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系統門窗為什麼那麼貴
一、門窗材料的品質
系統/非系統門窗的價格差別,會直觀地反應在門窗的材料上,也就是門窗的型材、玻璃、五金、隔熱條、密封條和其他輔件等……有形成本上。
門窗材料的品質直接影響著門窗性能的穩定周期,材料品質就和木桶原理是一樣的,缺少任何一環都不可以!如果門窗材料的品質不過關,就會影響門窗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安全。
01 型材
型材作為鋁合金門窗的主體部分,它的質量高低直接決定了門窗價格的高低。
想要達到優質的性能體驗,必須要在型材厚度、強度、表面處理等多方面都符合國家的標准,而且其結構設計要合理,
02 玻璃
玻璃主要是看每個人的需求(可以選配low-e玻璃、三玻兩腔、中空夾膠等),不同規格的玻璃自然價格不同。
門窗的玻璃一定要選擇國家3C認證的鋼化玻璃!除此之外,還要還要看玻璃深加工廠是否靠譜,畢竟玻璃原片廠的品牌不代表中空玻璃的質量!
03 隔熱條
市面上幾千元一噸的PVC隔熱條有,兩萬多元一噸的PA66尼龍隔熱條也有……差別不僅僅是價格,更是性能和安全。
04 五金配件
五金配件是門窗的心臟,作為門窗扇與型材的連接部分,五金是最容易磨損、最體現性能的環節,其優劣好壞直接關繫到系統門窗的實用性和耐久性。
五金品牌不同,價格也不盡相同。質量差的五金,與一套進口品牌五金的價格,能相差幾百元!當然其使用手感、產品質量及使用壽命也不在一條,
百利瑪系統門窗採用多重密封設計,選用優質汽車級三元乙丙密封膠條,超強的拉伸強度、柔軟的特性、耐候性、耐腐蝕和抗老化性,密封性能更好,有效防止雨水
二、門窗的結構工藝
系統門窗的貴看似貴在型材、五金等有形成本上,實質貴在無形。門窗品牌實力、研發設計、結構做工、綜合性能等……非實體性成本,也是造成系統門窗成本高昂的一個重要原
其實在價格高的外表之下,系統門窗的「內在」也值得我們了解。這樣也有助於我們在購買過程中選到優質的門窗。
② 關於門窗廠油漆成本怎麼控制
在確保品質不變的情況下,塗裝的成本控制主要有有以下四個要素組成:
(1)塗料的采購成本;(2)塗裝的工藝選型;(3)塗裝的返工率控制;(4)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購買的塗料單價並不便宜,但做出的門質量卓越,而且平方塗料成本能控制在140元以內,甚至更少
當選擇一家塗料產品時,這個塗料廠提供給你的是產品,還是產品加工藝設計與推薦;若是前者,建議大家深思(除非你認為自己現有的工藝是最完美的);選擇後者是適宜的,因為後者在為你的產品的效果、生產的效率與成本在操心;
首先,領導重視,永遠都是第一位。其次,要選擇一個穩定性好的塗料品牌。再次,注重統計與分析,找出影響品質的主要原因,從解決與控制這幾個原因著手,從而降低塗裝的返工率。同時,做好重點崗位的操作標准工序要求。最後,提升人員素質。
③ 同樣是斷橋鋁門窗,為什麼價格差別那麼大
以70系列斷橋鋁為例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科普一下斷橋鋁門窗價格差異之所在。
型材
70系列斷橋鋁型材厚度從1.2mm到1.8mm不等,按照6m一根的型材來計算,每一根1.2mm的型材要比1.8mm的便宜70元之多。而1平米的窗戶往往需要6m左右的型材。
中空玻璃
首先,70斷橋中空玻璃有非鋼化中空,單面鋼化中空,雙面鋼化中空之分,單單材料來說,非鋼化中空每平方米70元左右,而雙面鋼化中空卻可達每平方120多元。其次,60斷橋玻璃可以裝配的中空玻璃的規格有三種,分別是 5+6a+5,5+9a+5,5+12a+5,這三種規格中,5+6a+5的隔音隔熱性能最差,5+12a+5的隔音隔熱性能最好,他們的價格區別在每平方米25到30元之間。
隔熱條
普通pvc隔熱條一般的在6000到7000左右一噸,而尼龍66的隔熱條每噸高達28000元,估算每平米差價50元。
五金件
就拿一套內開內倒五金件來說吧,價格低的市場上才賣不到100元,而質量好的一套就達兩三百元,特別是進口品牌,更是高達四五百元。
玻璃膠
在安裝斷橋鋁門窗時,有的人為了省錢,用的是兩三塊錢一支用於填縫的密封膠,而有的人為了達到質量要求,用的是外牆上的結構膠,每支達到18元以上。
工藝成本
小作坊一整套生產設備也就7到8萬塊錢,而大廠僅一台高精度的雙頭鋸就達6到7萬。
窗型
窗型不同生產成本也有著天壤之別。比如,一平方開一扇活動窗與五個平方才開一扇活動窗,這種成本上的差價就有幾倍之多!
