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北方養種鵝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發財樹鑽石畫丟了怎麼辦 2025-05-03 20:23:42
緬甸便宜鑽石叫什麼名字 2025-05-03 20:22:27
管理費用明細怎麼做表格 2025-05-03 20:19:44

北方養種鵝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7-09 21:55:58

『壹』 養兩千隻鵝大概需要多少錢一隻鵝有多少利潤

養殖2000隻鵝所需要的投資成本大約是:鵝舍費用6500元+鵝苗成本2萬元+其它成本3500元+飼料成本5.5萬元,共計是8.5萬元左右。 一隻鵝的毛利潤:以品種鵝四季鵝或者獅頭鵝來計算,這獅頭鵝在90天左右會長到7斤左右,而現在鵝的價格基本上在8元一斤,所以來說這一隻鵝如果按照100%的成活率可以賣到56元。但是來說,由於鵝的成活率在90%左右,因此我們就可以算出這只鵝的毛利潤是:8元/斤*7斤*90%=50.4元。

『貳』 養一隻鵝子到上市場用多少成本

養一隻鵝子到上市場用多少成本

這個得看你當地收購價格,利潤是靠成活率總結出來的。我的方式養鵝一隻市場價8塊,凈利潤在12塊左右。養殖65天出欄。成本一般在40左右。我是全飼料養殖。有青料可以降低成本

養一隻兔子要多少成本

窮有窮養,富有富養!窮養一個月幾十元,富養一個月幾百元,窮養裝備一百元,富養裝備得話,一個籠子5
600元,裝備1000以上!

看你是不是規模養殖了,養獺兔的話,一隻的飼料成本估計在40左右了,養寵物的這個兔子就沒法說了。

從小養一隻鵝到成鵝所需要成本?

養一隻鵝大概要10元錢的成本。
由於鵝是草食水禽,以食草為主,又是發展牧業經濟的短、平、快的好專案,因此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熱點」開發養殖專案。實踐證明,利用牧草和農作物秸稈,實行圈養肉鵝,可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如種植0.2公頃的牧草,養300隻鵝,可收入3000元,同時,可以減輕草場壓力,節約糧草,減少投入,增加效益。
一、圈養肉鵝具備的條件
首先,要有供熱保溫的育雛舍,還應具備一定條件的設施,如料槽、飲水槽、粉碎機、打漿機等。肉鵝20日齡以後按8隻/平方米准備鵝舍。鵝舍要選擇在交通方便、地勢略高、乾燥、遠離其它畜禽場的位置搭建。要保溫、防雨,舍前要有運動場,如有條件可在運動場前修建水池。其次,每100隻鵝要有0.67公頃耕地種植牧草。另外,要有清潔的水源,並准備好充足的優質飼料。
二飼料來源
1、優質牧草。鵝是食草水禽,覓食性強,耐粗飼,能充分利用青草,鵝的嗉囊大,能採食大量飼料,且消化力強,種草養鵝能節省精飼料,降低生產成本。養鵝要種植的牧草有黑麥草、法國苦菜、菊苣、鵝頭稗、紫花苜蓿和青刈玉米等。如種植667平方米的牧草,可養100隻鵝左右。地租、種子、機耕等費用大約在150元左右。
2、秸稈微貯。將秸稈如鮮玉米秸或干玉米秸粉碎後,加入下面的原料,再加入微貯劑(發酵劑或 EM原露),加水拌勻後裝入發酵池或塑料袋內封閉發酵。一般在冬春季節5-7天,夏秋季節1-2天,即可完成發酵用於飼喂。秸稈經微貯後,粗纖維得到降解,提高了粗蛋白質的含量和消化能力,可促進鵝的生長發育。玉米秸微貯的成本如下:
粉碎玉米秸:100千克×0.02元/千克=2.00元,玉米面:15千克×0.9元/千克=13.50元,豆餅:7千克×2.60元/千克=18.20元,麥麩:2千克×1.00元/千克=2.00元。紅糖:1千克×4.00元/千克=4.00元,食鹽:0.3千克×1.00元/千克=0.30元,微貯劑:5.00元,電費按每小時加工150千克秸稈計算為0.50元。合計45.50元。
三、經濟效益分析
以養鵝戶飼養100隻肉鵝為例來分析。
1、支出。雛鵝費:每隻雛鵝以售價5.50元計算,100隻鵝雛550.00元;育雛飼料費:以每隻育雛鵝需要飼喂0.75千克飼料,2.00元/千克計算,飼料費為150.00元;育成期(中鵝)飼料費:以95%育成率,平均每天每隻補飼微貯料0.3千克,飼喂60天,則飼料費為235.95元;牧草:0.67公頃費用150元;防疫、消毒和防病葯物費:每隻鵝1.00元,計100元;水電、取暖費:每隻鵝為0.50元,100隻鵝為50.00元,以上合計:共需支出1235.98元。
2、收益。以歷年市場上肉鵝最低收購價6.80元/千克,平均每隻3.50千克計算,則95%的成活率,售出收入為2261.00元。
最後,飼養100隻肉鵝,可收入1000.00多元。如果在生長發育期,活體拔絨一次,或者對肉鵝進行屠宰加工,效益將會更多一些。由於受鵝的品種和飼草條件影響,以飼養周期90-100天,最低增重3.25千克,按6.40元/千克計算,100隻肉鵝仍獲利700.00多元。

