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系車真的像大家所說的,中看不中用質量欠佳嗎解密韓系車!
韓系車最近兩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在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一直不見好轉,汽車年銷量集中在八十萬輛左右,這不免讓大家有點兒懷念韓系車巔峰時候的樣子,僅現代汽車品牌,銷量就可達上百萬輛,很多人都說,韓系車質量欠佳,顏值好看,辛辛苦苦幾十年,獲得了「中看不中用」的頭銜,韓系車究竟怎麼樣呢?我們一起瞧一者此瞧!
韓系車概述
每一件事情,其實都是雙面的,既有優點,也有缺點,韓系車也一樣,具有兩面性,一部分人說,韓系車質量可靠,性能穩定,耐久性好,開個十幾二十萬公里,一點兒毛病沒有,並且車輛小巧輕便,顏值出眾,這部分人對韓系車是持肯定態度的;還有一部分人說,韓系車質量不好,具體哪點兒不好?大體上說韓系車安全性差,保值率低。
韓系車成立於1967年,那時候中國還在搞文化大革命,人家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汽車之路,經過這53年的發展,韓系車從最初的零部件供應,到歐美車系翻修整改,再到整車研發生產,最終車輛獲得世界認可,出口美國,走向世界,這是韓系車發展的足跡。小小的一個韓國,能夠有一個世界五大車系之一的品牌,已經值得稱贊。
韓系車核心技術
發動機
早期的韓系車也是沒有什麼技術,各種,各種復制,但是韓系車研發學習速度很快,很快便有了自己的發動機和變速器,並且動力系統穩定性非常高,到目前為止,韓系車多款發動機入選沃德十佳,也是常客,獲得世界評價系統的認可;
變速器
韓系車的AT變速器也是享有很高的美譽,穩定性及換擋特性足以與愛心相媲美,韓系車動力系統方面的優扮嫌鬧勢,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韓系車的DCT也僅次於大眾汽車,韓系車的CVT變速器也是正在開花結果。
AT、DCT、CVT都在開發,韓系車有點兒無所不能的意思。
車輛底盤
韓系車的底盤,說實話,有這么幾款比較好的底盤,比如伊蘭特系列,索納塔系列,這些底盤整體構造還算工整,底盤行駛穩定性,車輛緊急轉向,抓地力等方面顯得不錯,但是韓系車底盤略輕,給車主的感覺不緊湊,在這方面和德系車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這種差距,提現不到質量差方面,因為韓系車的底盤不會因此而壽命短,容易壞,只是駕駛體驗問題罷了。
不過也有的車主,對韓系車底盤及轉向贊賞有佳,比如韓系車方向盤轉向精準,操作靈活,車主一個手就可以輕松解決,這么輕便的駕駛特點,著實給駕駛者的駕駛感提升不少;加上較輕的底盤屬性,車主在車輛的加速方面,顯得更有信心,總體上,這車容易加速、容易起步,不會有那種笨重感。
內外飾及其他
汽車三大件得到了肯定,其他方面就顯得簡單異常了。對於車輛內外飾,韓系車一直是顏值擔當,這是毋庸置疑的,不僅僅在汽車方面,在個人穿著打扮,時尚追求方面,韓國在世界上也起到了Model的作用,不過這種時尚是沒有文化背景、文化積淀的,沒辦法,現在的人都不喜歡有營養的東西。
所以,韓系車的內外飾,在造型方面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材料用料方面,韓系車一直主打性價比,提升車輛駕駛科技感,乘坐體驗,這點也沒有什麼值得抱怨的。
韓系車缺陷
尋思良久,韓系車的缺陷就是安全性差,交通事故後期維修成本高,車輛性價比低。
韓系車安全性並不是多麼好,處於一個中等水平的位置,畢竟中保研已經給出了測試結果,但是現在的車輛都在追求性價比,車輛安全性一直是在保證價格低的基礎上,盡量提升車輛的耐撞性,大眾、日產等都已經紛紛折在了汽車安全測試過程中,現代也不例外,在安全性方面,唯一占據優勢的便是豐田車系。
