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進價加成定價的計算公式是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 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❷ 公式:進價等於什麼
進價=售價-【售價*利潤率】
售價=進價/利潤率
利潤=售價-進價
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缺世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
(2)成本加價進價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進價金額核算,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灶氏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
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置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隱扮散,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❸ 進價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公式:進價=售價-【售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利潤率,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售價,售價=賣出去的價格,進價=買商品的價格。
例如:
買一台電腦花費3000元(進價)。
賣出去的價格是3500元(售價)。
3500-3000=500(利潤)。
乘法:
①求幾個幾是多少。
②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③求物體面積、體積。
④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
除法:
①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
②求一個數里有幾個另一個數。
③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
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❹ 進價、利潤率、售價公式
1、成本價: 材料價格+運費+人工。
2、進價: 材料價格。
3、標價: 材料價格+運費+人工+預期的利潤。
4、售價: 材料價稿迅畢格+運費+人工+實際達成的利潤。
5、利潤: 售價-成本價。
6、利潤率: 售價-成本價/成本價。
(4)成本加價進價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利潤率主要因素: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轉鍵芹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 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昌消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第二,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第三,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❺ 成本和進價有什麼關系
1、成本價就是商品取得的價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進價:通常是指「含稅進價」,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
❻ 進價的公式是什麼
進價的公式如下:進價=售價-【售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利潤率,利潤=售價-進價,利潤率=(售價-進價)÷售價,售價=賣出去的價格,進價=買商品的價格。
例如:
買一台電腦花費3000元(進價)。
賣出去的價格是3500元(售價)。
3500-3000=500(利潤)。
進價的公式運用法則:
進價(buying price):通常是指「含稅進價」(註:電腦系統實際是以「未稅進價」,來計算毛利的。)進價決定的因素包括:「采購及銷售人員的素質與談判技巧,買賣雙方的實力,供需的狀況,付款條件。
其他交易的條件與要求,供應商的地區性營銷策略,供應商的獲利狀況,及買方的市場定位,或進貨數量,原材料價格,匯率」等等。「含稅進價」在電腦系統上是指扣除「折扣」後的進貨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