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銅和什麼金屬結合可降低成本
擴展閱讀
峽谷買一個鑽石號多少錢 2025-05-15 23:32:37
高光產品哪個牌子好用 2025-05-15 23:26:59

銅和什麼金屬結合可降低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5-24 20:09:50

『壹』 CPU散熱器,純銅 和 銅鋁結合 的哪種好

純銅的好,一般純銅的都是高端散熱器。不過真的做到100%銅的,不多!4.2G其實高端風冷也可以壓得住,稍好點就喚逗買個有熱管的塔式散熱器,下壓的也行。還有疑問歡迎追問哦!

補充一下:鋁的散熱比銅快,這種說法我認為是不對的,其實是對比熱容概念的一個誤解。其實單論比熱容,相同質量的鋁要比銅來得高。但是和滾賣鋁的密度比銅低很多,所以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銅的比熱容要遠大於鋁。之所以給人們感覺鋁導熱快是因為,在cpu散熱器中,吸收相同熱量情況下,鋁所升高的溫度比銅高,所備姿以會誤認為鋁導熱快。真正高端的散熱器會採用純銅,但是缺點也比較明顯,就是重和價格貴。之所以現在很多採用銅鋁結合的形式,其實原因主要是降低成本,它的散熱性能其實是比不過全銅的。

『貳』 做黃銅工藝品為降低成本,熔煉時可以加放什麼材料

可以加鋁,但加入量不大於7%。牌號是ZCuZn25Al7Fe3Mn3。

『叄』 什麼金屬可以和銅混合變得硬且易導電、導熱

和銅混合變得硬——這有許多金屬,叢悔輪如:鋅、錫、鉛、錳、鎳、鉬、金、銀等等
和銅混合變得易導電——這只有金和銀,它們的導電性都比銅強、加入其它金屬只能降低前飢銅的導電性
和銅混合變得導熱——這有許多金屬,如:鐵、錳、鎳、鉬、金、銀等等
但同時滿足你三點的滲信金屬——這只有金和銀,那成本高了

『肆』 什麼金屬最適合鍍金而且成本低廉鐵銅

答:如果是鎏金的話,有銅作基底就可以了,工藝簡單。但是如果要鍍金,則還先要鍍上一層鎳,然後再鍍金。從質量來說團悶,鍍金的效果好得多,鎏金是一種古老的工藝,但金與銅結合後其結構較塌春彎為鬆散,外觀比電鍍金差,保存期也較短,現在出土的古代鎏金工藝品大多都氧化了,而且鎏金要用到水銀,對人有危害,現代工藝已經很少用了。
從成本來說,主要與金的用量有關,電鍍金較為均勻,應森纖該成本較低。
基底用鐵做坯,然後按正常工藝鍍銅、鎳、金,成本最低。

『伍』 銅鋁結合技術是什麼

散熱原理——銅鋁結合技術]
目前最常用的散熱片材料是銅和鋁合金。而鋁合金容易加工,成本低,所以也是應用最多的材料。相比之下,銅的瞬間吸熱能力比鋁合金好,但散熱的速度就較鋁合金要慢。考慮了銅和鋁這兩種材質各自的缺點,目前市場部分高端散熱器採用了銅鋁結合製造,這些散熱片通常都採用銅金屬底座,而散熱鰭片則還是採用鋁合金,除了銅底,也有散熱片使用銅柱等方法,也是相同的原理。憑借較高的導熱系數,銅制底面可以快速吸收CPU釋放的熱量;鋁制鰭片可以藉助復雜的工藝手段製成最有利於散熱的形狀,並提供較大的儲熱空間並快速釋放,這在各方面找到了的一個均衡點。
熱量從CPU核心散發到散熱片表面,是一個熱傳導過程。對於散熱片的底座而言,由於直接與高熱量的小面積熱源接觸中核,這就要求底座能夠迅速將熱量傳導開來。散熱片選用較高導熱系數的材料對提高熱傳導效率很有幫助。如鋁的導熱系為735KJ/(M.H.K),銅的導熱系數為1386KJ/(M.H.K),相比較起來同樣體積的散熱片,銅的重量是鋁的3倍;而鋁的比熱僅為銅的2.3倍。所以相同體積下,銅散熱片可以比鋁散熱片容納更多的熱量,升溫更慢。同樣一塊厚度的底部,銅不但可以快速引走CPU Die的溫度,自己的溫度上升也比鋁的散熱片緩慢。因此銅更適合做成散熱器的底面。
當然,兩種金屬的結合比較困難,銅和鋁之間的親和力較差,如果接合處理不好,便會產生較大的介面熱阻(即兩種金屬之間由於不充分接觸而產生的熱阻)。在實際設計和製造中,廠商總是盡可能降低介面熱阻,揚長避短。常見的銅鋁結合工藝有:
1. 扦焊
扦焊是採用熔點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為焊料,在低於母材熔點而高於焊料熔點的溫度下,利用液態焊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然後冷凝形成牢固接合界面的焊接方法。主要工序有:材料前處理、組裝、加熱焊接、冷卻、後處理等工序。常用的扦焊方式是錫扦焊,鋁表面在空氣中會形成一層非常穩定的氧化層(AL2O3),使銅鋁焊接難度較高,這是阻礙焊接的最大因素。必須要將其去除或採用化學方法將其去除後並電鍍一層鎳或其它容易焊接的金屬,這樣銅鋁才能順利焊接在一起。
散熱片上的銅底是進行熱的傳導,要求的不僅是機械強度,更重要的是焊接的面積要大(焊著率要高),才能有效地提升散熱效能,否則不斷不會提升散熱效能,反而會使其比全鋁合金的散熱片更加糟糕。

