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把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與及確定每月成本
有以下分配方法:
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
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
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確定每月成本:
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後一個步驟。企業應當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產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業成本管理有關基礎工作的好壞等具體條件,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定額比例法等。
例:某食品加工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某月該企業共發生生產費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費用19036元,直接人工費用6780元,
製造費用3258元,本月企業完工產品100公斤,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故忽略不計。要求:計算企業當月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由於該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所以本月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3258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6780÷100=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3258÷100=32.58元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查爾斯·T·霍恩格倫認為,成本分配是「把一項成本或者一組成本分配和再分配給一個或幾個成本目標」。 進行成本分配,主要是基於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決策、成本計算和財務評價的需要,也是基於財務報告和合理確定成本補償標準的需要。縱觀成本會計的發展史,成本會計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與成本分配有關。
成本分配 網路
❷ 我是個生產企業,月末怎樣把製造費用分攤到成品裡面!分攤計算!能說明下核算方法,發一份給我!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產值(產量)或機器工時。使用何種方法主要看你能取得的資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
貸:製造費用
如果用工人工資或實作工時分攤,原理同上。
❸ 製造費用應該怎樣分攤到產品裡面去呢
1、首先應將製造費用轉平:借-生產成本,貸-製造費用。
2、根據當月完工產品入庫及在產品的情況,進行分配。
舉例:本月生產了1000件,發生製造費用200,管理費用20,直接材料300,計件工人工資共600,請問如何分攤成本?
解決方法: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800,貸:製造費用,200,製造費用-直接人工,600,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300,貸:存貨原材料,300。
產品完工,把上面發生的生產成本都結轉過來。
借:庫存商品,1100,貸:生產成本,1100。然後賣多少就把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就可以了。
(3)怎麼把總成本分攤到產成品上擴展閱讀: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
1、工時比例,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種產品所耗生產工人工時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對於這種分配方法,查賬人員應檢查企業是否有真實正確的工時記錄。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2、工資比例,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計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一種方法。
某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產品的生產工人實際工資額*製造費用分配率
3、機器工時比例,這一方法適用於生產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產品,因為這類產品的機器設備使用、維修費用大小與機器運轉的時間有密切聯系。採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具備各種產品所耗機器工時的完整的原始記錄。
查賬人員審查採用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分配製造費用的賬務時,應首先對被查企業機械化程度及機器工時記錄等情況進行核實,查明該企業是否適用這種分配方法,然後,再復核數字計算的正確性。該方法的計算程序、原理與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計劃分配率,採用這種方法,不論各月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多少,每月各種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都是按年度計劃確定的計劃分配率分配。年度內如果發現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數和產品的實際產量與計劃數發生較大的差額,應及時調整計劃分配率。
這種方法適用於季節性的生產企業,因為在季節性生產企業中,每月發生製造費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產量懸殊卻很大,如果按實際費用分配,各月單位產品成本中的製造費用將隨之忽高忽低,不便於進行成本分析。
❹ 怎樣將生產成本分配到產成品和在產品上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後一個步驟。企業應當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產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業成本管理有關基礎工作的好壞等具體條件,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定額比例法等。
一、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有些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例如采礦業、食品業等,月末雖然有在產品,但在產品數量很少,算不算在產品成本對於完工產品成本的影響很小,此時,為了簡化產品成本計算工作,可以不計算在產品成本。因而,當月歸集的生產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即每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就是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例8-1】某食品加工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某月該企業共發生生產費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費用19036元,直接人工費用6780元,製造費用3258元,本月企業完工產品100公斤,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故忽略不計。要求:計算企業當月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由於該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所以本月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3258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6780÷100=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3258÷100=32.58元
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
有些企業生產的產品,例如鋼鐵業、化工業,各月末在產品的數量較少,或者月末在產品的數量雖大但各月間在產品數量比較穩定,此時,可以採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即各月末在產品成本按某一個固定數計算。如果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少,則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就較小,兩者的實際成本的差額也較小,對於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沒有多大的影響;如果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但各月間數量穩定,則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也相差不大,對於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的影響同樣不大。所以,為了簡化產品成本計算工作,在這兩種情況下,各月在產品成本可以按某個固定數計算。採用這種方法,由於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一樣,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就是該月完工產品成本。
一般情況下,為了避免在產品成本與實際成本相差過大,企業應當在每年年終時,對在產品進行實地盤點,根據盤點的在產品的數量情況,重新計算確定本年末在產品成本和下一年度各月的在產品成本。
