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流運輸成本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運輸成本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響,主要有:
1.載貨量
載貨量之所以會影響運輸成本,是因為與其他許多物流活動一樣,大多數運輸活動中存在著規模經濟。
2.輸送距離
輸送距離是影響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因為它直接對勞動、燃料和維修保養等變動成本發生作用。
3.裝載能力
裝載能力這一因素是指產品的具體尺寸及其對運輸工具(鐵路車、拖車或集裝箱)的空間利用程度的影響。
由於有些產品具有古怪的尺寸形狀,以及超重或超長等特徵,通常不能很好地進行裝載,並因此浪費運輸工具的空問。
裝載能力還受到裝運規模的影響,大批量的產品往往能夠相互嵌套、便利裝載,而小批量的產品則有可能難以裝載。
4.貨物的疏密度
貨物的疏密度包括重量和空間方面的因素。既然運輸車輛實際消耗的勞動成本和燃料成本主要不受重量的影響,那麼,貨物的疏密度越高,相對應的可以把固定運輸成本分攤到增加的重量上去,使這些產品所承擔的每單位重最的運輸成本相對較低。
一般來說,物流管理人員會設法增加貨物的疏密度,以便能更好地利用拖車的容積,使拖車能裝載更多數量的貨物。
5.責任
責任主要關繫到貨物損壞風險和導致索賠事故。
承運人必須通過向保險公司投保來預防可能發生的索賠,否則有可能要承擔任何可能損壞的賠償責任。
托運人可以通過改善保護性包裝,或通過減少貨物滅失損壞的可能性,降低風險,最終降低運輸成本。
6.裝卸搬運
卡車、火車或船舶等的運輸可能需要特別的裝卸搬運設備。
此外,產品在運輸和儲存時實際所採用成組方式(例如,用帶子捆起來、裝箱或裝在托盤上等)也會影響到搬運成本。
7.運輸供需因素
運輸通道流最和通道流量均衡等運輸供求方面的市場因素也會影響到運輸成本。理想的情況就是「平衡」運輸,即運輸通道兩端流最相等。
但由於製造地點與消費地點的需求不平衡,通道兩端流量相等的情況很少見。
❷ 運輸方式對運輸成本的影響體現在哪些方面
現代物流被稱為"第三利潤源泉"這一說法是在勞動力、自然資源之後提出來的,降低物流企業的成本能夠保證這一利潤源泉的實現。運輸作為物流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貨物在運輸途中所耗費的運輸成本占整個物流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二。由此可見,物流運輸在物流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運輸方式的選擇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物流決策。文中通過結合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對不同運輸工具的運輸成本特點及運輸成本結構進行比較分析。並通過運用運籌學中線形/非線形規劃、圖表等有關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來避免不必要的運輸,以此實現運輸成本的優化。有利於幫助物流企業找到最經濟適用的運輸方式來運送貨物,以此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不同的運輸方式對運輸成本的高低影響很大。總得來說,空運成本最大,水運成本最低。這與每種運輸方式的固定成本、管理費用和載重量有關。空運中,購買飛機和相關設備的費用極大,每年運輸設備和工具等固定資產的折舊就很大、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資也很高,因此空運的固定成本很大。但每架飛機的載重量卻很小,如波音747全貨機最多隻能裝100多噸,所以單位運輸量的固定成本就大。水運雖然購買船舶和相關設備的費用很大,每年運輸設備和工具等固定資產的折舊也很大、業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工資很高,固定成本也很大。但每艘船舶的載重量很大,少則幾萬噸,多則幾十萬噸,固單位運輸量的固定成本就小。在H=(a/n+b/n)÷s 中,固定成本a不隨運輸量改變而變化,運輸的變動成本一般與運輸量的變化成正比。假設運輸距離s、每單位運輸量的變動成本b/n不變。空運時,a值大,而n值小,所以a/n大,即被分攤到每單位運輸量的固定成本就大,單位距離的單位運輸量的成本H也隨之變大。水運時,a值大,n值也大,所以a/n小,也就是說,被分攤到每單位運輸量的固定成本就小,單位距離的單位運輸量的成本H也隨之變小。所以水運的運輸成本小於空運的運輸成本。同理可分析出鐵路運輸的成本小於公路運輸的成本。因此企業在運輸貨物時,應根據貨物的特性和客戶對時間的要求,選擇相應的運輸方式,使運輸成本降低。
❸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匿名用戶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
