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同一控制下,合並成本確認
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購買方(投資方)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以及各項直接相關費用。
此處,甲方應確認的成本應為投出的固定資產(即付出的資產)的公允價值,即2000萬。
借:長期股權投資 2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2000
會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kuài jì,英文名稱為Accounting。會計有兩層意思,一是指會計工作,二是指會計工作人員,會計工作是根據《會計法》《預演算法》《統計法》及各種稅收法規為法律依據來核對記賬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從事經濟核算和監督的過程,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核算和監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會計工作人員是進行會計工作的人員,有會計主管、會計監督和核算、財產管理、出納等人員。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亦即,每月零星盤算為計,一年總盤算為會,兩者合在一起即成會計一詞。
會計目標也稱作會計目的,是要求會計工作完成的任務或達到的標准,也稱為財務報告的目標。我國《企業會計准則》中對會計核算的目標做了明確規定:會計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企業、機關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具體而言,會計是對一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的核算和監督,並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有以下五個基本特徵: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會計方法一般包括:會計核算方法、會計分析方法、會計檢查方法。會計對象是指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是指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能以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即資金運動或價值運動。
Ⅱ 如何確定企業合並中取得的資產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購買方應當按照確定的企業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企業合並成本包括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之和。
控股合並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確定
一次交易購買方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燃雀的公允價值之和。
多次交換交易購買日合並成本=購買日之前所持被購買方的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購買日新增投資成本、
(2)如何確定購買方合並成本擴展閱讀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並
1、長期皮喚早股權投資的確認和計量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方應以合並日應享有被合並方賬面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形成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2、合並日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合並方一般應在合並日編制合並財務報表,反映於合並日形成的報告主體的財務狀況視同該主體一直存在產生的經營成果等。
二、在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並
合並方主要涉及合並日取得被合並方資產、負債入賬價值的確定,以及合並中取得有關凈資產的入賬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之間差額的處理。
1、合並中取得資產和負債入賬價值的確定
合並方對同一控制下吸收合並中取得的資產和負債應當按照相關資產、負債在被合並方的原賬面價值入賬。
值得注意的是,合並方與被合並方在企業合並前採用的會計政策不同的,首先應基於重要性原則,統一被合並方的會計政策,即應當按照合並方的會計政策對被合並方的有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以調整後的賬面價值確認。
2、合並差額的處理
合並方在確認了合並中取得的被合並方的資產和負債後,以發行權益性證券方式進行的該類合並所確認鏈殲的凈資產入賬價值與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余額不足沖減的,相應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以支付現金、非現金資產方式進行的該類合並所確認的凈資產入賬價值與支付的現金、非現金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相應調整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余額不足沖減的,應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Ⅲ 企業合並成本的確定
企業合並准則規定: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賬面價值計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採用購買法 .一個企業購買另外一個企業的交易,按照購買法進行核算,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所取得的資產和負債。購買法視合並行為為購買行為,注重合並完成日資產、負債的實際價值。
1. 合並成本的確定。合並成本以購買方所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計量。具體如下:①通過一次交換交易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在購買日為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付出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②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的企業合並,合並成本為購買方已經持有的被購買方股本在購買日(或交易日)的公允價值以及購買日支付其他對價的公允價值之和。在合並合同或協議中對可能影響合並成本的未來事項作出約定的,購買日如果估計未來事項很可能發生並且對合並成本的影響能夠可靠計量的,購買方應當將其計入合並成本。
2. 合並差額的處理。合並差額分三種情況分別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處理。①購買方原已持有的對被購買方的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以及因企業合並所放棄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②在購買日,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大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確認為商譽;③在購買日,購買方對合並成本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應先對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的公允價值以及合並成本的計量進行復核,經復核後合並成本仍小於合並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3. 合並費用處理。購買方為進行企業合並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應當計入企業合並成本。發行權益性證券的發行費用應當沖減所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溢價收入,無溢價或溢價不足以沖減的部分,沖減留存收益。
4. 購買方合並財務報表的編制。企業合並中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母公司應當編制購買日的合並資產負債表,其中包括的因企業合並取得的被購買方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及或有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列示。母公司的合並成本與取得的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可確認為商譽或者作為當期損益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