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類科目有沒有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
有沒有期(月、季、年)初余額和期末余額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本期的期末余額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額。就本題來講,成本類科目究竟有沒有期末余額,則要看企業性質和生產經營的具體情況而定:工業生產企業、建築企業等在月末時大多不可能把投入生產的產品(或項目)全部完工,這是就需要在完工產品(項目)與在產品(在建項目)之間進行成本費用的分配,這時,「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下就會有餘額。而商業流通企業或服務行業等則在每期的期末一般不會保留「主營業務成本」等成本類科目的余額。
❷ 成本類賬戶怎麼算期末余額
成本類賬戶的期末余額相加,一般是生產成本的期末余額。本期發生額借方累計數減貸方累計數就是期末余額。
成本類賬戶是用來反映企業存貨在取得或形成的過程中,其成本歸集和計算過程的賬戶。反映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它針對一定成本計算對象(如某產品、某類產品、某批產品、某生產步驟等),表明了由此發生的企業經濟資源的耗費。
成本類賬戶的分類:
成本類賬戶按照是否需要分配可以再分為直接計入類成本賬戶和分配計入類成本賬戶。
直接計入類成本賬戶主要有:生產成本(包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等;
分配計入類成本賬戶主要有:製造費用等。
在工業企業,按照生產經營過程的階段劃分,成本類賬戶又包括以下賬戶:
1、供應過程的成本類賬戶:用來歸集購入材料價款和采購費用,計算材料采購成本的賬戶,如「材料采購」賬戶。
2、生產過程的成本類賬戶:用來歸集製造產品的生產費用,計算產品生產成本的賬戶,如「製造費用」和「生產成本」賬戶。
3、對外提供勞務的成本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對外提供的一項獨立的勞務的成本,如「勞務成本」。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一般情況下,期末余額試算不平衡有三個原因:本期發生額或期初余額不平衡導致期末余額不平衡,期末余額本身並不存在計算上的差錯;個別賬戶的期末余額計算存在技術差錯;在編制試算平衡表時存在轉記差錯(即將各總賬賬戶余額抄寫於試算表時發生筆誤)。
❸ 成本類科目的余額需要結轉嗎
會計賬戶中期末成本類科目的余額需要結轉。
會計賬戶中期末需要結轉的有資產類、損益類、負債類、成本類、所有者權益類,其中資產類、負債類和所有者權益類是把賬戶余額結轉下年,損益類、成本類賬戶余額應為零。
❹ 結轉本月的收入和費用怎麼做。
月末,結轉本月各項收入和費用計分錄:
1、結轉成本類科目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
2、結轉收入類科目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3、結轉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本年利潤」科目
為了使「本年利潤」科目能准確、及時地提供當期利潤額又不增加編制分錄的工作量,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本年利潤」賬頁採用多欄式。
把「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等項科目,由一級科目轉變為「本年利潤」下的二級科目使用,減少了結轉時的工作量。
但「收入」、「成本」下設的產品明細賬仍需按數量和金額登記。按「附表」賬頁中期末結出發生額。
在編制損益表時不用查看多本賬簿,只通過「本年利潤」就能滿足編制損益表的需要。「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項費用。
每月的發生額不大或業務筆數不多,也可直接作為「本年利潤」的二級科目使用,以減少結轉的工作量。
❺ 成本類科目結轉到哪裡
成本類科目結轉到庫存商品科目,成本類科目是反映成本費用和支出的,用於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會計科目。
成本類科目是反映成本費用和支出的,用於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會計科目。對成本費用和支出的不同內容進行分登,可以分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和工程施工。
❻ 會計中期末結轉是什麼意思會計分錄怎麼做的
期末結轉,結轉或期末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
成本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營業成本
利潤虧損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利潤盈利的結轉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因為成本費用類,借方余額表示本年發生的成本,結轉就是說要合算的利潤的時候,成本是利潤的減少,所以就這個結轉,把營業成本借方余額全部轉到貸方,借方就留本年利潤。
年終賬項式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
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至此,所有結轉分錄可以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結轉
❼ 成本類賬戶損益類賬戶期末無余額是的么
