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項目成本怎麼入外賬
擴展閱讀
qq聊天工具有什麼好用 2025-05-21 05:44:59
除草人電影資源在哪裡 2025-05-21 05:44:22

項目成本怎麼入外賬

發布時間: 2023-04-15 18:17:04

❶ 攪拌站外賬成本怎麼做

攪拌站外賬成本方法如下:
1.外賬成本無非就是由料(直接材料)、工(直接人工)、費(製造費用)三大塊組成
2.企業總的料、工、費都很容易收集,但是成本要細到每一個產品的料、工、費,更精細的還會到每一個生產步驟、工藝的料工費。
3.首先要確定費用收集的部門(成本中心),如果能直接判定發生在某個成本中心的成本費用則可以直接歸屬,不能直接歸屬的就要靠分配標准了。
4.具體的分配標准,不同的製造業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工藝不同的技術不同的成本費用都會不相同,根據實際而來,或者用人工時間也可以。
5.選擇好合理的分配標准,計算出的成本才趨於合理、准確。

❷ 我公司主要是做項目的,項目發生的費用怎麼入賬,怎樣結轉成本

先進「工程施工」,然後期末按情況結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❸ 工程項目的成本賬該怎麼做

1.期末,企業應根據本期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如已結轉銷售成本的,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2.確認建造合同收入,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

❹ 關於如何做外賬

做外賬方法如下:

1、首先,做賬要有自己的軟體,然後建立自己賬套系統,如果手工做賬可以忽略這一步。

(4)項目成本怎麼入外賬擴展閱讀:

做外賬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一)外賬步驟

1、首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各種賬簿要設置齊全,如: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

2、根據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4、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賬。

5、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6、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7、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二)注意事項

1、按照單位所屬行業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2、採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成本費用核算,掌握成本費用列支范圍、扣除標准。

3、熟悉稅收政策、各種稅費的稅率、計提依據等。

❺ 你好,外賬在做成本的時候都怎麼做呀,比如主營成本占收入的70%,那領料成本要怎麼做呀。能否說詳細點

營業成本構成: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
如果你用這種倒推方式計算領料成本(材料成本)還缺少相關比例,必須知道上述要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費用)各自占收入的比重或他們之間的比重。
舉例說明:主營成本占收入的70%,其中材料成本50%,人工成本30%,製造費用20%
材料成本=收入*70%*50%
人工成本=收入*70%*30%
製造費用=收入*70%*20%
如果知道三項分別占收入的比重,也可以倒推
例如,材料占收入的40%,人工占收入的20%,製造費用占收入的15%
先計算三項的分配率(三個分配率相加等於1)
材料分配率=40%/(40%+20%+15%)=53.33%
人工分配率=20%/(40%+20%+15%)=26.67%
製造費用分配率=15%/(40%+20%+15%)=20%
然後再用收入分別乘以上述分配率,就倒擠出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了。
這種方式是萬不得已時使用的,一般審計用的比較常見。建議記賬時還是規范些好,按規定步驟逐步歸集和結轉,這樣才更真實。

❻ 我想知道怎麼做外賬,因為我沒有做過!那個大神有經驗請教一下!

1,先把公司所有資產做一個徹底的盤點,沒有入帳的重新入帳,對外的應收款也要清算,應付款要列清,有單的按單做帳,沒有的,請經手人或你們老闆簽字證明入帳。

2,因為內賬是內部管理的,所以所有單據都要做。外賬是應付稅務局一類的,賬是「做」出來的,可以選擇單據和制單據。很多做兩套賬的是做內賬顧不了外賬,做外賬顧不了內賬。 可以告訴你一個很簡單實現內外賬方法:先做外賬,外賬憑證打兩份,其中一份做內賬附件,這樣查內賬就很容易找到原始憑證。

3,內帳是根據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來做帳。

將「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的公式進行變形,確認收入和費用後,人為確定一個利潤比例,由此計算利潤數字,然後倒算成本數字。 這樣,通過人為調節,可以使企業的利潤保持在一個企業需要的水平上。

4,一般內帳,都只做費用和應收應付款。有時也要計算成本。

費用:可以根據企業自身需要進行分科目,再根據平時發生的費用,進明明細分類。

應收和應付可以編制一張表格。每月收到多少,付出多少。

內賬一般也是和平時做外賬時一樣,相關的費用記入相關的明細科目。

❼ 本人一直做內帳,問下外帳怎麼做

本人一直做內帳,問下外帳怎麼做?

