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叫壟斷廠商加價等於成本
擴展閱讀
成本的要素費用有哪些 2025-05-15 02:32:55
銀鍍k金鑽石項鏈多少錢 2025-05-15 02:32:10

什麼叫壟斷廠商加價等於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5-29 02:17:51

㈠ 什麼是壟斷價格

壟斷價格是指壟斷組織為了獲取高額壟斷利潤,依靠其壟斷地位規定的產品價格。它包括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兩種基本形式。其中,壟斷低價是指壟斷組織在向非壟斷企業,小生產者和經濟落後國家購買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商品價值或生產價格的價格。答案為壟斷低價。壟斷利潤是指壟斷組織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它主要是通過壟斷價格實現的。壟斷價格是指壟斷組織為獲得壟斷利潤,憑借壟斷地位.在購買生產資料或銷售產品時規定的一種市場價格。壟斷企業來源主要通過以下各種途徑攫取高額壟斷利潤:
①壟斷資本家憑借其壟斷地位,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提高勞動強度以族旁握及其他手段,更多地榨取了工人無償勞動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②壟斷資本家通過對生產和銷售的壟斷,規定壟斷價格,在購買和銷售生產資料的過程中,佔有中小企業甚至局外大企業所榨取的一部分剩餘價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大壟斷企業多樣化經營的發展,它滲透到一些壟斷程度不高的部門和非壟斷部門從事經營活動,還可以利用「交叉補貼」和「互相供貨」等手段排擠和打擊原先同它們沒有直接聯系的局外企業,侵佔歸後者所佔有的一部分剩餘價值。
利潤質量較高的含義是兆慶指:企業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重新修訂並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企業會計准則-一般准則》相關條款規定:
第三十七條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
第三十八條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利潤金額取決於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1)什麼叫壟斷廠商加價等於成本擴展閱讀:
壟斷利潤模式:
1、突點需求曲線
理解壟斷利潤的需求曲線突點的關鍵在於理解壟斷價格變動的相互影響。因為寡頭市場為若干寡頭分割,一家寡頭漲價,別的寡頭價格不變,這家寡頭的消費者都去購買別的寡頭的商品,其需求量就會大幅度減少。
2、市場份額模式
理解壟斷市場份額的關鍵就是遵循MR=MC的規則,確定市場份額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線相同的情況下,邊際成本低的企業市場份額大,價格也低;而邊際成本高的企業市場份額小,價格高。
3、價格領頭模式
上述兩種情況是壟斷企業各自定自己的價格,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家寡頭定價,其它寡頭只是價格的接受者。
4、博弈論模式
壟斷企業間的競啟迅爭實際上是種博弈,也就是競爭各方都充分考慮各方在現有條件下可能做出的選擇,然後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策。

㈡ 在壟斷市場上,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條件是否可以用價格[p]等於實際成本[MC]表示為什麼