養大鵝要多少成本?四百隻.一隻鵝每天能吃多少呢

養鵝用的飼料與其他畜禽用料品種一樣,大部分農民家裡都有。有能量飼料:玉米、高梁、大麥等;蛋白質飼料:各種餅類;礦物飼料:骨粉、石粉、貝粉和微量元素、食鹽;動物飼料:魚粉、血粉、肉骨粉;還有糠麩、草粉;維生素。我們國家尚未制定鵝的營養標准,其標准主要參照美國、法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其中美國和前蘇聯的鵝營養標准較高,法國的鵝營養標准較低,比較適用可以參考。法國鵝營養標准。日採食量產蛋初期170-150、產蛋末期350-300、(微量元素、維生素)新增鴨用預喂料1%一般0-6周齡喂全價顆料配合飼料,但要加喂青綠飼料,與配合飼料比例最少應1:1。生長鵝進行放牧飼養適當補喂配合飼料。當前大部分農村養鵝不喂全價配合飼料,初生後即喂碎玉米或面、小米加蛋黃,3日齡後用各種青嫩草、菜葉(切細算)加碎玉米或面。生長鵝階段(25日齡後),如無放牧條件可飼畏青貯玉米楷(長度約1厘米)每隻鵝每天可喂300-400克(飼養群體小的可採集山野菜喂)和50克左右玉米面。65-70日齡開始短期育肥,青綠飼料隨便吃,每天每隻鵝補喂全價肥合飼料約150克,參考配方(玉米面55%(或有15%稻穀),麥麩19%,米糠10%,菜仔餅11%,魚粉3.7,骨粉1%,食鹽0.3%),有的地區育肥鵝就喂早稻穀(帶殼)。所以養鵝要盡量利用青綠飼料,不加任何影響肉質的新增成份。成本既低,生產的肉等產品又屬綠色食品。農民很好掌握配製鵝飼料。養鵝日常管理應注意哪些問題?養鵝日常管理首先應注意日常管理要有規律,建立鵝的條件反射、減少各種應激反映。包括餵食、清掃圈舍、關、放鵝、下水洗浴、刷洗飲食用具、衛生消毒、光照及揀蛋等等操作時間順序,要規律化、制度化,程式一旦定下來不可隨意改動,但可隨季節晝夜長短變化逐漸調整。注意保證各日齡鵝的適宜溫度、密度。各日齡鵝適宜溫度是:1-5為28-26℃,6-10為26-25℃,11-15為24-22℃,16-20為21-19℃,21-30為18-15℃,30-49為15-10℃,49日齡以上為5-30℃(適宜產蛋最佳溫度),或最低保持0℃以上。各周齡適宜密度是:1為25-20隻/m2,2為20-15隻/m2,3為15-11隻/m2,4-8為10-4隻/m2,8-20為4-3隻/m2,20周以後2隻/m2。如密度過大則影響生長速度和群體整齊度及產蛋量。光照:1-3日齡雛鵝採用晝夜弱光照明,3日齡後利用夜間餵食間隙關燈1-2小時,30日齡後夜間只有餵食時開燈,逐漸過度到自然光照。從種鵝產蛋前光照13小時逐漸延長到16小時。餵食次數:1月齡內應吃多少給多少,隨時給飼料,或每天從喂12次逐漸減少到3-4次。產蛋鵝每天定時喂3次,晚上10點鍾最好再少喂點,開產前兩周按母鵝數8-10隻設一產蛋箱或根據母鵝群數量統一設一個產蛋棚。各階段鵝只均應保證經常有足夠的清潔飲水。種鵝應每天上午9:00左右、下午4:00左右各下水洗浴配種1次約半個小時。每天清晨及時揀蛋。嚴禁打鵝和快速轟趕。另外要注意各齡鵝群體大小,尤其1-10日齡階段,群體越小越好,每群30-50隻為宜,最多不超過100隻,而且要隨時驅趕,防止集堆壓死。夏天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養一隻肉鴿子要多少成本

我養了一千對鴿子,投資要十五萬元左右:購種鴿一千對10萬元(種鴿自己培養和買種鴿的成本基本一樣)、建鴿舍(棚)買籠子需三萬元左右、流動資金2約萬元。
按現在的行情,一千對鴿子十五萬元可能不夠了,現在什麼都在漲價。
你可以在當地打聽一下。

養一隻麻鴨要多少成本

一隻大約4公斤飼料,飼料單價在3元左右,鴨苗成本不固定在2元左右。也就在15元以下,出欄約2.5公斤左右。不過養殖地點不同,成本會有不同。

養一隻飼料土雞要多少成本?

