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財報折舊成本怎麼計算
擴展閱讀
采購原料價格去哪裡查 2025-05-21 11:11:53
融資成本有哪些指標 2025-05-21 10:59:53

財報折舊成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3-04-15 04:14:03

⑴ 本年折舊怎麼算

問題一:本年折舊怎麼算 折舊 一般是按月計提的,每月的折舊計提了,年的就出來了,直線法(平均年限法)折舊法下:
直鏈拆線法是指將固定資產原始成本減去預計殘值後的凈折舊資產額,按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平均分攤每年折舊額的折舊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一:本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成本-預計殘值)/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公式二:本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成本-預計殘值)×折舊率
其中:折舊率=1/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公式三:本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成本×折舊率
其中:折舊率=(1-預計殘值率)/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我國稅法採用的是第三種計算公式。

問題二:本年折舊額本年實際折舊額,怎麼算出來的數,還有,用的什麼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慧唯(也稱直線法)
年折舊率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年折舊率 ÷ 12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 1 - 預計凈殘值率 )/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2÷預計使用壽命(年)× 100%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凈值 × 年折舊率 ÷ 12
4、年數總合法(加速折舊法)
年折舊率 = 尚可使用壽命/ 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合 × 100 %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預計凈殘值 )× 年折舊率 ÷ 12

問題三:本年折舊,累計折舊怎麼算 第1年
本年折舊360000
累計折舊360000
第2年
本年折舊360000
累計折舊720000

第前喚培3年
本年折舊360000
累計折舊1080000

第4年
本年折舊360000
累計折舊1440000

第5年
本年折舊360000
累計折舊1800000

問題四:如何計算「本年度計提折舊的各項固定資產月平均值」? 不是吧,是說對企業賬上尚在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值,求月度平均。
實際填表時,簡單起見,將賬上(期固定資產【扣除已提足折舊尚未轉銷數】+期末固定資產【扣除已提足折舊尚未轉銷數】)/2就可以了。
當然,你也可以將本年度每月固定資產月末值扣除已提取折舊尚未轉銷數後,加總,然後除以12計算。

問題五:本年折舊攤銷額和累計折舊,攤銷額是一樣的嗎 二者不一樣,本年折舊攤銷額是當年的折舊金額,累計折舊攤銷額是從固定資產開始使用到計算時點的累計攤銷額,從金額上說,後者大於等於前者。

問題六:本年折舊是固定資產的27%怎麼解釋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Fixed-assets Depreciation Method),指將應提折舊總額在固定資產各使用期間進行分配時所採用的具體計算方法。折舊是指固定資產由於使用而逐漸磨損所減少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的損耗有兩種: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有形損耗,也稱作物質磨損,是由於使用而發生的機械磨損,以及由於自然力的作用所引起的自然損耗。無形損耗,也稱精神磨損,是指科學進步以及勞動生產率提高等原因而引起的固定資產價值的損失。一般情況下,當計算固定資產折舊時,要同時考慮這兩種損耗。

問題七:excel怎麼根據年限算提折舊月份?公式怎麼寫? 如果購入年月為C列,審計截止日為B列,則可以錄入公式計算折舊月份,然後下拉公式:=ROUND(YEARFRAC(C2,B2,1)*12,1)

問題八: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平均原值的計算方法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平均折舊的計算方法是:
平均折舊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定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相等。
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問題九:審計中怎樣測算折舊 第一步取得公司定固定資產卡片,第二步核對卡片的資產合計和累計折舊合計與賬面相符,第三步設置公式。公式很復雜,大量使用IF函數。如果想知道,請給我的郵箱發郵件,並告之你是在網路看到的,我會發給你一個模板。

⑵ 如何計算月折舊金額有以下兩種計算方法

一、直線折舊法:

1.年平均法: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折舊金額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金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當月的工作量*折舊單位工作量。

二、加速折舊法:

1.年總和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舊率=使用壽命/預期使用壽命的年總和*100%。預計使用壽命年總和=n*(n 1)/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日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2.雙倍余額遞減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年折日率=2/預頌尺期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以上是如何計算月折舊金額的相關內容。

什麼是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金額是固定財產因損失而攤銷到工程或產品成本中的折舊金額,反映了固定財產具體損失的價值。決定固定財產折舊金額或折舊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固定財產的初始價值、損壞時的殘留價值和損壞時的清除費用。使用壽命和初始價值是兩個基本因素。實際上,折舊金額是將月初固定財產的賬面原值乘以月折舊率,按月計算。

固定資產是經營性資產嗎?

固定資產是經營資產,包括貨幣資產、應收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庫存商品、固定財產、在建項目、工程材料、長期資產無形資產等。固定財產通常是指公司擁有的非貨幣性財產,包括房屋、房屋建築、設備、機械設備、運輸工具等與生產經營相關的機械設備、設備、專用工具,用於製造商品、提供勞務公司、租賃或經營管理12個月以上。固定財產是公司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財產。從財務方向來看,固定財產一般分為生產固定財產、非生產固定財產、租賃固定財產、未使用固定資產、無固定財產、金融租賃固定財產、接收捐贈固定資產等。

固定財產折舊的范圍

1、折舊固定財產:房屋建築、機械設備、罩空儀表設備、運輸車輛、工具設備、機械設備、售後租賃固定財產、金融租賃固定財產;

2.無折舊的固定財產:固定財產、去年定價獨立收入的土地、早期損壞的固定財產、售後回租購買的固定財產、金融租賃租賃的固定財產。

本文主要寫月折舊額如何計算相關野悶高知識點,內容僅供參考。

⑶ 折舊費用怎麼算

折舊額計算方法如下:
1、平均年限法,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2、工作量法,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乘(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3、年數總和法,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乘可使用年數除以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乘年折舊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三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第三十二條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⑷ 四種折舊方法的計算公式