不是,成本類賬戶期末有餘額,損益類賬戶期末無余額。
1、成本類賬戶的期末借方余額屬於企業的資產,如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時,「材料采購」賬戶的借方余額為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生產成本」賬戶的借方余額為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他們都是企業的流動資產。
2、損益類賬戶又可分為兩類,即收入類賬戶和費用類賬戶。屬於收入類賬戶的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賬戶等。這類賬戶的貸方登記收入的增加;借方登記收入的結轉數;採用賬結損益的情況下,這類賬戶期末無余額。
(7)成本類賬戶期末如何結轉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損益類科目余額,應當在期末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損益類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另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也屬於損益類科目,但是,由於其核算的是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而不是當年的損益。因此,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該科目余額,在期末不能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而應當結轉入利潤分配科目。結轉後,該科目期末余額為零。
❽ 成本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哪方
成本類賬戶的期末余額一般在借方。
成本類賬戶的期末余額相加,一般是生產成本的期末余額。本期發生額借方累計數減貸方累計數就是期末余額。
余額按照表示的時間不同,分為期初余額和期末余額,其基本關系如下:
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生額-本期減少發生額。
上式中的四個部分稱為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賬戶的基本結構具體包括賬戶名稱(會計科目)、記錄經濟業務的日期、所依據記賬憑證編號、余額等。在最後把該補的全部補回來。
(8)成本類賬戶期末如何結轉擴展閱讀
在實際工作中,結轉賬戶余額有以下兩種規范的做法:
一是將本賬戶年末余額,以相反的方向記入最後一筆賬下的發生額內。例如,某賬戶年末為借方余額,在結賬時,將此項余額填列在貸方發生額欄內(余額如為貸方,則作相反記錄),在摘要欄填明「結轉下年」字樣,在「借或貸」 欄內填「平」字並在余額欄的「元」位上填列「0」符號,表示賬目已經結平。
二是在「本年累計」發生額的次行,將年初余額按其同方向記入發生額欄內,並在摘要欄內填明「上年結轉」字樣;在次行登記年末余額,如為借方余額,填入貸方發生額欄內,反之記入借方,並在摘要欄填明「結轉下年」字樣。
同時,在該行的下端加計借、貸各方的總計數,並在該行摘要欄內填列「總計」兩字,在「借或貸」欄內填「平」字,在余額欄的「元」位上填列「0」符號,以示賬目已結平。
❾ 會計科目生產成本期末有餘額,余額轉到那個科目
不需要結轉。
生產成本科目期末有餘額,表示在產品的成本,不需要結轉。留在賬戶中作為下一會計期間的期初余額,繼續加工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成本類和損益類在年末結賬後是沒有餘額的。
成本類科目是反映成本費用和支出的,用於核算成本的發生和歸集情況,提供成本相關會計信息的會計科目。對成本費用和支出的不同內容進行分登,可以分為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勞務成本、研發支出和工程施工。
損益類科目,會計科目的一種,這類科目是為核算「本年利潤」服務的,具體包括收入類科目、費用類科目;在期末(月末、季末、年末)這類科目累計余額需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這些賬戶的余額應為零。
(9)成本類賬戶期末如何結轉擴展閱讀:
成本類科目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生產成本。
二、「生產成本」科目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明細科目。
(一)基本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生產產品的基本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基本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例如: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立為三級明細。
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
(二)輔助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科目用以核算動力、修理、運輸等為生產服務的輔助生產車間發生的費用。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科目應按輔助生產提供的勞務和產品(例如:動力、修理、運輸、自製工具、自製材料等)為成本計算對象,設立為三級明細,並按規定的成本項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在各三級明細中設立專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