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電站運行成本,每千瓦時多少錢,謝謝
可以告訴你風電的,以50MW的項目為例:
單位千瓦靜態投資(元/千瓦):7000-9000
(現在可能更低一點,風機現在降價快)
單位千瓦動態投資(元/千瓦):8000-9500
20年的經營成本總共為17000-19000萬元
一般上網電價是0.6元左右(各省不一樣,還要看投資成本)
可能還有額外的一些收入,比如CDM
❷ 水力發電
水力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以水具有的重力勢能轉變成動能的水沖水輪機,水輪機即開始轉動,若我們將發電機連接到水輪機,則發電機即可開始發電.如果我們將水位提高來沖水輪機,可發現水輪機轉速增加.因此可知水位差愈大則水輪機所得動能愈大,可轉換之電能愈高.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能量轉化過程是:上游水的重力勢能轉化為水流的動能,水流通過水輪機時將動能傳遞給汽輪機,水輪機帶動發電機轉動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因此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由於水電站自然條件的不同,水輪發電機組的容量和轉速的變化范圍很大.通常小型水輪發電機和沖擊式水輪機驅動的高速水輪發電機多採用卧式結構,而大、中型代速發電機多採用立式結構.由於水電站多數處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通常需要經過較長輸電線路向負載供電,因此,電力系統對水輪發電機的運行穩定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電機參數需要仔細選擇;對轉子的轉動慣量要求較大.所以,水輪發電機的外型與汽輪發電機不同,它的轉子直徑大而長度短.水輪發電機組起動、並網所需時間較短,運行調度靈活,它除了一般發電以外,特別適宜於作為調峰機組和事故備用機組.。
水力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 ,配合水輪發電機產生電力,也就是利用水的位能轉為水輪的機械能,再以機械能推動發電機,而得到電力。科學家們以肢激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條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機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達到最高的發電量,供人們使用廉價又無污染的電力。
優勢:水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但為了有效利用天然水能,需要人工修築能集中水流落差和調節流量的水工建築物,如大壩、引水管涵等。因此工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但水力發電效率高,發電成本低,機組啟動快,調節容易。由於利用自然水流,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較大。水力發電往往是綜合利用水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航運、養殖、灌溉、防洪和旅遊組成水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缺點:
1. 因地形上之限制無法建造太大之容量。單機容量為300MW左右。
2. 建廠期間長,建造費用高。
3. 因設於天然河川或湖沼地帶易受風水之災害,影響其他水利事業。電力輸出易受天候旱雨之影響。
4. 建廠後不易增加容量。
5.生態破壞:大壩以下水流侵蝕加劇,河流的變化及對動植物的影響等。
6.需築壩移民等,基礎建設投資大。
7.下游肥沃的沖積土因沖刷而減蠢飢磨少。
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力發電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流水的動能來帶動渦輪機葉片旋轉。
通常,要在河流中間建一個大型水壩來利用這種能源。有一項新發明就是通過小范圍運用水電,來為攜帶型裝備供電的。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發明家羅伯特•卡瑪瑞其卡萌發了在鞋底安裝小型水電發動機的想法。他認為這些微型渦輪機可以為任何便攜裝置提供足夠的電能。
當使用者行走時,裝在鞋跟液囊中的可導電液體產生壓力.促使液體流經導管,進入水電發生模塊。使用者繼續行走,鞋跟抬起,液囊受到向下的壓力。
液體的流動帶動轉子和轉軸旋轉,產生電能。
火力發電與水力發電各有何優缺點?
火力發電的優點是廠址選擇較易,佔地少、投資少,建設周期短。
缺點是火力發電廠使用的燃料如煤、油等不能再生,作為燃 料燒掉太可惜,生產中會出現一些污染,發電成本高。機組啟動時 間長,機帶斗組從冷態啟動需要幾小時至十幾小時才能並網發電。
水電的優點是水力資源可以再生,生產成本低,只有火電的1/5~1/3。 沒有污染,機組啟動快,只需幾分鍾,機組即可並網 發電。
水電與航運、灌溉、水產養殖綜合考慮,建成水力樞紐, 可以提高其經濟效益。水電的缺點是廠址選擇較困難,建水壩對地質條件要求很高,修水庫要淹沒很多農田和大量移民,大型水庫會破壞局部地 區的生態平衡,投資多,建設周期長。
關於火電與水電的投資與建設周期,近年來的研究與實踐證明,傳統的火電較水電投資少,建設周期短的理論是片面的。火電需要大量煤和石油,為了生產煤炭或石油則要建立礦井或油田,為了運輸石油或煤炭則要建鐵路或輸油管。
如果把開采 燃料及建鐵路或輸油管的投資考慮進去,則水電的投資與火電相 近,甚至低於火電。 因此優先發展水電才是正確的方針。
工業發達的國家都是優先發展水電,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很高,達 90%以上,而且水電占的比重很大,只有水力資源全部開發了, 才發展火電。我國擁有可開發的水電資源高達3。
78億kW,名列世界第一。在能源日趨緊張和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 下,我國已確立了優先發展水電的正確政策,加大了水電投資開 發的力度,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市場。
據統計,目前我國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大型水電站共有58座,其中,裝機容量在1000MW以上的水電站共十九座。截止到 1997年底,我國水電裝機總容量為60000MW,僅次於美國和加拿 大之後位居世界第三。
目前我國水電的開發率僅為15%,遠低於世界各國水電開發率為24%的平均水平,水電開發的潛力還很大。
水為什麼能發電?