1. 競爭性因素。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充滿了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除了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優質的客戶服務是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客戶的服務水平又直接決定物流成本的高低,因此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日趨激烈的競爭而不斷發生變化的,有以下影響因素
(1)訂貨周期。企業物流系統的高效必然可以縮短企業的訂貨周期,降低客戶的庫存,從而降低客戶的庫存成本,提高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庫存水平。存貨的成本提高,可以減少缺貨成本,即缺貨成本與存貨成本成反比。庫存水平過低,會導致缺貨成本增加;但庫存水平過高,雖然會降低缺貨成本,但是存貨成本會顯著增加。因此合理的庫存應保持在使總成本最小的水平上。
(3)運輸。不同的運輸工具運輸能力大小不等,成本高低不同。運輸工具的選擇一方面取決於所運貨物的體積、重量及價值大小,另一方面又取決於企業對某種物品的需求程度及工藝要求。
2. 產品因素
產品的特性不同也會影響物流成本,主要有
(1)產品價值。
一般來講,產品的價值越大,對其所需使用的運輸工具要求越高,倉儲和庫存成本也隨著產品價值的增加而增加。高價值意味著存貨中的高成本,以及包裝成本的增加。
(2)產品密度。產品密度越大,相同運輸單位所裝的貨物越多,運輸成本就越低。同理,倉庫中一定空間領域存放的貨物也越多,庫存成本就會降低。
(3)易損性。物品的易損性對物流成本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易損性的產品對物流各環節如運輸、 包裝、 倉儲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質量的產品可杜絕因次品、廢品等回收、退貨而發生的各種物流成本。
(4)特殊搬運。有些物品對搬運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如對長大物品的搬運,需要特殊的裝載工具;有些物品在搬運過程中需要加熱或製冷等,這些都會增加物流成本。
3. 空間因素。空間因素是指物流系統中企業製造中心或倉庫相對於目標市場或供貨點的位置關系。進貨方向決定了企業貨物運輸距離的遠近,同時也影響著運輸工具的選擇、進貨批量等各方面。 若企業距離目標市場太遠,則必然會增加運輸及包裝等成本;若在目標市場建立或租用倉庫,也會增加庫存成本,因此空間因素對物流成本的影響是很大的。
❹ 請問影響物流企業的成本主要包括幾大方面呢
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很多,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產品因素、物流服務、核算方式以及物流運作方式等。
企業的產品是企業的物流對象。因此,企業的產品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首要因素。不同企業的產品, 在產品的種類、屬性、重量、體積、價值和物理、化學性質方面都可能不同, 這些對企業的物流活動如倉儲、運輸、物料搬運的成本問題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物流服務對企業物流成本也是有影響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服務越來越成為企業創造持久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更好的物流服務會增加收入,但同時也會提高物流成本。
各企業不同的會計記賬需要導致了對於物流成本目前存在著很多不同的核算方式, 從而使各企業的物流成本除了"量"的差異外,還存在著"質"的差異。
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分自營物流和外包物流兩種。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從最初的所有物流業務全部自營,逐漸發展為部分物流業務的外包直至全部外包。
❺ 物流運輸對成本的影響分析
運輸在整個物流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總成本占物流總成本的35%-50%左右,占商品價格的4%-10%。運輸對物流總成本的節約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會計學上將物流成本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 在我國現行的物流運輸方式中無論是自營物流,合營物流還是第三方物流,隱性成本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這些隱性成本在物流運輸過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返程或起程空駛:空車無貨載行駛,是不合理運輸的最嚴重形式。在實際運輸組織中,必須調運空車。但是,因調運不當貨源計劃不周,形成的空駛,是不合理運輸的表現。造成空駛的不合理運輸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依靠自備車送貨提貨,單程空駛的不合理運輸。