韓系車還有一個特點,車輛外型偏薄,太過於注重行人保護,以至於車輛發生小刮小蹭,比如很輕的追尾,就需要大面積維修,這無疑是增加了車輛的維修成本,雖然這種情況有保險公司承擔著,但給車主的感覺並不是很爽。
韓系車更新換代非常快,所以韓系車保值率並不高,新車型推出過於密集,加上產品重疊度高,所以,韓廳罩系車新車降價較快,這也是大家吐槽的詬病。
總體上來說,韓系車在核心技術方面掌握得相當扎實,這是毋庸置疑的,車輛耐久性、穩定性方面,值得我們國產車好好學習,但是韓系車也有自己的缺陷,作為消費者而言,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購車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日系車和韓系車的優缺點
一、日系車
1、優點
日系車車身輕、油耗低、提速快、性價比較高、操控好、保值率高、質量較好耐用,在產品設計上符合東方人的消費價值取向和審美偏好。
2、缺點
日系車日系車車皮薄安全系數低,碰撞車身薄的汽車受損會比較嚴重。
二、韓系車
1、優點
韓系車的外觀,曾一度成為一股潮流。例兆晌如早期的伊蘭特、瑞納,現如今的領動、名圖等車型,它們都具有超高的顏值,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韓系車的性價比,不僅僅體現在錢和配置上,在燃油經濟性和維修保養費用,以及質量相關的故障率等方面,兄春韓系車相對而言同樣具有價格優勢。
韓系車的質保一般較長,如今市面上大部分車型質保期為3年或6萬公里。
2、缺點
韓系車核心技術的欠缺。同時在內飾上和細節處,整體的做工都不夠細致。尤其是內飾廉價感比較強。行駛時的噪音控制,也存在問題,會有異響這類小毛病。還有安全配置低,減配嚴重等問題。
(2)為什麼韓系車維修成本低擴展閱讀
日系車和韓系車的主要品牌
一、日系車
主要品牌有:豐田TOYOTA、日產NISSAN、本田HONDA、斯巴魯SUBARU、馬自達MAZDA、三菱MITSUBISHI、五十鈴ISUZU、鈴木SUZUKI、大發DAIHATSU等。
二、韓系車
的韓系車主要就是現代與起亞這兩個品牌。現代主要生產SUV與普通家羨猜耐用轎車,其中代表車型有途勝、伊蘭特、現代ix35、勝達、索納塔等。起亞品牌的主要產品有K3、K5、智跑、奕跑、KX3、KX5等,涵蓋了不同類型的SUV與轎車車型。
❸ 韓系車和日系車之間,其差距在哪裡
日系車和韓系車最明顯的差距就是價格,同樣的配置,同樣的級別,韓系車要比日系車更加便宜一些,但是韓系車的故障率也比日系車更高一些。在市場上很多消費者都是比較注重汽車保值率的,日系車和韓系車相比,日系車的保值率會更高一些,這就是很多人選擇日系車的一個原因。日系車和韓系車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在國內市場上日系車的銷量要比韓系車更高一些,而且日系車的口碑和品牌在市場上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韓系車在市場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總體的表現也不棗嫌如日系車。
三、消費者的需求
韓系車的發動機動力方面的表現是比較強勁的,而且發動機也有著很強的耐用性,這方面的表現和日系車也是不相上下的,但是現在大部分的消費者對於車輛的要求也是比較多的,所以會選擇從各方面來考慮。
❹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買韓系車了,韓系車有哪些缺點
近幾年來,在我國汽車市場中,各個汽車品牌之間的戰爭越來越激烈。相信大家在買汽車的時候,對韓系汽車也會有所一定了解,在幾年之前韓系汽車深受廣大車主的喜歡,年輕運動外觀設計、三大件穩定可靠、同級別汽車中價格優惠等等,這些都是韓系汽車的優點。但是近幾年韓系汽車在國內的銷量“慘不忍睹”,很多車主都不願意購買韓系汽車。發生這樣的現象到底是為什麼呢?