他們解釋得都太專業了,其實說簡單了,就是:發電的是水產生的動能,通過渦輪發的電,靜止的水本身是不能發電的。倒是可以導電。呵呵!水是自然中最有用的動力,因為它最容易被掌控。流水可經由水閘或管線被輸送,更重要的,一條流可藉水壩區隔成能容納大量水的水庫,當需要時便釋出其所需的量。水力常被規劃成水力發電廠,通常建基於大型的水壩,最佳的地理位置是在高山地區且狹窄而兩側陡峭的河谷,水壩建於如此的河谷可以產生超過100公里長的蓄水庫。大規模的計劃或許就不只一個簡單的水壩和蓄水庫。在澳洲的雪山,雪河的水藉由一連串的地下通道,轉至十六個發電廠。水力亦被用來儲存其他發電廠多餘的能量,這可所謂的抽蓄發電廠來處理,及使用兩個分離且不同水平面的蓄水庫。正常運作下,位置較高的水庫的水被用來驅動渦輪產生電,而經過渦輪的水便儲存在較低的水庫。一但有多餘的電,便被用來抽取較低水庫的水回到較高的水庫。電力的需求在白天時達到最高點,這亦意味著,大多數的發電站,抽水的工作通常在夜間完成。水力發電是利用河川、湖泊等位於高處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處,將其中所含之位能轉換成水輪機之動能,就是利用流水量及落差來轉動水渦輪。再藉水輪機為原動機,推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因水力發電廠所發出的電力其電壓低,要輸送到遠距離的用戶,必須將電壓經過變壓器提高後,再由架空輸電路輸送到用戶集中區的變電所,再次降低為適合於家庭用戶、工廠之用電設備之電壓,並由配電線輸電到各工廠及家庭用戶。利用天然水流為資源。水力發電則系利用築壩蓄水,晝夜取捨,不盡不竭,既便利又為經濟。故近五十年來,世界各國發電,多由火力側重於水力,都在努力開發水力資源。美國全國發電量最初用火力者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至目前為止,水力已佔將及半數,由此可見開發水力之重要。而在燃料缺乏之國家,如瑞士、義大利等國,更須大量開發水力發電,以補其缺。水力發電依其開發功能及運轉型式可分為慣常水力發電與抽蓄水力發電兩種:台灣的慣常水力發電廠共有36座,總裝置容量157萬千瓦,依其運輸型式又分為三種,水庫式電廠如德基、石門、曾文、霧社等水庫。調整式電廠:如龍澗、立霧等電廠及川流式電廠。由於近年來台灣地區耗電量急遽的增加,台灣電力公司為了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積極開發優良水力資源,以充裕供電能力,因此,運用水位落差的原理,花日月潭風景區開發了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工程。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裝置267千瓦抽蓄水輪發電機六部,以日月潭為上池,位於下游的水裡溪河谷興建下池,利用上下池間約380公尺之落差作抽蓄水力發電,其方式是在晚間離峰用電時,所剩餘的電力將下池的水抽到上池儲存來,然後,在白天尖峰用電的時段,把上池所儲存高水位的水放出,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水力發電廠建築水壩,設立輸電線,最初成本高於火力發電廠,但近十年來此種差別已漸接近,三十年前,火力發電廠之建築費用平均每千瓦為美金100 ~ 150元。至目前為止,此數字已提高至每千瓦為美金150~200元,水力發電廠建築成本,則每千瓦為美金180~250元,雖然建築成本有別,若估計上燃料費用、運輸費用,則水力發電之總成本,較火力廠之總成本為低,此為一大便利。世界各國利用其水力資源而設立之水力發電廠,至1940年底,約為七千萬馬力,但至1955年底,則已增加至一億二千一百萬馬力。在十五年內,又增加五千萬馬力以上,約增加73%,實為驚人。水力發電的方式水力發電是將河川'湖泊等高出具有位能的水放流到低處,利用水的動能推動水輪機,再帶動發電機組產生電能,經由輸配電系統供給用戶.因此,水力發電的基本要素為河川流量及落差.隨著電力系統的變化,水力發電的方式可分為下列四種: 1. 川流式電廠 在坡度較大的河川上築壩,用以攔阻河川水量,引入電廠發電,發電量隨著河川天然流量的多寡而定,一天二十四小時川流不息地發電.早期水力電廠均採用這種形式,以提供用戶全日所需的電力,如烏來'粗坑'高屏'竹門等電廠均屬之.2. 調整池式電廠 在河川適當地點興建小型水庫,用來調蓄一日間的流量,供尖峰時段約六小時發電之用,如龍澗'立霧等發電廠. 3. 水庫式電廠在河川適當地點興建大型水庫,以調蓄河川一年之流量,供每日發電之用.本省河川因流量有限,所以大部分時間僅供尖峰電力.此位並兼具儲洪濟枯的功能,除了發電之外,對於供應河下遊民生用水及灌溉用水具有莫大的貢
