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高鐵運行成本有哪些構成要素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高鐵運行成本有哪些構成要素

發布時間: 2023-05-10 23:33:15

1. 「成本」的構成要素是什麼

產品「成本」的構成主要要素包括:
1、材料費用
2、外購動力費用
3、工資費用
4、折舊及其他費用
5、輔助生產費用
6、製造費用
7、生產損失。

2. 鐵路運營成本有哪些

鐵路運營成本有線路建設成本的回收、高鐵線路的維護、車輛折舊和維護、電費等。

1、線路建設成本的回收

時速350公里高鐵造價很貴,很多建設資金是貸款而來,要盡快收回成本還清本息。

鐵路運輸成本的計算方法:

1、凡是直接與客運有關的支出,以及屬於客運專用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和維修費全部劃入客運支出總額內。

2、凡是直接與貨運有關的支出,以及屬於貨運專用固定資產仿腔猜的折舊費和維修費全部劃入貨運支出總額內。

3、凡是客貨運輸混合支出,以及客貨運輸共用的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維修費和管理費等,分別用客貨列車公里、客貨機車總走行公里、客貨機車總重噸公里等統計指標中所包含的客、貨工作量比例和客貨生產人員工資比例、客貨運生產費比例等進行劃分。

3. 各種運輸方式的成本構成

運輸企業單位運輸工作量所分攤的運輸支出。亦稱單位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是運輸生產活動的綜合性指標,它能比較全面地反映運輸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運輸量的多少,勞動生產率的高低,運輸工具和設備的利用程度,材料、燃料、電力消耗水平,以及貨幣資金的運用情況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等,最終都通過運輸成本反映出來。因此,不斷降低運輸成本是運輸企業的重要任務。在社會主義國家,降低運輸成本可以減少運輸企業的資金佔用量,為國家積累更多的建設資金,對加速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 分類 ①按運輸方式,分為鐵路運輸成本,公路運輸成本,海運、內河和遠洋運輸成本,航空運輸成本,管道運輸成本;②按客、貨運輸任務,分為旅客運輸成本,貨物運輸成本,客貨換算運輸成本;③按所運貨物品種,分為煤炭運輸成本,石油運輸成本等;④按運輸工具,分為鐵路列車運輸成本,公路汽車單車運輸成本,水運單船運輸成本等。 范圍和構成 運輸成本所包括的支出范圍一般有:①辦理旅客和貨物運輸的費用;②運輸准備工作和車、船運行中的費用;③運輸生產單位固定資產的折舊費和維持保養費用;④運輸生產單位的間接生產費、服務費和管理費。這些費用按支出要素構成分為:工資、材料、燃料、電力、折舊和其他。 計算方法 運輸業的產品是人和貨物的位移,因而採用運輸量與運輸距離的復合指標,如人公里(人海里)、噸公里(噸海里)和換算噸公里(噸海里)等作為運輸成本的計算單位。 分析運輸成本時,對運輸支出作兩種分類:①按運輸支出與運輸量的關系,分為與運量有關支出(可變費用)和與運量無關支出(固定費用)。當運量變化是在現有運輸能力范圍內時,與運量有關支出基本上隨運量變化而變化,所以單位噸公里成本的有關支出不變。與運量無關支出不隨運量變化而變化,所以運量增長時,單位噸公里成本的無關支出下降;反之,運量減少時,單位噸公里成本的無關支出增加。其算式如下: 這種分類能夠表示運輸企業挖掘潛力,擴大運量所具有的經濟意義。 ②按運輸支出與運輸距離的關系,分為運行作業費和發到作業費(水運為航行費用和停泊費用)。運行作業費隨運輸距離變化而變化,所以單位噸公里的運行費是不變的;發到作業費不隨運輸距離而變化,所以在運輸距離延長時,單位噸公里的發到作業費減少,運輸距離縮短時,單位噸公里的發到作業費增加。其算式如下: 這種分類不僅有利於分析某一種運輸方式內部運輸距離對運輸成本的影響,而且對比較各種運輸方式有用。在各種運輸方式成本構成中,發到作業費所佔比重不同,水運最大,鐵路次之,公路最小。當運輸距離延長時,水運特別是海運運輸成本降低最快,鐵路運輸成本也有降低,對公路運輸成本影響較小。 降低運輸成本的途徑 主要有:提高運輸效率,擴大運輸工作量;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運輸工作量的活勞動消耗;採用新技術,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燃料、材料、電力消耗;充分發揮運輸設備效能,改善車船運用等。

4. 成本的構成要素由 三部分組成

生產成本三要素一般指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企業的任何經營成果都是依存於一定的時空范圍而產生的。確定成本計算對象,不僅要認定計算什麼產品(或勞務)的成本,而且要認定是什麼地點、什麼時期生產出來的產品。因而,確定成本計算對象一定要有「時空概念」。
通常,成本對象由三個要素構成:
1.成本計算實體。
2.成本計算期。
3.成本計算空間。

5. 成本要素有哪些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要素一般分為原材料、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購入的燃料、工資及附加費和附加費折舊費。

成本要素是按成本中費用的經濟用途或費用的經濟性質所作的一種分類。用以分析在各個時期各種生產費用支出的多少。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要素一般分為:

原材料:指生產耗用由外部購入的原料、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和其他材料。

燃料:指耗用由外部購入的燃料。

工資及附加費:支付給工人和職員的工資和附加費。

折舊費:指提取各項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

在SAP系統中,成本要素是用於記錄不同類型的費用,分為以下兩類:

一.初級成本要素,它們實質上就是財務會計中的損益類科目。

二.次級成本要素,它們可以用來描述管理會計內部各成本對象間成本流轉時的成本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