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暫估成本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一、暫估入庫:借方是原材料(暫估金額),貸:應付賬款 —暫估 / 無票( XX 供應商)(暫估金額);
二、暫估回沖:
1 、紅字沖回暫估入庫:借方是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貸方是應付賬款—暫估 / 無票 XX 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 、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借方是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貸方是應付賬款— XX 供應商(發票含稅金額)。
以上就是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的相關內容。
暫估成本是什麼
暫估成本是企業當月購買的材料已經驗收入庫,但沒有收到對方開具的正式發票。因此,在計算本月底材料成本時,會計只能根據合同中的單價金額暫估入庫,材料成本為暫估成本。暫估也是本月存貨已入庫,但采購發票沒有收到,存貨入庫成本費不確定。因此,要使月底能夠計算出准確的企業庫存成本,需要把這部分的庫存暫估入賬,就成為了暫估憑證。暫估業務可以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對已驗收入庫的購買商品,但未收到發票的,企業需要在月底合理估計入庫成本,如合同協議價格、當月或近期同類商品的購買成本、當月或近期同類商品的購買成本、當期市場價格或同類商品流通環節的平均成本率。本文主要寫的是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的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
❷ 暫估成本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企業會計人員對早伍於已入庫但尚未收到發票的存貨,一般採取暫估成本的的方法處理賬務。暫估成本時,會計分錄該怎麼做?
暫估成本如何編制會計分錄?
暫估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采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暫估金額)
必須注意的是,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 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脊喊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陸野或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
原材料:原材料即原料和材料。原料一般指來自礦業和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產品;材料一般指經過一些加工的原料。
原材料可分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其存放地點可分三類,分別是在途物資,庫存材料,委託加工物資。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會計分錄
固定資產暫估入賬一般是指固定資產已經投入使用,但還沒有取得全額的發票時處理的,可以先按照合同規定金額暫估入賬,並從入賬次月起計提折舊。等發票到了以後再調整固定資產入帳價值。(只調整固定資產原值,已提折舊不調整)。
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XX資產——暫估
貸:在建工程或其他相關科目
❸ 暫估成本,怎麼估會計分錄
1、估入
借:庫存商品-XXX
貸:應付賬款--暫估
2、下月初,暫估入賬要沖回
借: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估價入賬是在沒有取得發票時暫估入賬的,取得發票時,就不是暫估入賬了。暫估入賬可以用入庫單作為附件。
(3)暫估成本怎麼錄憑證擴展閱讀:
一般情況下,成本應以實際發生額予以確認;
如果將要發生的成本能夠確實可靠地估計並計量的話,也可以在當月按估計值入賬;
譬如月末,在發票未到,貨物已到的情況下,應該暫估相關原材料或物資暫時入帳;
待下月初應將此分錄按暫估金額紅字沖回.
待發票到達後按實際發票列明金額處理.
對暫估人賬發生的成本,如果遵守原則,且納稅人不存在濫用暫估入賬少繳或不繳所得稅的情形,原則上可在稅前扣除.
實務中稅務較多運用的原則如下:
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發票已到達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證明暫估入賬真實性的其他原始憑證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納稅調整,否則應做納稅調整.
不同財務軟體對暫估的管理
采購入庫業務,大概分三種情況:貨票當期全到,票到貨未到,貨到票未到。會計制度上是要求使用月初沖回,國產軟體目前對暫估入賬處理方式多數支持月初回沖、單到回沖和單到補差的三種方式,供客戶選擇,部分軟體只提供單到回沖的方式。在存貨核算系統中,分外購入庫核算和存貨暫估入賬兩種方式,暫估計方式又分兩種:手工暫估和使用計劃價/最新出入庫價暫估。
材料暫估的會計處理:
1、采購或倉庫部門收到實物時,按對方送貨單據或合同價格填制一式幾聯入庫單,實物進入倉庫。當月終了,對於本月尚未收到發票賬單的收到商品的憑證,分別商品科目,抄列清單,按應付給供應單位的價款,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包裝物等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材料)
2、收到材料的發票賬單並隨同開出承兌的商業匯票付款,驗收單附發票後,會計做賬:
借:原材料、包裝物等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同時,根據發票賬單所附驗收單的日期或附表,統計本發票賬單需要沖減以前月份材料暫估的金額,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包裝物等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材料)紅字
❹ 暫估成本分錄怎麼處理
1、估入。借:庫存商品-XXX,貸:應付賬款--暫估
2、下月初,暫估入賬要沖回 。借: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
3、估價入賬是在沒有取得發票時暫估入賬的,取得發票時,就不是暫估入賬了。暫估入賬可以用入庫單作為附件。
4、舉個例子。二月採用發票入賬所二月先沖銷12月份暫估 再按發票正常入賬沖銷跟入賬上面樣分錄。暫估時候成本下處理:要分兩筆先沖原來結轉成本。
5、借:主營業務成本 -50000,貸:庫存商品 -50000,再按正常結轉次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42735.04,貸:庫存商品 42735.04。
6、或者上面兩分錄合,借:主營業務成本 -7264.96,貸:庫存商品 -7264.96。
❺ 請問暫估入帳憑證怎麼做
月末暫估入庫憑送貨單和入庫單:
借:原材料
貸:應付帳款-暫估
下月初紅字沖回: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帳款-暫估(紅字)
來到發票: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企業
問題補充:月初還需沖回嗎?
是的,月底暫估,下月初還需沖回。
❻ 關於暫估時需要哪些憑證的問題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當月月末以無發票對應的入庫單做橋旅輪暫估,附件可以不用,也可以用手上的入庫單敏信原件做一份清單,次月月初原憑證沖回。直到收到發票為止。第鎮敗二種方法是當月月末以無發票的入庫單做暫估,附件用復印件,次月不沖回,等發票收到後才沖原暫估的憑證,按發票做一張正確的憑證。
❼ 暫估成本分錄怎麼處理
暫估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采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需要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
1.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暫估金額)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暫估金額)
必須注意的是,因未取得增值稅發票的,不能申報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因此,不存在進項稅額的暫估抵扣問題,且上述分錄中,暫估金額應當按照不含稅價格口徑暫估。
2. 暫估回沖
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沖回,但在實際工作當中,如果當月發票還是沒有收到,月初沖回月末再次暫估,會無形中加大工作量,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沖回。
(1)紅字沖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原暫估金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無票XX供應商(原暫估金額,紅字)
(2)收到發票,做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發票不含稅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稅額)
貸:應付賬款——XX供應商 (發票含稅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