從上市以來到如今韓系汽車的確帶給我們很多很多的變化,在如今的汽車市場中作為消費者我們的選擇有更多,希望大家都能夠選擇一輛自己喜歡的汽車。
❺ 為什麼修車師傅都買韓系車
修車師傅都買韓系車是因為性價比高。
一般司機買車會著重看兩點:性價比,耐用性。
首先來說性價比,品牌溢價會導致性價比的降低。性價比包含車本身價格和性能配置的匹配程度、油耗情況、保養價格等等方面。簡單地說,只要關於錢的,那就是要省;關於配置的,那就盡可能要高;至於耐用性,那就是要求足夠穩定。
品牌和車型的定價就基本決定了這個品牌和車型的定位。而且,大眾、寶馬、賓士、奧迪都是街上常見的品牌,開著賓士寶馬,意味著開出去有面子。但是正因如此,他們存在很高的品牌溢價,說白了這筆錢是花在車標上了。還有的車,因為供不應求,所以為了盡快提車還需要加價購買。
而於此相對應的,韓系的車在國內的品牌知名度以及消費者的情感方面,都不如德系,所以要搶占市場份額就需要從價格、質量、配置等其他方面做文章,那麼,降低價格就是最有效快速吸引顧客的方法。
韓系車性價比高因為在控製成本方面有著非常獨到的水平,比如精益生產(豐田公司首創的拉動式生產,簡單的說,就是按照市場的反饋決定產量,減少了庫存,但是提高對物流系統的要求),物料節約等等。
所悶鎮以韓系車往往給人感覺性價比很高,雖然它不是最好的車,但是它是最實惠的車。而且韓國車就相對比較花哨,往往喜歡在低檔車上使用中檔車的配置,在中檔車上使用高檔車的配置,這其實給了消費者一種超值的享受。
其次,品質要求高的德系車往往很「嬌氣」。德系車最被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維修保養費用高。此外,德國車的油耗高也是公認的,而相對而言日系韓系,以及國產等車型後期的保養換件就要低很多,油耗方面也要比德系經濟的多。
(5)為什麼韓系車維修成本低擴展閱讀:
關於韓系車的技術實力,這三句話可以作為參考:
1、自動變速箱一直是國產汽車最大的瓶頸豎瞎和「痛點」,而現代集團是全球屈指可數的擁有DCT、CVT、AT三種變速箱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的車企之一。
2、現代集團是沃德十佳發動機的「常客」,不僅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有油電混動、純電、氫能源動力總成都曾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稱號,而自主品牌至今沒有餘罩空一款發動機入圍。
3、現代集團已經開始布局氫能源領域,現代的NEXO,一次加氫續航超600km,已經正式量產並且出售。
❻ 韓系車和日系車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嗎
韓系車和日系車都是亞洲汽車的代表。總體說來,舒適性、質量穩定性、油耗等,日系車和韓系車都差不多,各有千秋。韓系車的顏值更能打,外形很漂亮再加上維修保養成本低、大部分車型價格低等優勢,綜合來看,更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國內市場上的韓系車中,現代和起亞比較常見,韓系車內飾的設計要比日系車漂亮很多,設計更貼合國內消費者喜好的理念,在國內汽車市場的地位經久不衰,對比之下,日系車的三大巨頭,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國內的市場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在消費者缺賀心目中,日系車比國產車地位更靠前,不過維修保養要比韓系車更貴一些。
其實韓系車和日系車,不存在誰好誰壞。買車看自己的需求。對於我這種要兼顧商用和家用的人,又是個超級顏值控來說,還是會選擇韓系車,畢竟韓系車顏值更高,配置更高,空間更大,而用車維護保養卻更低一些。
❼ 韓系車和德系車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德系車更重視品質,特別是他們的底盤的扎實穩定,在越高速的時候越是穩定性好。同時發動機的動力很強,同樣的1.5L排量的汽車,德系車動力性最好,很多款鎮改德系車都有著「小鋼炮」之稱。而韓系車以現代、起亞為主,說實話就租罩是一個普通沒有太大御型判的優缺點。雞肋一樣。
❽ 韓系車在市場上的保值率很低,這是為什麼
韓系車的質量不比日系車差,像日產、本田、馬自達,在全球的地位都趕不上韓系車,但韓系車在中國卻屢屢碰壁,現在正處於走不出的怪圈行列,使出渾身解數想要打個翻身仗,最近兩年集中推出多款款車型,像現代索納塔10,新途勝,新款ix35,新名圖,第七代伊蘭特,起亞則推出了新K5,K3,起亞智跑等車型,這些車型全部都是中國暢銷車型,韓系車想要憑借這幾款車好好宣傳一下自己,但現在依然沒有起色。