因為內賬是內部管理的,所以所有單據都要做
外帳是應付稅務局一類的,賬是「做」出來的,可以選擇單據和制單據 ,退稅15%技術換算的高超。
很多做兩套賬的是做內賬顧不了外賬,做外賬顧不了內斗仔賬
可以告訴你一個很簡單實現內外賬方法:先做外賬,外賬憑證打兩份,其中一份做內賬附件,這樣查內賬就很容易找到原始憑證
外帳一般是往稅局報的帳,只要走發票的都要做到帳裡面.
內帳一般是老闆的私人帳戶(如各種銀行卡),也要有銀行帳本和現金帳本.記錄各個銀行的收入和支出.摘要那還要寫明款的來由.月底如需要還要向老闆出一張資金狀況表.以顯示該公司的現金狀況,讓老闆合理的支配. 該帳一般由出納做,會計只做外帳就可以了,可以監督一下.
每月外帳會計應該注意的工作重點:
一、增值稅稅額計算
(一)積極核對銷售業務,盡快填開銷項發票,確定當月銷項稅額。
銷售是企業日常工作的重點,是企業經營的核心。銷售發票是財務記賬,確定業務發生的合法憑據,因此企業在發生銷售業務時應盡快給對方開具發票,確定襲銷滑當月銷售情況。
一個業務從合同簽定,到公司發貨、對方驗收確認、發票填開是有一段時間的,這段時間又因為客戶的大小、業務往來的頻率、各公司驗收程式的不同存在差異。有時銷售企業甚至不能自主確定開票時間,只能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開票,與稅法規定的開票要求不符。
做為企業的財務人員,特別是負責稅務工作的人員,必須對企業日常銷售業務的處理相當明確,熟悉主要客戶的開票要求,能夠在滿足客戶要求的同時,又不耽誤本公司正常的工作處理。為了很好的協調雙方的工作,會計人員應當在每月20號左右就開始核實當月開票稅額,將應該開具發票的業務盡早完成,通常企業在每月結束前3天就會停止填開發票。因此企業若是需要對方給其開具發票應盡快聯絡,不要拖到月底再同對方交涉。
(二)認真核對當月進項發票,保證發票及時認證,確定當月進項稅額。
通常商品要比發票提前到達企業,企業在收好貨物的同時還應確認發票的開具情況,在規定時間未收到發票時應與對方聯絡,索要發票。
進項發票只有通過稅務機關認證稽核通過之後,方能進行抵扣稅額。目前專用發票認證一般是通過網上遠端認證系統自行認證,未在單位自行認證的應去稅務機關或中介機構代理認證。因此企業會計應在規定時間及時辦理認證,確定當月進項稅額。
一個企業每月進項發票較多時,通常不會在一個月全部認證,而是有選擇的認證部分發票。發票認證時主要考慮三個因素:第一,當月繳納稅金金額。在稅務機關規定稅負范圍上下計算當月稅金;第二,考慮會計存貨和成本處理。有些商品當月購入當月銷售,這些發票應該在當月認證,否則將導致賬面庫存為負數;生產企業成本計算需要原材料,若當月生產領用材料發票未進行認證處理,將會降低產品成本;第三,發票是否將要到期。按照稅法要求,發票自填開之日起90日內(不同類別的發票有效期限略有不同,詳細介紹參見前面"進項稅額抵扣時限的規定")進行認證。因為多數企業特別是商業零售企業存在銷售不開發票現象,導致進項發票盈餘,遲遲無法認證。因此企業在拍臘認證發票時應認真檢視當月進項發票情況,先將快要到期發票進行認證。
(三)控制銷項開票稅額,調控進項發票稅額,做好稅款計算與繳納。
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繳納的主要稅種就是增值稅,增值稅的通常計算是用當月銷項稅額減去當月進項稅額和上月留存的未抵扣進項稅額。增值稅計算較為簡單,但是控制起來非常復雜,企業要同時考慮到當月銷項開票情況和進項發票到達、認證情況,還要考慮稅務機關對企業的稅負要求。
稅務機關為了控制企業增值稅的繳納情況,根據不同型別的企業制定了相應的稅負,即全年應該繳納的增值稅金額(計算方法可參見前面介紹)。防止企業通過非法操作少繳納增值稅。企業通常是將繳納的增值稅金額控制在稅負標准線附近,有時還會略微低於稅負標准。各地稅負標准不一,執行力度也存在差異,企業應根據當地情況認真執行。
稅務機關的稅負標準是指全年企業完成的稅務要求,企業個別月份繳納稅金金額低於或高於稅負標准都是正常的。但是個別企業負責人在處理時往往比較"認真",通過多種途徑將每月增值稅的繳納金額都控制在稅負標准線上,這樣處理是沒必要的。
二、計提地稅稅金
按照稅法要求,企業在計算繳納增值稅的同時,還應計提繳納部分地稅稅金,主要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多數地區已開始計提地方教育費附加。企業應在月末計提,月初申報繳納,取得完稅憑證沖銷計提金額
這些計提的稅金屬於企業費用,因此企業在估算當月利潤時,也應考慮這些資料。
三、其他稅種計算及繳納
正常月份,企業只需考慮計算增值稅及計提的地稅稅金,但個別月份如季度、年末結束應計算繳納所得稅;根據稅務機關要求按季度或半年繳納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
(一)所得稅
所得稅一般是按季預繳,年終匯算清繳(詳細介紹可看前面內容)。會計在季度結束月份進行賬務處理時應全面考慮該季度各月份的經營情況,在做賬之前估算該季度應繳納所得稅金額,不足之處及時調整。
