這種通貨膨脹中所得到的稅收稱為「通貨膨脹稅」。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實際上是政府對公眾的掠奪。這種通貨膨脹稅的存在,既不利於儲蓄的增加,也影響了私人與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③ 什麼是通貨膨脹的成本它們有多嚴重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第一種成本叫做「鞋底成本」。高的通貨膨脹率會導致公眾對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儲蓄人們也許更加願意將貨幣置換成其他商品,比如房產或者黃金,以避免實際購買力的降低。這樣的話,銀行所持有的貨幣減少,銀行持有的貨幣量直接影響著銀行的利潤,所以銀行會提高利率來吸引儲蓄。這樣就導致了名義利率的上升(這個現象叫做費雪效應,前篇已經提到)。名義利率的上升又減少了實際的貨幣余額,如果人們都減少了所持有的貨幣余額,他們就必然更頻繁的跑去銀行存款取款。這種因為通貨膨脹造成的貨幣持有量下降而帶來的不方便用術語說就叫做「鞋底成本」,這個詞源於因為常常去銀行所造成的鞋底的磨損。
第二種成本叫做「菜單成本」。高通貨膨脹會使企業更頻繁的改變自己的報價,改變物價有時是有成本的,例如,它需要經常印刷並發送新的報價表。由於高通貨膨脹率,微觀經濟資源配置無效率所帶來的成本被稱為「菜單成本」。這個詞源於因為高通脹率時,餐館需要經常的印刷新菜單。
通貨膨脹的第三種成本產生於稅法,許多的稅收法則並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通貨膨脹會以法律制定者沒有想到的方式改變個人所得稅負擔。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年初購買了一定量的股票,購入價每股100元,股票一年升值12%,年底你以每股112的價格將股票售出,假設當年的通貨膨脹率同樣為12%,那麼這一筆股票投資並沒有為你賺到錢,你的實際購買力與年初你購進股票時是相同的。但在這種情況下,稅收法則並沒有考慮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你依然需要為你每股12元的收益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就在無形中加大了民眾的個人所得稅的負擔。
除了這三種顯而易見的通脹成本以外,通貨膨脹還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很難感覺到的成本,這種未能預期到的通脹成本比任何一種可以預期的通脹成本都更加有害。它在人們中間任意的再分配財富。我們可以通過考察長期貸款來說明這種影響在如何發揮作用。
長期貸款協議一般規定名義利率,這個名義利率根據簽訂協議時預期的通貨膨脹率來確定。如果結果證明實際通脹率與所預期的不同,債務人向債權人支付的事後實際收益就不同於雙方所預期的。如果結果證明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則債務人獲益而債權人受損,因為債務人償還的是貶值了的貸款。反之,如果結果證明通貨膨脹率低於預期,則債權人獲益而債務人受損。未預期到的通貨膨脹還損害了依靠固定養老金生活的人。當工人退休時,工人和企業通常根據固定的數額簽訂養老金協議。那麼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那麼工人的利益將受到損失。
上述這些情況為反對多變的通貨膨脹提供了明確的支持。通貨膨脹率波動越大,債務人與債權人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大。由於多數人是風險的規避者,他們討厭不確定性。所以極其多變的通貨膨脹引起的不可預期性幾乎傷害到了每一個人。
我們討論了通貨膨脹的許多種成本,這些成本使得許多人認為貨幣政策的制定者應該以零通貨膨脹作為目標。然而,事情總有它的另一面,一些經濟學家相信微弱的通貨膨脹,比如每年2%-3%的通貨膨脹是一件好事。
對於溫和通貨膨脹的支持是以觀察到名義工資極少被降低開始的。企業不願意削減他們工人的工資,當然,工人們也不願意接受工資的降低。在一個零通貨膨脹的世界裡削減2%的工資實際上與在通脹率為5%的情況下提高工資3%是一樣的。但是工人們並不這么看,削減2%的工資看起來是一種侮辱,而3%的提升畢竟也是一種提升。現實研究也證明了名義工資極少的被降低。所以,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使勞動力市場運轉的更好。不同種類的勞動力的供求總和總是在發生變化,有時候,供給的增加或者需求的減少會讓這種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如果名義工資不下降,那麼唯一的降低實際工資的方法就是藉助通貨膨脹,沒有通貨膨脹。實際工資將會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從而導致更多的失業。由於這個原因,通貨膨脹像是給勞動力市場的車輪上了油。 希望你採納
④ 什麼是通貨膨脹的成本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 第一種成本叫做「鞋底成本」。高的通貨膨脹率會導致公眾對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儲蓄人們也許更加願意將貨幣置換成其他商品,比如房產或者黃金,以避免實際購買力的降低。
⑤ 通貨膨脹的社會成本是什麼
1.皮鞋成本:通貨膨脹時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浪費的資源。
2.菜單成本:通貨膨脹時改變價格的成本。
3.扭曲消費者決策,相對價格變動與資源配置失誤。
4.通貨膨脹引起的稅收扭曲:稅收未考慮實際利率的改變。
5.通貨膨脹侵蝕了計價單位的實際價值,造成混亂和不方便。
6.通貨膨脹使得財富任意再分配:預期利息不變,由於通脹使得實際利率改變了,貨幣價值也改變了。
⑥ 通貨膨脹是什麼意思
指在貨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供遠小於求)。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
