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sap系統如何控製成本
擴展閱讀
鑽石多少積分保段 2025-07-09 20:32:03
小吃價格怎麼寫 2025-07-09 20:32:02

sap系統如何控製成本

發布時間: 2025-05-10 14:52:51

① SAP企業成本會計怎麼做_sap系統財務怎麼做賬

在進行SAP企業成本會計和財務賬務處理時,以下是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
1. 數據收集與核對:
成本會計需與倉庫材料會計或保管員協作,確保材料單、入庫單等數據的准確性,並進行有效協調。
2. 成本計算方法選擇:
根據公司需求選擇合適的成本計算方法,如先進先出(FIFO)、後進先出(LIFO)或加權平均法等,並在系統中進行配置。
3. 建立成本賬戶:
在SAP系統中建立材料明細賬,並對產品進行適當分類,以便於成本歸集和分析。
4. 月末賬務處理:
根據材料發出和購進記錄,匯總數據並與倉庫核對,計算單位成本和結存成本。
5. 預算與分析:
定期進行材料預算、成本對比和進銷差價分析,以控制和優化生產成本
6. 固定資產管理:
負責固定資產的折舊提取、報廢清理賬務登記、新購入固定資產入賬以及年終匯總。
7. 總賬管理:
進行總賬匯總和試算平衡,並與明細賬進行核對,確保賬務准確性。
8. 應付賬款管理:
核算應付賬款,審核相關單據,並進行賬務登記和記賬。
9. 應收賬款管理:
核算應收賬款,根據發票登記並進行記賬,定期與銷售部門核對,並監督匯款。
10. 報表編制與報送:
定期編制並向管理層報送各類財務報表,如銀行存款余額、銷售明細、應收賬款等。
11. 現金流管理:
管理現金與支票,包括支票填寫、匯款、取現、支票轉賬以及國際收支申報等,並每日盤點庫存現金。
12. 財務檔案管理:
整理、裝訂財務檔案,確保資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13. 其他任務:
完成上級委派的其他財務任務,如成本核算方法的選定和實施等。
在執行上述任務時,需確保數據的准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遵循企業的內部控制和財務報告要求。通過這些步驟,SAP系統可以有效地支持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和財務會計工作。

② SAP那些事-我們一起學SAP成本管理-8-主數據-成本中心

SAP中的成本中心是指企業內部不產生收入僅發生成本的組織單位。以下是關於SAP系統中成本中心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功能

    • 成本中心是財務管理領域的重要概念,代表企業內部那些只產生成本而不產生收入的部門或組織單位。
    • 它與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有所不同,後者分別具備收入和資金投資的能力。
  2. 應用實例

    • 在企業中,常見的成本中心包括行政部門、采購部門、財務部門、品質部門等。
    • 相比之下,銷售部門或特定產品線、獨立事業部等則通常被視為利潤中心或投資中心。
  3. SAP系統中的設置

    • 在SAP系統中,成本中心主要針對企業具體的職能部門進行設置。
    • 可以靈活創建虛擬成本中心,用於處理那些不能由特定部門承擔的公共費用。
  4. 後台配置

    • 激活成本中心會計核算,並配置企業組織結構,以生成成本中心的標准層次。
    • 使用請求功能,可以通過網路發起修改成本中心的請求,不僅限於成本中心,還包括客戶、供應商、銀行等信息。
  5. 成本中心類別與選擇變式

    • 成本中心類別定義了記錄數量和收入過賬許可權,並指定了默認的功能范圍。
    • 成本中心的選擇變式用於查詢時的篩選,增強功能允許自定義主數據欄位。
  6. 相關事物代碼

    • 常用的成本中心相關事物代碼包括KS01至KSH3、OKEON、OKENN等,用於創建、查詢、修改成本中心。
  7. 注意事項

    • 成本中心標准層次與成本中心組之間存在區別。前者是企業標准架構的唯一體現,後者則是靈活的組合,任意成本中心都可以組成成本中心組。
    • 標准層次可以通過OKEON進行修改,而成本中心組則具有更高的靈活性。

③ SAP AS02 怎樣後台強控成本中心

SAP中成本中心類型(Cost Center Type)和功能范圍(Function Area)是兩個常見並且容易接觸到的概念。這兩個概念與費用核算、成本核算、財務報表編制、科目設置等都有關系。現在結合相關配置和實務說明如下:

比如資產折舊,科目本身是無法區分屬於生產費用還是管理費用,但在建立資產主檔的時候,輸入資產對應的成本中心,而成本中心裡關聯了Function area,這樣就達到了區分科目性質的目的,只需要設置一個折舊費用科目而不用再進一步細分(銷售費用-折舊、管理費用-折舊、製造費用-折舊等)。月末可以根據function area編制損益表。

其他費用也是類似的,啟用了功能范圍,工資科目就不用設置「管理費-工資」、「銷售費-工資」、「製造費用-工資」、「研發費用-工資」等,而是統一設置一個「工資」科目,結合費用發生部門(成本中心)的功能范圍即可判斷到底是屬於哪類的工資。

簡而言之,啟用功能范圍之後,實務中啟用的會計科目將會大大減少,變得更加簡潔、統一和規范。

雖然功能范圍是成本中心的重要屬性之一。兩者都直接與費用核算和歸集、分析相關,但是是有區別的:功能范圍主要是根據費用的功能特徵來對費用進行細分,來出具滿足管理需要的損益報表的。而成本中心作為成本對象,主要是用來歸集費用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出具成本中心報表以此來對每個成本中心進行績效考。

啟用功能范圍的前後配置分為三部分:

(1)定義功能范圍

路徑如下:SPRO->EnterpriseStructure->Definition->Financial Accounting->Define Functional Area.