2. 貼片、螺絲鎖合:
貼片工藝是將薄銅片通過螺絲與鋁制底面結合。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散熱器的瞬間吸熱能力,延長一部分本身設計成熟的純鋁散熱器的生命周期。經過測試發現:在鋁散熱片底部與銅塊之間使用高性能導熱介質,施加80Kgf的力壓緊後用螺絲將其鎖緊,其散熱效果與銅鋁焊接的效果相當,同樣達到了預計的散熱效能提升幅度。
這種方法較焊接簡單, 而且品質穩定,製程簡單,投入設備成本較焊接低,不過只是作為改進,所以性能提升不明顯。雖然有散熱膏填充,銅片與鋁底之間的不完全接觸仍然是熱量傳遞的最大障礙。

主要工序有:銅片裁切、校平(平面度小於0.1mm、鑽孔、塗抹導熱介質鑽孔、攻牙、清洗、強力預壓程序、兩段式鎖合作業、定扭力鎖螺絲。
其製程中主要控制好銅、鋁平面度和粗糙度,以及鎖螺絲的扭力等因素,即可得到一定的效能提升,是一種不錯的銅鋁結合方式。如果使用的導熱介質性能低劣,或是銅塊平整度不良,熱量就不能順利地傳導至鋁的散熱片表面,使散熱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螺絲的鎖合力和銅材的純度不夠,都是不良的影響因素。

3.塞銅 嵌銅

塞銅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將銅片嵌入鋁制底板中,常見於用鋁擠壓工藝製造的散熱器中。由於鋁制散熱器底部的厚度有限,嵌入銅片的體積也受到限制。增加銅片的主要目的是加強散熱器的瞬間吸熱能力,而且與鋁制散熱器的接觸也很有限,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這種銅鋁散熱器比鋁制散熱器的效果好不了多少,在接觸不良的情況下,甚至為妨礙散熱。還有一種是將銅柱嵌入鰭片呈放射狀的鋁制散熱器中。Intel原裝散熱器就是採用了這樣的設計。銅柱的體積較大,與散熱器的接觸較賣激掘為充分。採用銅柱後,散熱器的熱容量和瞬間吸熱能力都能增長。這種設計也是目前OEM採用較多的。

比較少見的三角底座
工藝一般有兩種:
1機械式鉛告壓合:
機械式壓合方式是將一塊直徑尺寸大於鋁孔徑的銅塊,通過機械的方式,將其壓合在一起,因為鋁有延展性,所以銅可以在常溫下與鋁質散熱片結合,這種方式的結合的效果也是比較可觀,但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銅在被擠壓進入鋁孔的過程中,鋁孔內表面容易被銅刮傷,嚴重影響熱的傳導。這要通過合理搭配過盈量以及優化設計銅塊的形狀來避免此類問題的產生。
2熱脹冷縮結合:
在鋁的散熱片底部加工一個直徑ψ=D1的圓孔,另外做一個直徑ψ=D1+0.1MM的銅柱,利用金屬材料的熱脹冷縮特點,將鋁質散熱片加熱至400℃,其受熱膨脹圓孔直徑擴張至D1+0.2MM以上。利用專門機器在高溫下將常溫(或冷卻後的)銅柱快速塞入鋁質散熱片之圓孔內,待其冷卻收縮後,銅柱與鋁質散熱片就能緊密結合一體。這也是一種可靠的方法,其銅鋁穩定性很高,由於沒有使用第三方介質,結合緊密度最佳。塞銅工藝可以大幅度降低接觸面間的熱阻,不但保證了銅鋁結合的緊密程度,更充分利用了兩種金屬材料的散熱特性。
但要注意銅柱和圓孔的直徑尺寸及表面粗糙度的品質控制,這些會對其散熱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在經過塞銅工藝處理後,散熱器底面往往還要經過「銑」和「磨」處理。銑工藝針對塞銅處理中的銅芯。磨工藝則針對整個散熱片底部進行磨平處理。
4.鍛造工藝(冷鍛)
鍛造工藝主要由ALPHA公司掌握,其是在金屬的特殊物理狀態(降伏狀態)下用高壓將其壓入鍛造模具,並在模具上預置銅塊,塞入降伏態的鋁中。由於降伏態時鋁的特殊性質(非液態,柔軟,易於加工),銅和鋁可以完美的結合,達到中間無空隙,介面熱阻很小。鍛造工藝難度大,成本高,所以成品價格高昂,屬於非主流產品。採用這種工藝的散熱片一般都帶有許多密密麻麻的針狀鰭片。這種工藝製造的散熱片樣式豐富,設計的想像空間較大,但成本也相對較高。
5.插齒(Crimped Fin)技術大膽改進傳統的銅鋁結合技術。先將銅板刨出細槽,然後插入鋁片,其利用60噸以上的壓力,把鋁片結合在銅片的基座中,並且鋁和銅之間沒有使用任何介質,從微觀上看鋁和銅的原子在某種程度上相互連接,從而徹底避免了傳統的銅鋁結合產生介面熱阻的弊端,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熱傳到能力,並且可以生產銅片插鋁座,銅片插銅座等各種工藝產品,來滿足不同的散熱熱需求。這種技術充分的延長了一部分銅鋁結合技術的壽命。