中國的證券市場發展了十幾

年,眾多的股民挖空心思在

尋找通向財富的捷徑,千奇

百怪的投資秘訣應運而生。

時而對時而錯在馬拉松式的

長跑結束後,盤點自己的賬

戶盈餘,十橘賀之八九百忙活一

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握悉從古

到今無數人用自己的親身經

歷驗證過的好方法,作為現

代人卻沒能把它發揚光大。

當談到資本主義社會時最長

提到的詞就是壟斷,「資本

主義社會」與「壟斷」簡直

就是一對雙胞胎形影不離

(這是七年前我上高中時學

到的)而現在是什麽狀況

呢?美國的《反壟斷法》制

約著眾多想壟斷的企業,讓

缺乏競爭的行業引入競爭者

經過百年的發展資本主義社

會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

比之下中國的生意還好做,

中國的圓皮派法制不健全,資本化

程度不高,反壟斷法遲遲出

台不了,一系列的中國國情

決定了中國的市場環境,在

合法經營的前提下給了我們

一個時間差。

如果你也是一個巴菲特迷且

讀過他的投資理論就會發現

他所投資的公司都是一些消

費者獨占的公司什麽叫獨占

「獨占」就是壟斷。壟斷可

以分成好幾種形式,無外乎

在壟斷前面加了一個定語。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 1:把巴

菲特先生放在今天的中國

2:把他的年齡倒退到我這

個年齡20多歲,在現有的中

國投資環境下同樣經過數十

年的努力,我相信他的業績

會超過今天他在美國的業績

如果你也相信「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這個道理那麽你

就該相信人為的製造壟斷,

人為的破壞壟斷,人為的又

在尋找新的壟斷,周而復始

的在延續著

我相信當國有資本退出國有

企業,退出市場環境之時,

中國的《反壟斷法》才能毫

無阻力的落實,但這需要很

長的一段時間

㈢ 壟斷價格等於成本價格加上什麼

壟斷價格等於成本價格加上壟斷利陪唯潤。壟斷價格的構成問題。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在銷售和購買,憑困指借壟斷地位規定的,蘆尺培旨在保證獲得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壟斷價格=成本價格+壟斷利潤。

㈣ 為什麼單一價格壟斷者的邊際收益等於價格等於邊際成本P=MR=MC

因為邊際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產品獲得的收益。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產品增加的成本,邊際成本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先是遞減然後是遞增的。
對於不同的市場類型,邊此耐際收益與價格的關系是不一樣的。對於完全競爭市場內的企業邊際收益等於單位產品的價格,也就是邊際收益=平均收益=價格,對於完全壟斷市場,由於整個行業就一個企業,它控制了整個行業的全部供給,對於價格有一定的控制權,因此,在完全壟斷的市場上森搜春,企業的平均收益仍然等於單位產品的價格,但是邊際收益不等於其平均收益或價格,而是小於平漏攔均收益或價格。
最典型的和簡單的例子就是,當你坐長途客車時,如果車上還有空位,如果是私車,那他就會以低於正常票價的價格拉上你。

㈤ 如果壟斷企業定價於邊際成本,那麼會怎麼樣請做一下解釋

1、價格壟斷直接傷害了市場。價格是市場資源配置的信號。價格,市場供需和市場競爭依賴於彼此互動。
2、商品供不應求,買家之間的競爭激烈時,商品的價格增加,造成社會資源的流入,因此供應增加以滿足需求;當商品供應超過需求時,賣方之間的競爭激烈,商品的價格降低,導致資源流出,導致供貨減少和增加的需求。在供需和競爭的相互影響下,價格自動調節生產,規范流通,實現了社會資源的有效分配。
3、價格壟斷使消費者面臨損失。微觀經濟學揭示了壟斷企業和競爭企業決定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是不同的。
4、競爭企業生產價格等於邊際成本,而壟斷企業生產的價格高於邊際成本。因此,壟斷產出將低於競爭性產出,壟斷價格將高於競爭性價格。也就是說,壟斷是通過限制產出來提高價格,或者壟斷者減少產出,以便要求高價。
拓展資料;
1、壟斷價格行為的存在將價格作為資源分配的信號扭曲;它扭曲了杠桿調節生產和循環;限制或排除公平和充分的競爭;因此,正常的市場秩序瀕臨滅絕。雖然基於規模經濟的壟斷製造商的壟斷價格行為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規模經濟的實現,但仍然是競爭效率的障礙。
2、價格壟斷將導致社會損失,由於壟斷價格高於競爭性價格,壟斷產出低於競爭的產出,因此每個額外產出單位的邊際成本將小於競爭性價格。此時,繼續擴大生產企業仍然有利可圖。
3、但是,壟斷限制了生產,使企業失去了這一部分的利益。 P是市場價格,Q是產出,PM和Q分別是壟斷價格和壟斷產量; PC和QC分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和競爭性產出。 D是需求曲線,MC和MR分別是邊際成本和邊際收入。
4、當壟斷企業根據P銷售商品時,消費者的損失興趣是A + B,壟斷者因限制產出而失去了區域C的興趣。但是A被轉移到壟斷者,他們獲得了區域A的賠償,其凈收入是A-C區域。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由於生產減少,壟斷導致社會喪失了社會,這意味著它已經減少了社會福利的一部分。
5、即它已經支付了社會成本。壟斷產出和競爭產出之間的差距(QC-Q)越大,需求曲線的價格越多超過邊際成本(P-MC),對社會的壟斷損失越大。

