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標准成本差異是指什麼由什麼構成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標准成本差異是指什麼由什麼構成

發布時間: 2023-05-12 03:26:15

A. 標准成本法的差異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分析
直接材料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是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該項差異形成的基本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材料價格脫離標准(價差),另一個是材料用量脫離標准(量差)。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價格差異=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標准價格)
材料數量差異= (實際數量-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價格差異+數量差異
材料價格差異是在采購過程中形成的,采購部門未能按標准價格進貨的原因主要有:供應廠家價格變動、未按經濟采購批量進貨、未能及時訂貨造成的緊急訂貨、采購時舍近求遠使運費和途耗增加、不必要的快速運輸方式、違反合同被罰款、承接緊急定貨造成額外采購等等。
材料數量差異是在材料耗用過程中形成的,形成的具體原因有:操作疏忽造成廢品和廢料增加、工人用料不精心、操作技術改進而節省材料、新工人上崗造成多用料、 機器或工具不適用造成用料增加等。有時多用料並非生產部門責任,如購入材料質量低劣、規格不符也會使用料超過標准;又如加工藝變更、檢驗過嚴也會使數量差 異加大。
2.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是指直接人工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它也被區分為價差和量差兩部 分。價差是指實際工資率脫離標准工資率,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又稱為工資率差異。量差是指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其差額按標准工資率計算確定 的金額,又稱人工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工資率差異= 實際工時×(實際工資率-標准工資率)
人工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標准工時)×標准工資率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 工資率差異+人工效率差異
工資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生產工人升級或降級使用、獎勵制度未產生實效、工資率調整、加班或使用臨時工、出勤率變化等。直接人工效率差異形成的原因,包括工作環境不良、工人經驗不足、勞動情緒不佳、新工人上崗太多、機器或工具選用不當、設備故障較多、作業計劃安排不當、產量太少無法發揮批量節約優勢等。
3.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
變動製造費用的差異,是指實際變動製造費用與標准變動製造費用之間的差額。它也可以分解為價差和量差兩部分,價差是指變動製造費用的實際小時分配率 脫離標准,按實際工時計算的金額,稱為耗費差異。量差是指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按標準的小時費用率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變動費用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 實際工時×(變動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費用標准分配率)
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實際工時-標准工時)×變動費用標准分配率
變動費用成本差異= 變動費用耗費差異+變動費用效率差異
變動製造費用的耗費差異是部門經理的責任,他們有責任將變動費用控制在彈性預算限額之內。
變動製造費用效率差異形成原因與人工效率差異相同。 1、二因素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為耗費差異和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 -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固定製造費用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
= (生產能量-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2、三因素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是將固定製造費用的成本差異分為耗費差異、效率差異和閑置能量差異三部分。耗費差異的計算與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將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 量差異進一步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際工時未達到標准能量而形成的閑置能量差異;另一部分是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而形成的效率差異。有關計算公式如下:
耗費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生產能量
閑置能量差異= 固定製造費用預算-實際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 (生產能量-實際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實際產量標准工時)× 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

B. 什麼是成本差異成本差異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成本差異是指實際產品成本脫離標准成本的差異額。
成本差異按不同標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的節約差異額,一般用F表示;
不利差異: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的超支差異額,一般用U表示。
(2)價格差異和用量差異。
價格差異:由於實際價格脫離標准價格而形成的差異;
用量差異:由於實際用量脫離標准用量而形成的差異。

C. 標准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

一. 標准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配巧拆法.這種方法不僅間接費用是預計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預計的數字來計算的,這種成本的計算方法稱為標准成本制度.
二. 實際成本是企業在取得各項財產時付出的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
(一)標准成本的性質:標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運轉情況下製造產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實際發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實際成本制度中,間接費用是按事先規定的比率分攤到產品中去的,而標准成本制度也同樣的辦法處理.
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對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算方法不同.
實際成本制度採用每種產品實際發生直接成本數額;
而標准成本制度則採用從直接材料和培棗直接人中,產生的標准單位成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用標准成本記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既用標准成本,也用實際成本記賬.
(二)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的比較:就直接材料來說,直接材料的標准成本,就是製造單位產品時所需要的標准材料用量和這些材料在正常情況下的價格(標准價格)的乘積.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確定標準直接人了成本.單位產品標準直接人工成本,是標准小時工資率和標准工時的乘積.而一批產品的標準直接人工成本,則是單位產品的標準直接人工成本和產品數量的乘積.在標准成本制度中,也採用事先規定的間接費用率,但一批產品的間接費用鄉則是事先規定的間接費用率和標准數量的乘積.
除了這個差別以外,不論是實際成本制度,還是標准成本制度,對間接寬猜費用的處理都是一樣的.標准成本在分批法和分步法中都能應用.
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異稱為差額.實際成本超過標准成本稱為逆差或虧損差額,反之,則稱為順差,或盈餘差額.