土雞養殖成本利潤概算養土雞以每個月養500隻雞,年出欄5000隻雞為例:用我們的技術養一隻土雞4個月可達2.5-3斤左右,一隻雞的飼養成本為15元,生態土雞一般價格在13元至20元之間,以15元/斤計,每隻雞按平均重2.5斤計,一隻生態土雞的純利在10-20元左右,年出欄5000隻雞,年純利有5-10萬元。
養土雞的成本概算
養生態土雞90-100天即可達到 2.5-3.5斤/只,即可出欄,但為了保證肉質,一般要養4個月,一隻雞的成本在15元左右。
詳細核算如下:養一隻生態土雞4個月上市,重2.5-3斤左右,所需飼料分別為穀物(稻穀、玉米、小麥、高粱、紅薯均可)6斤,按1元/1斤計即6元,黃粉蟲3斤,自己飼養每斤成本1.5元即4.5元,蠅蛆3斤,自己用雞糞飼養成本0.5元/1斤,3斤即1.5元,青菜5斤1.5元(自己種或撿菜葉不用錢),土雞苗自己孵化約2元/只,疫苗每隻0.2元,總計:15.8元。
養土雞投資成本概算
1、養雞要多少錢投資,這和你的養殖規模大小有關,以每個月養殖土雞500隻,年養5000隻雞為例,需資金26800-29800元;在農村,如果自家有糧食,前期投資只需6800元,最多有10000元即可。年養5000隻雞,只需准備3個月1500隻土雞的資金就夠啦。1500隻土雞用我們的大棚技術建設雞棚,費用為1500元;1500隻土雞苗3000-6000元;養1500隻雞需要養黃粉蟲200箱,200箱黃粉蟲需資金2000元,1500隻雞需養蟲養雞飼料20000元,1500隻雞疫苗費300元,總投資約26800-29800元即可。
每個月養500隻雞,年出欄5000隻,年純利約5-10萬元。
2、一畝地可以養多少土雞,這和你的飼養方法,飼養技術,以及你的飼養環境有很大關系。從理論上講,一隻雞的活動空間0.25平方即可,算下來一畝地至少可以養2600隻雞左右。?目前,全國的專業土雞養殖戶,多採用自由放牧的方式,一般每畝養殖土雞200-500隻。而採用我們的生態鏈圈養放牧方式,經益生菌處理,一般每畝可以養殖1000以上,以1000隻為宜。
土雞需要放養,從以上可以看出,養土雞的缺點是佔地面積較大。但由於生態、安全、無污染,味道好,價格比飼料雞高出2倍以上,所產蛋也比圈養雞價格高出2倍以上,且供不應求,非常暢銷。對於我國廣大的農村人員說,養土雞佔地面積大就不是什麼缺點,在農村的林地、草地、果園、沙地、荒地都可以養,但一定要注意防止老鼠等天敵。
養雞利潤分析
按湖南懷化的物價:土雞苗1隻:3-4元,從小雞出殼到商品雞出欄所耗飼料在14-15元,四個月可以出欄,最低達到2.5-3斤,商品土雞批發價1斤14元,即:2.5/斤*14/元=35元,除去雞苗4元和飼料15元,一共:19元。養一隻商品土雞的純利:35-19=17元。按投資500隻土雞計算,所需成本:500隻雞苗需500/只*4/元=2000元;飼料需15元/只*500/只=7500元,總共投資9500元;另外500隻雞舍建設需500元,500隻雞總投資10000元左右。純利在5000至10000之間。
養雞需育雛舍、料槽、料筒(要有不同規格的)、料盤、飲水器(大小不同規格的)、基礎設施需要的材料、加溫和保溫工具、通風工具、注射器、網、疫苗、其它勞動工具、電路等工具、雞籠或周轉的箱(用來臨時抓雞的)、運輸車(拉飼料或糧食喂雞的)、稻草簾(保溫用、溫度計、溼度計、稱、斷喙器等其它必備工具。 土雞養殖技術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深受消費者喜歡。但由於它生長速度慢(5個月才長大出欄),農戶零星散養量不多,因而養殖者的總體經濟效益不高,難增收致富。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開發農村土雞產業,使土雞長得快,肉質又好,戶養量多呢?採用「優質高效養殖土雞新技術」養殖土雞,既能達到保持土雞肉味特色,又有較快的增重速度(90~100天達1.5~2.0公斤)。現將技術要點介紹於下。 品種選擇 土雞,即本地雞,有的叫草雞。由於品種間相互雜交,因而雞的羽毛色澤有 「黑、紅、黃、白、麻」等,腳的面板也有黃色、黑色、灰白色等,市場消費也不一樣。故要選養適宜當地消費市場的品種,就廣東而言,三黃雞、杏花雞、麻雞均是較好的品種。 溫室育雛 修建「立體式網床」育雛溫室,進行專業化規模育雛,農戶養育成雞成活率高、風險小、容易成功(能育雛的則可從育雛開始)。育雛中主要注意幾點: 1. 室溫:0~1周齡時為35~32℃,2~3周齡時為31~24℃,4周齡為23~20℃,也可在1周齡之後以每天降0.5℃。 2.相對溼度:室內的相對溼度保持55%~65%,即10天之前為60%~65%,10天之後為55%~60%;室內保持空氣新鮮,無刺鼻、薰眼的感覺。 3.補充光照:頭5天可保持每天23小時的光照,以後為17小時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內)。 4.適時飲水和開食。小雞應盡早開食和飲水,而且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在初次的飲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連用兩天;第三天在飲水中加入0.02%~0.03%的高錳酸鉀。 5.高密度育雛。在15天之前為60~70隻/平方米,一般每批育雛在5000隻(視養殖戶對雛雞的需求量來定育雛規模)。 「網、床、散」結合 養殖戶應根據自己飼養的數量來適當改造雞舍,要求室內地面為水泥地面,有窗戶和地窗,使空氣流通和採光充足,並做好網床或雞籠,且以立體式三層為宜。網床的多少以養雞的數量來定,一般按45~20隻/平方米來計算(前期密度大一點)。 網床第一層離地面高40厘米,網床高30厘米,上下層之間的距離20厘米,一二層網床頂部應擱置承糞板(可用三層板)。網床的骨架部位用木材或白夾竹,網床四周和底部用1厘米×1厘米網目的塑料網固定好。料桶和飲水器均置於網床內。將庭院林地用尼龍網圍起來,每隔2~3米遠打一根樁柱,將尼龍網捆在樁柱上,靠地面的網邊用泥土壓實。所圈圍場地的面積,一般以每隻雞不少於1.5平方米計算,越寬越好。 買回的脫溫小雞(已經過育雛的小雞)至1公斤體重的階段在網床內飼養,1公斤後至出欄期間在所圈圍的院林地內放養(雨天和霜雪天不放入)。飼喂中,做到料、水不斷,自由採食。網床內飼養,雞活動范圍小、雞體能量消耗少,增重加快;雞在圈圍的院林地散養,能捕食野生雜草和生物昆蟲,改變食物結構,肉質品味高(保持土雞肉質的品味)。 日糧搭配 選擇營養全面、適口性好,易於消耗的肉雞全價顆粒料,再適當搭配其他的飼料養雞,才能保證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加快增重速度和使雞肉風味不變,因此要科學地搭配日糧。 育雛期,應選用肉雞全價顆粒料,最初開食時要將飼料稍浸泡轉化一下,並用手搓碎一點。脫溫雞至1公斤體重期間,則選用中雞料,更換時應逐步替換,不能一次性全部更換,以免造成應激反應。同時,應新增5%~10%的完整穀粒(或小麥),並給予10%~15%的青綠飼料。 在庭院散養期間,選用大雞全價顆粒料,日糧中還要加入10%~15%的完整穀粒(或小麥),新增15%~20%的青綠飼料。若光喂全價飼料,一來飼養成本高,效益不核算;二來雞肉的肌間脂肪多,吃起來不爽口;三是無土雞肉的獨特風味,消費者不喜歡。新增適量的青綠飼料,一來可增加維生素的含量,二是可降低養殖成本,三可減少雞肉的肌間脂肪含量。 消毒免疫 做好雞的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這是規模養雞成功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搞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減少雞的死亡,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對土雞的免疫程式,應結合生產的性質(商品肉仔雞)而定,最好是按肉雞的免疫程式來參照進行,即1日齡的雛雞免疫接種馬立克氏疫苗(無條件時也可不搞,這主要是在孵化場搞);6~7日齡的雞用雞新城疫Ⅳ系苗(或Ⅴ4苗)、法氏囊B87苗、傳支H120苗等混合飲水免疫;24~28日齡用雞新城疫Ⅱ系苗飲水免疫一次;60日齡再用雞新城疫Ⅰ系苗注射接種一次,以後不再免疫接種。 在飼料飲水中新增一些葯物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在2~7日齡新增0.02%的痢特靈和0.01%的土黴素或青黴素、慶大黴素等,13~17日齡又重復用上述葯物。19~90日齡在飼料中新增氯苯、抗球王等抗球蟲的葯進行驅蟲、雞舍每天要清掃干凈,並用生石灰對地面和承糞板上進行消毒。每半月用復合酚兌水將舍外進行噴霧消毒,用百毒殺對雞舍內帶雞消毒。出欄後對場地要徹底清掃、沖洗和消毒;雞舍門口處的消毒池要經常有石灰或消毒液,並注意常換。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按4個月計算成本在16元左右一隻,不含人工和用低成本。
飼料,是所有人飼養的動物的食物的總稱,比較狹義地一般飼料主要指的是農業或牧業飼養的動物的食物。飼料(Feed)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魚粉、氨基酸、雜粕、新增劑、乳清粉、油脂、肉骨粉、穀物、甜高粱等十餘個品種的飼料原料。

