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外部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保險行業怎麼找客戶資源 2025-07-18 07:37:37
cqc產品咨詢哪裡比較便宜 2025-07-18 07:25:05

外部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6-15 04:35:46

A. 構成質量成本的內容有那些

直接質量成本。是指在產品的製造和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質量成本。
直接質量成本的構成:
一般由預防成本、評監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成本構成。
1、預防成本:
保證達成質量標准並預防不良品所發生所需之費用,含產品設計與製程設計等有關成本。
(1)質量管制工程:.質量計劃的擬定、執行、稽核;與質量制度的建立與維持。
(2)製程管制工程:.製程研究分析、製程品管制度之監督。
(3)質量量測與管制設備的設計與發展:量測儀器之采購與校驗管理等。
(4)質量訓練計劃之擬定、實施:員工參於公司內外之品管訓練課程、供應商之評估輔導等。
(5)其它預防費用:文書、紙張與雜支等相關其它文具支出。
2、評監成本:
量測、評估、稽核產品、組件、購入物料等,保證符合質量標准之有關各種檢查的成本。
(1)進料測試與檢驗:內外購物料之驗收、場地存放、水電、搬運等設備人員與其它必須支出。
(2)實驗室驗收測試。
(3)檢驗與測試費用。
(4)產品質量稽核費用。
(5)試驗和測試的人工費用。
(6)測試和檢驗儀器的維護和校正:內部校驗與委外校驗。
(7)測試和檢驗資料的檢討:諸如質量改善計畫的提出、執行、效果確認追蹤。
3、內部失敗成本:
產品、組件、物料在出廠前未達成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報廢。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敗分析):因質量不良所產生的問題分析檢討成本。
(4)再檢驗、再測試:不良品經整修完後入廠經進料檢驗再次檢驗測試所產生之成本。
(5)降等損失:因質量不良遭客戶降等處置,如廠內之廠商管理分級制由A級降B、C級等。
(6)材料檢討活動:質量不良產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質之選用不適當、或是製程中因加工過程致使材質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檢討,諸如剛性不足等。
4、外部失敗成本:
產品出廠後顧客發現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務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內所更換而無法向客戶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處理損失: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3)折讓損失。
(4)延長保固損失:如公司規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質量問題致客戶要求延長保固。
(5)產品拒收退貨。
(6)交換新品。
(7)逾期交貨賠償:簽約內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貨須賠償時。

B. 質量成本包括

質量成本包括如下:

一、質量成本解釋:

質量成本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產品質量而發生的成本,以及因未達到質量標准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賠償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適用於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其中包括,廢品損失,返工損失,復檢費用,停工損失質量故障處理費,質量降級損失。

4、外部損失成本。適用於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型行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其中包括,索賠費用,退貨損失,保修費用,降價損失,處理質量異議的工資,交通費和信譽損失。

C. 什麼是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即運行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高低與運行質量成本(或工作質量成本,或內部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有關。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不屬於。他將企業中質量預防和鑒定成本費用與產品質量不符合企業自身和顧客要求所造成的損失一並考慮,形成質量成本報告,為企業高層管理者了解質量問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質量管理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3)外部質量成本一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a) 實施各類策劃所需的費用,包括體系策劃、產品實現策劃;

b) 產品/工藝設計評審、驗證、確認費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費用;

d)質量審核費用;

e) 質量情報費用;

f) 培訓費用;

g)質量改進費用。

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a) 檢驗費用;

b) 監測裝置的費用;

c) 破壞性試驗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勞務費。

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a)廢品損失;

b) 返工損失;

c) 復檢費用;

d)停工損失;

e) 質量故障處理費;

f) 質量降級損失。

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a) 索賠費用;

b) 退貨損失;

c) 保修費用;

d) 降價損失;

e) 處理質量異議的工資、交通費;

f) 信譽損失。

遵循原則

1.以尋求適宜的質量成本為目的。任何企業都有與其產品結構、生產批量、設備條件、管理方式和人員素質等相適應的質量成本,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適宜的質量成本控制方式,來優化企業的質量成本。

