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製造企業一部分是加工一部分是生產產品銷售,怎樣分攤成本
1、如題所述,在實際工作中,生產製造企業對於成本核算必須設置合理的計算方式,對於既提供對外加工勞務又生產製造自有品牌產品的,應分別進行成本核算,建立相應明細賬冊,採取合理的費用分攤方式;
2、對於生產自有品牌產品,應在生產成本中單獨設置直接材料、水電費、人工費、折舊費、輔料以及製造費用攤銷等明細,如常進行成本核算則可;
3、對於受託對外提供加工勞務業務的,一般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進行核算,同時應設置人工費、水電費、設備折舊費以及製造費用攤銷等明細;
4、可見,應對人工費、水電費、設備折舊費及製造費用攤銷等進行分配攤銷,一般地,可按照生產工時標准(加工業務和製造業務分別計算)作為分配依據;如無法甄別工時標準的,則可按照業務收入額佔比作為如上費用的分配依據;
5、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再作判斷。
❷ 產成品和半成品的生產成本、製造費用怎麼分配
產成品和半成品的生產成本是將所領用的額材料按照產成品和半成拿慧品的產量來分配
比如,領用原材料1000千克,共生產產成品800件,半成品200件,就可按照產量來分配
產成品生產成本=1000/(800+200) *800=800
半成品生產成本=1000/(800+200) *200=200
產成品和半成品製造費用是將半成品按完工程度看成多少個產成品
比如,生產完工產品800件,半成品400件,半成品完工程度為50%
共發生製造費用2000元
先將半成品按照完工程度看成多少個完工產品 400*50%=200件
然後再按照產量分配
產成品製造費用=2000/(800+400*50%) *800
半成品製造費用=2000/(800+400*50%) *400*50%"通常有固定的存續期,目前市場中的封閉式基金的存續期為10年或15年。國家規定最少是5年。當期滿時,經基金持有大會通過並經監管機關同意可以延長存續期。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咐段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衡敏譽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❸ 企業產品成本的歸集、分配和結轉的方法是什麼
成本核算體系包括品種法 、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 和作業成本法x0dx0a品種法x0dx0a也稱簡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深受它們的青睞。x0dx0a1、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 如發電,供水,採掘等企業. 2、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中,如果企業規模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驟的成本資料時,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3、企業的輔助生產車間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x0dx0ax0dx0a分批法x0dx0a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上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往往與按定單計算產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單法。x0dx0a它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x0dx0ax0dx0a逐步結轉分步法x0dx0a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x0dx0a多步驟復雜生產的大批量生產企業可以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具體說有下列企業: 1、半成品可對外銷售或半成品雖不對外銷售但須進行比較考核的企業。 如:紡織企業的棉紗、坯布, 冶金企業的生鐵、鋼錠、鋁錠,化肥企業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屬於這種情況。 2、一種半成品同時轉作幾種產成品原料的企業。 如:生產鋼鑄件、銅鑄件的機械企業,生產紙漿的造紙企業。 3、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對外承包必然在內部也要承包或逐級考核,需要計算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x0dx0ax0dx0a平行結轉分步法x0dx0a平行結轉分步法適用於多步驟復雜生產,從總的說,只要不要求提供各步驟半成品成本,前舉的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的企業都可運用平行結轉分步法。隨著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制的推行,企業普遍實行內部經濟責任制和責任會計,尤其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大量的企業要按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規范化改組,企業內部的責權利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車間的成本指標考核,必然要求各車間要計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平行結轉分步法的運用范圍將大大縮小,更多採用逐步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具體運用於下列企業: 1、半成品無獨立經濟意義或雖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單獨計算半成品成本的企業。如:磚瓦廠、瓷廠等。 2、一般不計算零配件成本的裝配式復雜生產企業,如:大批量生產的機械製造企業。x0dx0ax0dx0a作業成本法x0dx0a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和基於ABC的作業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歐諸國的企業,尤其是競爭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術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❹ 工業企業成本分攤的方法有哪幾種
1、一般有按生產工人工資、
2、按生產工人工時、
3、按機器工時、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動力、生產工人工資及應提取的福利費之和)、
6、按產品產量等進行分配。
具體採用哪種分配方法,由企業自行決定。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註中
❺ 怎樣把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與及確定每月成本
有以下分配方法:
品種法;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種方法。由於品種法不需要按批計算成本,也不需要按步驟來計算半成品成本,因而這種 成本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批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
如發電、採掘等。或者雖屬於多步驟生產,但不要求計算半成品成本的小型企業,如小水泥、制磚等。品種法一 般按月定期計算產品成本,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批法。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
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產成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產成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分步法。分步法是按產品的生產步驟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分步法適用於大量或大批的多步驟生產。
如機械、紡織、造紙等。分步法由於生產的數量大,在某一時間上往往即有已完工:的產成品,又有未完工的在產品和半成品,不可能等全部產品完工後再計算成本。因而分步法一般是按月定期計算成本,並且要把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確定每月成本:
將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是成本核算的最後一個步驟。企業應當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產品成本中各成本項目費用比重的大小,以及企業成本管理有關基礎工作的好壞等具體條件,選擇合理的分配方法。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原材料費用計演算法、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演算法、定額比例法等。