養一隻鵝的利潤有多少

苗的成本+25元一隻鵝的飼料成本= 一隻鵝的成本
鵝苗的價格和鵝的品種有關,
一般價格在4元到6元左右
至於利潤如何,
應該根據當地市場銷售價格來計算。

『叄』 我要養1000隻鵝需要多少成本。現在鵝苗多少錢一隻

23750元。

1、放牧補飼:鵝苗每隻8元,0~15日需小料一斤×1.6元/斤=1.6元,15~30日需精料2.5斤×0.9元/斤=2.25元,30~70日放牧+精料需8斤×0.8元/斤=6.4元,70天至出欄需育肥料5斤×0.9元/斤=4.5元。

2、免疫+葯費為1元,綜合成本為8元+1.6元+2.25元+6.4元+4.5元+1元=23.75元,1000隻共計需成本23750元。

3、料飼圈養:鵝苗每隻8元,0~15日需小料一斤×1.6元/斤=1.6元,15~45日需精料9斤×0.9元/斤=8.1元,45~75日需粗料15斤×0.8元/斤=12元,免疫+葯費為1元,綜合成本為8元+1.6元+8.1元+12元+1元=30.7元,1000隻共計需成本30700元。

(3)北方養種鵝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鵝的適宜生長溫度在22-26度,超過26度生長會變得緩慢,所以夏季鵝舍的溫度必須控制在26度以下。

2、環境衛生:鵝舍要經常清掃,鋪墊沙土,定期清毒,禁止仔鵝接觸成鵝的排泄物。

3、不要只喂糧食:米糠,苞谷粉等拌穀子固然對增肥有好處,但是光吃這些也是不行的。應該適當喂點大白菜,青草等。

『肆』 養鵝怎麼樣 利潤怎麼樣 投入多少 一隻鵝一年的成本是多少

一、一畝棚里養了多少只鵝?

現在在大棚里飼養鵝是一種很火熱的方法。據專業農民說,在一個棚里養多少只鵝與鵝的大小有關。一般說來,每平方米可以養6隻鵝,每畝棚里可以養1200隻鵝,如果你買一隻大鵝,每平方米可以養2.5隻鵝,一畝棚可以養1200隻鵝。也就是說,在一畝棚里養的鵝的具體數量取決於農民想購買的鵝苗的大小。因為鵝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鵝產的蛋太多了。

二、如何養鵝來增加利潤?

為了提高飼養鵝的效益,必須掌握飼養鵝的成本。其次,我們應該談談飼養鵝的投入和飼料的供應。

1.鵝飼料

鵝飼料需要四個投入,一個是水。為了搞好鵝的飼養,水是非常重要的,在鵝的消化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鵝在河邊,將極大地促進鵝的生長和發展。第二種是蛋白質。鵝飼料應含有足夠的蛋白質,以促進鵝、常用豆粕、蠶蛹等的生長發育。第三種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後期肥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常用於玉米和小麥麵筋中。四是供應綠色飼料,包括雜草、蔬菜、萵苣、捲心菜、蘿卜、紅薯、南瓜、大蔬菜等飼料。

2.不同時期鵝的飼料輸入

(1)在育雛期,從0天到4周齡,墊草可以和平地或在線地培養,填充草可以增加鵝的運動量,但大量的蟲草容易受潮。在線扁平養殖是利用鋼絲或竹板塑料網路將鵝在半米高的網上飼養,成活率較高,溫度均勻,但投資大。

在飼養期間,飼料為每天7克,隨後每天增加5克,每次增加10克。

(2)在養殖期間,從4周到8周,應注意防雨、防驚、防中毒,每天200克,每天5次,每天喂1公斤和1.5公斤綠色飼料。此外,鵝的活動區應堆放礫石,以促進鵝的消化。

(3)在育肥期,從8周至10周齡,每隻鵝在原飼料的基礎上增加飼料50克,每天喂5次,綠色飼料自由飼養。

三、養鵝的好處

在飼養鵝的過程中,飼料成本一般在30元左右,加上其他管理費50元左右,養鵝在75天左右就可以出欄,欄重9×10斤,按市價每斤10元計算,一隻可以賣到100元左右,利潤還算不錯。

以上就是關於大棚養鵝的介紹,大家如果想通過養鵝賺取可觀的利潤,還是要做好相應的養鵝管理,只要不怕苦不怕累,用心養殖,就可以有很高的利潤。

『伍』 養鵝的成本

1、養鵝的成本計算睜升。產出預算: 3000羽肉鵝飼養75天,按出欄體重4.5公斤/羽計算,共計13500公斤。每公斤肉鵝售價按15.5元/公斤計算,則總產值為13500×15.5=209250萬元。投資預算: ①鵝苗:12元/羽×3000羽=3.6萬元。純利潤:209250萬元-128650萬元=80600萬元。