㈥ 壟斷廠商成本加成定價公式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是什麼
來源:東奧會計在線 2019-12-03 14:49:54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是什麼
1、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為:
P=c×(1+r),其中:P—商品的單價,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此作為定價的標准。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預計銷量。
2、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缺點:
優點
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產品價格能保證企業的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得到補償後還有一定利潤,產品價格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定價方法簡便易行。有助於提升其交易積極性。
缺點:
忽視了市場供求和競爭因素的影響,忽略了產品壽命周期的變化,缺乏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不利於企業參與競爭,容易掩蓋企業經營中非正常費用的支出,不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3、定價方法:
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定價方法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分為總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總成本定價升飢法分為: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利潤定價法。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需求導向定價法梁譽: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分為: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橡笑段求差異定價法、反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該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關注東奧會計在線,查看文章:產品定價常用的方法,你會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
責任編輯:東奧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

㈦ 為什麼壟斷企業的定價會高出社會平均成本很多

壟斷利潤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壟斷組織制定的壟斷價格來實現的。

公式為:

壟斷價格=成本價格+平均利潤+壟斷利潤

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時,憑借其壟斷地位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模式:

1、市場份額模式

理解壟斷市場份額的關鍵就是遵循MR=MC的規則,確定市場份額的分配。在成本不同,而需求曲線和邊際收益線相同的情況下,邊際成本低兆清的企業市場份額大,價格也低;而邊際成本高的企業市場份額小,價格高。

2、價格領頭模式

上述兩種情況是壟斷企業各自定族歲前自己的價格,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家寡頭定價,其它寡頭只是價格的接受者。

3、博弈論模式

壟斷企業間的競爭實際上是種博弈,也就是競爭各方都充分考慮各方在現有條件下雀模可能做出的選擇,然後做出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決策。

㈧ 壟斷市場中,為什麼邊際成本=市場價格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條件可表為P=MC。因為P=MR,因此由均衡條件MR=MC可以推導出P=MC。但含壟斷因素的廠商的短期均衡條件絕不可以表達為P=MC。而只能是MR=MC,因為壟斷廠商的需求曲線向右下傾斜,因此價格總大於邊際收益。

至於你說的P>MC=MR,是有關於壟斷廠商利潤最大時的狀態吧。此時利潤最大,意味著廠商均衡,所以此時MR=MC,而在壟斷廠商中,P價格是永遠大於邊際收益MC的。

㈨ 「價格壟斷」是什麼意思

價格壟斷的定義
[編輯本段]

價格壟斷是壟斷廠商憑借自身的壟斷地位(即在一個行業內,某些企業所佔份額很大,既可決定產量又可操縱產品價格),為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制定壟斷高價或壟斷低價的行為。通過壟斷價格行為,壟斷者或壟斷部門可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價格壟斷的確定
[編輯本段]

一是經營者之間通過協議、決議或者協調等串通方式操縱價格。
二是經營者憑借市場支配地位,在向經銷商提供商品時強制限定其轉售價格。
三是經營者憑借市場支配地位,牟取暴利。
四是經營者憑借市場支配地位,以排擠、損害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或者採取回扣、補貼、贈送等手段變相降價,使商品市場銷售價低於商鬧絕品自身成本。
五是經營者憑借市場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時,對條件相同的交易對象在交易價格上實行差別待遇。

價格壟斷存在的原因
[編輯本段]