由於工作失誤或計劃不周,造成貨源不實,由於車輛過分專用,無法搭運回程貨物。對流運輸:在同一線路上或平行線路上作相對方向的運送,而與對方運程的部分發生重疊交錯的運輸稱對流運輸。 迂迴運輸:舍近取遠的一種運輸。不選取短距離進行運輸,卻選擇路程較長路線進行運輸的一種不合理形式。 重復運輸:直接將貨物運到目的地,在未達目的地之處,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場所將貨卸下,再重復裝運送達目的地,這是重復運輸。另一種形式是,同品種貨物在同一地點一面運進,同時又向外運出。過遠運輸:是指調運物資舍近求遠,近處有資源不調而從遠處調,這就造成可採取近程運輸而未採取,拉長了貨物運距的浪費現象。 運力選擇不當:在於火車及大型船舶起運及到達目的地的准備、裝卸時間長,且機動靈活性不足,在過近距離中利用,發揮不了運速快的優勢,延長運輸時間。 提高運輸決策的科學性 在物流運輸決策中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服務商的選擇,運輸路線的選擇,運輸計劃編制及運輸能力配備等問題。 最短路徑的運輸路線 在路線的選擇中,運用最短路演算法,大多根據距離來進行,但運輸路線最短並不是最優的選擇,要考慮兩地交通便利條件,路面狀況,兩地距離和運送成本。在演算法中引進這樣的運算機制:將路徑的權數變成一種綜合評定指標:距離,現有的交通條件,交通工具,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合適的路徑。在實際的運輸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下面的一些情況,選擇交通工具的時候雖然有著距離上的差距,選擇路徑,要與交通運輸工具結合起來,以及運送的速度和成本的關系。因此,選擇期望的運輸方式時,至關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平衡運輸服務的速度和成本,計算總的成本,按照成本最低的原則選擇合適的路線和運輸方式。開展中短距離鐵路、水路與公路分流,從而加大這一區段的運輸通過能力;充分利用公路從門到門和在中途運輸中速度快且靈活機動的優勢,實現鐵路運輸服務難以達到的水平;盡量發展直達運輸。直達的優勢,尤其是在一次運輸批量和用戶一次需求量達到了一整車時表現最為突出。通過運輸問題改進運輸調運 對於運輸中雖然空車程運輸的事實很難改變,但對於這個的成本可以減少,需要對運輸公司來說可以通過完善計劃來減少這種資源的浪費,對於不同地方的不同運輸可以採用運輸問題來求解。減少運輸中空車和無貨運輸的現象通過運輸問題來解決,將出現空車的地點和需要的地點重新規劃使他們的空程運輸成本最小。按照成本最小和和減少隱性成本為目的,運用運籌學的方法來做決策。當然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還要考慮運輸產品的特性,包裝裝卸以及運送消耗的時間來考慮,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確定運輸所需要的總資源,比如,如果知道運輸公司的固定的運輸路線和運輸班次,就可以知道每天需要多少運輸工具,按照同樣的辦法來解決,這個方法對於運輸公司某個時期,某個項目,或者是固定運輸路線很實用。為了更好的解決空車運輸的問題,可以將運輸工具改進使它具有更大的柔性,通常情況下,比如在去往A地的車輛中可能會運送不同的物品,需要將車改進,進行集中調運的辦法,這需要做好市場需求預測與調配工作,同時要與運輸供應商保持良好的關系。 發展社會化的運輸體系 運輸社會化的含義是發展運輸的大生產優勢,實際專業分工。物流形成良好的第三方物流,形成一種物流產業,不僅提高整個供應鏈的效應而且還能夠促進物流產業本身的完善和發展。構建物流集團,增強國際抗爭能力。組建運輸物流集團公司,形成輻射全國鐵路、水運、公路聯運網路,在速度、成本、管理上占據競爭優勢。建成全國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全國連鎖網點提供物流配送,同時還嘗試開展社會化物流配送服務降低成本,提高競爭能力。組建區域性倉儲集團公司,在主要港口碼頭和交通樞紐建立大型倉儲,適應日益擴大的物流量,為企業提供倉儲服務。建立物流信息網路,為用戶提供配送、運輸、加工、倉儲、配送和技術咨詢為一體的新型物流信息。形成我國物流業競爭優勢,增強國際抗爭能力,壯大和發展我國物流業。物流運輸中的成本問題是我國商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指標,解決各項成本必須找出物流中的問題。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先進的信息技術是物流社會化的條件,因此科學技術和方法是解決物流問題的關鍵。
❻ 影響社會物流成本都有哪些因素
影響社會物流成本的因素:
國家和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物流相關政策、進行區域物流規劃、建設物流園區等措施來推動物流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降低宏觀物流成本。按現行統計口徑,社會物流成本由運輸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成本構成。因此,影響以上的因素最終都會影響社會物流成本。可以從微觀和宏觀上兩方面分別觀察一下影響社會物流成本的因素。