所得稅徵收和計算方法較多,會計應根據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方式,處理企業的收入與費用單據的比例。所得稅也應在季度結束月份計提,次月納稅申報取得完稅憑證後沖減計提金額。
(二)按季度或半年繳納的稅種處理
有些稅種通常不是按月份計算的,如印花稅中的購銷合同通常是按季度繳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一般是按半年繳納,具體繳納月份由當地稅務機關規定。會計在進入企業後應首先確定企業日常主要申報稅種和具體申報時間,在申報月份按時申報,足額繳納稅金。
(三)特殊稅種單獨處理
有些稅種如車輛購置稅、車船稅、契稅、土地增值稅,平時一般不會遇到,因此也不要特別在意,只要在實際發生時,確定繳納和申報方法認真處理即可。
四、做賬資料准備
(一)現金、銀行存款明細核對
貨幣資金是企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資產,因此企業每月都應認真核對每筆款項的進出記錄。月底打出銀行對賬單同企業銀行明細賬認真核對往來,對存在出入的地方及時處理,確保銀行賬務明確。
在工作實務中,多數企業的銀行賬務都存在出入,不能與實際業務相吻合,有時因為處理不當導致月底銀行賬面余額出現負數,所以每月結賬前的銀行核對是很必要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歸集當月所有費用單據和費用專案,確定賬面有足夠現金能夠支付,防止賬面現金余額出現負數。
(二)業務往來核對
將本月入賬進項和銷項發票仔細核對,確定每張發票的結算方式,是現金結算的索要收據證明,是銀行結算的應取得對應的銀行結算憑據,是往來掛賬的按號入座認真入賬。
(三)存貨成本核算
每月做賬前最好將上月底賬面庫存商品的名稱、單價、金額詳細列出,結合當月銷售發票和進項發票的開票資訊,計算入賬後賬面存貨成本變動對利潤的影響,不要盲目的認證發票和領用存貨,導致賬面庫存出現負數或成本變動浮動太大,影響當期利潤。
根據當月銷售情況,及時收集存貨出入庫單據,計算產品成本或銷售成本,估算當月利潤。
五、編制憑證
同一企業日常業務內容比較固定,所以憑證編制內容變化不大,會計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編制憑證即可。企業通常業務憑證類別有以下幾類:
(一)完稅憑證
每月月初企業成功申報後,可去銀行列印完稅憑證,不能在銀行列印完稅憑證的應去稅務機關列印。取得憑證後及時入賬,沖減上月計提稅金或直接記入當月費用(如印花稅等不需要預先計提的稅金,在取得時直接記入費用)。
(二)業務發票處理
將當月填開和取得發票分類入賬,按照發票的性質分別通過存貨、現金、銀行存款、往來賬戶、應交稅費以及費用科目進行核算。將全部專用發票入賬後,檢視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明細賬的金額合計,是否與當月防偽稅控開票系統統計的金額以及網上認證返回的認證金額是否一致,然後計算當月繳納稅金金額。
(三)費用類發票處理
做好內部單據報銷制度,規定報銷時間,及時收集公司員工手中的費用單據,將其歸類入賬。認真檢視費用單據是否合法,未取得合法憑據的費用是無法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的。平時還應做好費用入賬金額控制,對類似招待費、廣告費等存在抵扣限額規定的費用科目,應及時核對發生金額,對超過抵扣標準的費用應減少其入賬金額。
(四)成本計算及入賬處理
對生產性企業,應做好內部單據傳遞規定,將公司發生的所有與生產有關的內部單據及時有效的傳遞到財務手中,進行成本核算,確保成本計算的准確。及時編制製造費用歸集、分配憑證;生產成本歸集、分配憑證;產品入庫憑證以及銷售成本結轉憑證。
(五)做好費用計提及攤銷
做好每月固定發生的計提業務,如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水電費計提、工資計提以及以工資為基數計提的福利費、教育經費、工會經費等,做到不漏提也不多提;對存在需要攤銷的費用如開辦費、材料成本差異等每月攤銷的費用,及時做好攤銷分配憑證。
(六)歸集損益類科目,結轉本年利潤
將所有單據入賬後應認真歸集當月損益類科目發生金額,將其分類轉入"本年利潤"科目,檢視當月利潤實現情況。
六、納稅申報
前面所做的工作基本是為納稅申報准備的,因為企業只有進行了納稅申報,稅務機關才能對企業進行稅款徵收,而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報表只是記錄企業經營狀況的報表,不是稅務機關徵收稅款的依據,企業應根據申報的不同稅種填制和申報對應的納稅申報表。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性質確定納稅稅種,並根據當地稅務機關要求的申報方式按時進行申報。納稅申報成功後應及時列印完稅憑證,取得完稅憑證後,一個月的會計工作才算結束。