2、養鵝的市場前景。生產全年化傳統鵝業由於受種鵝產蛋、孵化和飼草的季節性限制,主要集中在春季孵化,夏秋上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提出了常年食鵝的消費需求。同時,現代飼養技術也解決了飼養冬鵝所遇到族早攜的有關難題。因此,今後要推行苗鵝春、秋兩炕、發展肉鵝的常年飼養,實現菜鵝的均兆伏衡上市,拓展鵝產品消費市場,促進養鵝業發展。

『陸』 養一個鵝需要多少成本

養一隻肉鵝大約要25元左右,養種鵝一年大約要70-85元,這只是飼料成本.另外受鵝苗價格影響可能有變動

養殖一隻鵝需要多少成本?鵝吃什麼?》怎樣提高養殖肉鵝的效益?雛鵝的管理

溫度剛出殼的雛鵝,絨毛稀少,休質比較嬌嫩,調節體溫能力差,比其他雛禽體大而呆笨,為防止它們之間打堆壓傷或受熱「出汗」而成僵鵝,m要有2-3周的保溫期。
家庭飼養雛鵝鵝苗,目前多採用自溫育雛法。將剛出殼的雛鵝放在筐、簍或紙箱中,放在熱炕上,上面加蓋N被或單被保溫,下面鋪乾燥鋸末或柔軟、不發眼的乾草及其它保溫物,每隔1-2天更換一次。雛鵝既怕冷、又怕熱,適宜溫度約在 25℃左右。隨著雛齡的增長,逐漸少給溫至不給溫。白天可放到圍欄中飼養,晚間再放入育雛箱中。經過這樣的鍛煉,抵抗力逐漸增強,溫度可逐漸降低。育雛期所需溫度,可按日齡、季節及雛鵝體質情況參照表5進行調整。
育雛的溫度是指育雛箱內墊草上5-10厘米處的溫度,而室溫是指育雛室內兩窗之間距地上1.5-2米高處的溫度。除看溫度表和通過人的感覺器官估測掌握育雛的溫度外,還可根據雛鵝的表現觀察溫度的高低。溫度適宜,雛鵝安靜無聲,彼此雖似靠,但無打堆現象,吃飽後不久就睡覺;如果箱內或屋內溫度過低,雛鵝叫聲頻頻而尖,並相互擠壓,嚴重時發生堆集;如果溫度過高,雛鵝向四周散開,叫聲高而短.張口呼吸,背部羽毛潮濕,行動不安。放出吃料時表現 A渴而大量飲水(見圖14)。發現上述兩種情況,應及時調整溫度,否則雛鵝容易生病。
在夜間和氣溫較低時,在筐或紙箱上面蓋好單被或麻袋。應該經常觀察雛鵝動態,防止互相取暖而發生擠壓。發現擠壓時,可用手撥散雛鵝,使之活動,以便調節溫度、蒸發水氣。
濕度鵝雖然屬於水禽,但怕圈舍潮濕,30日齡以內的雛鵝更怕潮濕。俗話說:「養鵝無巧,窩千食飽」。鵝舍內應開設通風換氣裝置保持乾燥,2-3天換一次墊草,使舍內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如舍內濕度大、溫度低,體熱會大量散發而感到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下痢,如舍內濕度大、溫度高,雛鵝向四周散開,體熱向外散發受到抑制,雛鵝感到悶熱,影響體內物質代謝,食慾下降,抵抗力減弱,也容易弓!起雛鵝發病。
密度雛鵝生長速度較快,隨著年齡的增長,鵝體的長大,活動面積也相應擴大,箱內或筐中的數a要逐漸減少。通常每平方米養育1-5日齡的雛鵝20-25隻,6-10日齡20 只,16-20日齡12隻,用火坑或地下煙道育雛,不同日齡的飼養密度見表6,
放牧與放水在氣溫適宜的季節里,雛鵝在I周齡左右開始放牧。北方天氣較涼,15日齡以後,可到室外溫暖向陽的地方活動,開始時可活動1-2小時。隨雛鵝日齡增長及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逐漸增強,可延長在室外活動的時間,直至全夭。鵝善於吃草,尤其愛吃水稗草和芭類菜等,放牧要選擇草質幼嫩、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剛開始放牧,路程要近,時間要短。如離草場較遠時,可以將雛鵝裝入籃子里或筐中挑往牧場放牧「開始放牧就可以讓雛鵝下水游泳,也叫放水。先在水淺(約10厘米左右)、水流緩慢處訓練雛鵝下水運動 10-20分鍾,就驅趕鵝群上岸,任其梳理羽毛片刻,待羽毛干後趕回舍內。兩周後逐漸延長放水時間到蘭小時左右,每天放水2-3次。無水源的牧場,要帶著飲水及飲水工具,並在放牧後注意給以充分的休息時間。雛鵝身體怕臟、怕濕,露水未乾不能過早放牧。在放牧時,雛鵝張口喘氣,應立即讓鵝下水洗浴或趕到陰涼處休息。
適時將雛鵝趕到水中游泳、洗浴,既可促使羽毛清潔,減少雛鵝互相啄斗的惡癖,又可促進雛鵝體內的新陳代謝,使其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長,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和適應性。R鵝放水,可根據氣候和雛鵝健康情況而定。天氣暖和時,可在出殼二周左右,天涼延遲到三周以後進行放水。另外還可根據雛鵝羽毛來觀察是否可以讓其下水或放牧。雛鵝在胸部羽毛未出齊時,不喜歡活動,常見它蹲伏草地上,胸部羽毛出齊後,天剛亮就跑到舍外,整日嬉遊於草場上,晚間也不願回舍。下水時應選擇晴朗暖和天氣,將雛鵝趕至淺水邊任其自由進入水中,切不可強迫趕入。
炎熱夏季的中午前後,禁忌放牧、放水,烈日暴曬、日光直射雛鵝頭部易引起中暑。放牧場地要有遮陰的地方,如涼棚、樹蔭、灌木林等都是避免太陽直射的好地方。如遇陰雨應停止放牧,注意防止雷雨襲擊,雨後待泥地不枯腳時繼續放牧。氣溫低時,先在舍內驅趕雛鵝兜圈運動,增強禦寒能力,然後放牧、下水。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當發現體弱瘦小、行動遲緩、食慾不振、排糞異常的雛鵝,要及時隔離飼養、觀察,發現病鵝要及時進行檢查治療。