2.以嚴格、准確的記錄數據為依據。實施質量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成本數據流進行細致的核算和分析,所以提供的各種數據和記錄必須真實、可靠,否則對決策只能起到誤導作用。

3.建立完善的成本決算體系。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就要對成本的核算有統一的口徑,應有對人工的工時、成品的加工成本、損失成本、生產定額等有統一的核算和計價標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D.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E. 外部質量成本的外部,如何理解呢,是企業本身提供的質量保證措施之外嗎請列舉

外部質量保證成本指產品生產出來之後,為客戶證明質量符合一定的標准等所花費的費用。比如產品ISO9000認證所花費的費用。

F. 質量成本的構成

質量成本的構成有: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質量成本又稱質量費用,是指將產如扒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有關費用。

4、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是指交貨後,由於產品或服務未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所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索賠損失、退貨或退換損失、保修費用、訴訟損失費、降價損失等。

G. TS16949質量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質量成本的構成項目:
預防成本:預防故障的費用(如質量審核、質量改進、工藝評審、質量培訓等)。
鑒定成本:為評定是否符合質量要求而進行的試驗、檢驗和檢查費用。
內部質量成本:交貨前因產品未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廢品、返工、返修、停工、重新檢驗等)。
外部質量成本:交貨後因產品未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現場解決質量問題、退貨、降價和責任賠償等)。

H.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質量成本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持或提高產品質量所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產品質量未達到規定水平所產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預防和檢驗成本,二是損失老胡成本,確定最優質量成本的方法可參考合理比例法進行。

預防和檢驗成本也是由兩部分成本構成的預防成本和檢驗成本。預防成本,是指為保證產品質量達到一定水平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檢驗成本,是指為評估和檢查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損失成本包括內部質量損失成本和外部質量損失成態含拍本兩部分。內部質量損失成本,是指生產過程中因質量問題而發生的損失成本,帆羨包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缺陷所造成的損失。

計算質量成本的意義

在企業實踐中,質量成本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把它與企業戰略結合起來考慮。企業有什麼樣的戰略目標,就有相應的產品質量策略,不同的質量策略,就會產生不同的質量成本。重要的是,在對質量成本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之後,經理人對失誤與浪費給企業帶來的損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企業在努力增加收益的同時常常忽略對戰略規劃與質量規劃進行整合,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企業對戰略、質量、生產率、收益率競爭力之間的關系並不十分了解。如果企業奉行的是低成本戰略,那麼就要制定相應的低成本質量策略。如果企業目標是想憑借優質產品樹立企業形象,那麼就需要對產品質量進行規劃,把研製、生產和銷售優質產品作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I. 質量成本的含義是什麼質量運行成本有哪幾方面構成

1、質量成本的含義是什麼?
質量成本是指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費用,以及當沒有獲得滿意的質量時所遭受的損失。
質量成本一般分為運行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2、質量運行成本由哪幾方面構成?
運行質量成本是項目為達到和確保所規定的質量水平所支付的費用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為I阿扁損失成本。
(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指用於預防產生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它包括:
質量工作費用;質量培訓費用;質量獎勵費用;新材料、新工藝評審費用及產品評審費用;質量改進措施費用。
(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指為了確保項目質量達到質量標準的要求,而對項目本身以及對材料、配件、設備等進行試驗、檢驗和檢查所需的費用,包括:進料檢查費用;工序檢驗費用;竣工檢查費用;檢測設備的折舊費用和維修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是指項目在交付前,由於項目產出物不能滿足規定的質量要求而支付的費用,包括:廢品損失;返工損失;停工損失;事故分析處理費用;質量過剩支出(指超過質量標准而發生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是指項目交付後,因產品質量或服務不能滿足規定要求的質量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包括:申訴受理費用;回訪保修費用;索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