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力成本佔比多少合理
人力成本佔比10%左右。
人力成本不是勞資雙方的博弈,人力成本的控制有以下表述:人力成本的控制不等於減少人力成本;人力成本的控制不等於減少員工收入;職工收入較高不等於人力成本很高。
簡單來說,人力成本的控制不是要減少人力成本的絕對額,因為絕對值必然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步提高。
因此,對人力成本的控制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總體成本中的比重,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對人力成本的控制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強人工成本的支付能力;對人力成本的控制還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企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即降低勞動分配率,增強人力資源的開發能力。
人員增長一定會帶來人力成本上升,除非業績上升而沖掉上升的人力成本。控制人員的最好方法是控製成本,搞不清楚到底需要用多少個人的時候,就用成本控製法,其中定員定編的控製法是最常用的。
比如做創意性的工作,表面上看,也許一個人三個小時趴著沒幹活,但其實他在思考。思考三個小時之後,用兩分鍾就迅速做完了。
所以,我們只要把成本定下來,到時候把活保質保量干出來就行了,經理不要總是時時盯著別人。
員工流失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的最直接反映。企業員工流失率高是企業員工不滿的客觀反映,是企業缺乏穩定性的表現。如何控制企業員工流失是許多企業當前面急切解決的問題,因為,員工難招和留不住人更顯得崗位空缺的嚴重性。
2. 關於企業人力成本占公司利潤的多少
勞動分配率是反映一段時期內企業利潤中,人工成本佔了多少比例,可以用於衡量人工成本的高低。
簡化的計算公式為:勞動分配率=人工成本/毛利潤(包含人工成本)*100%;沒有什麼合理的比例,可以在企業內部做一個同期比較,才有意義;
這個公式也可以理解為企業每創造100元的利潤中,有多少用於人工成本支出。
3. 怎樣計算工資占營業收入萬元比率
用工資除以營業收入,然後把單位換算成萬元即可。
比率:即比值,兩數相比所得的值。
期間工資總額÷當期營業收入*100%÷10000,即為該時期工資占營業收入萬元比率。
該指標是判斷人力成本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如何,以此來判斷人力成本投入的產出如何,尤其是同行業不同公司間進行比較。
如果該指標中的工資取生產部門的直接人工的工資,可以計算出用人單位直接人工成本佔比的高低,該指標是成本分析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並進一步用來判斷企業在行業中是否有成本優勢及改廳纖進方向。一般勞動密集型企業對人工成本佔比相對敏感一點,該方法比較常用。
(3)人力成本占營業額的佔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主要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如製造業的銷售產品、半成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作業的收入;商品流通企業的銷售商品收入;旅遊服務業的早慶門票收入、客戶收入、餐飲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較大,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項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業務收入。包括材料銷售、外購商品銷售、廢舊物資銷售、下腳料銷售,提供勞務性作業收入,房地產開發收入,咨詢收入,擔保收入等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在企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扮睜仿較小。
4. 人工成本占收比如何計算
人工成本占收比=人工成本合計÷收入合計×100%。
例如:人工成本合計為20元,收入合計100元,占收比為20÷100×100%=20%。
人工成本是指僱主在僱傭勞動力時產生的全部費用。人工成本(人事費用)主要包括: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職工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職工工資總額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4)人力成本占營業額的佔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確定企業的人工成本應以企業的支付能力、員工的標准生計費用和工資的市場行情等三個因素為基準來衡量。
企業的支付能力
影響企業支付能力的因素有:
1、實物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產品數量。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2、銷貨勞動生產率,是指某一時期內平均每一員工的銷貨價值。它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3、人工成本比率,是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銷貨額的比重,也可以說是企業人均人工成本占企業銷售勞動生產率的比重。
4、勞動分配率,是指企業人工成本占企業凈產值的比率。
5、附加價值勞動生產率,指平均每一員工生產的附加價值或凈產值,是衡量企業人工成本支付能力的一般尺度。
6、單位製品費用,指平均每件貨每單位製品的人工成本。
7、損益分歧點,指企業利潤為零時的銷售額,是企業盈虧的分界點。
5. 人員經費占成本比率與占收入的比率
公式:人力成本費用率=某時期人力成本÷某時期銷售收入×100%。
人事費用率所是人工成本比率性指標和價值指標的一種,它反映的是一個企業所有職工的人均收入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力成本要素的投入和產出的關系,還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與分配的關系。
6.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就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成本費用金額/營業收入金額*100%;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成本金額/營業收入金額*100%;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費用總額/營業收入金額*100%。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指標由成本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指標得出,主要反映成本占企業收入的比例。指標越低,成本控制能力越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營業費用是指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編制的損益表中的營業費用。
營業收入是指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編制的利潤表中凈利息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之和。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的計算公式如下:
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法律依據:《公司費用開支管理辦法》 第二條 公司各部門、下屬企業必須在每月底根據下月工作計劃制定本單位費用開支計劃,由財務部匯總、審核,經公司辦公會議或總經理審批,即為公司當月的費用開支計劃,並下達各單位費用開支指標。
7. 營業額,2056194元 人員工資是322022元 算一下人員成本佔了營業額的百分之多少
3222022/2056194=15.66%, 人員成本佔了營業額的15.66%
8. 營業額一周總額算一周人力成本佔比怎麼算
某時期人力成本占總成本的比率=某時期人力成本總額÷某時期總成本額×100%。
9. 五星級酒店人力成本占營業額多少
五星級酒店人力成本占營業額20%-25%。
人力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的總和。
簡介
企業的人力成本常常被認為是工資或是工資福利等的支出,其實不然。
首先,人力成本不等於工資。人力成本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時期內,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因使用勞動者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費用與間接費用的總和。如果企業給員工支付1000元的工資,那麼人力成本絕不會是這直接的1000元,還有其它的間接費用。
其次,人力成本不等於工資總額。有人說,既然工資不等於人力成本,那是不是工資總額就等於人力成本呢?當然不是。按照勞動部1997年261號文件規定,人力成本包括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經費、住房費用以及其它人工成本。
再次,人力成本不等於使用成本。從人力資源的分類來看,人力成本可分為獲得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離職成本,可見「使用成本」只是人力成本的一部分而已。有人常把人力成本管控當成勞資雙方的「零和博弈」,其實不然。
人力成本管控可以用以下三個不等式表述:
1.管控人力成本不等於減少人力成本。
2.管控人力成本不等於減少員工收入。
3.職工收入較高不等於人力成本很高。
人力成本的管控
簡單來講,人力成本的管控不是要減少人力成本的絕對值,因為絕對值必然隨社會的進步逐步提高。因此,對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總體成本中的比重,增強產品或服務的競爭力。
對人力成本的管控要降低人力成本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增強員工成本的支付能力;對人力成本的管控是要降低人力成本在企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即降低勞動分配率,增強人力資源的開發能力。
10. 如何計算人力成本占毛利率的百分比
人力成本占毛利率的百分比=(人力成本/含人力成本計算毛利的成本)*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10)人力成本占營業額的佔比怎麼算擴展閱讀
毛利率大小通常取決於以下因素:
市場競爭
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取得平均的銷售毛利。
企業營銷
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待市場占穩後再根據市場認同度重新調整定價策略,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