現代的發動機和變速器,它們調教匹配的非常好,在車輛加速的瞬間,發動機動力迅速提升,變速器則會出現積極的降檔,車輛可以有非常好的應答性;另外,變速器在換擋的過程中,發動機會出現比較合適的扭矩中斷感,使得變速器換擋舒適度也很好。韓系車方向盤調教偏輕,轉向手感不錯,並且轉向精準沒有虛位,更符合車主的駕駛意圖。
❾ 韓系車和美系車,哪個家用更加省油呢你覺得呢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買得起家用車。但是,在准備購買家用車的時候,很多人都很難選擇用什麼樣的家用車。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在不同的車之激緩間選擇,而這次我們要討論的是美系車和韓系車哪個更適合家用車。個人覺得美容部比較好。雖然油耗看起來比韓系高,但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同。
但在品牌形象和價值上並沒有深入市場。人們總覺得“韓國歐巴”只有顏值,沒有內涵,沒有技術。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美系車的優缺點。首先,美系車的品牌認知度更高。很多美系汽車品牌都是汽車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系車的內飾和動力一般都不錯,在性能和內飾方面都優於其他大部分車型。但是美系車的質量控制不是特別好,經常曝出車有質量問題,對家用車非常不友好。而且很多美國車的油耗特別高,從汽車用油來說也不是特別適合家用。
❿ 有買韓系車的嗎能不能談談用車感受
關於韓系車我感觸較深,因為我的第一輛車和現在的第二輛車都是韓系車。我先來談談第一輛東風悅達起亞銳歐,是十年前買的車,當時7萬多,特點是發動機聲音小,皮實,耐槽,轉向准確,但就是配的輪胎我不喜歡,車輛開起來風噪大,底盤偏硬。開了 近十年給賣掉了, 換了輛SUV車就是北京現代ix 25,我個人覺得韓系車我開得習慣,而且是合資車,在合資車中性價比是算比較高的。
個人感覺韓系車很適合我們這里小城鎮的路況,要的就是皮實耐糙,但缺點同樣有,就是隔音效果差,減震偏硬,畢竟是普通合資車,而且我經濟實力決定的,高檔車買不起啊。
以上只是代表我個人的真實想法,歡迎大家點評。
我姐夫的伊蘭特計程車32萬公里不止了吧。只做正常保養,換輪胎,電瓶,現在還在跑,我之前開的福瑞迪16萬公里了,也是只做正常保養。氣門室蓋墊滲油換過一個墊子沒效果,繼續開不管他了,其他螺絲都沒動過一根,現在換智跑了,希望也是一樣省心就行了。老百姓用車也就上下班,出去玩玩走走的皮實耐用就行了,說實話地盤確實差點比較硬,時間長了會感覺略顯鬆散,油耗一般吧。不算費油,最早是長安悅翔開了四年我都是修車師傅了,哎!不提了,還是那句話老百姓掙錢不容易,選個皮實耐用的比啥都強,從來不擔心他會掉鏈子。誰用誰知道吧。別噴我啊。真實用車感受!
我現在開的韓國車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我駕齡11年,開過六年國產車,奇瑞qq,風雲二,還有雪鐵龍世悔衡歲嘉,豐田rav4,奧迪a4l,現在開起亞的kx7
綜合比較,國產車就是開了換車肯定不會在換國產的了那種,那為啥開了六年呢,qq開了三年,發散,哪都抖,打算換車,結果被忽悠說國產車進步了,在買一個試試吧,靠得嘞,還是那個吊樣,又開了三年,換的時候一點好感都沒有。
後來換了豐田的rav4,真碧睜的是好車,雖然有點小毛病,但從不掉鏈子,車空間大是最大的優點,無奈家裡新增二胎,想換個七座的,只能含淚送別小r,新出的榮放不知道怎麼想的,車小,空間小,我的小r賣了,從此在也買不到那麼實用的車了。
中途開過老婆的雪鐵龍世嘉,車是不錯,底盤穩,但噪音大,費油,發動機老油乎乎的,不知道哪漏。
我換車本來看的是途昂,漢蘭達和銳界,途昂太大不好停車,漢蘭達大吧可以接受,但是加價和腳剎,銳界小毛病多,費油,後排不能放平,空間小。從來沒想過買韓國車,一次偶然的機會去起亞4s店溜達,突然發現起亞還有這么一款七座車,現在買車已經很理智了,一看這車真不錯,發動機,變速箱都韓國進口的,底盤和新勝達一樣出自索蘭托平台,開開試試吧,2.0t發動機,動力足夠,減震不在漢蘭達之下,比途昂好,內飾做工比新勝達好,在說說尺寸,4730的車長,比漢蘭達小,但比奧蘭德,科迪亞克,奇駿,5008長,寬度1890,略寬,這個尺度剛剛好,第三排坐個孩子沒問題,還好停車。
