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購入貨物暫估入賬,期末成本應該怎麼結轉
1.首先將商品暫估入庫如果有以往同類商品進貨價格,則暫估價值取該價格(不含增值稅);如果沒有以往價格且無法較准確估計,可以按照售價(不含增值稅)減去平均毛利率推算進貨價格(不含增值稅)借庫存商品xxxx貸應付賬款xxxx2.1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貸庫存商品xxxx2.2同時確認營業收入(開增值稅發票)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進貨增值稅發票來了以後3.1紅字沖暫估借庫存商品-xxxx貸應付賬款-xxxx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貸庫存商品-xxxx3.2按實際價值重新記賬借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應付賬款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尤其注意,第1項暫估時,因為未取得增值稅進貨票,不能計增值稅進項稅,不能進行增值稅抵扣。只能等取得進貨票時才能計進項稅。
② 收入、成本、費用怎麼結轉
將收入結轉到本年利潤。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將費用結轉到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結轉完後,本年利潤科目出現貸方余額。
結轉本年利潤到利潤分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會計處理:
1、本部分反映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
2、企業在期末(月)結轉利潤時,應當將各損益賬戶的金額轉入本科賬戶,以平衡各損益賬戶。本款結轉後的信貸余額為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借方余額是當期發生的凈損失。
3、年底時,將本年度凈利潤轉入「利潤分配」賬戶,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如果對凈損失作相反的分錄。結轉後就沒有餘額了。
③ 小規模納稅人購進材料暫估入賬怎樣結轉成本
1、材料到時暫估入賬的分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
2、結轉材料成本的分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發票到時的分計分錄
做紅字沖銷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
同時做
借:庫存商品拍敏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暫估收入和成本怎麼結轉擴展閱讀:
對於上月暫估入庫並已銷售商品的銷售成本,從理論上應當冊賀銀進行調整,但是,由於企業購銷活動的經常性和大量性,從會計的重要性原則出發。
出於簡化會計核算的考慮,對於暫估成本的發出成本,不予單獨進行調整,而是隨庫存商品今後的收發業務自行消化。
這也就是企業會計制度強調的暫估入庫成本時應當合理估計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計算當月發出庫存商品成州宴本時,應當仍然按照規定的方法正常計算確定發出成本。
由於月初紅字沖回入庫,並且取得發票正式入帳,兩者相抵,余額為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所以,該差額實際上應當由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的庫存商品承擔了。
但是,如果本月同類商品,既無月初結存,又無購銷業務發生的,或者企業是使用個別計價法計算存貨的發出成本的,或者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巨大的話。
則該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包括及其連帶影響的其他存貨成本),應當調整並轉入銷售成本。如果暫估成本大於實際成本的,應當以紅字編制上述分錄。
④ 暫估入庫結轉成本財務怎麼處理
企業暫估入庫後,暫估入庫的商品進行銷售的時候,需要先按暫估入庫的暫估金額進行成本結轉,其分錄分為2步,
1、企業購進暫估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XX商品—暫估,
貸:應付賬款等,
2、結轉暫估入庫的商品成本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暫估,
貸:庫存商品—XX商品—暫估。
⑤ 暫估入庫的原材料怎麼樣結轉成本
暫估的原材料只要銷售出去了就能結轉成本。
只要符合銷售的條件,由暫估的材料形成的產品,就可以作出銷售的處理,並對暫估的成本作出相應的結轉。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
3、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5、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至於將來發票到後的實際成本的差異,再對相關的成本帳戶作出追加調整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