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出現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使用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通貨膨脹的貨是指「貨幣」。
(6)通貨膨脹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
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⑦ 通貨膨脹的成本是什麼你認為這些成本中,哪一種對美國經濟最重要
通貨膨脹的成本
1.皮鞋成本:通貨膨脹時人們減少貨幣持有量浪費的資源。
2.菜單成本:通貨膨脹時改變價格的成本。
3.扭曲消費者決策,相對價格變動與資源配置失誤。
4.通貨膨脹引起的稅收扭曲:稅收未考慮實際利率的改變。
5.通貨膨脹侵蝕了計價單位的實際價值,造成混亂和不方便。
6.通貨膨脹使得財富任意再分配:預期利息不變,由於通脹使得實際利率改變了,貨幣價值也改變了。
最重要的我覺得是通貨膨脹稅
個人所得稅繳納多了國家財政收入增加,而國家償還的國債的部分就少了
錢在無形中轉到國家的口袋裡面
⑧ 宏觀經濟學 答案 通貨膨脹的成本有哪些
通貨膨脹的成本:
1、菜單成本:大多數企業並不是每天改變其產品的價格。相反,企業往往公布價格,並使用其在幾周、幾月甚至幾年內保持不變。企業不經常改變價格是因為改變價格有成本。調整價格的成本被稱為菜單成本。包括決定新價格的成本、印刷新清單和目錄的成本。
2、鞋底成本:當通貨膨脹高時,通常名義利率上升以補償價格水平的上升。結果,把現金放在口袋裡的成本更高了,因為現金不能賺取任何利息。通貨膨脹的鞋底成本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經歷超級通貨膨脹的經濟中,這種成本就很重要了。
3、稅收扭曲:在現實中,一個經濟的稅率不會對預期到的通貨膨脹做出充分調整,這會對經濟中的當事人產生一種成本。通貨膨脹擴大了資本收益的規模,無形中增加了這種收入的稅收負擔。
4、相對價格變動導致的資源配置不當:在通常情況下,市場經濟依靠相對價格配置稀缺資源。市場決定稀缺的生產要素如何在個人與企業中配置。
拓展資料:
通貨膨脹(inflation)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國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和一般物價上漲的本質區別:一般物價上漲是指某個、某些商品因為供求失衡造成物價暫時、局部、可逆的上漲,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的該國國內主要商品的物價持續、普遍、不可逆的上漲。
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是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一國流通的貨幣量大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國基礎貨幣發行的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的增長率。一國基礎貨幣發行增長率高於本國有效經濟總量增長率的原因包括貨幣政策與非貨幣政策兩方面。
貨幣政策包括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利率匯率手段調節經濟;非貨幣政策包括間接投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製造成貸款膨脹,國際貿易中出口順差長期過大、外匯儲備過高,投機壟斷、腐敗浪費提高社會交易成本降低經濟發展質量、經濟結構失衡、消費預期誤導等。所以通貨膨脹不僅僅是貨幣現象,實體經濟泡沫也是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非貨幣政策、貨幣現象還是實體經濟泡沫,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長方式造成GDP水分過高、無效經濟總量過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造成貨幣效率降低。
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物價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顯性和隱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按照這一說明,如果僅有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這不是通貨膨脹。只有大多數商品的價格和勞務的價格持續上升才是通貨膨脹。
經濟學界對於通貨膨脹的解釋並不完全一致,通常經濟學家認可的概念是: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通俗的講就是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從而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通貨膨脹。
定義中的物價上漲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也不是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一般指物價水平在一定時期內持續普遍的上升過程,或者是說貨幣價值在一定時期內持續的下降過程。
可見,通貨膨脹不是指這種或那種商品及勞務的價格上漲,而是物價總水平的上升。
物價總水平或一般物價水平是指所有商品和勞務交易價格總額的加權平均數。這個加權平均數,就是價格指數。
衡量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一般有三種:消費價格指數、生產者價格指數、國民生產總值價格折算指數。簡單說,當政府發行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⑨ 列出並說明通貨膨脹的六種成本
通貨膨脹的六種成本:1、
皮鞋成本
;2、
菜單成本
;3、
相對價格
變動性提高;4、非指數化稅率引起負擔不合意;5、
計價單位
的改變引起的不便;6、美元債務相關的財富任意
再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