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餐飲各成本比例是多少
經營者要知道的11組數據
1、老闆利潤:15%-20%,低於20%說明管理不力,要調整。低於15%屬於投資失敗。
2、人員工資:17%-22%,高於22%需要減員增效,高於20%需要調整。
3、材料成本:20%-25%,高於25%會虧損。
4、禮品贈品等成本:5%-10%,包括轉介紹中老顧客回饋部分。
5、年業績:必須高於投資額的250%。即:投資100萬的店,年業績最少做到250萬。否則屬於投資失誤。
6、回報年限:2-4年。2年內收回投資屬於經營成功,2-4年內收回投資屬於經營一般,4年以上才收回投資屬於經營失敗。
7、日常再投入比例:10%,用於更新。
8、擴店或重裝修間隔:大於2年,不到2年。
9、促銷頻度:年2-3次,低於2次會喪失市場,高於3次會增加經營難度。
便擴店或重裝修,結局是店越開越大,債越欠越多。
10、一次訂單率:60%-80%,不到60%需要調整,有店格包裝和門市培訓。高於80%?這輩子沒見過。
11、成熟店轉介紹率:80%,高於80%說明推廣不足,低於80%說明產品服務有缺陷
。
⑵ 自己開飯店 需要多少錢開店成本高不高
自己開飯店的成本應該是要根據飯店的規模來計算的,另外,飯店的地理位置以及定位也是決定成本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開餐廳的幾個成本警戒線:
那麼,開店成本到底應該怎樣把控呢?是否有一個明確的數據指標?綜合多位餐飲人的實際經驗,整理了出幾個餐飲成本警戒線,以供參考。
1、租金成本:不超過預估銷售額的10%。
某餐飲創始人透露,他們在考慮租金成本時規定,要將租金成本控制在營業額的10%以內。
為什麼不是定一個額度,而是定一個比例呢?因為租金具體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營業額能夠達到多少,好地段的商鋪租金肯定會高,但是相對的營業額也會比較高。
另外,為了防止亂漲房租的現象出現,簽訂租房合同時,租期是多長、租期內是否會漲房租、會漲多少,都要事先和房東商量好,並在合同上說明,以防後期成本過高難以為繼。
2、人力成本:不超過銷售額的20%。
人力成本這塊,不同業態的餐廳差別很大,低的會佔12%~13%,高的甚至會超過20%,但是比較合理的是不要超過20% 。
現在,人力成本占餐廳成本的比重越來越高。尤其是中式正餐,一個好的廚師往往薪資不菲,為了留住一些優秀的人才,有時餐企還會採用股份分紅等手段。即便如此,人力成本也要盡量控制在銷售額的20%以內,否則餐廳的經營將難以為繼。
3、采購成本:營業額的30%。
餐飲的本質是食物,所以食材的質量一定要有保證。營業額的30%這個比例,一方面可以保證食材品質,另一方面又不至於太高而拖垮整個餐廳的經營。
對於采購成本的控制,比如,找到第一手的優質食材供應商,砍掉中間環節;定期對食材的市場價格進行考察,充分掌握食材市場價格信息,等等。
4、裝修成本:開業預算的25%~30%。
對於裝修費用,多位老闆均表示,這個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准,需要根據餐廳的定位和預算進行綜合考量。
不同類型的餐廳對裝修成本的要求不一樣,正餐類無論中餐還是西餐,對裝修的要求都較高。在進行預算時,祖母的廚房西餐廳的裝修費用一般占開業預算的25%~30%之間,「我們的人均消費在130元左右,所以裝修費用一定不能夠太低,必須要讓顧客進店以後感覺來得值。」
小結
表面上看,餐飲是一個低門檻行業,研究生畢業可以干,初中文化水平也可以干。其實,餐飲行業卻內有乾坤。
所以,開餐廳絕不能想當然,嚴謹的數據導向型思維、事先進行全方位考察和科學測算、對每一分錢的用途都精打細算,才能夠走出「三月死」的魔咒 。
⑶ 開個餐飲店需要的成本是多少
開餐飲店的成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開店前期投資:這包括租金、裝修、設備采購等費用。讓碰陸租金和裝修費用會根據地區、店鋪面積和品牌檔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設備采購費用會根據餐飲類型和菜單需求而有所不同。
食材成本:這包括食材采購、存儲、加工等費用。食材成本通常佔到餐飲店總成本的較大部分,所以需要仔細控制采購渠道和質量,以及避免浪費。
人力成本:這包括員工工資、社保、福利等費用。餐飲店需要僱傭廚師、服務員、清潔工等人員,這些人員數量和薪資水平會根據店鋪規模和餐飲類型而有所不同。
運營成坦頃本:這包括水、電、燃氣等公用事吵敬業費用、廣告、保險、稅費等費用。這些費用會根據店鋪規模、地區、營銷策略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計算開餐飲店的成本需要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預算和規劃,並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同時,還需要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和銷售目標,以保證收支平衡和盈利能力