『柒』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別在哪裡呢

我和我的小農庄地處皖北黃淮平原地區,和鵝打交道17個春夏秋冬了,我們這兒單從養鵝上劃分的話應該屬於北方地區吧。

先來說說目前我所了解的我國養鵝的幾大區域,從南至北,大概呈以下分布:

第一區域是以廣東為核心的南方地區,這個地方以養灰鵝為主,其品種養殖最多的是馬崗鵝,其次是獅頭鵝、清遠鵝、烏鬃鵝等。主要的銷售區域是粵港澳地區,基本上屬於就地消化。

第二區域是以浙江的寧波市轄的象山縣、寧海縣、奉化市、餘姚市、慈溪市、紹興市等地區為核心的浙東白鵝養殖區域,這個地區的養鵝戶以養殖浙東白鵝為主,除大部分本地銷售外,還有一部分銷往廣東地區。

第三區域是以四川南溪為核心的四川白鵝養殖區,該地區的四川白鵝相當大一部分都是作為種母鵝向外引種輸出。

第四區域就是以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南等幾個省區為代表的肉鵝養殖區域,目前也是最大的肉鵝輸出基地,主要輸出的目的地是廣東地區。這個地區主要以養雜交鵝為主,這個地區的鵝品種也比較多,比較雜,各品系間的雜交現象比較混亂。主要品種有皖西白鵝、揚州三花鵝(雜交鵝)、引入的四川白鵝、五龍鵝、漵浦鵝、太湖鵝、引入的浙東白鵝、百子鵝等,這個區域有北擴的趨勢,目前河北省養鵝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第五區域就是東北三省養殖區,這個地區主要養殖小型鵝豁眼鵝,以及變種籽鵝等。這個地區主要以向外輸出種蛋、鵝苗和商品鵝為主。向外輸出的主要地區基本是第四區域。

從以上養殖區域的實際現狀不難發現,第一區域,即以廣東為核心的南方地區,其養殖的品種和其他四個區域有本質上的區別,南方地區主要以養灰鵝為主,在廣東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稱白色鵝為白鴨,稱灰色鵝為鵝,而且廣東人養鵝吃鵝的習慣由來已久,如果您仔細閱讀以上五個區域的劃分,您會發現只有廣東地區是養殖就地消化且還吸納一部分外來鵝的地區。

據統計,以廣東為核心的第一區域,每年鵝的養殖量約在全國的四分之一,即25%左右,在銷售方面,都進入了廣東人的肚子,無一隻外流。以廣東為主要代表的南北方人對鵝的鍾愛在全國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可以相比擬,其他的地區鵝的吃法一般以一種方式為主,如安徽以鹵鵝為主,江蘇以鹹水鵝為主,山東以及東北地區以燉鵝為主,而在廣東可以說是燉、燒(烤)、煲、醉、鹵,無所不能,所以南方的小鵝賣到13.5元/斤也就不足為奇了,北方的小鵝只能賣到6.5元/斤,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消費市場決定了養殖的價格,消費旺盛的地方,價格就會高,消費低迷的地方,價格就會低,甚至無人問津,如果在您的當地沒有吃鵝的習慣的話,恐怕6.5元/斤也賣不到,這就是市場經濟。所以,當有網友和我私聊說起養鵝的想法之時,我首先要問他們是哪裡的,當地有沒有吃鵝的習慣,有沒有人在養鵝,如果沒有的話,最好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坑,這個坑不是別人挖的,恰恰是自己和自己的判斷力。

大家都知道南北方的差距非常大,無論是氣候以及經濟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如果提到肉鵝的價格,南北方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南方有時候價格達到15元/斤,而北方肉鵝的價格確實有6.5元/斤,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主要是由於品種的不同。

山東地區80天左右的肉鵝價格只有6.5元/斤,120天左右的鵝價格有8元/斤,150天左右的老鵝價格11元/斤;陝西地區價格很低只有6.2元/斤;河北地區80天左右的時候只有6.3元/斤;而廣東地區65天左右的馬崗鵝價格就有16.5元/斤,50天左右的價格也有15.6元/斤;三水地區50天左右的肉鵝價格有16元/斤,70天左右的就有17.8元/斤。

南方人一般稱我們北方的人的白鵝為白鴨,而並不是肉鵝,說北方肉鵝不好吃,沒有南方的有味道。要我說也確實是這個道理,他們的馬崗鵝如果洗干凈帶走估計有150元/只,價格特別貴。我們北方的白鵝適合機械化、集約化養殖,生長速度非常快,這就造成了口感上的粗糙。

首先北方都是機械化養殖我們剛剛已經說過了,基本上都是大棚養殖。很少有人散養的,養殖2萬以上的比較多。而在南方地區養殖的時候可比較少,而且南方有水,肉鵝活動方便,一般的規模是在2000隻以下,這樣養殖出來的味道比較好。

南方的鵝才13塊一斤?確定你十三塊一斤買到的不是鴨子嗎?在南方,活禽市場上的鵝一般都在20塊一斤以上,通常價格去到25塊一斤,有的地方甚至30塊一斤也奇怪。而北方的鵝,雖然沒南方那麼貴,但養得時間久一點的也不止6.5元一斤這么便宜。6.5一斤的白鵝,通常是兩個月左右就出欄的鵝。

在南方,一般大家養的鵝,用來吃的鵝都是獅頭鵝。像潮汕的獅頭鵝很出名,做出來的鹵鵝都上央視了。北方據說大家養的和吃的不是獅頭鵝,而是一種很普通的白鵝。

獅頭鵝,體型比較大,一般來說都有6到10斤一隻。鵝蛋也很大,給人一種鵝中王者的感覺。鵝蛋也很大,是我們常見的家禽里,蛋最大的,比普通的鵝蛋還要大。獅頭鵝一年就產蛋30個左右,所以這鵝蛋也是一種很貴的。

