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秒換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鑽石裡面為什麼會有熒光 2025-05-24 17:33:52

秒換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4-30 03:42:03

1. 油漆成本怎樣控制與計算(轉)

油漆塗布率及成本核算
1.理論塗布率的計算
a 油漆固含(SC.%):67%
b 干膜密度(kg/m3):1200 kg/m3
c 理論標准干膜厚度(um):25um(一次性平面噴塗)
則理論塗布率G=1×b×c/a=1×1200×25×10-6/0.67=0.0448kg
1㎡所需稀釋劑的重量=0.4G=0.0448*0.4=0.0179KG
那麼每公斤油漆可噴塗的面積=1/G=22.3m2
備註:理論塗布率即噴塗1㎡所需油漆的重量/kg
2.理論成本核算
a油漆的單價P(含稅)=30元/kg
b稀釋劑單價T(含稅)=15.00元/kg
c塗裝稀釋比Y=1/0.4
每㎡噴塗油漆的成本 C=XP+0.4XT=0.0448*30+0.4*0.0448*15≈1.61元/㎡
影響塗裝成本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1、產品質量要求:塗裝質量的要求,良品率高低等。
2、製成參數:噴塗方法(吐漆量大小、氣壓高低、槍距遠近、噴幅大小等)以及塗裝設備狀況、是否靜電噴塗等。
3、油漆參數:固含、比重、遮蓋力、原油粘度、價格等。
以白色素色漆為例就塗料使用單位成本做一具體分析:
原油粘度為120秒,固含67%,干膜密度1200kg/m3。
塗裝時噴塗粘度在13秒左右,噴塗稀釋比實測得出:原油/稀釋劑=1/0.4。經過多次試驗得出如下數據:噴塗的有效利用率(一般中大型工件在40%以下、小型工件在30%以下)以有效利用率35%為例試算。噴塗平均干膜厚度定為25um(一次性平面噴塗)
原油單價(含稅)=30元/kg
稀釋劑單價(含稅)=15元/kg
結果:每平米所需實際油漆量=[1㎡*25um*1200kg/㎡]/67%/35%=0.128kg
每平米所需實際稀釋劑量為=0.128kg*0.4=0.0512kg
每平米的單位成本為 C=0.128kg*30元/kg +0.0512kg*15元/kg =4.61元/㎡
由此得出白色油漆每平米的單位成本至少在4.6元以上。

控制:
選購目標確定後,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對於所要購買塗料的量要做到心中有數。通常正規家裝公司的施工人員會依據粉刷面積給消費者提供一個詳細的清單。消費者按清單購買所需要的塗料即可。
一般情況下,層高在2.5~2.7米的房子,可以按地面面積×3.5,得出總塗刷面積,再將總塗刷面積除以產品每升的理論塗刷率,就可計算出所需要使用的塗料用量。
當然也可以由此計算出購買塗料的桶數,例如某5合1的塗料,5升裝牆面漆,可以刷50平方米兩次,如果總塗刷面積為200平方米,那就要買4桶5升裝牆面漆和一桶10升裝的底漆即可。
另外,還可以向商家咨詢油漆的塗刷遍數和塗刷面積、計算用量和每平方米材料成本。消費者不要被每桶的單價所欺騙,單價低廉的塗料往往耗量大,最後核算下來一點也不便宜,而且質量效果也可能不如人意。

2. 一個物品成本價怎麼計算

不同成本價,其計算公式不同,具體如下:
【買入均價】是一種不計任何手續費、只算凈成本的一種成本價類型。買入均價是日終清算計算的,即當日買入均價無變動,下一交易日才顯示新買入均價。只有買入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買入均價=歷史成交金額\持倉股數,有買有賣時的買入均價計算公式為:買入均價=[(買入後數量-買入數量)*變化前買入均價+買入數量*買入價格]\買入後數量。
【持倉成本】是只計算買入手續費,不計算已發生賣出手續費,也不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只計買入,不計賣出,不受買賣先後順序影響。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歷史買入清算金額+當日買入清算金額)\(歷史買入數量+當日買入數量)。
【攤簿持倉成本】是計算了客戶實際已發生的買入和賣出的手續費,但不會預估剩餘持倉賣出手續費的一種成本價類型。如果中途有賣出一部份,該部份盈虧會攤薄到剩餘持倉的成本中,即未清倉情況下,若盈利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低,若虧損賣出部分持倉,攤薄持倉成本會攤高。攤薄持倉成本計算公式為:攤薄成本=(歷史買賣清算金額差+本日買入清算金額-本日賣出清算金額)\(歷史買賣數量差+本日買入成交數量-本日賣出成交數量)。
【保本價】計算原理同攤薄持倉成本。

3. 換算成本是什麼怎麼算

FOB就是指生產成本加上在國內運往指定裝運港之前這一段時間所有需要的費用加上你的利潤。

CFR指FOB價加上國際運輸費用。

CIF指CFR價加上國際 保險費。
還有很多貿易術語如:EXW(工廠交貨。)DDU/DDP/CPT/CIP等十三種。
出口商品總成本=原料成本+生產加工費+加工損耗費+管理費用+機器損耗費+國內運費+稅金+雜費-出口退稅

4. 換匯成本怎麼算

計算公式為:出口商品換匯成本=出廠所需總成本(人民幣)/出口銷售凈收入(美元)。

5. 怎麼算成本,

  • 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 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 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 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 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於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並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後,不要隨意改變。

6. 成本怎麼算

成本計算方法是指工業企業中計算產品成本各種方法的總稱。成本計算方法在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中是不同的。成本計算的關鍵是明確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就是要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7. 百度競價中轉化成本怎麼算

成本分很多,有關鍵詞對話成本,預約成本,線索成本,確認成本,成交(到診)成本;也有整個賬戶成本等,不過不管是哪種,都是對應的量/消費

本人做競價也有2年多了,數據分析這塊還可以,如果樓主有不明白的可以繼續提問。

8. 換匯成本怎麼算

換匯成本的計算方法: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外幣),其中出口外匯凈收入為FOB凈收入(扣除傭金、運保費等勞務費用後的外匯凈收入)。

此外還有一個計算匯換成本的公式: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法定征稅率-出口退稅率)/出口FOB價。

例如:換匯成本=購進貨物的計稅價格*(1+17%-13%)/出口FOB價。

人民幣總成本包括:收購商品成本運費,保險費,銀行費用,綜合資用等,待會出口退稅金額(如果出口商品屬於退稅補貼商品〕後的人民幣總支出。

換匯成本反映了出口商品的盈虧情況是考察出口企業有無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其衡量的標準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如果換匯成本高於人民幣對美元匯價,則該商品的出口為虧損,雖然有創匯,但出口本身卻無經濟效益,換匯成本越高,虧損越大。

(8)秒換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換匯成本作為衡量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的一個指標,即該換匯成本反應的是外貿企業出口商品每換回1美元,在國內需要花多少人民幣成本。它可以反應外貿企業出口業務盈虧,換匯成本跟現行美元匯率作比較,如果換匯成本高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虧損的;如果低於美元匯率,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是盈利的。

假如美元匯率為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7,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7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7元換回來6.6元,虧損了;

假如美元匯率6.6,換匯成本計算出來為5元,則表示該票出口業務成本為5元,出口換匯1美元,該1美元值6.6元,即花了5元換回來6.6元,盈利了。

9. 換匯成本的計算方法

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7元人民幣/美元

10. 轉化成本如何計算

轉化成本=實際消費/轉化次數具體什麼是轉化,需要自己定義,可以是咨詢量、預約量、上門量、繳費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