壟斷價格行為的存在,一是規模經濟的需要。在一個行業內,某個企業能夠比別的企業提供更多的產出,它的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擴大會低於其他企業,同時會降低自己的價格,最終使其他企業在本行業內無利可圖,從而該行業被這個企業所壟斷。由規模經濟引起的壟斷,為經濟性壟斷。經濟性壟斷廠商很容易產生壟斷價格行為;
二是由控制稀缺自然資源引起。某個壟斷廠商控制了某種自然原料供應或者擁有受專利保護的知識,使其他企業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自行決定產量和操縱其價格;
三是由擁有商品專賣權而產生。個人或政府擁有某種商品專賣權,就有了操縱價格的決定權;
四是由行政壟斷產生。某些部門和地方的行政主管機關,受壟斷利潤誘惑,強化獨佔地位,排斥他人進入,操縱價格,引起行政壟斷,又稱超經濟壟斷。由經濟性壟斷產生的壟斷價格行為,主要是規模經濟和企業集中化高度發展、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自然結果。由超經濟壟斷侵入市場而產生的壟斷價格行為,不是規模經濟高度發達和生產高度集中的必然產物,更不是充分競爭的自然結果,而是由行政化壟斷所帶來的產物。

價格壟斷存在的危害碼彎告
[編輯本段]

第一,價格壟斷行為直接傷害市場。價格是市場資源配置的信號。價格與市場供求、市場競爭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當某商品供不應求、買方之間競爭激烈,該商品價格提高,引起社會資源流入,從而供給增加滿足需求;當某商品供過於求時,賣方之間競爭激烈,該商品價格下降,引起資源流出,從而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價格正是在供求、競爭相互影響下,自動調節生產,調節流通,並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壟斷價格行為的存在,使得價格作為資源配置的信號失真;使得調節生產和流通的杠桿發生扭曲;使得公平、充分競爭受到限制或排斥;使得正遲明常的市場秩序受到危害。雖然,建立在規模經濟基礎上的壟斷廠商形成壟斷價格行為,對於資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實現規模經濟利益還是有利的,但它依然是競爭效率的一種阻礙。特別是近年來屢禁不止的部門與行業的壟斷價格行為明顯帶有濃厚政府色彩,完全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價格法規,徹底扼殺了市場競爭。競爭是市場經濟促進效率提高,增進社會福利的基本手段。扼殺競爭,市場經濟也就失去了它生機勃勃的活力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
第二,價格壟斷行為使消費者面臨損失。微觀經濟學揭示,壟斷企業和競爭企業所決定的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是不同的。競爭企業是在價格等於邊際成本處進行生產,而壟斷企業則在價格高於邊際成本的地方進行生產。因此,壟斷產量會低於競爭產量,而壟斷價格會高於競爭價格。這就是說,壟斷是通過限制產量而提高價格,或者說壟斷者為索取高價而降低產量。壟斷導致高價格、低產量,給消費者帶來兩大損失:一是價格方面的損失。消費者在購買相同數量的產品時,要比競爭條件下接受更高的價格。消費者這部分損失因壟斷者限制產量、抬高價格而作為一種壟斷利潤轉移給了壟斷者,或者說被壟斷者剝削走了。二是消費者在購買數量方面的損失。消費者不能以同一價格購買到足夠數量的商品。這部分損失來自於壟斷者限制產量。由行業壟斷和行政壟斷產生的壟斷價格,實質上暴利定價,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或許會更大。它不僅會造成廣大消費者正當消費權益的損失,而且還助長了行業不正之風,為部分政府部門以權謀私大開方便之門。
第三,價格壟斷行為會給社會造成損失。由於壟斷價格高於競爭價格,壟斷產量又低於競爭產量,因此,在壟斷產量水平上,每增加一單位產出,其邊際成本都會小於競爭價格,這時繼續擴大生產企業依然有利可圖。然而壟斷限制生產,使得企業損失這部分利益。P為市場價格,Q 為產量,PM、Q 分別為壟斷價格和壟斷產量;Pc和Qc分別為競爭價格和競爭產量。D為需求曲線,MC和MR分別為邊際成本、邊際收益。當壟斷企業按P 出售商品時,消費者損失利益為A+ B,壟斷者因限制了產量,損失C 面積的利益。但A 轉移給了壟斷者,壟斷者得到了面積A 的補償,其凈收益為面積A—C。從社會整體角度來看,壟斷因減產給社會造成了面積為B+C的損失,意味著減少了一部分社會福利,即付出了社會成本代價。壟斷產量與競爭產量之間的差距(Qc—Q )越大,需求曲線價格超過邊際成本(P— MC)越多,壟斷給社會帶來的損失就越大。

