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會計工資費用分配表怎麼求
擴展閱讀
買房最佳成本是多少 2025-05-07 01:49:30
費用會計做什麼賬 2025-05-07 01:32:25

成本會計工資費用分配表怎麼求

發布時間: 2023-06-14 04:09:38

❶ 工資薪酬費用分配表的填寫


工資薪酬費用分配山洞鋒表的填寫
工資費用分配表按照職工的崗位分配,分別是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生產成本可以按工時比例分,也可以按投入原材料的比例分配.
具體的分錄:
借:生產成本,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製造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管理費用或者銷售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工資的時候再從貸方轉出來
借:應付職工薪酬,貸:銀行存款或者庫存現金
成本會計製造費用分配表怎麼填?
製造費用,對於只生產一種產品或提供一種勞務的車間,製造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的成本,而不需要分配;對於生產多種逗晌產品或提供多種勞務的車間,製造費用則應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分配計人各種產品或勞務的成本.即計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賬戶及其明顫閉細賬"製造費用"成本項目中.
製造費用的分配方法很多,通常採用的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工時比例法和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等.
(一)生產工時比例法
這種方法是按照各種產品所耗生產工人實際工作時數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製造費用分配率=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種產品生產工時×製造費用分配率
(二)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
這種方法是以各種產品成本的生產工人工資的比例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其計算公式如下:
製造費用分配率=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種產品生產工人工資×製造費用分配率
(三)機器工時比例法
這種方法是以各種產品生產時所用機器設備運轉時問的比例來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其計算公式如下:
製造費用分配率=
某種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該種產品機器工時數×製造費用分配率
(四)年度計劃分配率法
這種方法是按照年度開始前確定的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製造費用的方法,
其計算公式如下:
製造費用年度計劃分配率=
某月某產品的製造費用=該月該產品實際產量的定額工時×年度計劃分配率.
工資薪酬費用分配表的填寫?整體上來說,

❷ 成本管理會計,求材料費用分配表怎麼做

材料費用的分配是通過「材料費用分配表」而進行的,根據材料費用分配表上所列的材料費用用途而編制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某產品
借: 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某車間
借: 製造費用
借: 管理費用
借: 在建工程
借: 應付職工薪酬
貸: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某材料
貸: 材料成本差異

❸ 成本會計中工資核算要怎麼算

薪資明細表一般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收入元素、扣減元素、社保公積金費用、應付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實際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補貼(常見的有:交通補貼、通訊補貼、餐費補貼、油費補貼、住房補貼、駐外補貼、夜班補貼、出差補貼等)、津貼(常見的有:崗位津貼、技術津貼、職稱津貼等);

帶薪假期工資(帶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產假、產檢假、陪產假、喪假、工傷假、婚假、哺乳假、流產假)產假工資差額、獎勵金額、優秀員工獎、高溫補貼、防寒補貼、經濟補償金、競業限制補償金、加班工資(平時加班工資、周末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工齡工資、補發工資等。

2、扣減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績效獎金扣除金額、考勤扣除(遲到、早退、曠工、缺卡等)、其他罰款、抵稅額等。

3、應付工資即收入元素加扣減元素的總和。

4、社保公積金費用報告: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社保公積金繳費金額(公司部分和個人部門)。

5、個人所得稅:個人稅前工資超過免稅起征點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稅率繳納個稅,一般都由公司代為扣除和申報。稅前工資=應付工資-社保公積金費用(個人部分)-抵稅額。

6、稅後扣除、補發項目:一般為公司特殊的規定項目,如水電費、借支費用等。

7、實際工資:即員工當月實際收到的工資。實發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稅後發放項目。

(3)成本會計工資費用分配表怎麼求擴展閱讀

1、當月實際工作日:某一個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數,包含法定節假日天數。即員工某月應出勤的天數。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數為31天,工作日天數為22天,則當月員工應出勤的時數為22天。員工正常出勤的工資應該按照友明實際出勤天數與該應出勤天數進行折算。

2、月工作日:勞保部門規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時間,每月固定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確的是20.83天和工資計算沒有直接關系好滑告,只是月出勤天數的基準而已。

3、月計薪天數:勞保部門規定的計算日工資、小讓如時工資時的天數為21.75天,與制度月工作日的區別為該天數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現在為帶薪假日,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加班工資。

❹ 成本會計,分配率或應分配材料費用是怎麼求出來的

用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費總金額和製造費用總金額除以本月全部產品工時,得出的就是小時費用分配率,再按照不同的產品工時相乘,就得出每種產品的直接人工費和製造費用,再加上其相應的直接材料,就是該產品當月的生產成本。材料費用的標准分配公式:

