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中國工人成本低外國人把工廠都開在中國,用中國廉價勞動力,以至於中國變成世界工廠為什麼中國
中國人工成本可不低啊,比東南亞都高了幾倍了,比西非國家更高得多,但國外都在中國開廠的原因並不是看中人工成本,而是中國及其完善的配套與產業鏈,光完善的物流體系都不知道省多少物流成本了,這才是人家所看重的。現在很多媒體都在報道現在外資撤離,工廠都轉移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國家,但是他們卻從來不報道今年中國的FDI增加了多少?!因為不黑中國的經濟不行啊。
還有你說的為什麼不能讓身價高?當年越南就干過這樣的蠢事,自己的產品沒競爭力卻強行提高身價。所以為什麼中國現在成為山寨大國,從山寨中獲得技術基礎才能有創新的能力,創新不是拍腦門子就能出來的,要長久的技術積累才能下來。
其實現在中國這幾年人工成本不斷在上漲了,政府每年在提高最低工資,所以很多受不住的工廠都倒閉了,上漲始終要有個幅度,不能一步登天。近幾年不是在搞產業升級嗎?提高人力成本就是一個手段,其實政府老早就發現了,當一個企業增加幾個百分點的人力成本就受不了的話,就證明這是一個高耗能低產能的淘汰企業,如果繼續留著這種僵屍企業才是人工成本一直停滯不前的最大阻礙。
② 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少在中國是什麼原因
流走的資本和產業,並不代表我國的勞動力優勢消失了。我們不缺資本,缺的是核心技術,這只能自力更生並立足於自主創新,沒有捷徑可走。
最近,斷言資本流出中國、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又有所抬頭。每次都說中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沿,但是每一次伴隨的都是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在體量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相當的情況下,依然保持了7%以上的高速增長。
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向越南、印度、墨西哥、東歐等國家轉移是不爭的事實,部分高端製造業也向美國迴流,這是否足以說明中國的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受到削弱呢?
相對於落後國家,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了嗎?
首先,轉移出去的都是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對工人的素質要求相對低,但對資源的要求高,對環境的破壞嚴重;並且,當地政府的政策優惠也是這些企業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落後國家要吸引低端產能,靠的是畸形的生產要素價格和資源環境代價,否則經濟發展需要積累的第一桶金就無法完成,而中國的發展早已過了這一階段。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原因,並不能僅歸於勞動力成本優勢削弱。
其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沒有提高,提高的是勞動力的素質,而勞動力再生產的成本也相應提高了很多。可能過去連初中都沒畢業就能當工人,但現在最起碼得是高職,而且競爭很激烈,接受高等教育已經慢慢成為了中國公民的基本素質要求。所以,拿高學歷勞動者和低學歷勞動者比價格顯然不合適。
第三,轉移出去的是生產工廠,僅僅位於產業鏈的生產環節,而研發、設計、銷售、品牌打造等並沒有轉移出去,反倒有增加的趨勢。
第四,轉移出去的是落後產能,資源環境代價大,而高端產能還在增加,如三星半導體產業在西安建廠,沖的就是西安高等院校多,科研實力雄厚。落後國家的人才素質很難滿足需要,而發達國家人力資源成本又太高,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國的勞動力仍然有優勢。
③ 什麼叫勞動力成本為什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蠻低
簡單說 。工資就是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低和物價水平,消費水平,生活水平有關系。
④ 為什麼大部分做人力資源的工資都那麼低
為什麼大部分人力資源工作工資都這么低呢?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資源工作本來的經濟成本就低,而且再加上各部層,每一層都要收取利潤,所以就變得很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