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核算中如何計算進銷稅問題
擴展閱讀
成本的同義詞有哪些 2025-05-06 23:59:35
世達工具25件套如何組裝 2025-05-06 23:52:00

成本核算中如何計算進銷稅問題

發布時間: 2023-06-15 04:28:35

① 知道稅負率怎麼計算成本(知道稅負率怎麼算進項)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知道稅負率怎麼計算成本,知道稅負率怎麼算進項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

您好,現在我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知道稅負率怎麼計算成本,知道稅負率怎麼算進項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1,什麼是稅負率?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占當期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

2、2,增值稅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銷售收入=(銷項稅額-進項稅額)/不含稅收入3,根據以上公式可得,進項稅額=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稅負率)所以要想倒推當期的進項稅額:首先,確定當期銷項發票已經全部開具完畢。

3、其次,根據開具的發票計算當期的銷項稅額及不含稅銷售額。

4、最後,帶入進項稅額=銷項稅額-(不含稅銷售額*稅負率)即可。

② 進項稅額計算公式是什麼

農產品是計算抵扣。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收購發票和銷售培禪發票,註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

農產品加計扣除1%的計算: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或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即對農產品深加工給予1%的加計扣除。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原材料成本×1%。如果是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銷售液體乳及乳製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一般納稅配敬塵人,納入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范圍。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特定貨物共有三種核定方稿帶法:投入產出法、成本法、參照法計算核定扣除。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

(1)投入產出法=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2)成本法=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3)參照法:對新辦的試點納稅人或者試點納稅人新增產品的,試點納稅人可參照所屬行業或者生產結構相近的其他試點納稅人確定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次年,試點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當期的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並據此計算去確定當年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同時對上一年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調整。核定的進項稅額超過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核定的進項稅額低於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應按現行增值稅的有關規定將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

③ 怎麼用成本計算增值稅,

計算增值稅的方法如下:
1、還原收購價:100%的收購價,87%進入成本,13%做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所以在做進項稅額轉出時,先要還原為采購價,即成本/87%,也就是你說的(1-13%);
2、進項稅轉出:認證多少轉出多少,即:采購價*13%。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稅收收入中50%為中央財政收入,50%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
增值稅的作用是:
1、保證國家稅收穩定、合理增長;
2、促進專業化協作生產的發展和生產經營結構的合理化,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
3、增值稅的其他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一條 專用發票應按下列要求開具:
(一)項目齊全,與實際交易相符;
(二)字跡清楚,不得壓線、錯格;
(三)發票聯和抵扣聯加蓋財務專用章或者發票專用章;
(四)按照增值稅納稅義務的發生時間開具。對不符合上列要求的專用發票,購買方有權拒收。

④ 進項稅額怎麼算

進項稅指的是進購貨物時所產生的稅金。在企業計算時,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後的數字,才是應繳納的增值稅。因此進項稅額的大小直接關繫到納稅額的多少。一般在財務報表計算過程中採用以下的公式進行計算:進項稅額=(外購原料、燃料、動力)*稅率/(1+稅率)。
抵扣范圍:
根據稅法規定,准予從銷項稅額當中抵扣的進項稅額限於下列增值稅扣稅憑證上註明的增值稅稅款和按規定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
:准予抵扣
1、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從銷貨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上註明的增值稅稅款。
2、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所支付給農業生產者或小規模納稅人的價款,取得經稅務機關批准使用的收購憑證上註明的價款按10%抵扣進項稅額。
3、購進中國糧食購銷企業的免稅糧食,可以按取得的普通發票金額按10%抵扣進項稅額。
4、納稅人外購貨物和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費(不包括裝卸費、保險費等其他雜費),按運費結算單據(普通發票)所列運費和團升基金金額按7%抵扣進項稅額。
5、生產企業一般納稅人購入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銷售的免稅廢舊物資,可按廢舊物資回收經營單位開具的有稅務機關監制的普通發票上註明的金額,按10%計算抵扣進項稅額。
6、企業購置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專用設備和通用設備,可憑借購貨所取得的專用發票所註明的稅額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
不得抵扣
1、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沒有按照規定取得並且保存增值稅抵扣憑證或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規定註明增值稅額及其它有關事項的;
2、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按銷售額依照增值稅稅率計算應納稅額,不得抵扣進項稅額,也不得使用專用發票:
會計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夠提供准確稅務資料的;
符合一般納稅人條件,但不申請一般納稅人認定手續的。
(一)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所謂非應稅項目是指提供非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和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納稅人新建、改建、擴建、修繕、裝飾建築物,無論財務上如何核算,均屬於固定資產在建工程。
(二)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三)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額或應稅勞務。
所謂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是指企業內部設置的供職工使用的食堂、浴室、理發室、宿舍、幼兒園等福利設施及其設備、物品等或者以福利、獎勵、津貼等形式發給職工個人的物品。
(四)非正常損如或局失的購進貨物。
(五)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
所謂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以外的損失,包括:
1、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貨物被盜竊、發生霉爛變質等損失;
2、其它非正常損失。
(七)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直接出口的貨物中,購買中國原材料所負擔的進項稅額不予退稅,也不得從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中抵扣,應做計入成本處理。
(八)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自取得該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180日內未到稅務機關認證的(開票日期為2017年7月1日以後的,認證期限為開票之日起360日內),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經過認證通過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認證通過當月未按有關規定核算其進項稅額並申報抵扣的,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九)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十)因購買貨物而從銷售方取得的各種形式的返還資金,均應依所購貨物的增值稅稅率計算應沖減的進項稅額,並從其取得返還資金當期的進項稅額中予以沖減。
上述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若企業在購進時已結轉了增值稅進項稅額,一經查實,一律做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因此,對於進項稅額在計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其適用范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四條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渣讓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第十一條小規模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實行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的簡易辦法,並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小規模納稅人的標准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第九條納稅人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有關規定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十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
(二)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三)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四)國務院規定的其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