車便宜六萬多,國五的,當時想的是,車便宜,沒開過韓國車,好不好的賭一把就買了,大不了以後再換。
到目前衛為止都非常滿意,操控輕,高速穩,省油,有高檔車的感覺,絕對在奇駿,歐藍德,榮放之上。
優點太多,我就不說了,噴子們老說費油,我就上了油耗的圖,去機場送人,中途堵車的油耗
2016款買的2015款Ix35,當時裸車優惠2.7萬,上路17萬整,2.0自吸自動擋智能型,上路後加裝大屏,倒車影像、胎壓監測、全車窗隔音條....現在三年多了,開了3.5萬公里,車門上框架有輕微攔野生銹維權過一次簡單幫我噴了點漆,後來又發現車門其它地方有輕微生銹懶得去維權了,三個車門只發現一個車門有問題,另外原裝倒車雷達壞掉一個去4S維權免費換的新的!保養便宜,4S店半合成352,首保和二保去了(免費),後來就沒去4S保養過,都是萬在外面保養,整車倒現在其它沒發現問題,92號油我一般去打折的中海油加,有時候也吃吃粗糧95,總之經常92、95混加,發動機2.0自吸在夏天開空調加速超車有點乏力,必須深踩油門才行,另外耗油問題沒有具體算過,市區顯示油耗10.6左右,城區9.5,高速顯示7.8....具體油耗多少沒具體算過,這車還好,沒故障!另外還有好多人提到拉缸的事情,我咨詢了有關部門:在2014.9月以後 再出的Nu系列2.0發動機 就配備中缸潤滑噴油嘴了,在2011年11月到2014.9月期間 生產的Nu系列 都存在設計缺陷,缺少中缸潤滑導致發動機拉缸。一般在五萬公里以後容易出現拉缸異響現象,然後就需要開缸大修,增加中缸潤滑噴油嘴。實際廠家就接過大量拉缸投訴,後期在2015款以後的車型,就改進了上述缺陷。配備Nu系列的車型有很多,包括 智跑 K5 索納塔 IX35等 缺陷年限一般在2011年下半年到2014.10月之間生產Nu系列發動機我所了解廠家曾經跟到店投訴客戶進行過秘密召回維修改進後的發動機,並進行增加中缸噴油嘴。不過這也僅限於在保回店投訴客戶,如果出保或者中途放棄質保行為,將會不予理賠。因為維修技術是公開的,這也催生了外圍修理廠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如果您的車在此區間屬於發動機缺陷車型,也不用過於擔心,如果沒有發生拉缸異響的情況,您可以關注自己的發動機水溫,切忌不要高溫,還有嚴格使用現代起亞廠家的機油推薦值,並使用現代起亞認證標準的「真」機油。切忌是真機油,這個機油品牌不限,世面上絕大部分品牌都有可以符合這個認證標准。前提是真機油。如果想一勞永逸,長期使用不準備更換,也可以開缸維修增加中缸噴油嘴潤滑。不過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拉缸,就別開缸,真的出現再維修也不晚。如果想確認自己發動機是否為改進型,你可以去4S店或者現代起亞專修店,把車架號給他們,就可以為你准確查詢你的發動機是否是改進後的。
保養...用真機油、真機油、真機油...及時保養及時保養及時保養!對車好,車也會對你好!沒有十全十美的 汽車 ...
對於韓系車,很多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屑一顧,認為韓系車廉價,缺乏質感,很多人心目中德系強於日系強於法系強於國產,買韓系車還不如買國產車,但是你所瞧不上的韓系車,卻在全球范圍內「吊打」本田福特等等品牌。
韓系車2020年全球銷量吊打本田
我們先看一份2020年的全球車企銷量排名。
1、豐田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952萬輛。
2、大眾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930萬輛。
3、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20年全球銷量795萬輛。
4、現代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635萬輛。
5、通用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626萬輛。
6、本田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450萬輛。
7、福特 汽車 ,2020年全球銷量415萬輛。
8、FCA集團,2020年全球銷量390萬輛。
9、PSA集團,2020年全球銷量291萬輛。
10、戴姆勒集團,2020年全球銷量255萬輛。
從全球銷量可以看出,被很多國人看不起的韓系車,在全球銷量上卻要吊打本田福特標致等等品牌。
韓系車的駕駛質感究竟怎麼樣?