之所以南方的鵝比較貴,是有各方面原因的。

1:在南方人眼裡,鵝肉是一種發物,比較燥熱和有熱毒,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歡吃鵝肉。大家可以去活禽市場看下就知道。最多的是雞,接著就是鴨和鴿子,有鵝賣的攤位不是很多。

鵝在南方屬於略微小眾的肉食。這樣的小眾肉食,註定了它無法像鴨和雞一樣便宜出售。畢竟養殖成本擺在那裡。

鵝在北方就不同了。在北方的飲食習慣里,很多人都喜歡吃鵝,對鵝的接受程度很高。基本算得上是一種大眾肉食了。那麼,這市場價格,就會相對來說會和其他的大眾肉食接近。

2:品種的原因。南方養殖上市的鵝,大多是獅頭鵝。獅頭鵝這個品種比北方普通的白鵝,貴很多。

前面說了,獅頭鵝一年才產30個蛋左右。這就導致了母鵝的養殖成本很高。這成本分攤到獅頭鵝苗身上,一隻獅頭鵝的鵝苗就要幾十塊錢。這就註定了成年獅頭鵝的價格不會便宜下來。

獅頭鵝,全身都是寶。不同部位都可以做出非常美味的菜品。

而北方的普通白鵝,鵝苗分攤母鵝養殖的成本就沒那麼多了。一隻北方普通白鵝的鵝苗也分攤後也就十多塊一隻。

更重要的是,獅頭鵝肉質鮮美,肉比較厚實,做出來的各種 美食 菜品,普通白鵝是無法替代的。這就導致了,獅頭鵝的價格一定會比北方普通白鵝貴。

總得來說,這些因素導致了南方的獅頭鵝不會低於25塊一斤。

我們常說的物以稀為貴就是這個道理。

獅頭鵝是鵝中的王者,而北方普通白鵝只是鵝中的平民。在哪裡都一樣,王者比平民珍貴得多。

我昨天就在東北吃的「鐵鍋燉大鵝」,一隻7斤大鵝是我們從鄉下買來的,而這個地方基本不論斤賣大鵝,都是150元一隻,斤數就在7斤左右,你們可以核算下多少錢一斤,20多元一斤,根本就不存在6.5元/斤,你們想想一個7斤農村笨大鵝最少要經過600天的飼養才會長成這樣,賣6.5/斤,虧都虧大發了,誰還會去養鵝,所以你們說的這個消息基本不屬實。

但在東北有一種鵝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但絕對不是農村笨鵝,那種鵝叫「雁鵝」,批發價甚至比6.5元/斤還低,這種鵝燉起來要比真正的農村大鵝要好熟,味道也還可以,但因為是速成鵝,所以其肉質只能用一般來形容,而且雁鵝的肉質相比真正的農村笨鵝來說,確實是相差甚遠,這也是為什麼在北方農村很多農村人不太喜歡吃雁鵝的原因。

雁鵝一般從苗到成鵝也就200多天,一年都用不上就可以長到7斤左右。這種鵝的特點就是食量大,什麼都能採食、消化能力要比家鵝的消化能力還要強,真的可以用「直腸子」來形容。在北方大部分地方的環境都能適應雁鵝生長,而且在農村基本就是以放牧形式來飼養,配上飼料和野草的充足供應量,雁鵝的生長速度是非常快的,是一種很常見的肉鵝,所以其售價會相對低廉,但作為消費者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一分錢一分貨,想用1塊錢的成本買到10塊錢的品質,真的是有點異想天開,這就是市場規律。

至於南方的農村鵝小農人確實不太了解,不敢妄自揣測,但對於北方鵝的一些情況都在上面陳述的較為清楚,雁鵝和農村真正的笨鵝差別還是很大的,所以在買鵝的時候一定要問清和看清楚價格在進行購買,要不很容易吃虧上當的。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別在哪裡呢?北方和南方的鵝價格相差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北方除了「豁眼鵝」幾乎再沒有出名的鵝品種,而中國幾大名鵝「陽江鵝、獅頭鵝、馬崗鵝、烏鬃鵝」都在南方。

鵝的養殖離不開水,北方的氣候乾燥,水資源相對較少,鵝的食物不太豐富,需要靠糧食、飼料來做一些補充,吃得不好身體自然不太強健,因此北方的鵝肉質比較粗糙、味道重。

而南方氣候宜人、雨水豐沛、水資源豐富,鵝大多是採用散養的方式,讓它們自己出去覓食,運動量也大,因此南方的鵝肉質細膩緊致、嫩而不柴、味道鮮香,價格自然也相應的水漲船高。

北方菜在大家印象中基本是經濟實惠的象徵,滿滿一大盤卻花不了多少錢,就像北方人一樣豪爽實在。拿鵝來說,最常見的是鐵鍋燉鵝,各種配菜和鵝一起燉滿一大鍋,再來幾扎啤酒,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吃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但北方最有名的是烤鴨而不是鵝,因為他們認為鵝是涼性食物,與北方的氣溫不搭,所以吃鵝的人比較少,需求低了,價格也就上不去了。

而南方正好相反,大都喜歡吃鵝,特別是廣東地區,每年鵝的消耗量超過1億只。 因為有好鵝,又好吃鵝,所以在吃鵝上面,南方人的手法層出不窮,燒鵝、鹵水鵝、碌鵝、咸鵝……品種多樣、滋味不盡。

不論大小酒樓,如果沒有做招牌的燒鵝,簡直都不敢跟人打招呼,走在路上,隨處可見的燒味店裡也必然少不了鵝的身影。

潮州鹵水名滿天下,最出色的也是鵝,鹵水鵝頭、鹵水鵝腎、鹵水鵝片、鹵水鵝掌翼、鹵水鵝肝、鹵水鵝腸……將一整隻鵝各部位細細分好,滿足挑剔的味蕾。

如果是有幾年鵝齡的老獅頭鵝,將它的鵝頭連脖子一起鹵到極致,表皮呈黑褐色,因吸盡了香料的精華而閃亮發光,鵝頭肉質結實,軟綿中帶著韌勁,皮質彈牙、甘香爽滑。這么一條鵝頭頸在酒樓里通常要賣到7、800元以上,一些大酒樓甚至要上千元才能品嘗得到。