水力發電站原理
水力發電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頭)推動水力機械(水輪機)轉動,將水能轉變為機械能,如果在水輪機上接上另一種機械(發電機)隨著水輪機轉動便可發出電來,這時機械能又轉變為電能。水力發電在某種意義上講是水的勢能變成機械能,又變成電能的轉換過程。
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又稱水電廠。它包括為利用水能生產電能而興建的一系列水電站建築物及裝設的各種水電站設備。利用這些建築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頭,匯集、調節天然水流的流量,並將它輸向水輪機,經水輪機與發電機的聯合運轉,將集中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再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等將電能輸入電網。有些水電站除發電所需的建築物外,還常有為防洪、灌溉、航運、過木、過魚等綜合利用目的服務的其他建築物。這些建築物的綜合體稱水電站樞紐或水利樞紐。
水電站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按照水電站利用水源的性質,可分為三類。①常規水電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發電;②抽水蓄能電站:利用電網中負荷低谷時多餘的電力,將低處下水庫的水抽到高處上水庫存蓄,待電網負荷高峰時放水發電,尾水至下水庫,從而滿足電網調峰等電力負荷的需要;③潮汐電站:利用海潮漲落所形成的潮汐能發電。
按照水電站對天然水流的利用方式和調節能力,可以分為兩類。①徑流式水電站:沒有水庫或水庫庫容很小,對天然水量無調節能力或調節能力很小的水電站;②蓄水式水電站:設有一定庫容的水庫,對天然水流具有不同調節能力的水電站。
在水電站工程建設中,還常採用以下分類方法。①按水電站的開發方式,即按集中水頭的手段和水電站的工程布置,可分為壩式水電站、引水式水電站和壩-引水混合式水電站三種基本類型。這是工程建設中最通用的分類方法。②按水電站利用水頭的大小,可分為高水頭、中水頭和低水頭水電站。世界上對水頭的具體劃分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國家將水頭低於 15m作為低水頭水電站,15~70m為中水頭水電站,71~250m為高水頭水電站,水頭大於250m時為特高水頭水電站。中國通常稱水頭大於70m為高水頭水電站,低於30m為低水頭水電站,30~70m為中水頭水電站。這一分類標准與水電站主要建築物的等級劃分和水輪發電機組的分類適用范圍,均較適應。③按水電站裝機容量的大小,可分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電站。各國一般把裝機容量5000kW以下的水電站定為小水電站,5000~10萬kW為中型水電站,10萬~100萬kW為大型水電站,超過100萬kW的為巨型水電站。中國規定將水電站分為五等,其中:裝機容量大於75萬kW為一等〔大(1)型水電站〕,75萬~25萬kW為二等〔大(2)型水電站〕,25萬~2.5萬kW為三等〔中型水電站〕,2.5萬~0.05萬kw為四等〔小(1)型水電站〕,小於0.05萬kW為五等〔小(2)型水電站〕;但統計上常將1.2萬kW以下作為小水電站。
水發電有什麼優點和有什麼缺點?
水力發電
優點:
(1) 利用高處之水量持有位能轉換動能推動原動機。
(2) 利用引導水路及壓力水管將水量之位能轉換為動能。
(3) 有利之水力地點離負載中心遠,離電距離長,輸電費用高。
(4) 水力發電效率高達90%以上。
(5) 單位輸出電力之成本最低。
(6) 發電之起動快,數分鍾內可以完成發電。
缺點:
(1) 因地形上之限制無法建造太大之容量。單機容量為300MW左右。
(2) 建廠期間長,建造費用高。
(3) 因設於天然河川或湖沼地帶易受風水之災害,影響其他水利事業。電力輸出易受天候旱雨之影響 。
(4) 建廠後不易增加容量。
❸ 建一個5千瓦的水力發電站要多少成本
水電站的投資成本高低主要看建水電站位置的地理條件是否優越,比如說河面版窄,落權差高,蓄水後淹沒的土地財產賠償少的等,那就投資成本低了!
