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流理論界主要的物流理論學說
(一)效益背反理論
「效益背反」又稱為「二律背反」,這一術語表明著兩個相互排斥而又被認為是同樣正確的命題之間的矛盾。「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間存在著損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優化和利益發生的同時,必然會存在另一個或幾個功能要素的利益損失,反之也如此。
(二)「黑大陸」學說
在財務會計中把生產經營費用大致劃分為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然後再把營業費用按各種支付形態進行分類。這樣,在利潤表中所能看到的物流成本在整個銷售額中只佔極少的比重。因此物流的重要性當然不會被認識到,這就是物流被稱為「黑大陸」的一個原因。
由於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有效管理對企業盈利和發展的重要作用,1962年,彼得·德魯克將物流比作「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強調應高度重視流通及流通過程中的物流管理。德魯克泛指的是流通,但由於流通領域中物流活動的模糊性特別突出,它是流通領域中人們認識不清的領域,所以「黑大陸」學說主要針對物流而言。
(三)「第三個利潤源」說
「第三個利潤源」的說法是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學說的權威學者西澤修在1970年提出的。
從歷史發展來看,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個大量提供利潤的領域。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社會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歷史階段,由於市場商品匱乏,製造企業無論生產多少產品都能銷售出去,於是就大力進行設備更新改造、擴大生產能力、增加產品數量、降低生產成本,以此來創造企業剩餘價值,即第一利潤源。當產品充斥市場,轉為供大於求,銷售產生困難時,也就是第一利潤達到一定極限,很難持續發展時,便採取擴大銷售的辦法尋求新的利潤源泉。人力領域最初是廉價勞動,其後則是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力消耗或採用機械化、自動化來降低勞動耗用,從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稱之為「第二利潤源」。然而,在這兩個利潤源潛力越來越小,利潤開拓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物流領域的潛力被人們所重視,於是出現了西澤修教授的「第三利潤源」說。
(四)物流冰山說
物流冰山說是日本早稻田大學西澤修教授提出來的,他發現現行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費用的實際情況,因而人們對物流費用的了解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虛假性,他把這種情況比做「物流冰山」。物流就像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看不到的黑色區域,而看到的不過是物流成本的一部分,人們過去所以輕視物流,正是因為只看見了冰山的一角,而沒有看見冰山全貌的緣故。
除了上述較有影響的物流理論學說之外,還有一些物流成本學說在物流學界廣為流傳。如成本中心說、利潤中心說、系統說、服務中心說、戰略說等。
❷ 成本中心學說是什麼
成本中心學說是一種以成本為核心的管理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強調在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對成本的掌握和控制至關重要。這一學說主張企業將成本管理作為管理的核心任務之一,通過對成本的精準核算、分析和控制,達到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成本中心學說對於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具體來說,成本中心學說主要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
成本中心的角色定位
成本中心學說視成本中心為企業內部一個特定的責任單位或管理部門。這些部門承擔著特定的職責和任務,並在其職責范圍內擁有較大的自主權。成本中心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其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控制在預定的范圍內,並努力實現成本最小化。通過對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成本中心可以更有效地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成本核算與分析的重要性
在成本中心學說中,成本核算與分析是關鍵環節。企業需建立一套科學的成本核算體系,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進行准確核算。同時,通過對成本數據的深入分析,企業可以了解成本的構成、變動趨勢以及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針對性的管理策略。此外,成本核算與分析還可以為企業的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成本控制與管理策略
基於成本中心學說,企業需要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這包括制定成本控制標准、建立成本控制機制以及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等。通過實施這些策略,企業可以在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成本控制也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成本控制與管理。
總的來說,成本中心學說是一種以成本為核心的管理理論,強調企業對成本的掌握和控制的重要性。它為企業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並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