【例8-2】某企業主要生產A產品,其生產較為穩定,各月間月末在產品數量平穩,變動不大,故企業採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計算A產品成本。經測定,企業各月末在產品總固定成本為98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人工3200元,製造費用1600元。本月月初在產品90件,本月投產800件,本月完工805件。本月發生生產費用144900元,其中直接材料84525元,直接人工40250元,製造費用20125元。要求:將生產費用在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企業採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月初、月末在產品成本相同,均為9800元,故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為144900元,月末在產品成本為9800元。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144900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84525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4025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20125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144900÷805=180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84525÷805=105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40250÷805=5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20125÷805=25元
月末在產品總成本:9800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成本:5000元
直接人工項目成本:3200元
製造費用項目成本:1600元
三、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
有些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直接材料費用在成本總額中所佔比重較大,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各月間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如釀酒、造紙和紡織等行業,月末在產品可以只計算材料成本,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因為,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大,各月間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的產品,每月末應當計算在產品成本。且該產品成本結構中材料費用所佔比重較大,人工費和製造費用所佔比重較小,月初、月末在產品的加工費用相差也較小,對於完工產品成本計算的影響不大。所以,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在產品可以不計算人工費和製造費用,只計算原材料費用。
採用這種方法,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等於月初在產品成本(材料成本)加上本月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再減去月末在產品成本(材料成本)。
【例8-3】 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此產品成本結構中原材料費用約占總成本費用的70%—80%,為簡化成本核算,該企業採用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某月企業月初在產品成本為5150元,本月發生生產費用6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為54000元,直接人工費用為9000元,製造費用為5000元。原材料於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企業月初在產品100件,本月投入1200件,本月完工1000件。要求:將生產費用在本月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企業月初在產品100件,本月投入1200件,本月完工1000件,則月末在產品數量為:100+1200-1000=300件。
企業採用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故企業月初在產品成本5150元為月初在產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費用。
直接材料項目本月費用合計:5150+54000=59150元
原材料於生產開始時一次性投入,故直接材料項目本月費用合計數59150元應按本月完工產品數量和月末在產品數量的比例進行分配。
直接材料項目費用分配率:59150÷(1000+300)=45.5元
本月完工產品應負擔直接材料費用:45.5×1000=45500元
月末在產品應負擔直接材料費用:45.5×300=13650元
或:59150-45500=13650元
本月發生直接人工費用9000元,製造費用5000元全部由本月完工產品負擔。
則,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45500+9000+5000=59500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59500÷1000=59.5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45500 ÷1000=45.5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9000÷1000=9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5000÷1000=5元
❺ u8中怎麼做本月生產成本分配到產成品入庫單
在產成品成本分配的界面找不到分配記錄,無法刪除,需要到該產成品入庫單中刪除單價後重新分配。
1、刪除單價後重新分配;點擊「庫存管理」-產成品入庫單」--"修改」,刪除單價後「保存」,然後到「核算」--"核算」--」產成品成本分配」中重新選擇該產成品入庫單做產成品成本分配。
2、不刪除單價,直接重新分配成本;點擊「核算」--「核算」--"產成品成本分配」--」查詢」,選擇倉庫後勾選「對已有成本的產成品入庫單重新分配」,選擇產成品入庫單後再「取數」、「分配即可。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與產品成本有什麼區別?
生產成本: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產品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生產成本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生產成本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生產成本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是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生產成本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生產成本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❻ 怎麼把生產成本分攤到各個產品
通過上述各項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全部歸集到「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這些歸集到生產成本的費用,在存在著期初在產品和期末在產品的情況下,並不是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 +本月生產費用=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是計算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公式。產品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在成本計算工作中是一個重要而又比較復雜的問題。
常用的方法有在產品不計算成本法;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約當產量比例法;
在產品按完工產品計演算法;
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和定額比例法七種。
成本計算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計算出一定期間所生產的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此還必須將本期歸集的生產成本總額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企業完工產品經產成品倉庫驗收入庫後,應根據計算得出的當期完工產成品成本進行結轉。結轉本期完工產品成本時應當分別各種產品總成本,借記「庫存商品」賬戶,貸記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所屬產品成本明細賬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的月末余額,就是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就是佔用在基本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金,應與所屬各種產品成本明細賬中月末在產品成本之和核對相符。
❼ 怎樣把生產成本分配到每一種產品上面去
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1.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2.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3.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