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所得稅季報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怎麼填
企業所得稅季報營業收入填寫主營業務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之和。營業成本填寫主營業務成本與其他業務成本之和。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
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不包括營業外收入。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營業外支出,期間費用。
其實只要知道了季度申報表的計算邏輯,對於「營業收入」、「營業成本」以及「利潤總額」的需要填報的金額就很簡單了。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時,「營業收入」需要填寫企業全年的累計發生額。既然「營業收入」是全年累計發生額,「營業成本」和「利潤總額」,自然也是企業的全年累計發生額。
具體來說,「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各項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通過計算公式也能看出來,「營業收入」裡面並不包括「營業外收入」。「營業收入」只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裡面也不包括,企業的各項費用。
其實,季度申報表裡面的各項數值,只是用於統計,並不要求報表當中的數據有上下之間的計算邏輯。
這些數據,只是為了便於國家進行經濟數據的統計,而不是讓企業自己看。畢竟,企業自己有更加齊全的財務報表。對於國家來說,只需要把關鍵數據統計起來即可。
而且這些數據,只是企業依據會計核算制度進行統計的數據。企業在進行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繳清算時,還需要按照稅法的要求進行調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九條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本條例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