之所以韓系車留給國人廉價的形象,主要是因為韓系車前些年在國內投放的產品,大多數廉價車型,比如說伊蘭特、瑞納、悅納等等,暢銷車型也都是入門級車型,而這些車型普遍價格低,內飾廉價,動力弱,缺乏豪華感。而一些高端車型,比如說索納塔,也在底盤質感、內飾豪華感等方面的表現不如同級別日系和德系的對手,這才讓韓系車比較廉價的形象在很多國人心目中根深蒂固。
但是近兩年,情況有了一些改變,韓系車最近推出的起亞K5凱酷、十代索納塔兩款車型,在底盤質感、隔音表現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再加上出色的內飾 科技 感和本來就擅長的外形設計,這兩款車的整體質感有了不小的提升。另外,現代還引入了搭載3.5升自吸發動機的七座SUV帕里斯帝,起亞高管表示東風悅達起亞未來將不再推出售價10萬元以下的車型,此外,現代還將通過引入高端品牌捷尼賽思進一步提升韓系車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目前的韓系車,在駕駛質感上有了不小的提升,如果你去試駕起亞K5就明白,它的舒適性、隔音表現、底盤質感已經不輸同級別的日系或者德系車了。
韓系車的技術實力如何?
還有很多人認為,韓系車沒啥技術,在這方面,國產品牌都要吊打韓系車,真可謂無知者無畏。韓系車在國內雖然缺少高端車型,但是這不代表韓系車缺乏技術實力。
發動機方面,現代集團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自吸發動機、氫燃料動力,都曾多次入選沃德十佳,而自主品牌暫時還沒有一款發動機上榜。
變速箱方面,現代集團是全球屈指可數的可以獨立研發並且製造6AT、8AT、CVT、雙離合變速箱的車企,而咱們國內連一款像樣的AT變速箱都造不出來。
新能源 汽車 方面,現代 汽車 的氫燃料 汽車 NEXO,已經量產並且在北美地區銷售,一次充氫可以行駛800千米。
如果我們客觀的看待韓系車,那麼可以發現,雖然在國內銷量不佳,但是放在全球來看,韓系車的銷量表現要超過本田等品牌,技術實力也可圈可點,只不過韓國人並沒有把高端產品拿到國內。國產車想要超越韓系車,恐怕還需要時間。
14年買了朗動,剛好用了6年,15w公里,現在給了老婆練手,自己買了德國車試試操控,韓國車性價比高,同價位配置較日本車豐富,給我感覺耐用較穩定,本身也是學習日本技術,但人家擁有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客觀講這是我們華車要學習人家的東西,期間就一個馬達和導航壞了,這是這款車通病,其它都沒什麼問題,我一直就只做常規的換機油保養,其它的一律基本沒做,換過電瓶,到現在火花塞和變速箱油都沒有換過,被掃地垃圾機輕輕撞過右邊側門,但凹得較明顯,皮太薄,從關門聲音就能感受到不厚重,高速點過個減速帶,沆窪地帶,車拋跳嚴重,底盤支撐差,特別滿載走國道會感覺沒有信心,噪音大點,估計隔音材料沒用上,油耗動力同級算可以,高速140沒太大壓力,但如果大油想超車,只聽發動機吼聲提速慢好幾拍,可以說韓國車兩大件可靠性不錯,外觀設計強,感覺六年的車到現在外觀也很 時尚 ,底盤技術差點,售後服務也算不錯,保養簡單,用車省心省錢,適合市內通行,較差的國道省道和非鋪裝路面行駛品質就不太行,如果想要駕駛樂趣,多花點錢,開開寶馬那種跟腳的油門響應和給你很強信心的底盤,一下你對車的認識可以又不一樣了。
我就是韓系車主,我是去年11月份買的第四代新勝達,七座suv。關於這個車網上車評很多,性能什麼的我就不說了,我就吳車及一年多來用車感受向車友談一談。
一、選車一波三折,最終如願
我關注這個車很久了,根據預算想買個低配20萬的,到4s店一看,只有一輛,黑色的,我原本想要白色的,4s店的人從周邊店找也沒找到白色的,而且這輛黑車是中配的,買下來超預算,我就放棄了。定了台crv,白色交了10000元定金,第二天就要改燈、真皮座椅要提車,我還和車照了相。