(2)激活功能范圍

也就是激活銷售會計核算成本。其路徑如下:SPRO->Financial Accounting->Financial Accounting Global Settings->Company Code->Cost of Sales Accounting

(3)使用功能范圍

功能范圍創建並激活之後,必須將功能范圍的主數據分配給其他系統對象或要素:

  • 根據需要給總賬科目分配功能范圍:Functional Area在P&L類別的會計科目主數據中存在,一般這里留空(除非你很確定這個account只在這個functional area中使用,否則一定要留空);

  • 根據需要給成本中心分配功能范圍;

  • 根據需要給成本要素分配功能范圍;

  • 根據成本中心類別分配功能范圍;

  • 根據需要給訂單類型分配功能范圍。

  • 上面提到,損益科目或成本要素可以分配功能范圍,而成本中心也可以分配功能范圍,兩者有何關系?優先順序!即科目層次的功能范圍優先順序高於成本中心上的功能范圍。

    當記一筆費用賬時,系統優先GL+FA(如果在該費用類科目主數據中設定functional area值得話), 然後才是Cost Center +FA。這樣Functional Area就很容易的把各種費用劃分的很細,從而出具的會計報表更改滿足管理的需要。
    這種優先順序規則可解決這種實務問題:一個生產性的部門負責純粹銷售性的費用,那麼,這個費用科目可設定為銷售型的功能范圍,而這個負責部門仍舊設為生產性的部門。這樣,縱然,是生產性的部門發生這種費用,也優先按銷售費用處理。如單位銷售環節的一次運費、二次運費由事業部訂單執行處來負責處理,而訂單執行處在事業部下屬於生產性的部門。

    與功能范圍相近和類似的概念是成本中心類別。在標準的配置中,大多數情況下,成本中心類別劃分可能和功能范圍的劃分是相同的,縱然兩者的編碼可能不同。但是使用中有什麼區別?

    成本中心類別的配置包括兩部分:

    (1)定義成本中心類別:該類別包括數量消耗、實際/計劃初級成本要素、實際/計劃次級成本要素、實際/計劃收入等凍結標志,以及未清項目凍結標志。這些屬性將影響分配該類型的成本中心的屬性及成本中心的使用。

    (2)將成本中心類型與功能范圍建立關系——多個成本中心類別可以對應一個功能范圍。這實際上,建立了維護成本中心成本中心類型和功能范圍屬性的約束關系。給一個成本中心同時分配成本中心類型和功能范圍的時候,不能違背這個對應關系。

    (3)成本中心類型的使用:將成本中心類型分配給成本中心、作業類型等系統對象。最常見的是,分配給成本中心。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本中心類型和功能范圍一般的配置中,表面看上去基本一樣,可能都是分了銷售、研發、生產、管理四個。而實際上,從後台的配置內容可以看出兩者的側重是不同的。

    功能范圍側重確定費用的功能屬性,用於快速簡潔出具財務報表;而成本中心類型主要用於控製成本中心的一些屬性,決定成本中心可以使用的范圍或使用的方式等,並且與功能范圍建立了約束關系。

④ SAP 工單計劃成本的成本核算變式配置

sap在日常交易中,庫存異動都是用標准成本價,在采購收貨環節,會產生采購價格差異。而生產訂單完工後,通過結算產生生產差異。你可以通過啟用物料帳,在月結時將這些差異進行單層和多層的分攤,產生實際成本。這也是多數製造企業的解決方案。當然,如果你的行業比較特殊的話,還會有其他方案,這要看系統怎樣做配置了。基本上,sap的成本核算叢禪方案,可以滿足國內會計和稅務上的需要。一般在正式結算之前,需要把所有該分攤的製造費用全部分攤完成(或分攤到生產訂單上,或分攤到生產類成本中心),這是前提。對於結算後的差異處理,如簡高果貴司的庫存管理非常精準,可以啟用物料賬,對於沒有啟用物料賬的公司,可以自行開發差異分攤報表,依據銷售訂單是否出貨來將差異從資產科目結轉到損益科目。
附:成本結算步驟:1.作業類型實際價格計算:KSII
2.按實際價格重估:CON2(調整實際人工、費用與計劃人工、費用的差異)
3.在製品計算:KKAO
4.差異分析:KKS1
5.成本結算:CO88(將實際成本與滲咐塵計劃成本的差異結算到資產科目)
6.差異分攤(按分攤規則將差異從資產科目結轉到損益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