1、微觀層次
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社會物流成本,如企業產品、物流環節、物流服務、物流運作方式、信息手段的使用等。
企業的產品是企業的物流對象。因此,企業的產品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首要因素。不同企業的產品,在產品的種類、屬性、重量、體積、價值和物理、化學性質方面都可能不同,這些對企業的物流活動如倉儲、運輸、物料搬運的成本問題均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物流環節的多少,經歷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著物流成本的大小,隨著物流環節的增加,相應的運輸、裝卸搬運等的成本就會增加。
物流服務對企業物流成本也是有影響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服務越來越成為企業創造持久競爭優勢的有效手段。更好的物流服務會增加收入,但同時也會提高物流成本。
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分自營物流和外包物流兩種。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的物流運作方式從最初的所有物流業務全部自營,逐漸發展為部分物流業務的外包直至全部外包。其重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外包尋求企業物流成本的降低。
企業對互聯網、衛星等現代信息手段的運用對物流成本也有影響。這種影響有很多方面,比如減少空車資源,我們現在專門有這種網站,減少迂迴運輸,減少貨物庫存,減少倉庫,變物流為信息流。
當然,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還有很多,這需要我們在物流管理中不斷發現和完善,最終為社會物流成本的降低做出貢獻。
2、宏觀層次
主要的影響因素有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水平、科技進步程度等幾個方面:
(1)國家政策
一個國家的政策法規對物流有重大影響,限定了物流的方式以及影響了物流的費用,如國家規定的各項附加費用;我國的西部開發政策吸引廠商就地建廠銷售,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我國關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等重大戰略,它對使得物流形態改變、共同設施改變,由水渠代替道路,由運水代替運糧,由電線代替道路,由送電代替運煤,每一個大政策對我們社會物流成本的影響都很大。2009年3月,我國十大重點振興產業,物流行業也是其中之一,可以預見它對我們未來的社會物流成本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2)經濟發展水平
社會物流成本是衡量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的指標。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整個社會的產品交易更為頻繁,交易空間不斷擴大,對產品保管、包裝及運輸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一切因素都促進了社會物流成本的提高。
首先,我國經濟發展的總水平還很有限,社會經濟的二元特徵決定了我國物流發展在總體上不可能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其次,我國多層次經濟發展水平並存,決定了物流發展階段的多層次性,高效的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並存,以現代科技為基礎的發達物流與以人力為基礎的簡單物流活動並存,這些都決定著社會物流成本。
(3)經濟體制
國家的經濟體制都會不同地促進和制約社會物流的發展。我國是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現代的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由於我國採取的是漸進主義的改革路線,這就使得計劃經濟的某些特徵和功能只能是逐步退出。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兩種體制的不協調甚至沖突是難以避免的,從而使宏觀體制環境很難產生協同效應。這在整體上對社會物流成本綜合協調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社會經濟體制和觀念的變化中,國有體制的加快改革大大降低了社會物流成本。
(4)科學技術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物流技術也沒有很好地運用,這里的科學技術可以泛指一切影響物流的技術,如通信技術、製造技術等,我們主要討論的是現代物流技術,現代物流技術在現代物流企業中扮演一個支柱性的作用。例如,物流信息化系統技術、機械自動化技術等,這些技術的運用可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5)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情況和公共基礎設施
