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牧原養豬為什麼成本低
擴展閱讀
想買一台車怎麼查看價格 2025-05-14 16:45:46
香廠原料成本怎麼樣 2025-05-14 16:45:00

牧原養豬為什麼成本低

發布時間: 2023-05-31 20:30:48

A. 豬肉價格現在為什麼這么低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豬肉價格持續下跌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養豬大小企業之間的競爭導致的,其二養豬成本本身就低,其三是豬肉口感不好。

一、養豬企業惡性競爭

大型豬企有著先進的養殖技術,還有各種科學化的養殖設備,這種規范化的養殖可以避免豬生很多的病。就算是生病了,養殖廠主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讓這些豬治好病。而且這些大型的豬企還拿著很多國家的津貼,按照每頭豬多少錢來從國家那裡領錢。總的來說這些大型規范化的養殖廠里養豬就跟別的工廠流水線上的工具一樣,非常快速而且銷量很好。但是那些私人的養殖場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國家的津貼。也沒有那麼多規范化的設備和技術,基本難以和大型養殖場競爭。最後如果想要把豬賣出去很多人就只能降價,大小企業之間的競爭幫助了豬肉的價格一降再降。

總而言之,大家也不用因為現在的豬肉價格下跌而不敢吃豬肉,價格跌是由多種因素影響的。大家想吃就放心吃,這些豬都是經過國家安全標准檢測過的才會流入市場。

B. 牧原股份為什麼那麼便宜

從2020年9月以後,豬肉板塊幾乎頭也不回地走上了下坡路。豬肉板塊的行情起伏對持有豬肉股的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今天,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豬肉板塊的龍頭公司--牧原股份。


在還沒有對牧原股份進行測評之前,我要贈送一份養殖業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點開下面的鏈接就能領取:寶藏資料:養殖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的是生豬的養殖與銷售業務,而商品豬、仔豬、種豬是目前該公司的主要產品,是中國最大的自育自繁、工業化、一體化生產的生豬養殖企業,公司在生豬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布局方面已多年。現已形成以生豬養殖為核心,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等於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是中國豬業的明星企業。


簡單介紹了牧原股份的公司情況後,請大家看下牧原股份公司還有哪些特別之處,有沒有投資的價值?


亮點一:一體化產業鏈優勢


一體化產業鏈使公司的很多個生產步驟都維持在一個可控狀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等方面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擁有一條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等多個環節於一體的完整生豬產業鏈,並擁有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豬舍和飼喂系統、強大的生豬育種技術、獨特的飼料配方技術。


亮點二:突出的地域、市場、生產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優勢


因為公司處於糧食的豐產地區,所以飼料成本比較低;在行業以及市場上的認可度和知名度也不低;主要是引進人才和研發技術,具備扎實的生產管理和一支強大的技術人才隊伍等,由此使本公司在疫病防控、產品質量控制、規模化經營、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由於篇幅受限,關於牧原股份的深度報告以及風險提示的更多內容,學姐都放在研報里了,可以點擊這里看看:【深度研報】牧原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豬肉養殖這個行業具有永續經營的特點,行業的需求隨著國民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兩方面上的提升,是持續不斷的在擴大的。牧原股份在該行業中,它作為領頭羊,它在行業中占據的比例要比其他企業高,消費需求的擴大將直接對其產生積極作用。而且在行業市場中,它的集中度比較低,還沒觸及天花板,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還是不錯的。


三、總結


總括起來說,牧原股份,它屬於豬業里的龍頭老大,地位不可撼動,其具備在高速擴張之下的低成本控制能力,從基本面來看,不枉為一家出色的上市公司。抱有長遠的目光來看,其股價跟行業周期具有相關性,投資者可以保持關注,等到豬周期底部的寶貴配置機會。


但文章滯後性是一定會有的,假若想進一步了解牧原股份的未來行情,那麼就動動小手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會協助各位診股,看下牧原股份的估值如何:【免費】測一測牧原股份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0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C. 牧原養豬成本5.1元/公斤,是真的嗎

近日,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在河南省養豬協會會長辦公會上表示:牧原3800頭群170日齡體重達170kg,平均料肉比為2.4:1,綜合成本10.元/公斤,也就是5.1元/斤。平地一聲驚雷,秦董的發言震驚了整個養豬行業,好多養殖戶紛紛表示不可能,自己自繁自養成本低還得6元以上呢,5.1元/斤表示不相信。對此,今天小編來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就是秦董說的這個成本都包含哪些,我們按秦董的前後發言及數據來看,5.1元/斤的成本應該指的是裸成本,也就是說只是飼料成本,不含場地費、人工費、水電費、設備等費用。