例:某食品加工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某月該企業共發生生產費用29074元,其中原材料費用19036元,直接人工費用6780元,
製造費用3258元,本月企業完工產品100公斤,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故忽略不計。要求:計算企業當月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由於該企業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進行產品的成本計算,所以本月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即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總成本:29074元(或19036+6780+3258=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總成本: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總成本: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總成本:3258元
本月完工產品單位成本:29074÷100=290.74元
其中,直接材料項目單位成本:19036÷100=190.36元
直接人工項目單位成本:6780÷100=67.80元
製造費用項目單位成本:3258÷100=32.58元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分配到每個產品里: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的工藝過程、生產組織,以及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成本計算的方法也不--樣。不同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計算對象不同。二 是成本計算期不同。三是生產費用在產成品和半成品之間的分配情況不同。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主要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查爾斯·T·霍恩格倫認為,成本分配是「把一項成本或者一組成本分配和再分配給一個或幾個成本目標」。 進行成本分配,主要是基於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決策、成本計算和財務評價的需要,也是基於財務報告和合理確定成本補償標準的需要。縱觀成本會計的發展史,成本會計的每一次重大發展都與成本分配有關。
成本分配 網路
❻ 生產成本一般採用哪種方法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定額比例法等。
(一)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採用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雖然有月末在產品,但不計算其成本。也就是說,這種產品每月發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其每月發生的成本之和即為每月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二)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採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某種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就是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但在年末,在產品成本不應再按固定不變的金額計價,否則會使按固定金額計價的在產品成本與其實際成本有較大差異,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
(三)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採用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也就是說,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月初在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與本月發生的直接材料成本之和)需要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生產產品本月發生的加工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成本負擔。
(四)約定產量比例法
採用約定產量比例法,應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於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後將產品應負擔的全部成本按照完工產品數量和月末在產品約定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6)加工企業如何分配成本擴展閱讀: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的總和。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
❼ 食品加工企業成本如何核算
一、可以採用品種法進行成本核算。
二、成本核算
1、領用原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原材料
2、生產工人的工資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應付工資
3、月末,製造費用分配
借:生產成本--XX食品
貸:製造費用
4、結轉加工完食品
借:產成品--XX食品
貸:生產成本
❽ 加工企業成本的核算
1、加工企業成本的核算方法先給你
生產領用的原材料記入「生產成本」,車間發生的辦公費用根據類型記入「製造費用」,月末把」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生產工人工資記入「生產成本」,月末再把」生產成本」按照完工產品與在產品進行劃分,再結轉到」產成品」.沒完工的繼續放在」生產成本」裡面就可以了.
生產完工後按照完工產品和未完工產品按比例分攤成本。
2、按所加工產品的數量或是重量.最好按重量。
一次性投入原料就更好辦了,所有庫存商品及自製半成品用重量來分配,比按數量分配方便。
❾ 只有加工費收入的加工企業,成本如何結轉分配
1、收到受託加工的材料時,按合同價(或不記錄實際金額)登記備查簿,借記「受託加工物資―某公司」(註明物資數量),領用時作相應的附註說明。
2、對於加工過程中發生的生產成本(成本核算如下):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輔助材料貸:應付職工薪酬貸:製造費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規定發給委託方時: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即:加工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即:加工費*17%)
(9)加工企業如何分配成本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行猜培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檔唯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兆逗應於期(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二)生產性生物資產在產出農產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借記「農業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生產性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等科目。
農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應由農產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共同負擔的費用,借記「農業生產成本——共同費用」科目,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農業生產成本」等科目。
期(月)末,可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對上述共同負擔的費用進行分配,借記「農業生產成本——農產品」、「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公益性生物資產」等科目,貸記「農業生產成本——共同費用」科目。
應由生產性生物資產收獲的農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當採用合理的方法在農產品各品種之間進行分配;如有尚未收獲的農產品,還應當在已收獲和尚未收獲的農產品之間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