軟體的成本一些設備點餐。當然也可以通過免費到傳遞寶實現點餐,積分,抖音營銷等
⑷ 開個餐飲店需要的成本是多少
4到6萬。
1.標准店
餐飲店的加盟費是1萬元,房租費用是2000元,門店裝修費用是1萬元,還要有700元的設備費、1100元的進貨費、1200元的宣傳費,還要有700元的開業費。人員工資5000元、水電雜費每月200元,要有3000元的流動資金,合計總投資成本是4萬元左右。
2.精緻店
餐飲店的加盟費是2萬元,房租費是2500元左右。門店裝修費是1.2萬元,還要有800元的設備費、2000元的進貨費,2000元的宣傳費、還要有900元的開業費,人員工資6000元,水電費每月300元,要有4000元的流動資金,合計總投資成本是5萬元左右。
3.旗艦店
餐飲店的加盟費是3萬元,房租費是3000元左右,門店裝修費是1.4萬元,還要有900元的設備費、3000元的進貨費、2200元的宣傳費、還要有1000元的開業費。人員工資7000元、水電費每月400元、要有5000元的流動資金,合計總投資成本是6萬元左右。
我國餐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既有行業自身發展過程中伴隨的問題,也有來自國外餐飲的競爭壓力。
人才不濟
餐飲教育科研滯後,全國沒有本科烹飪院校,餐飲職業經理人隊伍培養和專業培訓工作滯後。行業人員素質不高,缺乏高層管理人才和烹飪技術人才。
尤其是廚師資格認證混亂,名師大師認證失范,出現花錢買證現象。外資餐飲企業以各種優惠條件吸引中餐技術、管理、服務、文化等方面人才,導致中餐企業人才大量流失。
除了基層工作人員缺乏,餐飲業經營管理層也面臨著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據記者了解,像大連海鮮漁港、天下春、一家春、甘露餃子館這樣的有一定規模的餐飲企業,都在不斷提升其裝修檔次和服務檔次。
因此對樓面經理、總經理助理人員的工資收入都有所提高,有的已達到3000至5000元。這些管理層人員需要做的工作大致是:管理服務員、布置一天工作、隨機協調人員等等。
企業競爭
與國外餐飲相比,國內餐飲企業在硬體、軟體,尤其是在管理、服務方面的差距較大。加入wto後,更多外資餐飲企業的進入加劇我國餐飲行業的競爭。國外餐飲企業進入中國,對我國餐飲經營理念、服務質量標准、文化氛圍、飲食結構、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等將產生深刻影響。
而中國本土品牌餐飲走出去步伐較慢,競爭力不強。在國外,中餐企業大多表現為規模小、環境不佳、服務不到位,中餐特色不明顯。在國內,中餐企業面臨著外國品牌餐飲企業的擠壓。
法規滯後
我國餐飲行業缺乏規劃引導,在快速發展中有盲目、無序和低水平發展的現象。尚未建立適用於餐飲業的國家級法規,缺乏系統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和強制性標准,餐飲企業的標准參差不齊,內容不全面、技術知識含量低,缺乏全國統一性。
規范秩序
我國餐飲業缺乏統一的行業執法,市場秩序不規范,餐飲環境不衛生,食品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市場管理和行業管理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
結構失衡
由於競爭加劇、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大眾化餐飲在一些地區發展很不平衡。行業內高檔餐飲勢頭強勁,中低檔餐飲服務明顯不足。
產業化低
我國餐飲業總體仍處於小、散、弱的狀態,90%以上的餐飲企業為小企業,2007年規模最大的100家餐飲企業營業額僅占整個餐飲市場的8.5%。
與國際知名餐飲公司相比,中國知名餐飲公司的企業規模、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經驗等差距較大。此外,餐飲業上游供貨商不成熟,農業、牧業、農副產品食品初加工過於分散、生產初級,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
⑸ 餐飲業人力成本控制在多少百分比內比較合適
如果按照最低收益10%算,餐飲業的人力成本不要超25%,少一點就多一點收益。
收益再少於10%就很難再做了。
⑹ 餐飲各成本比例是多少
1、老闆利潤:15%-20%,低於20%說明管理不力,要調整。低於15%屬於投資失敗。
2、人員工資:17%-22%,高於22%需要減員增效,高於20%需要調整。
3、材料成本:20%-25%,高於25%會虧損。
構成:由於生產、銷售、服務統一在售價里實現,除了原料(主料、配料、調料)成本和燃料成本之外,其他費用,如職工工資、租金、稅金、水電費用、經營管理費用等,很難在售價里將其逐一劃分清楚。
餐飲業傳統的習慣是產品成本就只算主料、配料、調料、燃料費用。經營管理費用則另用百分比來表示,例如,用銷售毛利率30%、40%、50%、60%等來實現。
餐飲各成本比例特點:
