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購進貨物稅率不同怎麼處理
購進握褲貨物稅率不同處理:根據每次購進時不含稅的金額入賬計入貨物成本,然後算貨物的平均段好簡單價出庫就可以了。
借:庫存商品、原材料等,
借:應交稅費-應襪老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B. 如何分別核算不同稅率
納稅人的經營項目不同,稅率也不同。如納稅人經營的業務中即有繳友蘆納增值稅業務的,又有繳納營業稅業務的,必須分開分別核算,否則視同混合銷弊坦售,稅率從高不從低!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稅率分17%和13%,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分4%(商業)和6%(工業)。營業稅的稅率分5%、3%、20%等(稅目不租告桐同,稅率不同)。
C. 同樣材料不同稅率的成本怎麼算
按不含稅金額計入材料成滲旅本,稅金計塵喊塌入進項稅。
如果您是小規模按價稅合派圓計計入材料成本。
D. 談判過程中如果稅率不一樣,應該怎樣比價
對比不含稅價。
比如:
1、一般納稅人自小規模納稅人采購貨物含稅價1000,增值稅徵收率3%,即使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只能橋森抵扣3%,進入成本金額=1000÷(1+3%)=970.87;
2、一般納稅人自一般納稅人采購貨物含稅價1000,增值亮消埋稅徵收率13%,開具增值稅專用發敬螞票,抵扣13%,進入成本金額=1000÷(1+13%)=884.96
E. 料工稅費的成本分析方法
料工稅費的成本分析方法有以下幾種:
1.比較法比較法,又稱指標對比分析法。就是通過技術經濟指標的弊岩雀對比,檢查計劃的完成情況,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進而挖掘內部潛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簡單易行、便於掌握的特點,因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應用時必須注意各技術經濟指標的可比性。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又稱連鎖置換法或連環替代法。這種方法,可用來分析各種因素對成本形成的影響程度。在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假定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發生了變化,而其他因素則不變,棗態然後逐個替換,並分別比較其計算結果,以確定各個因素的變化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3.差額計演算法差額計演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種簡化形式,它利用各個因素的計劃與實際的差額來計算其對成本的影響程度。
4.比率法,是指用兩個以上的指標的比例進行分析的方法租早。它的基本特點是:先把對比分析的數值變成相對數,再觀察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F. 不同進項稅率對成本的影響有哪些
不同進項稅率對成本的影響有成本價變高。宴雀友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成本價是進項稅額的計算基礎,如果銷晌槐項不變歲雹,進項稅高也就意味著商品的成本價變高了,盈利也就少了,不同進項稅率對成本的影響有成本價變高。
G. 兩種商品不同稅率含如何比較
首先弄清企業類型:
1、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仔好)
以含稅價入賬,當然是選擇價格便宜的采念洞鉛購;
2、一般納稅顫模人(可以抵扣)
抵扣進項稅,不含稅價入賬;
5.30的不含稅價=5.30÷(1+13%)=4.54
4.60的不含稅價=4.60÷(1+1%)=4.55
選擇采購5.30元13%的。
但相差0.01,差距不大。
H. 3點和13點稅率成本換算
用不含稅的金額*3%,就是這樣計算,也就是稅率是磨野遲3%。一般納稅人取得13%稅率瞎李的,只能按照發貨票標定的稅款計算進項稅額,即3000/1.03*13%脊拆=378.64元,用來抵扣自己的銷項稅額。
I. 如何通過成本費用比對收入
解釋如下
一、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都沒有辦法給出合理的比率。因為這個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不同地域的企業、不同行業的企業、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即使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這個比率都有不同情況。
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中,提到一個應稅所得率。其中製造業為5%-15%。可以把這個應稅所得率暫時的看做是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
分析時,可將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對比,計算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100%,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營業收入
成本和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