④ 企業成本很高,效率很低,怎麼辦
企業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運營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成本的經濟含義正進行著傳統與現代的過渡,企業成本在管理中存在的人為和非人為因素是造成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成本的降低是增加利潤的有效方法之一,降低成本已成為企業首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一個企業要想在龐大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就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讓企業低投入、高產出。企業作為市場的競爭主體,應始終把降低成本作為企業核心戰略。如何降低企業成本一直成為企業管理者、經營者思考的重要問題。
低成本高效運營的概念
低成本高效運營是一種整合戰略模式。即在企業戰略指導下,通過對企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不斷追求低成本運營的同時,努力追求和保持產品與服務的競爭性、高效率和高質量。
從本質上講,任何企業都是通過生產、流通或者服務活動來獲取經濟利益並為股東創造價值的經濟組織。企業管理的關鍵就是對企業擁有的生產要素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用最高效的方法不斷提升企業價值。企業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出現以來,從泰勒制管理到行為科學理論、從競爭管理到戰略管理等,盡管在內容上各有側重,但都以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終極目標。
「總成本領先戰略」要求企業必須建立高效率、規模化的生產設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為達到這些目標,企業需要在管理方面對成本給予高度重視,確保總成本低於競爭對手。。「差異化戰略」主要是將公司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通過生產出該產業中其他企業所沒有的獨特產品,形成獨特甚至是獨家經營的市場。「目標集聚戰略」是企業將目標集中到某個特定的顧客群或某個特定的細分市場,在那裡建立起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差異上的優越地位。邁克爾·波特還指出,一個企業在面對三個戰略選擇時,應該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戰略。如果企業的戰略模糊、搖擺不定,往往會導致其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實現低成本高效運營的三大基石
低成本高效運營要求企業在規模生產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典型的低成本高效運營的企業,其產品與服務的銷售和提供一定是高效率、標准化的,並且強調努力創造和獲得規模經濟優勢,以構建總體上的成本優勢。實現電信企業低成本高效運營的三大基石是集中化、標准化、信息化。
集中化就是對分散、有限的資源實施跨地域、跨領域的統一與整合管理,減少重復建設與浪費,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實現規模效應以降低運營成本。集中化的原則是統一、精簡和效能,目的是讓一個點的工作代替其他多個點的重復工作。所以,要在資源的集中配置使用上實現統一,精簡就是精練和集約。為了實現集中化的目標,要盡可能減少機構和設施點的數量,以盡可能少的節點滿足全局的需要;效能即滿足各種業務需求,也就是說集中化的目標是高效地滿足各類業務需求,不能因為集中化而影響業務需求的滿足。
標准化是指通過用統一的標准來規范產品、服務、流程與作業,最終實現資源最優利用和提升企業效率的做法。標准化的原則也是統一、精簡和效能。統一,表示用面向企業、面向客戶的思想去構建設備、產品與服務標准,包括推動扁平化企業組織的構建。精簡,要求盡可能用通用的標准減少產品、服務和業務流程的種類與數量,追求盡可能大的經濟規模。效能,就是用標准化的產品、服務與流程,充分滿足客戶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標准化並不僅僅限於產品或者設備的標准化,標准化的范圍還涉及到企業的各個運營流程和管理流程等方方面面。
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術來改進企業的產品研發,業務提供,客戶服務和經營管理,從而提升企業的效率和降低企業的成本。要用信息化的思想去思考、研究、解決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以達到不斷提高質量、改善服務和提升效率的目的。信息化建設的原則仍然是統一、精簡和效能。具體解釋與前面相似,故不再贅述。
集中化、標准化、信息化,簡稱「三化」,構成了電信企業低成本高效運營的三大基石。夯實這三大基石就可以使企業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處於一種更有利的位置,能夠使企業更快適應環境的變化,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更有效地在企業各個部門以及產品線范圍內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