當然,就當前的行情來說,牧原成本5.1元/斤也是掙不到錢的,牧原採用的是重資產發展模式,資金流是比較龐大的,從三季度業績報告我們也得知,牧原當下也是處於一個虧損狀態,何況,他們5.1元/斤的成績也是個別優秀場區,牧原整體的成本大多還是在7元左右。

D. 牧原10月份生豬售價是多少生產成本達到了5.1元/斤嗎

日前,牧原股份發布最新10月份生豬銷售簡報,2021年10月,公司共銷售生豬525.8萬頭,同比猛增246.8%。2021年前十月,公司共銷售生豬3,136.4萬頭,同比大增134.1%。牧原股份2021年保底出欄目標為3600萬頭,截止目前,已完成保底目標的87.1%,2021年10月,公司生豬銷售收入71.01億元,同比增44.6%。


最後,牧原股份對公司2021年全年生豬出欄量做了預計,大約要在4000萬頭左右。還記得年初,牧原股份提出一個挑戰目標為4500萬頭,看來這個目前大概率是完不成了。

E. 豬價跌破成本線,牧原縮水1300億,為何還有豬企斥巨資養豬

豬價下跌,公司開始虧損了,怎麼看都不應該擴大規模,養豬企業是不是腦袋傻了?我覺得並不是,一半是無奈只能擴張,另一半是等下一個周期;為什麼這么說呢?

養豬企業上市後,企業就不是一個人的了,所以業績很重要,規模非常重要,股東們只看到了這個情況,要求發展,所以這個時候虧錢也想著投資,等以後還要賺錢,真正懂養豬的很多人說了並不算,這樣就會給公司帶來比較大的壓力,如果是資金鏈條斷了,後邊就完了;如果堅持了下來,發展速度可能會更快些;

養豬是一個大行業,永遠都會存在,所以大企業要發展,要下個周期賺錢肯定也得一直擴大規模,除非是沒錢了;現在看牧原的利潤還是不錯的,公司放著那麼多錢,股東還有公司肯定也想繼續投資;而且當時為了打壓豬價,上邊也給養豬企業下了出欄的目標,所以也得擴大規模來完成了;

上市企業缺錢以後借錢還是很容易的,所以只要專注主業好好做一般都沒問題;再有真正的大股東們都在股市賺很多錢,高價的時候賣給散戶,股價低的時候又接回來,這樣他們優勢就很大了;

豬價現在下跌不賺錢,股市下跌是正常的,而且還會繼續下跌很多,直到下個周期豬價出現反彈;咱們散戶養豬人,淘汰弱殘,想辦法降低成本,控制好豬別發生非州豬瘟就能熬過去了;

豬價跌破成本線,牧原縮水1300億,為何還有豬企斥巨資養豬?
要知道牧原是老養殖企業,有豐富的養殖經營管理的經驗,他不比去年沖著養豬高額利潤和政府的補貼而來的企業,豬肉是國人的主要肉食品,現在有的豬企斥巨資養豬是聰明的做法,這批肥豬什麼時間出欄?是在春節前出欄,出欄時間恰好是肥豬價格高的季節,現在新湧入養豬業的新企業虧本慘重,基本沒有多少企業能夠有膽量和能力斥巨資養豬,養豬企業少了,競爭力減少了,春節豬肉價格就會恢復正常的價格,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這次肥豬價格持續下降,與養殖企業有很大的關系,這些企業不懂養殖業的經驗管理,是養豬業的門外漢,不懂就要交學費,門外漢是要交學費的,這些企業沒有經營過畜牧業生產,所以都是按照工業生產方式養豬。這些養殖企業一是在不適宜出欄的季節仍然大量養殖出欄肥豬,使市場肥豬長期保持供大於求的狀況,導致肥豬價格持續下跌。養豬人都知道,春節後到端午節前是一年中豬肉消費的淡季,也是一年中豬肉價格最便宜的季節,一般都要控制在這段時間內的肥豬出欄數,盡量減少肥豬的出欄。今年春節後在這段時間內新投資跨界養豬企業爭先恐後大量出欄肥豬,造成肥豬在豬肉消費淡季大量出欄上市,形成了肥豬供大於求的狀況,造成肥豬價格長期萎靡不振。二是養殖企業人為地增加豬肉消費淡季的豬肉供應量,一些養殖企業在春節後發現市場的肥豬價格持續下降,他們按照工業生產方法囤積可以出欄的肥豬進行繼續養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間肥豬市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不知道大肥豬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欄的肥豬多,一般是兩頭大肥豬的出肉量相當於三頭正常出欄肥豬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豬肉供大於求,價格就會持續下降。本來春節後就是豬肉的消費淡季,養殖企業的這個不當操作使萎靡不振的豬肉市場更加雪上加霜。三是生產沒有計劃,盲目擴產,盲目競爭導致肥豬的出欄數量大增。四是屠宰企業沒有按照市場規律對白條豬繼續降價,白條豬下降幅度小,導致豬肉的消費量沒有增加,銷售量不增,出欄肥豬大增,市場上豬肉價長期維持在高價位上,餐飲業被迫維持原來的銷售價格,導致豬肉消費量維持不變。

