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結轉實際采購成本應用什麼會計科目呢
材料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物資從采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采購成本的費用。
企業通常設置以下賬戶對結轉實際采購成本進行會計核算:
1、「原材料」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企業收到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原料、零件等,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借方登記已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2、「材料采購」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借方登記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以及材料入庫時結轉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以及材料入庫時結轉的超支差異。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
3、「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該賬戶可以分別「原材料」、「周轉材料」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形成的超支差異及轉出的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入庫材料形成的節約差異及轉出的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賬務處理會計分錄為:
1、實際成本法核算的賬務處理
(1)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如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但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暫估價入賬,下月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發票憑證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2)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材料驗收入庫時,結轉實際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2、計劃成本法核算的賬務處理
(1)材料已驗收入庫
如果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按支付的實際金額,借記「材料采購」,貸記「銀行存款」;按計劃成本金額,借記「原材料」,貸記「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采購」,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按相關發票憑證上應付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貸記「應付賬款」(或「應付票據」);按計劃成本金額,借記「原材料」,貸記「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采購」,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照計劃成本暫估入賬,即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等科目。下月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賬單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2)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材料驗收入庫時,結轉實際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
如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但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計劃成本暫估價入賬,下月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發票憑證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⑵ 某企業採用計劃成本法進行材料日常核算,下列各項中,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應計入的會計科目是
A材料采購。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在「在途物資」科目核算。
⑶ 采購費用計入什麼科目
計入:管理費用。
采購費用包括材料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以及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等。
借:原材料、在途物資、材料采購、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等
貸:銀行存款等
在實際業務發生時,如:采購人員的旅差費,市內采購材料的運雜費,專設采購機構的經費等等。為了簡化會計的核算,這些費用就不計入物資采購成本了,而是直接列作管理費用支出。
(3)實際采購成本應用哪些會計科目擴展閱讀
采購費用的分類:
1、是直接付給供應商的費用,比如向某個供應商采購原料,供應商除了原料價格外,還額外收取一部分運費等。
2、付給第三方的,例如購買原料後,供應商不承擔運費,需要找第三方物流公司來運輸,這種情況下產生的采購費用是和第三方結算。
管理費用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⑷ 材料驗收入庫,按實際采購成本轉賬,一般如何寫會計分錄
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實際成本的會計分錄應這樣填寫: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在途物資」科目用於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貨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一、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用票,那麼:
1、借:在途物資—乙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價款*0.17)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借:原材料—乙材料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
二、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稅率是3%,稅款計入原材料成本。那麼:
1、借:在途物資——乙材料(價款+價款*0.03)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借:原材料—乙材料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
由於采購地點不同,貸款結算方式不同,也會出現材料入庫與貨款結算日期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的情況,對此應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賬務處理。如下: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其他貨幣資金等
註解1:
已驗收入庫的材料,記入:原材料;
如未入庫以實際成本入賬,記入:在途物資;
如未入庫以計劃成本入賬,記入:材料采購。
註解2:
以銀行存款支付,記入:銀行存款;
如尚未支付款項,記入:應付賬款;
如在外地采購,已支付款項,記入:其他貸幣資金-外埠存款等。
註解3:
如果是生產過程,那就說明材料已經入庫並已參與生產過程了,怎麼到現在才想起入賬呢?這樣就應該是借記「原材料」了,貸方還得是按「註解2」那樣。
拓展資料:
材料采購:
材料采購是用來反映和監督材料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核算外購材料的采購成本,確定材料成本差異(材料的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的一個會計帳戶。它既是一個成本計算帳戶,又是一個業務成果帳戶。
凡是已經付款驗收入庫的外購材料 買價和采購費用,都按實際成本借記該帳戶,貸記「銀行存款」等帳戶。月末,結轉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時,按計劃成本借記材料類有關帳戶,貸記該帳戶,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節約),借記該帳戶,貸記「材料成本差異」 帳戶。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作相反記錄,差異結轉後的借方余額,表示在途材料數額,在資金平衡表的「在途材料」項目反映。所以,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不必設置「在途材料」帳戶,「材料采購」帳戶的借方余額,即為「在途材料」,待在途材料到達驗收入庫,再由該帳戶的借方轉入「材料采購」帳戶的貸方。
⑸ 材料實際成本該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材料實際成本該計入的會計科目有: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原材料、應交稅金、銀行存款、在途物資、應付賬款等科目。
會計分錄書寫格式:
(1)先借後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一借一貸:
借 科目A 金額1
貸 科目B 金額1
多借一貸:
借 科目A 金額1
借 科目B 金額2
貸 科目C 金額1+2
一借多貸:
借 科目A 金額1
貸 科目B 金額2
貸 科目C 金額1-2
(2)先借後貸,借貸同行,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一借一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乙 金額1
多借一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空 金額1
借方科目乙 貸方科目空 金額2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丙 金額1+2
一借多貸:
借方科目甲 貸方科目空 金額1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乙 金額2
借方科目空 貸方科目丙 金額1-2
拓展資料: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務合並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初學者在編制會計分錄時,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涉及的賬戶,分析經濟業務涉及到哪些賬戶發生變化;
第二:賬戶的性質,分析涉及的這些賬戶的性質,即它們各屬於什麼會計要素,位於會計等式的左邊還是右邊;
第三:增減變化情況,分析確定這些賬戶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減金額是多少;
第四:記賬方向,根據賬戶的性質及其增減變化情況,確定分別記入賬戶的借方或貸方;
第五:根據會計分錄的格式要求,編制完整的會計分錄。
此外要勤快,多學多問多練。
⑹ 會計中哪些明細科目應計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
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1.相關稅費:包括計入存貨的進口關稅、消費稅、資源稅、不能抵扣的增值稅等。
2.運輸費:注意營改增後增值稅的抵扣。
3.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包括倉儲費用、包裝費、運輸途中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
4.商品流通企業,在采購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等,應當計入存貨采購成本。
⑺ 請問采購材料記入什麼會計科目
1.購入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材料采購」或「在途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2.自製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生產成本」等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成本貸記「委託加工物資」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4.以其他方式增加的材料,在材料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本科目,按不同方式下確定的材料的實際成本,貸記有關科目,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借記或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
5.生產經營領用材料,按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6.出售材料時,按收到或應收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科目,按應交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⑻ 商品采購會計科目
關於商品采購會計科目:如果是商品商貿企業所需采購的商品用於銷售業務,應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如果商品商貿企業采購商品用於自身的生產需要,則計入管理費用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