一個國家的地理環境、人口分布情況對社會物流的影響是無法迴避的,是難以通過物流管理降低的,例如交通條件。交通發達使產品運輸半徑延長,交通越發達,運輸成本越低,產品輻射的半徑越長。交通改變區域間的產業分布和產品的市場分布,公路交通的發展,使中心輻射狀的物流變成網狀的物流,這會降低社會的物流成本。
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國家產業布局等因素也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社會物流成本。
❼ 降低物流成本的意義是什麼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和收益。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制物流成本不單單是該企業的事情,即追求該企業的物流效率化,而應該考慮從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而定。
例如,有些廠商是直接面對批發商經營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與批發商物流中心相吻合,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界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發展,客戶上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業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展開直接面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
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投資就有可能沉澱,同時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的設備。顯然,這些投資盡管從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7)總物流成本的影響有哪些擴展閱讀: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
1、通過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對顧客物流服務的管理來降低成本。
2、藉助於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降低物流成本。
3、從流通全過程的視點來加強物流成本的管理。
4、通過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5、通過削減退貨來降低物流成本。
❽ 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你好,這個問題每個企業都是不一樣的情況。
我們擅長的是,企業間的閉環物流,物料配件生產廠家----成品組裝廠家,以汽車行業為主。
數千家汽車部件配套廠家,把不同數量、材質、重量、尺寸、體積等都運到組裝廠,這裡面就偶極大的浪費:物流費用、包裝費用、人力成本、倉儲、時間的不確定性成本。
1.物流費用:所以現在比較改進的做法是。廠家建立了軟體管理的物流系統,或者說是配貨物流系統,自建運輸團隊,或管理運輸團隊。車出去一起會途徑各廠,滿載而歸,使運輸效率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2.包裝費用 :我們相關的環節是,產品的包裝環節,使用EU箱之前,木托盤/紙箱、鐵籠,看似單價低,但是長期常年使用是很高的成本。所以汽車廠吧包裝規格化標准化,重復利用,一個箱子要能使用2-3年。包裝的陳本降低,而且對運輸配件的保護也提升了,降低了運輸損壞幾率。
汽車廠大部分部件使用的是EU標准箱做包裝運輸周轉,現在豐田使用的都是EU物流箱,是日系標准。一汽大眾使用的也是EU箱,是原歐標准。還有很多汽車廠家,現在都要求使用EU歐標箱運輸。北京現代用的是韓式標准箱。
我們現在有五十餘款型號的汽車物流箱和塑料托盤,黃,驊,三,慶,公,司。
3.人力成本,:這個沒太多好說的,主要是,采購廠家集中采購;發貨廠家集中發貨,盡量減少人員佔用、接觸時間。
4.倉儲成本:簡單來說,假設你們公司生產了100萬的貨,重量50噸,體積200立方.生產出來到回款,這個過程,你們一直是有成本,一直在花錢。首先房屋成本、人工管理成本、損耗成本、材料價格波動不確定成本、匯率成本、貨幣貶值成本、還有資金利息成本。
這些成本會使價格升高,還是汽車廠的例子。他們的采購系統是在規定的工期前,按照規定數量的精準采購,把配套單位的倉儲唱本降到最低。
現金快速流動速度,直接影響利潤率。
5.這個沒什麼好說的,物流問題晚到兩天,的後果是什麼。不是發貨方晚回款兩天損失點匯率利息這么簡單。也不是收貨方,晚兩天大款這么簡單。
還是汽車廠,近千人,這兩天等你的零件,你想要多少成本。晚了一兩天,客戶不需要了,船走了,展會結束了,產品斷貨了,訂單被搶了......