總的來說水電站投資每萬千瓦需要造價6000萬至1.3億,或者甚至更高,目前通常造價在八九千萬元/萬千瓦,這種還算是過的去了,好位置一般國家都先優先開發了或被人搶佔了,這種好位置的投資成本只要六七千萬元/每萬千瓦,這種水電站的投資回收期可能只要6-10年,效益當然好啦!
❹ 搞一個小型的水電站大概要多少錢
市場的行價差不多就是1萬千瓦時裝機容量造價是一個億左右。如果是自己家裡的3KW的裝機也就幾千塊錢就能搞定,關鍵是裝機容量決定價錢。對於我們國家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都是有水電站的,因為他們的環境影響比較小。
一、 水電站作用是什麼?
如下所示:1.水電站具有發電的功能。例如,舉世聞名的三峽水電站。它每年可以產生數百億度的電能。電能被傳輸到工廠、商店、住宅等。2.水電站具有涵養水源的功能。修建水電站,必然要修建水庫。水庫有儲水。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水源。3.水電站具有防洪功能。當季節性降雨到來時,大河經常發生洪水等自然災害。然後,水電站依靠自身的蓄水功能,可以儲存一部分水,並在泄洪後釋放。這樣,洪水等自然災害得以避免。4.水電站具有旅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功能。像三峽水電站這樣的世界級工程本身就是一張名片,可以吸引遊客到當地旅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二、水電站有什麼特點?
如下所示:1.可再生能源。由於水按照一定的水文循環連續不斷地流動,水力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因此,水電發電的能源供應只在豐水年和枯水年有所不同,不會出現能源枯竭的問題。2.發電成本低。水力發電只利用水流攜帶的能量,不需要消耗患者的電力資源。而且,上一個電站使用的水流,下一個電站仍然可以使用。此外,由於水電站的設備相對簡單,其大修和維護成本遠低於同等容量的火力發電廠。
大家平時一定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不能因為我們可以使用水電站就漫無目的的浪費。我們也要遠離有水電站的地方,很容易出現危險,尤其是下雨的時候。
❺ 光伏風電水電成本
隨著產業技術進步,以及國內大基地項目開始開啟,風電機組走向大型化,產業鏈協整推進風電項目的造價逐漸下降,度電成本穩定下行。根據IRENA數據,2000年時陸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為0.14美元/千瓦時,2020年已下降至0.03美元/千萬時,降幅達76%,已低於火電成本。陸上風電總安裝成本2000年時為2309.54美元/千瓦,2020年下降至1264.16美元/千瓦,降幅達45%。展望未來,風機有望繼續沿著大型化的趨勢發展,進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時能顯著提高發電效率,據國家電網預測,預計到 2025 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將由下降至 0.241-0.447 元,相較煤電的經濟性有望進一步凸顯。海上風電同樣受益於風機大型化進程的推進,成本大幅降低,正在快速接近平價點。海上風電平準化度電成本2010年全球平均為0.16美元/千瓦時,2020年已下降至0.08美元/千萬時,降幅達50%。海上風電總安裝成本2010年時全球平均為4706.00美元/千瓦,2020年下降至3185美元/千瓦,降幅達32%。,水利發電主要的是建設成本高,運營成本相對低,中型水電站成本每度電大約0.25元左右,利潤約0.10左右。 平均來看,我國大型水電站單位造價約7000元/kw。 近年來隨著原材料成本及移等成本的不斷提高,單位造價超過10000元/kw,而火電30~60萬千瓦國產機組3500-4500元/kw ,超超臨界百萬kw機組成本5000元/kw,水電造價明顯高於火電。 在建設周期上,火電30萬千瓦主力機組准備工期半年到1年,3年後機組開始投產發電;而建設大型水電的工期一般是2年截流,5年後機組開始投產發電。 但是水電運營成本很低,水力發電機組的長運營期和低運行成本,其運行成本就基本只有人工與折舊兩項。 目前我國水電運行成本一般是0.04元—0.09元/千瓦時,這其中並未計算諸如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火電的成本0.2~0.3元/千瓦時,並隨煤價波動而上下波動。 核電站建造成本按2005年價每千瓦為1.2萬元,這個指標是按國產化率70%計算的,預計明後年可以達到,運營成本大致與煤電相當。 2002年法國核電的總成本為煤電的84%~70%,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的105%~75%;美國2001年核電發電成本為煤電發電成本的114%,為天然氣發電成本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