一直做的內帳,外帳沒開始做。現在怎麼做

你現在要做的只是做好你的內賬,如果真的需要做外賬的話,把以前購買固定資產的發票影印一下,轉做投資就行了,那時按你內賬的價格把固定資產和折舊轉到明處不就可以了(書里有的是,我就不幫你查了),不用擔心,先問問你們老闆什麼心思,把握老闆的心思很重要.

我在外帳公司做過,內帳沒接觸過,現在找事都要會內外帳,我想問下內帳是做哪些?核算成本的是怎麼做的?

所謂內賬就是企業真實的賬,不管有沒有發票,只要發生了,會計就要記錄。企業成本就是根據會計記錄來進行核算的。

請問一下內帳和外帳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就是做兩套帳,那做外帳的發票就不用做內帳了嗎?

首先,我是不贊同一個企業做兩套帳即內帳和外帳的,也就是做假帳,朱總理曾在國家會計學院題字「不做假帳」這是對會計人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會計人道德素質的體現。
但是,目前有很多公司不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尊嚴,「要求」會計做假帳,做兩套帳,一套用於應付稅務、財政、會計(稅務)師事務所等部門,即所謂的外帳;一套用於公司內部真正管理,即所謂的內帳。
外帳只抽取部分合法票據做帳,按正規的方法做帳,內容相對較少,比較簡單,帳做的比較完美,乍一看,好象很正規、很合法,仔細審查,就會發現漏洞百出,不能自圓其說,因為假的就是假的,一般人都還達不到真正以假亂真的水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內帳記載了公司全部的經濟業務(而不管是否合法),對於抽出的部分票據,以其影印件作為記帳依據,更仔細些的,還附有外帳的記帳憑證。內容比較多,完全按公司的要求做帳,主要用於內部管理,比較復雜,體現了一個會計的真正水平。
外帳基本用於偷稅漏稅,屬違法行為。

流水帳怎麼做?外帳跟內帳有什麼區別?