所以。現在的天津豐田都是自己的物流團隊,把出問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具體到不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同/行業不同/規則不同,都是有很多細節需要研究改進的。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
❾ 影響國際物流成本的因素都有哪些方面
國際物流成本的控制方法:
為了加強成本管理,必須對國際物流成本進行事前控制。成本控制的目的在於通過降低成本來獲取更大的利潤。
1、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是制定成本控制目標,即以企業的目標贏利為基準,層層分解目標成本,將其落實到最基本的活動單位;
2、其次是核算成本控制績效,監督、檢查實際執行狀況,分析偏差並制定控制決策;
3、最後是實施控制措施,滾動修正控制目標。
影響國際物流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物流合理化。
物流合理化就是使物流設備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動趨於合理,具體表現為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獲得盡可能高的服務水平。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物流合理化是影響物流成本的關鍵因素,它直接關繫到企業的效益,是物流管理追求的總目標。
物流合理化包含的內容很多,並不是簡單地局限於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物流要素的合理化。應把物流設備和物流活動看做一個系統,各物流要素同處於該系統之中,發揮著各自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有時提高了運輸頻率,此時運輸成本增加了,而倉儲保管的成本卻下降了,並且總的物流成本也減少了,這就達到了目的。由此可見,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據實際物流流程來設計、規劃,不能單純地強調某環節的合理、有效和節省成本,應把物流合理化當做是整個物流系統的優化。最優化的組成,達到最低的物流成本。
如何設計物流服務方案,是實現物流合理化的關鍵,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獲取更大「第三利潤」的有效途徑。設計一個合理的物流服務方案,需要廣博的知識及廣泛的調查,這里既包括運輸方式、運輸路線的選擇,也包括倉庫的選擇、貨物的堆碼技術等等。在這些方面加強學習,加強調查研究,積累資料,會給設計合理的物流方案提供便利,使物流更為合理化,使物流成本更小、效益更高。
(2)物流質量。
加強物流質量管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才能不斷減少和消滅各種差錯事故,降低各種不必要的費用支出;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才能降低物流過程的消耗,增加物流企業的贏利;只有不斷提高物流質量,保持良好的信譽,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形成規模化的集約經營,提高物流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
在物流質量管理的過程中,物流服務質量更是物流企業所追求的目標,物流服務是物流成本的一項內涵。物流服務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物流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一般情況下,提高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就會增加;降低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成本也相應會降低。由此可見,在降低物流成本與提高物流服務質量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對立的關系。所以,在確定物流服務質量時,要以得到用戶滿意為前提,同時兼顧物流成本的合理,使兩者的利益達到協調統一。
(3)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可以減少資金佔用,縮短物流周期,降低儲存費用,從而節省物流成本。物流企業應注重對現有的資源和流程不斷進行改造,提高作業效率,同時,配置一些基礎性的設施,如電腦、軟體、系統聯網等。
電子商務已在各行各業興起,它也應成為物流業努力的方向。將電子商務應用於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時間,從而可以提高物流的整體效率,並使物流成本降到最低。
(4)物流人才。
使物流合理化、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及物流效率,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員去做,他們工作的方法、態度,將間接影響企業物流成本的大小。重視物流人才,可以節省許多機會成本。他們的一個好建議或者合理優化的方案,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所以,物流人才是物流企業的寶貴資源,是一種潛在的效益。好的物流企業,都由一些精明能乾的物流人才支撐。要想發展物流,實現物流現代化,就必須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培訓,同時,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制定培養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人才管理辦法。通過優秀物流人才的努力工作,去實現物流成本的降低,實現物流企業的效益,實現物流企業的現代化。
實際上,影響物流成本的因素遠不止這些。要想降低物流成本,就必須對整個物流流程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物流流程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使物流更加合理化、物流成本最小化。所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是企業永久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