除了上面介紹的外,還有一些銅鋁結合的方法,但工藝主要都是得保證銅與鋁的熱接觸面的結合品質。否則其散熱效果還不如全鋁合金散熱片。新的製程是需要不斷驗證,不斷改進,最終才會達成預期的效果,在選用銅鋁結合的散熱器時切不可只看外觀,只有實際對比才能買到一個品質優良的銅鋁結合散熱器

『陸』 為什麼大公司是不會用到銅鋁復合材料現在工信部不是在推廣嗎以鋁節約銅

銅鋁復合材料要薯蘆是做的好(比如我們這種用鑄軋的)銅鋁結合面你可以當做沒有阻礙。一張鋁板一張銅板之間是沒額外電阻熱阻的,那樣的話在一些領域替代銅沒什麼問題。

但是,沒缺點的話早全覆蓋了

最大的問題就是鋁的體積電導率不如銅高,所以你要是用銅鋁復合,保證電導率的話一定得把導體尺寸做大一點。

不過優點也是有的,
比如說。1.就算為了保證銅鋁復合材料導電能和純銅一樣所以把截面積增大了,銅鋁復合材料仍升手肢然更輕。所以,比如風電,飛機的一些應用,體積大點不要緊重量是第一位的,那鋁做導線實際上更好,但純鋁外面沒有銅不好焊接也沒法去連銅件,所以表面是銅的銅鋁復吵世合材料就很好用了。 2.鋁的體積熱容比銅小(我們一般查到都是質量熱容,那個是鋁更大),所以吸收熱量以後升溫快,散熱能力強。如果是上海應撼、洛陽同一這種用鑄軋法搞的銅鋁復合材料,界面熱阻可以忽略的,那銅鋁復合板做的散熱器就結合了銅的導熱,和鋁的散熱,性能比同造型的純銅散熱器還好
3.還有,對於幾千hz以上的高頻信號,集膚效應很明顯。電流都是走表層的,那裡面是鋁對實際上的使用幾乎沒什麼影響。這樣銅鋁復合材料的性能和純銅沒什麼區別~就只剩下更便宜了

『柒』 紫銅和鋁可以結合成一種金屬嗎

可以,銅包鋁排是一種以鋁為基體,外層包覆銅,使他們之間形成永久性原子間冶金結合的雙金屬,表面光亮,圓整,無缺陷。它是將銅的高質量穩定導電性能與鋁的低成本的能源,以較低的接觸電阻,結合為一體的新型導體材料。可全面替代純銅排,銅佔比重的40%,鋁佔比重的60%,相同規格情況下是純銅排的2-2.5倍長,載流量是純銅排的85%,選擇時截面積增加10%左右可完全達到與純銅相同載流量,其力學性能和電性能均能滿足客戶的要求。
紫銅又名紅銅局察就是銅單質,因其顏色為紫紅色而得名。各種性質見銅。紫銅是工業純銅,其熔點為1083℃,無同素異構轉變,相對密度為8.9,為鎂的五倍。同體積的質量比普通鋼重約15%。因其具有玫瑰紅色,表面形成氧化帆臘戚膜後呈紫色,故一般稱為紫銅。它是含態陵有一定氧的銅,因而又稱含氧銅。

『捌』 銅跟什麼金屬融合

銅跟鋅融合——黃銅
銅跟錫融合——青銅
銅跟鎳融合——白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