有些私人企業為逃避稅款會做兩本帳即內帳外帳,一般內賬是實打實地做,外帳只是挑部分有正式銷貨購貨費用憑證的做。

請問下一步怎麼做?--內帳

收到老闆的借款
借: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 ***
實收資本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還老闆的借款
借:其他應付款***
貸:銀行存款(現金)

請問做帳時:內帳+外帳=一套完整的帳嗎

內帳+外帳=一套完整的帳嗎?大多如此。外賬是公開對外的,內賬只反映不能公開的帳務,兩者合起來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財務情況。

請問公司里的內外帳具體怎麼做,哪些做外帳?哪些做內帳?如何區分……求解答啊……

外賬是假賬假賬有助於企業的利益少流出 內帳是真賬 真賬有助於經理股東決策

各位大神,汽修廠內帳與外帳怎麼做,急

內帳看實際收入,外帳看發票。實際就是一套賬,只是去掉無票的業務。

根據內帳做外帳遇到的問題

內帳跟外賬,看字面就知道大概的意思啦,內帳故名思意是對公司內部的帳,是沒有發票入賬的部分的真實的賬。外賬一般是對稅務局的,是給外面的人看的,是對外部提供的賬,如稅務局的會計資料,和交報表等,所有單據都按國家規定做的,費用必須有發票入賬的。

❽ 做外賬的步驟,外賬成本和月末結轉又該怎樣做

一般企業大致的會計流程(或稱步驟)與分錄。
一、每月會計作賬流程:
1、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3、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相關成本、費用,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帳。
4、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5、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6、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二、一般企業做賬的主要會計分錄:
1、采購時: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 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A產品 一般企業大致的會計流程與分錄。一、每月會計作賬流程:
1、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3、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相關成本、費用,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帳。
4、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5、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6、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二、一般企業做賬的主要會計分錄:
1、采購時: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 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銷售收入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月末,計提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10、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1、月末,結轉本月收
入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2、月末,
結轉本月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13、季末,計提預交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14、期末結轉增值稅(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應交稅金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生產成本—B產品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銷售收入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月末,計提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10、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1、月末,結轉本月收
入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2、月末,
結轉本月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13、季末,計提預交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
14、期末結轉增值稅(進、銷差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應交稅金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❾ 會計如何做外賬

1、首先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各種賬簿要設置齊全,如: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等。

2、根據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3、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4、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賬。

5、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6、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陪搏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7、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注意事項

1、按照單位所屬行業正確使用會計科目。

2、採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成本費用核算,掌握成本費用列支范圍、扣除標准。

3、熟悉稅收政策、各種稅費的稅率、計提依據等。

(9)項目成本怎麼入外賬擴展閱讀:

賬外賬」就是部分納稅人為偷逃國家稅款,私自設立兩套賬簿,對內賬簿真實核算生產經營情況;對外賬簿記載虛假的經營收入和利潤情況,以虛假的生產經營情況應對各方檢查並以此作為納稅申報的依據,通過做假賬的手段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

「賬外賬」的特點:

1、隱蔽性強,稅務等監督管理機關不易查證。

采 取「賬外賬」逃避繳納稅款的納稅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應付稅務機關檢查和日常納稅申報的「賬」,即對外核算賬放在明處,隨時都可以拿出來對付,對內核算 「賬」卻存放隱蔽,有的放在單位領導人或者財務人員的家中,有的放在財務室的不同資料櫃中,使得稅務等監督管理機關不易查證。

2、知情范圍小。

採用「賬外賬」逃避繳納稅款的納稅人,為了縮小知情范圍達到逃避繳納稅款的目的,一般只有單位主要領導及領導親信的主管財務人員知曉內幕,縮小了「泄密」的口子。

3、採用「賬外賬」的枯亂斗代價與「收益」對等。

採取「賬外賬」逃避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對主管財務人員的選擇上要求較高,一是要有強有力的制假能力,二是要有「保密」觀念,嘴要嚴,因而他們大都使用自己親信的親朋好友來勝任,支付的報酬較為可觀。只有花高代價用人,才能使「假品」不易暴露,取得最佳造假效果。

4、「人機」通用。

「賬外賬」逃避繳納稅款不僅僅存在於手工做賬中,而且以跨越到了使用高科技手段做「賬外賬」逃避繳納稅款,沒磨比如利用計算機逃避繳納稅款等。

❿ 怎樣做外賬啊成本和收入是怎樣分配的,哪個高手能夠說詳細點啊

首先,收入是不需要分配的,只要記入當期損益即可。

關於成本,一般製造業成本核算流程和分錄: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營業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例如,按材料消耗分配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7、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銷售收入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9、月末,計提營業稅及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10、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11、月末,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12、月末,結轉本月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
財務費用
15、季末,預交所得稅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借:本年利潤
貸:所得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