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蝦都有哪些,哪種性價比比較高
蝦是我們最熟悉的甲殼生物,它們生長迅速大小適中,口感鮮甜易於烹飪,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世界范圍內可食用的蝦及親緣將近300種,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類蝦可能就是「對蝦」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海蝦。
日本對蝦:顏值和味道堪稱蝦類之翹楚
日本對蝦(P. japonicus) 就是我們常說的斑節蝦、花尾蝦、竹節蝦,最明顯的特徵是身體上有竹節一般的白褐色斑紋及蝦尾末端鮮艷的黃藍色斑塊,美麗得如同一隻花蝴蝶。霓虹金稱其「車海老」クルマエビ,則是因為身體上的斑紋捲曲看似車輪一般。
日本對蝦口感和顏值一樣出類拔萃,蝦肉彈性和甜度出眾,它的美味俘獲了挑剔的霓虹金,於是常常出現在日料中。如果說牡丹蝦是生食的王者,那車海老絕對是熟吃的霸主,做熟後的車海老外殼和肉色都艷麗迷人,口感脆彈清甜,適合捏壽司或天婦羅。中餐里,日本對蝦一般適合白灼或清蒸,搭配醬汁佐食即可,食其本味一向是對這種「天生麗質」美味蝦類的最高禮遇。
斑節對蝦: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對蝦
斑節對蝦(P.monodon)也叫黑虎蝦、草蝦、牛海老。斑節對蝦外殼較厚,體表通常有墨綠色、深棕色和土黃色環狀色帶。咋一看和斑節蝦有些相似,但體型更加圓潤肥厚,直觀的感受就是大,虎背熊腰似的所以也叫牛海老,最大的個體記錄達33厘米,體重妥妥的超過一斤。
斑節對蝦生長迅速適應性強,因此也被廣泛的人工養殖,成為了僅次於南美白對蝦的高產量蝦類,東南亞市場尤其常見。斑節對蝦和斑節蝦俗稱只相差一個字,確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斑節對蝦相比小型對蝦肉質略面,甜味也遜色,這是生長迅速的代價,但它身形碩大,肉以量取勝。
「基圍蝦」:除了上面幾種,其它基本都是我們
我們常說的「基圍蝦」並不特指一種蝦,而是養殖方式帶來的俗稱。「基圍」是中國南方沿海用於防禦海水侵襲而在田地周圍修築的一種堤壩系統,於是在基圍中養殖的對蝦就統稱為「基圍蝦」。
最早被冠以商品名「基圍蝦」的是刀額新對蝦(M.ensis) ,特徵是胸足紅白相間的花紋及只有上緣有齒的額劍(「刀額」),它們體型較小,只有10-15厘米左右。如今更常見的是長毛對蝦(P.penicillatus) ,身體為淡棕黃色,額角基部側視比中國對蝦稍高,個體大小和刀額新對蝦相仿,和上面幾種對蝦一樣,它們都充實著我們的餐桌。
蝦真是一種神奇的存在,除了蝦頭就是整整一塊蝦尾肉,不僅鮮甜彈牙而且還不含肥膘,完全沒有剔骨和吐刺的煩惱,幾乎怎麼做都好吃,世界上還有比它更有誠意的肉類嗎?
『貳』 天津的大蝦多少錢一斤
現在的價格在10元左右,不是最大的那中,不過還可以。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600年的紀念日。天津設衛建城600 年,決不是說天津只有600年的發展史。從秦漢到宋元,歷代在天津地區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
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由於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顯重要。但是天津作為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都市卻是從明朝開始的。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和「天津」一詞都是一個意思,只是年代不同的稱呼而已。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1402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等眾多河流均在天津交匯。海河全長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東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紀以前,海河作為天然河流,就成為中國北方人民的水運通道。
『叄』 3040海洋大蝦成本多少
30-40規格海水蝦每公斤3.60美元。
第一年養殖海水蝦大約10000元至12000元。
一年海水蝦可以養殖3至4批,因此從固定設備的使用效率來說,海水蝦的設備效率高些。因地因人因時而異。大致海水蝦成本為7元/斤,淡水蝦成本8元/斤。
投喂時間和投喂量:
對蝦養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時、20時投喂;養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時、19時、23時投喂;養殖後期每天投喂4次,即7時、12時、19時、0時投喂。前期日投喂量為蝦總重的8.1%,中期為6.8%,後期為4%~5%。投喂時在塘邊均勻潑灑,夜間投喂量占日投喂總量的50%。
『肆』 對蝦多少錢一斤
其實這種問題沒有辦法有一個准確的答案,因為全國各地的行情不一樣,根據對蝦的大小不同,每斤的價格浮動也很大。
養殖的對蝦,批發價格小的也要30多元一斤,個頭大的去到70~80元一斤的也有。而且還分季節,旺季便宜點,淡季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