可現代4s店的銷售經理,找到我好做我的思想工作。我又一次被打動了,我是真想買個大七座,對比漢蘭達,新勝達同樣的錢可以買一輛配置高的車。而且韓系車耐操,維修成本不高。我下了決心提現代。
退本田crv費了好久,定金堅決不退。找了關系才退了。最終如願提了四代新勝達。辦下來24萬多。
這輛勝達我開到現在,全市只見到過兩輛,真的買的人很少,途勝倒見過的多。也不知道什麼原因。
二、車確實大,上手不難
這台車近5米長,7座,空間絕對沒問題。造型我認為還不錯,看著霸氣。貫穿式尾燈,辯識度很高。
車大,剛開始開,上手的確快,開著並不覺得大,像轎車一樣。但畢竟尺寸在那兒放著,停車有時信心不足。頭三個月內,拐彎碰馬路沿上,破了條胎,雖辦了全險,保險公司說不在保險范圍內。只能在4s店換,要1000元一條,說了好說要了900元。這是第一次小事故。
黑車大氣,但太不耐臟,放一夜就臟了。買時,是仔細查看,愛護有加,買來後,任它風吹日曬,一個星期也不洗一下,只是用車前,用毛巾簡單的擦一下。一點小劃痕,一開始上4s店,現在自己網上買的車漆自己搞。
三、用車感受
一年多來,近萬公里,對此車也基本有所了解。
一是上手快,好操作。車大,但很好操作,沒感到是大車。剛開時,回頭率還不低,也很有面子。
電子檔,使用方便, 科技 惑強。顯示屏大,導航好用,特別是聲音控制開關窗,點歌,導航等不錯,但第一年流量送,第二年要掏錢。不掏錢網路上不了,現在只用導航。倒車影像,雷達指向很准,倒車全靠它,沒出過事。一鍵啟動,我基本上沒關過,用吧。三種駕駛模式也好用,上高速用運動模式紅色的,運動感強。自動大燈很好,天一暗自己就開了,不用操心了。
二是方向輕,指向性不錯。車大,坐姿高,視野開闊,車非常穩,但轉彎要減速,要不有點側傾。
三是功能多,豪華感強,但很多用不上,買時光想要,用時不需要。天窗,就開過一、二次,定速、自適應巡航一次也沒用過。座椅加熱冬季用過幾次,還不錯。還有換擋撥片也沒用過。
四,空間大,舒服。七座車,平時就三人,沒有一次坐滿過,但當五座車用,後排放下,空間無敵。去 旅遊 ,可以裝不少東西。
但第三排座椅低,短時間內坐可以,小孩坐最好。
五、馬力大,最適合長途。我的是兩驅,2•0T,近240馬力,350牛米,高速跑起來很爽,車也穩。風躁、路躁還不錯。發動機聲音略大,我是一路開音樂聽,音響很一般。
六、油耗目前稍高,還能接受。買suv,就要接受它的油耗。剛開始15個多,4000公里後下降到目前的平均13點5左右。市裡跑14個油,高速最省,我開到過9個多油,比較滿意,特別是能加92號油。我上班的單程(4公里)油耗都在17一一19個油,路上車一少,速度快一點,就下來,定期跑跑高速,也可使平均油耗下來。油箱70多升,但加滿,也就跑個500多公里。
最滿意的幾點。一是指紋解鎖,省了帶鑰匙的麻煩,很方便,二是車上的Aulthold,自動駐車。一上車打開,特別是上坡,一剎車自動剎停,不怕溜車。三是安全性好,這么大的車,坐姿高,車頭長,坐車里心裡踏實的多。
座椅空間都好,不是太累。說起座椅,我要說第二排最舒服,還可以前後移動,靠背也能調節,第一排座椅一般,電動調節,但總感到調不到最舒服位置,主要是座椅包裹性一般,腰部支撐一般,應改進。我在網上買了腰托好了點。
不足也有,懸掛稍硬,輪轂大,胎薄,雖路感好,但一過不平路,就有點不舒服了。
不足的是杯架小了點,小水杯可以,大一點放不進。中央扶手箱低了一點,高一點會更手。
還有整個車高不足,它比漢蘭達長,沒漢蘭達高,寬。高只有1米7。能再高5公分就完美了。
雨刷器也是垃圾,原車的一開就吱吱響,雨大還行。小雨不敢開。最後自己把它換了才好了。
還有像沒有眼睛盒,後排空調不能調節等小不足。
後來還發生了二次小事故,一次別人擦了我,幾百元噴了漆,近期還有一次我刮擦別人車,在路上,我超車,屁股擦了人哈佛車車頭。我沒感覺就走了,直到人家報警交警隊找到了我才知道,不是惡意逃逸,我是全險,保險公司負責。
還要一次剛出家門,後胎扎了個長釘,儀表盤顯示了,靠邊停車。換胎不容易。我懂,但不想動手,太累,打保險公司讓來免費換備胎,我找修理廠補了胎。備胎很窄,不是全尺寸的,只能臨時用一下。