1、變動成本比重大餐飲部門的成本費用中,除餐飲產品飲料外,在營業費用中還有物料消耗等一部分變動成本。這些成本和費用隨銷售數量的增加而成正比增加。這個特點意味著餐飲價格折扣的幅度不能像客戶價格那麼大。
2、可控製成本比重大除營業成本中的折舊、大修理費、維修費等不可控制的費用外,其他大部分費用成本以及餐飲原料成本,都是餐飲管理人員能夠控制的費用。這些成本發生額的多少直接與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的好壞相關,並且這些成本和費用占營業收入的很大比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餐飲業成本
⑺ 酒店酒水成本一般為多少
25%-40%左右。根據高級酒店采購成本控制顯示,據統計,我國飯店行業,弊攔食品原料成本占食用收入的比例為35%-50%左右,酒水成本占酒水收入的25%-40%左右,一直是酒店相對穩定的收首碧益,並且利潤相對較高。酒水成本:廣義的酒水成本是指餐飲部在經營酒水時所支付的各種費用租芹胡;狹義的酒水成本是指購買酒水所支付的費用。
⑻ 10元/餐的快餐,菜品控製成本佔百分之多少比較合理,能做幾葷
快餐十塊錢,只能一葷一素加半葷,現在物價上漲,所有的食材都在漲價,只能挑一下便宜的食材來做了,葷菜,比如肉沫蒸水蛋,半葷干鍋土豆,在來一個青菜,在店面偏僻店租低,所有的食材只能在批發市場拿貨的情況下,成本控制在百分之五十,比打工強點,畢竟也是薄利多銷嘛,僅供參考[害羞]
公司外面的很多快餐店。有幾家店的生意特別好,有一家特別的客人特別多。
12元一位的快餐,葷素不限,吃多少拿多少,放在餐台上的菜大概4葷4素左右,看客量,菜沒有了後廚會炒好續上。再搭配著炒菜和面條這些。
每天生意都很好。最開始一條街就他們家在賣這個,後來一條街好幾家,但是他家味道好,菜色也不錯,生意也沒淡。
米飯1塊,菜每個人成本4塊,再加租金什麼的,這個就靠走量了。長期的話最好找個供應菜的供應商,這樣成本會低很多。
這是成都這邊的有些快餐店的做法。
在深圳還看到過,快餐自選,然後排隊稱菜。不過稍微貴一點,每個人選擇的量不一樣。
按照餐飲基本的利潤點都是在50%、十塊錢的快餐看你做什麼的:小炒、自選、燒臘、豬腳飯等等。基本以豬腳飯為例子、一份白飯成本0.8元左右、一份豬腳的大概3-3.5元、配菜酸菜0.5元,湯可以忽略不計、飯盒0.3元,算起來5-6塊錢成本,走的是薄利多銷的流水,餐飲行業賺的都是辛苦錢、希望對你有幫助
菜品成本控制在40%是比較合理的,你還有煤氣人工鋪租成本,快餐主要靠量,薄利多銷。
我認為菜品可以控制1葷1素。
假設有300塊,菜品成本就120元要做30個快菜,只能說以現在的物價,買菜的太難了!
以上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謝謝!
10元的快餐一般利潤都是40%-60%左右,建議一葷一素或者兩素一葷。受到很多因素牽制,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店鋪地段,人流量,人力成本等等)
十元盒飯的利潤高達五元甚至是五元以上。肉0.8兩=1.8元,素菜=1元,大米3兩=0.6元,調料0.3元,油0.3元,即一份盒飯原材料成本=1.8+1+0.6+0.3+0.3=4元,行業一般標准原材料成本為售賣價格的60%左右。
一般十元的快餐利潤都在50%左右,一葷兩素。
60%,一葷三素
成本佔百分之60左右,可以有一個葷菜!
百分之30合適
⑼ 餐飲業成本佔比多少
餐飲業成本佔比:老闆利潤:15%-20%,低於20%說明管理不力,要調整。低於15%屬於投資失敗。人員工資:17%-22%,高於22%需要減員增效,高於20%需要調整。材料成本:20%-25%,高於25%會虧損。禮品贈品等成本:5%-10%,包括轉介紹中老顧客回饋部分。年業績:必須高於投資額的250%。即:投資100萬的店,年業績最少做到250萬。否則屬於投資失誤。
拓展:
1、餐飲業(catering)是通過即時加工製作、商業銷售和服務性勞動於一體,向消費者專門提供各種酒水、食品,消費場所和設施的食品生產經營行業。按歐美《標准行業分類法》的定義,餐飲業是指以商業咐衡贏利為目的的餐飲服務機構。在我國,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的定義,餐飲業是指在一定場所,對食物進行現場烹飪、調制,並出售給顧客主要供現場消費的服務活動。
2、餐飲業主要分為旅遊飯店、餐廳( 中餐、西餐) 、自助餐和盒飯業、冷飲業和攤販五大類。具體又分為三種類型: 便利型大眾餐飲市場、高檔型餐飲市場、氣氛型餐飲市場。便利型頌簡空大眾餐飲市場都是大眾消費; 高檔型餐飲市場二級、三級城市非常多,尤其在三級城市裡; 氣氛型餐飲市場是夾在高檔和低野瞎檔之間的檔次,主要是一些主題餐廳、氣氛餐廳。
⑽ 餐飲成本占營業額的多少才合理
看你做的餐飲類型:
快餐的成本占營業額的40-45%是合理的
如果是像飲料,甜品一樣的餐飲類型,一般佔20-30%是合理的
麵食類產品寬遲念,,佔30%左右是合理的。慎困
如旦虧果需要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提升,可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