由此可見,南方人有多麼喜歡吃鵝,市場大又受歡迎,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我是「一曲煙雨」,專注三農領域,歡迎關注留言,一起探討交流。

鵝肉味甘性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糖,脂肪,其中不飽和脂肪酸較高,鵝肉含蛋白質比雞鴨肉,豬肉,牛肉高。

鵝肉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鉛毒的作用,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說句北方朋友們不相信的話,在咱們南方沿海地區一帶,到了天氣炎熱的夏天與秋天的時候,你邊吃飯邊吹電風扇時,喝酒時稍微吃久了一點,你桌上盛著的飯就會一下子被熱風吹乾了,如果你桌上不煲一份湯的話,那真正乾脆咽飯不下去的,這就是為什麼咱們南方人喜歡用鵝肉燙粥煲湯的原因,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話,你有機會就來咱們南方試試看就知道了。

南方農村鵝價高,賣13元/斤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南方沿海地區一帶農村人有一個風俗習慣,那就是逢年過節都必須要吃鵝肉煲湯喝,平時殺只鵝剁碎了放冰箱里,就算是每天早上煮稀飯時,裡面都要放幾塊鵝肉燉著吃,七星老農也感覺到很奇怪了啊,我們內地人煮稀只放豆,而你們沿海地區人煮稀飯為什麼要鵝肉,放豬大腸與小腸嘛,後來我一問當地老年人,她回答說鵝肉煮稀飯喝了能和胃止渴,益氣補虛,解火毒,清濕熱的;除此之外,南方農村人與城裡人到了炎熱的夏天,還喜歡用鵝肉來鹵熟,醬熟涼拌著吃,味道兒棒棒噠!

特別是到了每年下半年的冬至節,市場上的鵝前幾天賣13元/斤,接近冬至節的前天就翻倍地漲價了,賣到了28元/斤的高價了,市場上賣鵝的小商販們家家戶戶都請幾個幫工殺鵝扯毛,開腸破肚的,小販們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滴,大家都說說南方沿海一帶農村鵝的銷售量是不是比你們北方大,平時賣13元/斤的價格不會感覺到奇怪了啊!

再說到咱們北方農村,由於環境氣溫平均低於南方,縱然是有個把月比較炎熱的時間也非常的短暫,所以北方人平時吃干飯,吃饅頭,吃餃子面條,加泡菜酸菜等乾菜下飯的時間多,而用鵝肉去煲湯喝,煲稀飯吃的人卻很少,如果不是家裡來客人,逢年過節殺只鵝待客的話,平時自己家人很少有幾個殺只大鵝來吃的是吧,再加上北方農村裡過去流傳著一種說法,老一輩人認為鵝肉是一種誘發疾病,生鵝口瘡的說法,所以就造成了大家平時對鵝肉敬而遠之了,這就造成了北方農村當地鵝價低,只賣6.5元/斤的原因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南方農村鵝價高,賣13元/斤,而北方鵝價低,只賣6.5元/斤,其主要原因就是南北氣候變化不一樣,大家平時的飲食風俗習慣也不一樣的,北方人認為鵝肉偏涼是發物,可以誘發疾病的,而南方人認為鵝肉,可以和胃止渴,避暑氣,清濕熱,在多汗炎熱的夏天裡,經常吃鵝肉煮稀飯,煲湯喝能益氣補虛,恢復體力,確實是好東西了,鵝肉只賣13元/斤物有所值,比吃15塊錢一斤的豬肉強多了,所以就造成了南方農村鵝價格高的主要原因了是吧。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對於題主說的我們北方的鵝只有6.5元每斤,作為北方地區的我來說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北方鵝價格的差異在於,鵝和鴨子一樣屬於性寒的肉類,我們這里的人不大喜歡吃鴨鵝肉,所以它的消費市場比較小,養殖戶也少所以價格行情就不是太好。不過隨著我們這些8090後的出門在外打工,也有人專門想吃個新鮮,鵝的價格現在也在9-10元每斤了。

為什麼南方一些農村鵝價13塊/斤,北方只有6.5元/斤,差差別在哪裡呢?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南方許多時候菜市場遠不止13元/斤,也確實是正常現象,我在廣東的清遠、廣州、中山、佛山順德,廣西的南寧都有生活過,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一、飲食文化差異比較大,南方的做法比較多,比如深井燒鵝、荔枝柴米燒鵝,再有新鮮的炆鵝等等家常做法,在南方就是一道家常菜,特別是過時過節,南方人吃鵝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你去南方吃宵夜都有燴鵝、炆鵝這道菜,大白天去菜市主要就是以賣熟的燒鵝、鹵鵝、白斬為主。而北方吃鵝,相對簡單,沒有南方那麼多花樣。

二、北方鵝價之所以賣的便宜,主要還是吃鵝的人比較少,加之做法比較單調,主要以燉鵝為主。吃的人少,市場自然就小,所以導致價格一直升不上來。

三、氣候差異造成的,南方有吃鵝滋補養人一說,吃鵝成家常便飯。而北方人相信鵝是靈性,不能隨便殺,要殺也要禱告完後,在十字路口殺。

四、養殖方法可能不同,我國鵝的種類有很多,但是總之農家散養食草的鵝會非常貴,而養殖場的速生鵝比較便宜。我去年在廣東清遠呆過,那邊農村養鵝場特別多,都是以速生鵝為主,市場價也就9~10元/斤左右。如果是真的農村散養鵝,起碼孕25~30元/斤以上。

總之,地域的差異,飲食文化的差異,是導致南北方鵝價差異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大家想了解吃鵝的文化,建議到廣東這邊試試,保准讓你大開眼界,我我就超喜歡吃中山那邊的荔枝柴燒鵝,又香又脆。

我不知道說的是什麼鵝才13元一斤,我家這里去年賣28到30一斤,土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