總的來說,第四代新勝達,我是喜歡的,它可以帶我到想去的地方,如今車的質量應該很好,沒有出現任何毛病,想想網上很多人說,剛買的新車,出現這樣那樣毛病,慶幸自己的車沒有這些。有人說韓系車質量差,保值低。我不太認可,韓系車質量還是比較穩定的,可靠的,至於說不保值,這一點倒是真的,原因就不說了,買這台車決不是買來就賣,我主要是使用,等它不能為我服務了,即使不保值也沒關系啦。
可以說,勝達這款車是我早就關注的車,我買它,我就喜歡它,不在乎別人怎麼說。我要說的是,勝達車還真是一款不錯的車,是值得擁有的,我是很滿意的。
所謂的韓系車,其實基本上就是現代和起亞了。我自己沒有買,但是家裡的親戚有開現代的悅動和起亞的K5,作為一名 汽車 行業的人,每次見到他們基本上都會聊一聊用車之類的話題,他們的車我也都開過、坐過,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談一談韓系車以及用車感受吧。
韓系車曾經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漂亮,在三四線城市,特別是農村地區,開出去有面子。特別是2006年之後,起亞從歐洲挖來了彼得·希瑞爾擔任自己的設計總監,讓起亞的K系列車型聲名鵲起,特別是造型漂亮的輪輞,一度成為其他品牌模仿的對象(後面出現輪輞斷裂的問題,慢慢的這種風格似乎沒有那麼多車型用了)。
不管是現代還是起亞,在質量穩定方面都是和日系車非常的相似,基本上不用操心太多,頂多偶爾有點小問題,這也算是韓系車相對自主品牌的一個優點吧。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韓系車相對歐美系和日系要更便宜一點,有人說韓系車是日系車的品質,自主品牌的價格,雖然稍微誇張了點,但是還是說明了一些問題。
不過,韓系車用起來也不是沒有問題,它的保值率還是非常讓人郁悶的,特別是最近兩年新車價格下降很快,搞得二手車都要沒法賣了。當初親戚11萬買的悅動,去年換車的時候也就開了5年不到,但是確是只能買三萬多塊,這個讓人有點傷不起。
總的來說,韓系車用起來還是比較省心的,如果你不考慮換車的時候的保值,還是比較值得買。畢竟這兩年的韓系車,有點像是2012年的時候的日系車,因為一些原因處於銷量的低谷,優惠幅度比較大。
2007年年底拿了駕照,2008年年初買的伊蘭特,從此開啟的歡樂幸福的生活,在當時,伊蘭特在本地還算是中檔偏上的車,這車帶給我們全家一種全新的生活,不幸的是,被朋友忽悠去山裡玩,過水時發動機進了水,修理花了一萬大洋,從此,再也找不回全新伊蘭特的順暢感覺,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後來在翻超昭蘇達飯時,被一輛帕薩特無情超越,當時將油門都踩到底了,還是無能為力,當時心裡瓦涼瓦深的,這就開始了我網上研究 汽車 的愛好。
十年後,跑了十萬公里,2018年,挽了君威GS,頓時感覺天上地下,在回過頭來開了一樣伊蘭特,頓覺哪裡都不對勁,於是兩萬元賣掉了,說句良心話,我對伊蘭特還是挺有感情的,開過陸虎攬勝,途觀,霸道,和一些國產車,這里我就不說了。我的感覺,日韓車太平庸,沒意思,德系車也激進,但是缺點性格,美系車其他沒開過,沒有發言權,單就君威GS這款車,動力也太強悍了,運動模式底盤突然變硬,在山中劈彎,簡直太刺激了,不過這車沒有那種聲浪,顯得低調了些。不吹不黑,全是真心感受!
我2020年9月11日提了一輛現代ix35(2020款),2.0排量,6AT手自一體變速箱,到手價138000元,到今天自駕游三次,共計行駛11000多公里,駕駛體驗馬力強勁,加速靈敏,外觀內飾中規中矩,空間很大,任何路面都應付自如,唯一感覺噪音略大一點,自駕游我首選國道,百公里油耗在9個左右,高速在7個左右,我感覺對於一部2.0排量的車來說還是可以的,總的來說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