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設備的年金成本計算公式
應用的是年金成本的計算公式,
年金成本=各項目現金凈流出現值的和/年金現值系數=(原始投資額-殘值收入*一般現值系數+年營運成本現值之和)/年金現值系數
其中,舊設備年金成本=[15900-4650×(P/F,15%,6)+(9450-900)×(P/A,15%,6)]/(P/A,15%,6)=[15900-4650×(P/F,15%,6)]/(P/A,15%,6)+(9450-900),這里是先乘以的年金現值系數然後再除以相同的年金現值系數所以是直接加上的。
❷ 年金成本和年金凈流量有什麼區別
兩者都是根據現值計算年金,由於使用的現值不同,所以得出的年金叫法不同。
❸ 年金成本和年金凈流量的關系是什麼
一、年金成本和年金凈流量的關系
年金成本=現金流出總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年金凈流量=凈現值/年金現值系數
兩者都是根據現值計算年金,由於使用的現值不同,所以得出的年金叫法不同。
年金成本計算中,流出是加,流入是減;年金凈流量計算中流入是加,流出是減。
二、拓展資料
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基本養老、企業補充養老和個人儲蓄性養老組成的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其中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歸入第二支柱。養老保障第二支柱的發展對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影響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制度發展的問題主要有養老金的稅收優惠政策不完善、企業年金的非強制性、養老金的投資范圍有待進一步拓寬以及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雙軌制」等。
一是健全養老金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會極大激發企業為職工建立養老金制度的內在動力。借鑒美國的經驗以及其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成功實例,建議在企業年金運行中,適當提高企業繳費的稅優幅度,並對個人繳費部分採取延遲納稅的方式。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當期延遲或減免納稅1元,則可建立20元以上的養老基金。短期看,企業年金減免稅收可能會減少國家當期財政收入,但企業年金再投入資本市場,國家從資本市場獲得的稅收可能將遠遠大於稅收損失。而且,對企業來說,稅收優惠政策能夠鼓勵並刺激企業投身職工養老保障建設。
二是養老金制度從「非強制」「半強制」逐步轉向「強制性」。根據最新《國務院批轉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若干意見》第十六條的規定:「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分類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研究推進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此可見,中央政府對改革事業單位與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心已定,並將繼續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雖然指導精神與頂層設計已有,但重要的是要按政策加快落實、推進。
實踐證明,完全自願而不具有強制性的制度,對建設養老保障體系起到的作用相當有限。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已是被國際經驗普遍證明的規范、透明、公平的養老金管理制度。為大力推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發展,建議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都應強制性推行。對於企業年金,可先轉向「半強制」,再逐步轉向「強制性」。所謂「半強制」指,要求國企及其他已經盈利的企業必須建立企業年金,先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還沒有盈利的企業可選擇建立。
待條件成熟時,要求所有單位都必須建立,實現「強制性」。只有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實現了廣覆蓋,才能真正體現社會公平。
❹ 年使用費在計算年金成本裡面扮演什麼角色
年使用費是年金成本的一部分。
年使用費是公司需要付出的資金,屬於成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