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的流程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的程序:
一、工作由誰做及怎麼做
1、現代大中型的生產企業一般都採用自動化管理,運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的簡稱)進行成本核算,如庫房的領料、人力部門的考勤、車間的產量及廢品率等;運用財務軟體進行賬務處理,輸入記賬憑證、審核、記賬、結賬及出報表。
在車間專設成本核算員,負責輸入、收集及整理與生產產品有關的數據;在財務上專設成本會計,根據ERP系統調出列印的單據、成本核算員及人力部門提供的各種成本匯總表,輸入記賬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2、小型的生產企業目前一般還是採用手工處理,崗位設置不是非常明確、細致,可能會在車間的生產工人中指定一個人,負責收集領料單、工時產量記錄單等與產品成本有關的單據,待月中或月底送給會計,再由會計編制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進行賬務處理。
二、了解企業的產品
只有了解了行業及自己企業的工序(如做服裝,裁剪→縫制→熨燙)、生產工藝,及每一個產品的BOM(物料清單),才能真正做好產品的成本核算。
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即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來確定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產品成本的構成項目)。
(1)直接材料,是指為生產產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其中燃料、動力等佔用比重大時,也可單獨設置項目。另外如有自製半成品,一般也要單獨設置項目。
(2)直接人工,是指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費用。
(3)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各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各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如車間主任等)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機物料消耗、辦公費、水電費、保險費等。
2、將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成本,區分為應當計入本月的產品成本與應當由其他月份產品負擔的成本。
主要注意類似預付保險費等費用,要按權責發生制攤銷。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成本,在各種產品之間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每種產品的成本。
如果同一車間同時生產多種產品時,能按產品區分的材料及人工費則分別核算;不能區分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可按各產品的定額消耗量等對材料進行分配,按定額工時等對人工費進行分配。
4、對於月末未全部完工的產品,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企業應當根據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條件,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6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2)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3)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4)約當產量比例法;
其基本做法是:
第一步,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率(完工程度)
第二步,計算費用分配率(即每件完工產品應分配的費用)
費用分配率(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量 )
第三步,求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數量×費用分配率
第四步,求出在產品的成本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完工產品成本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6)定額比例法。
Ⅱ 生產型企業產品成本如何核算
生產型企業的成本核算,可以根據生產及產品的特點可採用適合自己企業的一種核算方法,如分步法,品種法,逐步結轉法,平行結轉法,主要是料工費的歸集及分配,做到准確清楚就可以保證成本正確,利潤實際。
Ⅲ 如何進行成本的核算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注意事項
1、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為分步法。
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
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為定額法。
Ⅳ 生產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法,ABC法等。
1、品種法:
(1)定義: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品種法的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別、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
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