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原價除以成本加利潤等於什麼

原價除以成本加利潤等於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4-08 02:00:35

㈠ 成本加利潤等於什麼

成本加利潤等於銷售價格。

制定銷售價槐頃簡格有兩種方法:成本加價法和競爭比較法。

1成本加價法

將制定產品或提供服務的成本加起來,得出總成本,然後再加上一個利潤百分比得出銷售價格。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於製造商和服務商。

所有企業都有兩種成本,有些成本是不變的,如租金、保險費和營業執照費。另外一些成本會隨著生產或銷售的起伏而變化,如材料成本,這些成本是可變成本。

2競爭比較法

參照競爭對手的價格。一方面,要嚴格核算產品成本,保證定價高於成本;另一方面,應隨時觀察競爭鉛褲者的價格,並與之比較,以保持自己的價格有競爭力。

(1)原價除以成本加利潤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是一種頗為特別的經濟學概念,它有兩種含義:

經濟利潤: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習慣地用「Π」來表示(要注意的是,總成本包括機會成本)。(也就是風險成本)

正常利潤: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支付給企業家資本投資的報酬。

利潤的確認條件:利潤反映的是收入減去費用,利得減去損失後的凈額的概念。因此,利潤的確認主要依賴於收入和費用以及乎敬利得和損失的確認,其金額的確定也主要取決於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金額的計量。

㈡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其他收益。

推導公式:

1、售價=成本×(1+利潤率)。

2、成本=售價÷(1+利潤率)。

打折率=打折後的售價÷原來的售價=成本×(1+後來的利潤率)/成本×(1+原來的利潤率)=(1+後來的利潤率)/(1+原來的利潤率)。

利潤率計算的常用方法:

1、特值法。一般情況下,把未知量成本設為特值,常設為1或100。

2、比例法。根據公式「售價=成本×(1+利潤率)」,當售價一定時,成本與(1+利潤率)成反比。

3、方程法。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

4、十字交叉法。利潤率的混合問題,類似於濃度混合問題。

5、分類討論法。

㈢ 利潤, 成本 ,售價的 數學公式是什麼

售價-進價(成本)=利潤利潤/進價(成本)=利潤率進價(成本)乘以(1+利潤率)=售價。

利潤=成本-售價利潤率=利潤/成本利潤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商品的利潤=(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潤=(收入)*(利潤率)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增值稅-稅金及附加-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3)原價除以成本加利潤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

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㈣ 售價成本利潤計算公式是什麼

售價-進價(成本)=利潤利潤/進價(成本)=利潤率進價(成本)乘以(1+利潤率)=售價。

利潤=成本-售價利潤率=利潤/成本利潤問題的基本數量關系是:商品的利潤=(收入)-(成本);或商品的利潤=(收入)*(利潤率)。

成本利潤注意:

表面上看,利潤是由營收和成本決定的,這樣理解本身也沒有多大問題。但問題在於,誰又決定了營收和成本,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決定營收和成本的因素才是最終決定利潤的真正因素,而營收和成本不過是個最終數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