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為甲方代表你如何控制施工質量、進度、成本
1、要基礎到原料,落實清楚沒一點,不能鬆懈。
2、要設計一個完整的流程,落實好時間,按時分配。
3、要盡量化繁為簡,完善繁雜的施工步驟,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最大的節省成本。
拓展資料:
甲方代表是指受業主(建設單位)委派的工程項目管理人員,職權范圍內代表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實施全程監督管理、協調等工作。
甲方代表應該身具「協調管理」兼「技術管理」的角色,他代表業主對整個工程項目從施工准備到竣工驗收全過程實行管理和監督,所以實際上也是一個總體協調和管理者。在協調方面,又分對外協調和對內協調,對外負責協調政府部門、業主和相關單位的關系,對內綜合協調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和使用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確保實現整個項目按期投入使用。在施工的時候,甲方代表不可能代替監理和施工單位的質檢員來管理工程質量,他的工作重心應該以協調為主,但也不能放鬆施工管理,所以要充分利用和管理好監理和施工管理人員,對整個工程進行宏觀和微觀方面的管理。
⑵ 如何解決施工項目成本和進度相對的關系
工程成本和進度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的。
在普通的項目管理模式中,進度和成本是分別按照兩條線進行,各自獨立有計劃、實施記錄和監控數據,比如:進度有進度計劃、進度報告、進度甘特圖等,而成本有項目預算清單、材料采購清單、成本費用記錄等。因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進度數據或成本數據記錄不及時或不準確,項目管理者就無法正確判斷項目是否存在進度、成本失控風險,也就可能決策失誤。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可以通過有效輔助工具,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比如,項目e的清單模式,將項目預算、進度計劃和采購預算整合統一,實現項目的高效編制、記錄和管控。在清單模式中,因為進度數據和成本數據是關聯一致的,工程項目的人材機消耗數據既是項目成本計算的基礎數據,也是項目進度計算的基礎數據,突破傳統項目管理的成本與進度數據分離、相互矛盾的情況。
1、進度和成本數據同步
因為在記錄人材機(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成本消耗的同時系統自動形成進度數據,我們計算進度和成本的公式是:
我們可以看到:只要基層人員記錄了實際消耗數量和實際單價,加上項目實施之前已經做好的預算總價和預算單價,系統可以自動計算出來,而且實際成本和實際進度的表示數據是同步的。
2、項目數據及時、准確記錄
項目基層人員根據今天做了什麼事情、消耗了什麼材料和機械,在工程預算清單中直接勾選和填數就形成了實際消耗的數量,實際的材料費單價按照采購單價自動取費,實際的人工費和機械費單價在系統中方便記錄填報。因為與工人結算的工資數據和與機械供應商結算的機械費數據都來源於前面記錄的數據。因此,基層記錄人員必須要及時准確地記錄各項數據。
3、成本預算是每一個經手人的目標:
項目的基層人員在各項費用發生時,不論是在材料采購、費用報銷申請、還是在記錄人材機費用時,都要對照工程預算清單的對應項,數量和單價都不應該隨便超過預算,否則記錄或報銷都會出紅字報警。這樣,基層人員也成為了成本管控最重要的力量,保證項目成本目標的實現。
⑶ 實際項目中如何控製成本與進度
在實際項目中控製成本與進度時,主要是根據預計的進度控製成本費用的投入,採用按需供應的方式,並計算了解使用的情況,及時調整應該變動的費用投入數量,既能保證項目進度的需要,又不給其形成損失浪費的機會,這樣,就能比較好的控製成本與進度了。
⑷ 進度控制和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驟
進度控制的步驟包括:①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及相關的資源需求計劃②組織施工進度計劃的實施③施工進度計劃的檢查與調整
成本控制的步驟包括:比較→分析→預測→糾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