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八個成本差異都有哪些
擴展閱讀
滑模機費用是多少 2025-05-15 00:07:20
50多層高樓價格如何 2025-05-15 00:07:10

八個成本差異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5-29 13:03:40

1. 什麼是成本差異成本差異有哪些類型

在標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虧山輪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唯賣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與相關的標准成本銷信之間的差額。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純差異與混合差異、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2. 什麼是成本差異成本差異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品成本脫離標准成本的差異額。
成本差異按不同標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的節約差異額,一般用F表示;
不利差異: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的超支差異額,一般用U表示。
(2)價格差異和用量差異。
價格差異:由於實際價格脫離標准價格而形成的差異;
用量差異:由於實際用量脫離標准用量而形成的差異。

3. 什麼是成本差異怎樣對成本差異進行分析

成本差異一般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上期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同期實際成本的差異、本期實際成本與本企業歷史先進成本水平及同行業先進成本水平的差異等,成本差異分析就是對以上各種差異進行剖析,找出差異產生產原因,分清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針對不同原因產生的差異對症下葯採取措施降低生產成本的分析過程。成本差異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如比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法等等 )

4. 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是哪些

固定製造費用差異指實際固定製造費用與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包括:固定製造費用支出差異、固定製造費用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和固定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在標准成本法下,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量下的成本差異。
想了解關於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的最新信息,敬請關注環球快問會計在線頻道。
關注環球網校快問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是哪些

5. 成本差異的種類有哪些計算成本差異的通用模式如何

成本差異要做賬務處理按月分攤
一、本科目核算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也可以在「原材料」、「周轉材料」等科目設置「成本差異」明細科目。
二、本科目可以分別「原材料」、「周轉材料」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
三、材料成本差異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入庫材料發生的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本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應當盡可能接近實際成本。除特殊情況外,計劃成本在年度內不得隨意變更。
(二)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按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委託加工物資」、「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期(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除委託外部加工發出材料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外,應 使用當期的實際差異率;期初成本差異率與本期成本差異率相差不大的,也可按期初成本差異率計算。計算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公 式如下: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貸方余額反映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6.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都有哪些種類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是指為完成實際產量或作為量所消耗的直接材料按實際成本計算與按標准成本計算之間的差額。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種類: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按其形成原因可分為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兩種。
(1)直接材料價格差異:實際耗用材料按實際價格計算與按標准價格計算之間的成本差額。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發生的原因很多,如市場價格的變動、材料采購來源的變動、訂貨批量的大小、運輸方式與途徑不同、可利用的數量折扣、緊急訂貨等,任何一項脫離制訂標准成本時的預定要求,都將形成價格差異。因此對直接材料價格差異的形成和責任,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的分析,有的屬於外部原因,有的則屬於企業本身的責任。凡屬采購工作所引起的差異應由采購部門負責,也有的是生產上的原因所造成的差異,如緊急訂貨,則應由生產部門負責。只有明確原因,分清責任,才能發揮價格差異計算分析應有的作用。
(2)直接材料數量差異:按標准價格計算的的材料實際耗用數量與標准耗用數量之間的成本差額。
影響直接材料數量差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技術革新、綜合利用、修舊利廢、改進配方、合理下料等,都是降低材料用途徑;而廢品損失、跑冒漏滴、大材小用、優材劣用等,則是提高材料消耗的重要原因。直接材料數量差異通常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一般應由生產部門負責。但有時也可能由采購工作所引起,如購進了質量較差的材料引起耗用量的增加,由此形成的不利差異應由采購部門負責,不能歸咎於生產部門。
對直接材料數量差異,如果存在代用材料或混合用料情況,則還可將其進一步分解,計算結構差異與產出差異。

7. 標准成本法的成本差異的種類有哪些

要區分料工費的差,主要是生產效率差異和生產資料價格差異。機械費還涉及產能差異

8. 什麼是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怎樣計算材料成本差異超支節約(舉例) 

材料成本差異又稱「材料價格差異」.指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價格成本間的差額.
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為超支;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為節約.外購材料的材料成本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工作質量.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差為正數,表示實際大了,叫"超支差";差為負數,表示實際小了,叫"節約差".在發出材料時,先結轉的是計劃成本, 然後再調整為實際成本. 公式變換為: 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 在這個式子中,材料成本差異是正數就加,是負數就減.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