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項目停產,已經發生的產品成本在財務上如何處理
確定是項目終結非中斷,前期投入的就屬於與經營無關的損失,應該把凈損失統統計入營業外支出。並進行所得稅專項申報才能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未使用的設備不允許計提折舊,會計上已經計提了的做調增處理。你可以查一下專項申報的細節內容
㈡ 在建工程項目取消後,之前發生的費用是否可在營業外支出中列支
公費、電話費、招待費及差旅費一般放在管理費用里核算,不直接計入工程成本。贊助費應該放在營業外支出,當然也不應該直接計入工程成本
㈢ 一個成本項目歸集多個合同怎麼結轉
您好,一個成本項目歸集多個合同的結轉需要按照以知襪下步驟襲猛昌進行:
1. 確定成本項目:首先需要確定需要歸集的成本項目,例如勞務費、材料費、運輸費等。
2. 歸集多個合同:將該成本項目在多個合同中發生拍扒的費用進行歸集,可以通過製作合同費用清單或者合同費用明細表等方式進行。
3. 匯總成本:將歸集的費用進行匯總,得出該成本項目在多個合同中的總費用。
4. 分攤成本:根據各個合同的比例,將總費用進行分攤,得出每個合同需要結轉的成本金額。
5. 結轉成本:將分攤後的成本金額進行結轉,可以通過製作結轉憑證或者直接在會計系統中進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成本項目歸集和結轉時,需要遵循會計准則和稅法規定,確保合規合法。同時,也需要進行好相關的記錄和檔案管理,以備查驗和審計。
㈣ 項目未能實施 已發生的成本如何處理
項目未能實施,已發生的成本即生產成本,直接轉入管理費用。
解釋分析: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企業應通過「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項目未能實施,已發生的成本符合生產成本,可計入該科目。
該科目借方登記企業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管理費用,結轉後該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費用處理方式。
1、直接支付費用。
屬於直接支付費用的主要業務有招待費、審計費、訴訟費等。
2、轉賬攤銷費用。
屬於轉賬攤銷費用的項目有折舊費、低值易耗品攤銷費、無形資產攤銷費、提取壞賬准備等。
3、預付待攤費用。
預付待攤費用主要是指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4、預提應付費用。
預提應付費用是指採用預提方法核算應由本期負擔,而在以後各期支付的費用。如企業選擇預提方法核算固定資產大修理費、企業計提的職工教育經費等。
㈤ 待攤費用取消後,怎麼轉
該科目在新會計准則中已經被廢除,對原來歸屬於待攤費用下的支出按具體情況在新會計准則下分別處理,具體如下:
1、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
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改良支出, 應通過「長期待攤費用」科目核算, 並在剩餘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 採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2、固定資產修理費
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 不再採用待攤或預提方式, 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企業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 借記「銷售費用」科目, 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預付經營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
超過一年以上攤銷的固定資產租賃費用, 應在「長期待攤費用」賬戶核算。
4、低值易耗品攤銷、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採用一次轉銷法的, 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 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貸記「周轉材料」。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 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 借記「周轉材料( 在用) 」, 貸記「周轉材料( 在庫) 」; 攤銷時應按攤銷額, 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貸記「周轉材料( 攤銷) 」。
(5)項目取消成本如何轉移擴展閱讀:
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的原因
(一)遵循資產負債觀
新准則強化資產負債觀,淡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觀更符合信息有用性,將已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即不符合資產定義的項目剔除出資產負債表。
比如,「待攤費用」本質上是一種費用,屬於無價值資產,是企業一經發生就已消耗的一項「沉沒成本」,它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流通性,假如企業破產,是不可能用它來償還債務的。
如果將它歸類於資產,會虛增企業的資產總額,虛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嚴重影響企業財務指標的公允性,不利於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狀況作出正確的判斷。
上述有些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或者採用「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替代科目,其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沒有遵循資產負債觀,不符合新准則的要求。
(二)符合新准則中會計要素的定義
從新准則對資產的定義看,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發生,應由當期及以後各期負擔的費用,直接表現為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企業資產、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預期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
因此不能被劃入資產范疇。新准則規定,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預提費用是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雖然這些費用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但它們並不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其同樣不符合新准則對負債的定義。
再看新准則對費用的定義,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這一定義能很好地包容「兩費」的定義,因為每一個「兩費」明細項目的設置都是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而且每個項目經濟利益的流出額都能可靠地計量。因此,「兩費」應隸屬於新准則中的費用要素而不是資產或負債要素。
(三)對權責發生制不構成障礙
新准則將權責發生制提升為會計基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作為權責發生制主要賬戶的「兩費」不能被取消。
雖然在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方面,權責發生制較收付實現制具有較大的優越性,但由於其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也往往帶來巨大危害。
例如,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相關性和重要性等相矛盾,會使企業虛列資產和虛增當期利潤。
(四)有利於解決實務中的問題
在實務中,有些企業對「兩費」業務進行核算時,故意作賬戶游戲,利用「兩費」作為調節利潤的「蓄水池」或「變壓器」,成為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慣用手段。
概括起來,利用「兩費」做假賬主要有隨意改變「兩費」的攤銷、預提期和攤銷、預提額:「掛而不攤」掩蓋虧損;將不屬於「兩費」的內容列入「兩費」。
將屬於「兩費」的內容未列入「兩費」:「兩費」攤入和預提對象不正確:「兩費」在會計報表上披露不準確等幾種情況。
另外,預提費用還增加了納稅調整的工作量。所以,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這些過渡性科目,限制了企業調節各期利潤的操縱空間。
將發生的受益期在一年以內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這樣既簡化了會計核算,又比較容易理解,也減輕了審計人員對該類業務審計的工作量。
㈥ 關於工程項目終止後前期支出賬務處理
我們公司准備一項基礎建設,發生了一些設計費、測會費、咨詢費等直接計入了「在建工程」,後在因各種原因終止了此項工程,那原計入「在建工程」支出如何賬務處理——先轉入固定資產清理,清理的凈虧損轉入營業外支出。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在建工程
借: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可以稅前例支嘛——報稅務局備案後,可以稅前例支。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