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攤余成本的通俗理解是什麼樣的呢
攤余成本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1)會計學中攤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釋擴展閱讀: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始攤余成本)。
在收到債券利息的賬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⑵ 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120.4125。
⑶ 會計中攤余成本的概念是什麼期初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攤余成本計算方式:
假設A企業溢價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100元,實際發行價格125元,票面年利率10%,每年付息,5年到期後一次性償還本金100元。
100×10%×(P/A,i,5) + 100×(P/F,i,5) = 125
其中(P/A,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年金現值系數;(P/F,i,5)為利率為i,期數為5期的復利現值系數。
用插值法計算出實際利率i=4.33%
第一年年末攤余成本
=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本期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 應付利息(票面利率*票面面值)
=125+125*4.33%-100*10%
=120.4125;
(3)會計學中攤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釋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主要包括持有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工程物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
攤余成本不能在一年之內通過某種經濟運作轉化為可用資金,例如有企業的長期設備,減值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攤余成本
⑷ 攤余成本科目怎麼理解這個科目有什麼用
攤余成本科目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這個科目是為了解決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提出的科目。
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攤余成本的概念適用於對金融資產(負債)的後續計量中,與實際利率法對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的攤銷相聯系。
將攤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對攤銷金融資產(負債)的計量中,根據攤余成本與實際利率法的定義,即在定義「當前」時點上,金融資產(負債)攤余成本在金額上等於其賬面價值。
實際上,在金融資產(負債)的存續期間,其攤余成本也等於其賬面價值。
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是企業按照相關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核算後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4)會計學中攤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釋擴展閱讀帆爛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派轎賀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塵派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⑸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資後續計量的方法,與它密切相關的概念是實際利率法。
它倆形影不離。沒有實際利率法就無所謂攤余成本,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下的必然結果。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2)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如何理解「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見下圖。
【提示】
做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分錄,是理解攤余成本的一個好的方法,理解後,公式就不用記了。
附:各年會計處理分錄:
(1)20×0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
(2)20×0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1
貸:投資收益 l00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3)20×1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45
貸:投資收益 104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4)20×2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0
貸:投資收益 109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5)20×3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
貸:投資收益 114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6)20×4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應收利息 59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41-45-50-55)59
貸:投資收益 118
借:銀行存款 59
貸:應收利息 59
借:銀行存款等 125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⑹ 誰能通俗解釋下攤余成本個什麼概念,看了半天都不懂,書本的定義都不知在說什麼。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講個故事吧。比如說,企業發行一種債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
其實企業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發現按照他這個票面利率發行的話,沒人買。後來企業折價賣,賣1000元。
本來價值1250元的債券,現在賣1000元,果然有人貪便宜買了。比如老王買了一份,很開心,到處跟人家說花了1000元買了1250元的東西,賺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業給的利息59元,這時他的鄰居跟他說,現在市場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資的話,應該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現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還差41塊錢呢。
老王一聽急了,就去找企業理論,企業說現在我沒錢給你,那41塊錢就當是我再管你借的吧。老王後悔莫及,但是也沒辦法,誰讓自己貪便宜呢。這樣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記賬的時候,提醒自己,我現在已經借給他們1041塊錢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資收益,當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來算了(1041X10%=104.1),這時企業還是給老王59塊錢,差了45塊錢,老王又去找企業理論,企業還是沒錢,這時老王自己說,那45塊錢就當是我借給你的啊。回家後,老王恨恨的說,我可是已經借給他們1086塊錢了(1041+45)。
暑去秋來,春來夏往,時間如梭。轉眼到了第五年末,企業借的錢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瑪,老子剛開始花了1000塊錢買了個1250塊錢的債券,以為撿到大便宜,誰知道最後總共借給他們1250塊錢。
這時企業給老王送來了1250的本金和最後一期的利息59元,還送給老王一面錦旗「助人為樂、品德高尚」。現在老王再也不買債券了,改去學會計去了。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攤余成本,就是把這250塊錢分攤到每一期。
因為一開始賣1250沒人買,企業就賣1000,剩餘的250分攤到每一期收,最後總共也能收到1250,。可以用這種方式理解。如果是溢價發行的,道理也是一樣的。
(6)會計學中攤余成本如何通俗解釋擴展閱讀: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⑺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指用實際利率作為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實際利率是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攤余成本並不是通常會計上理解的成本,而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通俗點說,一項資產的攤余成本就是債務人還欠你多少錢,一項負債的攤余成本就是你還欠債權人多少錢。
計算公式是這樣的: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己收回的本金-己發生的減值損失
沒看懂是正常的,下面改編CPA會計教材中第一個涉及到攤余成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例幫助大家理解一下攤余成本的意義和計算方法。
【例】20X0年1月1日,小明以1000元購入小李公司的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付息,每年付息59元,到期支付本金,以上條件可算得實際利率為10%。
第一年年末,小明自己盤算,這筆投資可以收到的利息是1000元本金與10%的實際利率計算得到的100元。可是小李公司實際只能支付面值與票面利率計算得到的59元。小明拿到59元後很不爽,去找小李公司理論,小李公司說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再付給你41元,就算我們又問你借了41元吧,等債券到期時一起還給你。小明心想,現在你已經欠我1041元了。
這個1041元其實就是債券的在第一年年末的攤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000元)+投資收益(100元)-應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發生的減值損失(0)。
第二年年末,小明自己盤算,這筆投資可以收到的利息是新的本金1041元與10%的實際利率計算得到的104.1元。可是小李公司實際只能支付面值與票面利率計算得到的59元。小明又去找小李公司理論,小李公司說我們現在沒有能力再付給你45.1元,就算我們又問你借了45.1元吧,等債券到期時一起還給你。小明心想,現在你已經欠我1086.1元了。
這個1086.1元其實就是債券的在第二年年末的攤余成本,可以套用一下上面的公式,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1041元)+投資收益(104.1元)-應收利息(59元)-己收回的本金(0)-己發生的減值損失(0)。
以此類推,省略中間年份的分析,可以通過這張表計算得到每期期末的攤余成本。
金額單位:元
年份 期初攤余成本(a) 實際利息收入(b) 現金流入(c) 期末攤余成本(d=a+b-c)
20X0 1,000.00 100.00 59.00 1,041.00
20X1 1,041.00 104.10 59.00 1,086.10
20X2 1,086.10 108.61 59.00 1,135.71
20X3 1,135.71 113.57 59.00 1,190.28
20X4 1,190.28 119.03 59.00 1,250.31
到了第五年年末,小李公司支付59元利息後,小明可以向小李公司要求償付的金額為1,250.31元,省略尾數即為小李公司發行債券的票面金額1250元。
⑻ 什麼是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amortized cost)是指用實際利率(此處指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調整後的結果。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⑼ 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指用實際利率作為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實際利率是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攤余成本並不是通常會計上理解的成本,而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通俗點說,一項資產的攤余成本就是債務人還欠你多少錢,一項負債的攤余成本就是你還欠債權人多少錢。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⑽ 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
攤余成本的意思如下:
攤余成本概念的准則界定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中,最先提出了「攤余成本」的概念,並以數量計算的方式給出了金融資產或金融乎轎負債(以下簡稱金融資產(負債))定義。虧李金融資產(負債歲空肆)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攤余成本是指用同期市場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相當於借了對方的錢,因為自己沒有實際支付就獲得了資產,那麼借了別人多少呢?可以是現在就全部付款的話應支付的金額,也可以是將未來的應付款項折現,這就是借到的錢,即期初攤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