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產經營成本包括哪些
1、內容區別
生產成本也叫製造成本,是指為生產產品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扮棚液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支出。
營業成本也稱運營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
2、組成區別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廳物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確認的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支出。其他業務成本包括銷售材料的成本、出租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出租包裝物的成本或攤銷額等。
3、賬戶及賬務處理區別
生產成本: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成本,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和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應於期(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主營業務成本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其他業務支出"賬戶用於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及附加等。"其他業務支出"賬戶下,應按其他業務的種類,如"材料銷售"、"代購代銷"、"包裝物出租"等設置明細賬。
B. 會計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會計生產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具體內容為:
直接材料,指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於產品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料。直接人工,指企業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直接參加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等支出。製造費用,是企業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計入產品或勞務成本但沒有專設成本項目的各項生產費用。
生產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也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C. 新會計准則下生產成本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准則下生產成本實務處理
生產成本是指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包括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半成品、提供勞務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分別歸集,屬於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費用,直接記入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屬於企業輔助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提供的動力等直接費用,應當在「生產成本」賬戶「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戶核算後,再轉入「生產成本」賬戶「基本生產成本」明細賬戶;其他間接費用先在「製造費用」賬戶匯集,月度終了,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別記入有關的產品成本。
為了核算企業的生產成本構成情況,需設置「生產成本」科目,使用該科目時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生產各種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等)、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設備等。
(2)本科目應當按照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進行明細核算。
基本生產成本應當分別按照基本生產車間和成本核算對象(如產品的品種、類別、定單、批別、生產階段等)設置明細賬(或成本計算單,下同),並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設置專欄。
(3)生產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①企業發生的各項直接生產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原材料」、「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
②企業各生產車間應負擔的製造費用,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③企業輔助生產車間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的勞務和產品,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對象,借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貸記本科目(輔助生產成本)。
④企業已經生產完成並已驗收入庫的產成品以及入庫的自製半成品,應於月末,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基本生產成本)。
(4)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的成本。
D. 生產成本都包括什麼,製造費用都包括什麼,具體詳細說一下
生產成本包括:
1、直接材料、燃料、動力費
2、直接工資 (包括津貼、獎金)
3、其他直接費用、福利費
製造費用包括:
1、修理費
2、保險費
3、勞動保護費
4、工資及附加費
5、機物料費
6、固定資產折舊費
7、其他車間費用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經濟學家眼中的成本與會計賬戶上規定的成本,即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二者在含義上存在較大差異。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會計賬戶,它記錄了企業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支出,這些支出被稱為會計成本。會計成本常被用於對以往經濟行為的審核和評價。 而經濟學家分析成本的目的在於考察企業的決策,並進而分析資源配置的結果及效率,所以經濟學中對成本的使用重在衡量稀缺資源配置於不同用途上的代價。這涉及使用一項資源或做出一項選擇放棄掉的機會,即機會成本的概念。
構成內容:1、原料、材料、燃料等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2、折舊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資料(手段)的價值。3、工資,表現生產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調研發現,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導致單純的壓縮成本,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與控制系統,能讓企業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構架、盈利情況和決策的正確方向,成為企業內部決策的關鍵支持,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狀況。鉑略咨詢認為,正確的成本分析對一家公司是否盈利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由於成本分析的不利,企業可能因為未將費用合理分攤至不同產品而導致定價失誤,從而長期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
E. 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
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構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
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F. 生產成本包括哪些
生產成本包括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動力、直接工資等。
1、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生產某種產品的基本原料。它是用於生產過程起點的產品。原材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自然形態下的森林產品、礦產品與海洋產品,如鐵礦石原油等。一類是農產品,如糧、棉、油、煙草等。
2、輔助材料
輔助材料也稱為消耗品,是維持企業經營活動所必需的產品,但其本身並不能轉化為實體產品的一部分。如催化劑、染料、潤滑油、照明設備、包裝材料等。輔助材料是工業生產中的日用品,具有價格低、使用時間短、需要經常購買等特點。
3、備品備件
備品備件是一個通用詞,所有與設備有關的零件都可以用作備品備件。按詞面來說就是備用的物品和備用的零件。其實無論在維修還是製造,還是在各個領域,都需要提前准備一些物品和零配件,這些提前准備並會在不久的將來使用上的物品和零配件。
4、燃料動力
燃料動力費是指機械在運轉或施工作業中所耗用的企業自製或外購的固體燃料(如煤炭、木材)、液體燃料(汽油、柴油)、電力、水和風力等費用。
5、直接工資
薪酬是員工因向所在的組織提供勞務而獲得的各種形式的酬勞。狹義的薪酬指貨幣和可以轉化為貨幣的報酬。廣義的薪酬除了包括狹義的薪酬以外,還包括獲得的各種非貨幣形式的滿足。
G. 產品生產成本由哪幾個方面組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
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
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
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7)生產成本需要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生產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的總和。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H. 生產企業的單位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包括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配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資。直接工資包括企業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
(3)其他直接支出。其他直接支出包括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其他支出。
(4)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包括企業各個生產單位(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種費用。一般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生產單位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修理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運輸費,保險費,設計制圖費,試驗檢驗費,勞動保護費,季節費,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費以及其他製造費用,包括廢品損失。
產品成本項目一般是指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的項目,是對產品成本構成內容所作的分類。設置成本項目可以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滿足成本管理的目的和要求;有利於了解企業生產費用的經濟用途,便於企業分析和考核產品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
將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劃分為成本項目,便於反映產品成本的構成,可以考核各項費用定額或計劃執行情況,查明費用節約或超支的原因,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促使企業更有效地降低成本。
I. 生產成本包括哪些
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在這題中屬於生產成本的有耗用材料50000元(直接材料)、(生產工人工資8000元 ,應付福利費(8000*14%))計入直接人工、月初半成品成本8000元、車間的水電費折舊費看前分配原則進行分配的生產車間發生的水電費以及折舊費計入製造費用、其中月末在產品4200元要減掉 車間管理人員工資2000元,應付的福利費(2000*14%)車間的水電費折舊費按前分配原則進行分配下的製造車間發生的水電費計入製造費用-水電費/折舊費 半年的保險費可全部計入製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