1、材料費用分配率=需分配的共同耗用費用總額÷分配標准總量(總額)

2、某產品應分配負擔的費用=該產品的分配標准量(額)×費用分配率

(公式2即分配額公式)

採用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專用:

1、某種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該種產品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材料耗用定額

2、材料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共同耗用材料費用總額÷∑(各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

3、某種產品應分配負擔的費用=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耗用量×材料費用分配率

更多和會計考試相關的考試信息,歡迎登陸高頓財經官網http://www.gaon.cn/

❺ 成本會計五種分配法怎麼算

成本會計一般核算的是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的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其分配的方法有7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是指當月發生的成本全部有完工產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2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
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是對各月在產品按年初在產品成本計價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各月月末在產品
結存數量較少,或者雖然在產品結存數量較多,但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穩定、起伏不大的產品。
採用在產品按年初數固定計算的方法,對於每年年末在產品,則需要根據實際盤存資料,採用其他方法計算在產品成本
,以免在產品以固定不變的成本計價延續時間太長,使在產品成本與實際出入過大而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和導致企業
存貨資產反映失實。
3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費用計價法
是月底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
品負擔);這種方法適合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佔比重較大且材
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4約當產量比列法
是將月底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後按照產成品應負擔的比例來分配;
適用於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
差不大的產品。
5在產品按固定成本成本計演算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固定不變,在年底時應當根據實際盤點的在產品數量,具體計算在產品成本,在以此計算12月份產品成
本。此種方法適用於月底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也適合於月底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6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月底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本月全部成本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底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
本;這種方法是事先經過調查研究、技術測定或按定額資料,對各個加工階段上的在產品,直接確定一個單位定額成本;這
種方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准確、穩定,而且月底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7定額比列法
定額比例法是產品的生產費用按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費用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
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其中,原材料費用按原材料費用定額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工資和福利費、製造費用等各
項加工費用,按定額工時或定額費用比例分配。
這種方法適用於各項消耗定額或費用定額比較准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較大的產品。
輔助生產車間的分配有4種:
1直接分配法
所謂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慮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相互提供勞務的情況,而是將各種輔助生產費用直接分配給輔助生產
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的一種分配方法。
這種分配方法最為簡便,但只宜在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勞務不多,不進行交互分配對輔助生產成本和企業產品成本影
響不大的情況下採用。
2交互分配法
採用交互分配法。需要進行兩次分配。首先,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務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單位成本(費用分配
率),在各輔助生產車間之間進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後,將各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後的實際費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費用加上
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再按提供勞務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後的單位成本(費用分配率),在輔助生產
車間以外的各受益單位進行分配。
採用交互分配法,由於輔助生產內部相互提供勞務全部進行了交互分配,因而提高了分配結果的正確性;但由於各種輔
助生產費用都要計算兩個費用分配率,進行兩次分配,因而增加了核算工作量;由於交互分配的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是
根據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費用計算的,所以據此計算的分配結果仍不十分精確。在各月輔助生產費用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
,為了簡化計算工作,可以用上月的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率作為交互分配的分配率。
3代數分配法
採用代數分配法,應先根據解聯立方程的原理,計算輔助生產勞務的單位成本,然後根據各受益單位(包括輔助生產內部
和外部各單位)耗用的數量和單位成本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採用代數分配法分配費用,分配結果最正確。但在輔助生產車間較多的情況下,未知數較多,計算復雜,因而這種分配
方法適宜在計算工作已經實現電算化的企業採用
4計劃成本分配法
採用這種分配方法,輔助生產為各受益單位(包括受益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部門在內)提供的勞務,都按勞務的計劃單
位成本進行分配;輔助生產車間實際發生的費用(包括輔助生產內部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在內)與按計劃單位成本分配轉出的
費用之間的差異,可以再分配給輔助生產以外各受益單位負擔,但為了簡化計算工作,一般全部計入管理費用。
採用按計劃成本分配法,各種輔助生產費用只分配一次,且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已事先確定,因而簡化和加速了計算分
配工作;通過輔助生產成本節約或超支數額的計算,還能反映和考核輔助生產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此外,按照計劃單位成
本分配,排除了輔助生產實際費用的高低對各受益單位成本費用的影響,便於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單位的經濟責任。但是採用
這種分配方法,必須具備比較正確的計劃成本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