發揮政府對價格壟斷的干預作用
[編輯本段]

維護競爭市場秩序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最重要的職責之一。政府為維護競爭市場秩序,必須對壟斷價格行為發揮干預作用,這是克服市場經濟本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市場經濟不能自我保持正常競爭性。市場經濟中追逐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經濟主體從自利目標出發作出理性選擇,表現在價格方面,定價主體往往通過價格壟斷、價格歧視、價格欺詐等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在一些區域和行業內必然發生不正當價格行為。倘若沒有政府作為社會公共權威進行管理與監督,每個市場定價主體的理性選擇所構成的社會合力將使市場經濟崩潰無遺。
第一,反壟斷立法。壟斷價格行為來自壟斷,壟斷破壞競爭秩序。因此,反壟斷價格行為首先就需要政府對規范競爭秩序立法。規范競爭秩序的立法,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反壟斷法》等。這些法律是規范價格行為、減少或防止不規范價格行為的重要手段。世界上市場經濟國家都先後採用市場競爭法來規范市場行為。我國於1993年12月1日開始實施《反不正當競爭法》,當前重要的是嚴格價格執法以及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強化價格法律法規的威懾作用和約束力。目前正在擬定《反壟斷法》。《反壟斷法》中應該把反對行政性壟斷、部門和行業壟斷、地方保護主義、行業保護主義等,作為法律的重點調整對象。當然,要處理好反壟斷與規模經濟的矛盾。在反壟斷過程中不能損害規模經濟。適度規模是必要的,它有利於促進合理社會分工,有利於節約和綜合利用、開發,有利於新技術、新設備的研製和使用。對於那些大壟斷廠商,只要沒有操縱市場、價格共謀行為,應予以支持。
第二,強化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對社會價格活動的管理與監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不僅要在「價格放開」上發揮職能作用,而且更要對價格放開後的合理形成以及市場運行中的各種價格行為等發揮必要的管理、監督和指導職能。政府價格管理與企業價格自主權不是對立的。政府價格管理,並不意味著收回或剝奪企業的價格自主權。政府價格管理的基本內容是指導監督企業的成本價格管理,建立起面向全社會的成本價格監管體系。
從價值理論上看,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形成的基礎是價值,價值是價格形成的科學依據。只要讓成本盡可能正確反映商品價格中C十V 的含量,才能使價格的形成最大限度地達到合理化、科學化。盡管,從短期看,價格運動受供求狀況制約,但從長期看,起主導作用的仍是價格決定供求,最終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價值。因此,政府需要指導廠商重視價值的最終決定作用,增強成本價格管理意識,不要一味地追求遠遠超過價值水平的暴利價位,科學合理地形成價格。政府需要監督廠商自覺對照價格法律法規,加強價格自律和自我約束,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價格違法行為的發生,還需要從經濟行為主體的市場准人、財務稅收監督及市場退出等多方面,制訂嚴密的、系統的規章制度,約束經濟行為主體定價行為。這是治理壟斷價格行為根本措施。
第三,著力消除行政化壟斷。由於行政化力量的無所不在和過於強大,由超經濟壟斷產生的壟斷價格行為在經濟生活中發展蔓延,甚至久禁不絕,對市場秩序規范造成的威脅最大。它阻礙了市場競爭力的普遍提高,限制了規模經濟的成長,使有限資源得不到有效配置。這種行政化壟斷倘若得不到根除,營造健全的市場機制和構建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就是一句空話,最終會對整個經濟的正常運行產生危害。剔除行政化壟斷,首先要緊密結合政府機構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及反腐敗進行。要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把公司從部門和地方行政機構中分離、脫鉤出去,並嚴格限制其利用原有的「關系資源」進行市場交易,清理企業代行的國家管理職能;確認市場交易的法人資格,為創建名副其實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創造條件;要發展城鄉民間經濟組織,全面提高市場經濟的組織化程度。有關行政或行業在制定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價格時,應當按照《價格法》,本著定價權由政府和社會(或企業)共享的原則,召開價格聽證會,征詢民意,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否則這些公共產品價格的形成很難保證透明、公開、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