D. 產品標准成本通常由什麼構成

直接材料標准成本。產品標准成本通常由直接材料標准成本構盯櫻成。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豎謹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余則基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E. 成本會計:成本差異分析問題和定額成本法問題

成本差異是產品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的差額。實際成本超過標准成本所形成的差異稱為不利差異,通常用字母A來表示;實際成本小於標准成本所形成的差異稱為有利差異,通常用字母F表示。

材料差異計算:

單位產品實際材料用量=實際總用量÷實際產量=6500÷880=7.3864千克/件

單位產品標准材料成本=單位標准用量×標准單價=4×1.5=6元

單位產品實際材料成本=實際用量×實際單價=7.3864×2=14.77元

單位產品材料成本總差異=實際成本-標准成本=14.77-6=8.77元

其中:材料數量差異=(實際用量-標准用量)×標准價格=(7.3864-4)×1.5=5.08元

材料價格差異=(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用量=(2-1.5)×7.3864=3.69元

計算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

=實際產量下直接材料實際總成本-實際產量下的直接材料標准總成本

=實際用量×實際價格—標准用量×標准價格

=(實際產量下實際用量—實際產量下標准用量)×標准價格+(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直接材料價格差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成本差異

F. pac成本和標准成本差異

差異在於應用場景不同。
1、pac成本兆飢是一種反映實際成本與預算成啟猜亂本之間差異的計算方法,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之間的差異,並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調整和管理。
2、標准成本是一種理論計算方法,可以幫助企業了解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構成,並進行成本悄檔控制和管理。

G. 標准成本差異產生原因有哪些

標准成本一詞准確地講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單位產品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產品的悄脊模標准消耗量和標准單價計算出來的。 單位產品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它又被稱為「成本標准」;另一種含義是指「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啟緩它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成本標准計算出來的,野戚即: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 標准成本是目標成本的一種 目標成本是一種預計成本,是指產品、勞務、工程項目等在生產經營活動前,根據預定的目標所預先制定的成本。這種預計成本與目標管理的方法結合起來,就稱 為目標成本。目標成本一般指單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和估計成本等,而標准成本相對來講是一種較科學的目標成本。 計劃成本是根據計劃消耗定額計算的,表示計劃期預定成本;定額成本是根據目前使用的定額計算的。企業應通過各項措施,有步驟地降低現行定額,以求達到計劃中所規定的成本水平。 目標成本管理是目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制定目標成本是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礎。推行目標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推動全體職工人人關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從而能夠更好地貫徹經濟責任制,進一步降低成本。

H. 什麼是成本差異成本差異有哪些類型

在標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虧山輪異,是指一定時期生產一唯賣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實際成本與相關的標准成本銷信之間的差額。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純差異與混合差異、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I. 成本差異是什麼

成本差異是在標准成本控制系統中,成本實際發生額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額。通過實際發生額與標准成本相比較,找出差異和發生差異的原因,作為考核降低成本的基礎和改善企業今後經營活動的基礎。標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標准成本、直接人工標准成本和製造標准費用,同標准成本的種類相對應,成本差異也分為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製造費用差異。

成本差異按照不同標准可分為以下類型:
(1)用量差異與價格差異
用量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用量消耗與標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如下:
用量差異=標准價格×(實際用量一標准用量)
價格差異是反映由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等要素實際價格水平與標准價格水平不一致而產生的成本差異。其計算公式為:
價格差異=(實際價格一標准價格)×實際用量
(2)純差異與混合差異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類差異在計算時都需要假定某個因素變動時,其他因素固定在一定基礎上不變。把其他因素固定在標準的基礎上,計算得出的差異就是純差異。
與純差異相對立的差異就是混合差異。混合差異又叫聯合差異,是指總差異扣除所有的純差異後的剩餘差異。
(3)有利差異與不利差異
有利差異,是指因實際成本低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節約差。不利差異,則指因實際成本高於標准成本而形成的超支差。但這里的有利與不利是相對的,並不是有利差異越大越好。例如,不能為了盲目追求成本的有利差異,而不惜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4)可控差異與不可控差異
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相聯系而形成的差異,又叫主觀差異。它是成本控制的重點所在。
不可控差異,是指與主觀努力程度關系不大,主要受客觀原因影響而形成的差異,又叫客觀差異。

J. 標准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差異來源於原料哪些原因

標准成本差異一般分為數量差異和價格差異襲搭侍兩種。計算標准成本差異枝亮時,可按下式計算:
成本差異=實際成本-標准成本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實際數量×實際價格-實際數量×標准價格+實際數量×標准價格-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實際價格-標准價格)×實際數拍吵量+(實際數量-標准數量)×標准價格
=價格差異+數量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