從年初開始,肥豬價格持續下降,早在一個多月前肥豬就已經虧本了,肥豬虧本主要是由於育肥仔豬費用高,一般占肥豬市場成本的40%左右,每斤肥豬的育肥仔豬費用就達到6元左右,如果銷售價格低於每斤13元就已經虧本了,仔豬的高費用造成了肥豬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現在養殖企業是嚴重虧本,這次肥豬價格長期持續下降,養豬人是虧慘了,去年所賺的錢逐漸倒出, 現在國內生豬養殖數量仍然不足,根據統計,現在生豬養殖數量僅恢復到2017年的95%,我國每年生豬的正常遞增是5%左右,三年就是要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加15%以上,所以按照正常發展速度,缺額在20%左右,因此,國內的生豬生產並沒有飽和,與正常發展速度比較,缺口還是大的,到秋季後進入豬肉消費旺季,肥豬供應的缺口就會顯示出來,豬肉價格是要上升的。國家只要現在把目前多餘的肥豬收購一部分,使市場供需達到平衡,肥豬價格很快就恢復到正常的價位。現在大肥豬存欄量已經大幅度減少,等待出欄的肥豬數量也不多,並且近期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也大幅度減少,這就使得這些國家不得不加大進口以滿足國內需求。不僅國外在著急「搶豬肉」,國內也會抓緊趁肥豬價格低的時期冷貯豬肉以供應激。一些養殖企業虧本慘重,有的已經沒有能力繼續從事於養豬,在這次競爭中將被淘汰出局,從事於原來的產業,熱錢將大量撤出養豬業。因此,不要認為現在的肥豬價已經跌破成本線,養豬是不會有人繼續養殖的,那你就錯了,現在是市場經濟,物價有下跌就有上漲,況且常規情況下春節是國內豬肉消費的旺季,價格是會大幅度的提高的,所以投資擴產是理智的做法。

重點原因有以下三點:

1,任何產業,都有自己的周期性,豬價跌破成本線,標志著上一輪谷峰的結束,未來將會有新一輪谷底的緩慢過渡,但最終依然會出現新的一輪行情。

2,生豬產業是我國的民生產業,和糧食產業一樣,同樣具備著國家重要的戰略意義。在2019年2020年,我國政府加大了扶持豬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政策,足以說明國家層面對於生豬產業的重視程度。

3,我國有13億公民,從最近這幾年的數據來看,我國每年的豬肉缺口大約在20%左右,若以我國近幾年的年消費豬肉平均量約5000萬噸計算,那麼缺口就是1000萬噸。那麼1000萬噸是什麼概念?它接近了美國的豬肉年產總量。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豬企其實依然存在著短缺。

硬剛需,況且是一輪一輪的,跌破成本價,會導致本少無支撐的小中養殖場倒閉關場,退出。到時又迎來一波上揚。

答:因為為下一茬打基礎,總不能停產,就像農民種地莊稼不收年年種,給大家算一下種地有多少收入。

從種小麥開始犁一畝地50元,肥料120元,自留種子需50元,買種子2塊5毛一斤需要80元,澆兩遍水也一畝地十跌度電,16元,打三四次邊農葯大概60元,收割機50元,按一畝地一千斤收,不算人工,算人公還培錢。

所以為啥豬價跌破成本線還要養豬決不能撂挑子

徐話說的好莊稼不收年年種一頓不吃餓得慌

有賺有賠很正常

人們常說十分鍾聰明用七分剩下三分留子孫

首先豬企有補貼,抗風險能力強。其次是現在國外又發生了豬瘟疫情,牛疫情,促使很多出口國家正在壓縮出口數量,這必然會造成新一輪的肉價上漲。由於前一段時間大肥豬和進口肉的增加,再加上消費的低迷,促使肉價下滑。還有一些游資的炒作進入到生豬和豬肉的正常規律周期,這也攪亂了豬肉的正常市場,所以大型豬企擴張是以備不時之需,防止再一次發生豬飛上天。

牧源是那裡的企業,那裡的老闆

如果我有資本我也會去養豬。因為在今天的飯桌上,豬肉出現的頻率已經超出大米了。這就決定有硬性的市場條件。再其次養豬如果在土地,山坡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它的飼料來源很廣泛,能夠控製成本。還有就是養豬可以自繁自養,也降低成本。現在就是要低成本,增加合理的人力,低風險養殖。不要投入大規模的資金。

牧原老總比您懂得更深更多,您這是咸蘿卜吃多了[what][what][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