四種折舊方法有:年折舊率、月折舊率、月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

計算公式如下:

補充說明: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鉛念一種方法。理論依據在於資產價值的降低是資產使用狀況的函數。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情況或設備的使用狀況來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成本代表了購買脊激好一定數量的服務單位,然後按服務單位分配成本。


⑸ 工廠財務報表機器設備折舊怎麼算

機械生產設備折舊費是根據固定資產在整個使用壽命中的磨損狀態而確定的成本分析結構。 常用折舊方法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採用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簡單,但准確性不如個別折舊率。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或者(當採用直線法的折舊額大於等於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折舊額時),將固定資產帳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 000-2 400)×40%=1 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舊額=(10 000-4 000-2 400-1 440-200)/2=980(元)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為: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 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 新企業所得稅法不再對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做出硬性規定,將固定資產殘值率的比率確定權交給企業,但是強調一個合理性,要求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

⑹ 四種折舊方法的計算公式

四種折舊方法的計算公式總給如下:
1.年限平均法: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年限平均法也叫做直線法,是指每一期折舊金額相等, 是相對來說最簡單的一種計算方法。
2.工作量法: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而每月或者每年的折舊額則按當前周期內的工作量乘以單位折舊額。

⑺ 請問攤銷與折舊,具體應該看財務報表的中的哪些項這2項如何計算

攤銷看財務報表上(即資產負債表)有一項叫:待攤費用的科目。
折舊看財務報表上(即資產負債表)有一項叫:累計折舊的科目。
攤銷一般看你待攤費用的價值,平分為5-10年時間,從當月開始攤銷。如當月發生了6000塊的待攤費用,分5年來攤,從當月開始,每月攤6000/5/12=100塊。
折舊一般看你的固定資產屬於哪類(機器設備10年,電子設備類5年,其他辦公用品3年等等)來提折舊,從購買了固定資產的下個月開始,計算折舊.如當月買了6000塊的電腦,分5年來攤,從下個月開始,每月攤6000/5/12=100塊。
攤銷(Amortization)指對除固定資產之外,其它可以長期使用的經營性資產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攤購置成本的會計處理辦法。與固定資產折舊類似。
折舊(depreciation)是指資產價值的下降,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通俗一點講就是:
攤銷一般指低值易耗品、無形資產、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
折舊一般指固定資產的折舊。
拓展資料:
折舊的方法:
1、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的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
2、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帳面余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4、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限的逐年數字總和。
攤銷的方法:一次攤銷法、分期攤銷法、五五攤銷法等。三、區別:折舊是針對固定資產而言的,攤銷是針對無形資產和費用而言的。

⑻ 資產折舊費用怎麼計算

折舊費率可以按照以下三種方法計算: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折舊費用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磨損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為了保證固定資喚態產實物的再生產,對於固定資產由於使用而發生的磨損價值就以計提折舊費用的方式,作為期間費用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形成一種基金准備,用於固定資產的更新和改造。
折舊費計算公式
年限平均法: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 年折舊率 / 12,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工作量法: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歷段年限的年數總和*100%,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n*(n+1)/2,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月折舊率。
什麼是折舊費用
折舊費用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磨損而轉移到產品成本中去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在其有效使用期間內,始終保持完整的實物形態,但由於磨損(有形損耗)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無形損耗),固定資產價值逐漸減少,為了保證固定資產實物的再生產,對於固定資產由於使用而發生的磨損價值就以計提折舊費用的方式,作為期間費用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形成一種基金准備,用於固定資產的更新和改造。
各期折舊費的大小取決於三個因素:
(1)固定資產原值;
(2)固定資產報廢後變價收入扣除清理費後的差額;
(3)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折舊費用的計算方法主要有直線法、余額遞減法、年限總和法、年金法和償債基金法等。在西方財務會計中,「折舊費用」作為一個資產賬戶,記錄按照所選折舊方法計算的、應於當期收入相配比的折舊費用。
計提折舊費用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生產用固定資產折舊)
研發支出(技術研發用固定資產折舊)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用固定資產折舊、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資產折舊)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用固定資產折舊)
在建工程(用於工程建造的固定資產折舊)
其他業務成本(經營出租的固定資產折舊)
貸:累計折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肢鏈譽企業所得稅法》
第十一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一)房屋、建築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三)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四)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五)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六)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第十三條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發生的下列支出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
第三十二條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⑼ 折舊費用如何計算

1、按照實例,應該採用直線法即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首先計算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值:52000*(1-3%)=50440/20=2522元(每年的折舊額)/12=210.17(月折舊額)。

2、至於綜合折舊率是沒有用的:因為按照稅法規定只能採用直線法計算折舊額。但是還有個問題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問題,不是規定20年就是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除了房屋建築物的使用年限為20年,機器設備的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率企業自行確定,但是要報稅務機關備案。

按照稅法的規定,單位設備的年折舊額和月折舊額重新計算如下:

52000*(1-3%)/10/=5044(年折舊額)/12=420.33(月折舊額)。

3、月度賬務處理:

借:製造費用-折舊費420.33

貸:累計折舊420.33

(9)財報折舊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計算折舊的基數為固定資產並稿的計稅基礎。《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1)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絕隱孝直接歸攜逗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2)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3)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4)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⑽ 計提折舊是怎麼算的

一般都是用年限平均法計算折舊,計算公式如下:
1、年折舊率
=(1
- 預計凈殘值率)/
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2、月折舊率
=
年折舊率
/
12。
3、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使用時次月開始計提折舊。
(10)財報折舊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原值減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的分數計算年折舊額,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則分母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為10,第二年分子為9以此類推。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公式: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