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到期一次付息攤余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石油枯竭會變成什麼 2025-05-25 07:03:57
中國人壽醫療有多少產品 2025-05-25 06:56:48

到期一次付息攤余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3-03-27 23:05:01

A. 到期一還本付息的長期借款怎麼計算籌資成本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貨幣時間價值是指在不存在風險和通貨膨脹的前提下,一定量的資金在不同時點上的價值量的差額。貨幣之所以有時間價值,是因為自己所有者放棄現在使用資金的使用權,將其用於投資。貨幣時間價值可以用絕對數表示,也可以用相對數表示,即以利息額或利息率來表示。
處理方法是相同的
在用實際利率法攤銷利息費用時,不管是一次還本付息的,還是期末付息的,在計提財務費用(也就是每期的利息攤銷)時,應先計提應付利息。
實際上,攤余成本是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經過以下調整的結果:1、扣除已償還的本金2、加上或減去利息調整金額的累計攤銷額3、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如果企業持有的投資為到期一次換本付息的,還應加上已計提的利息。這里之所以沒有提到分期付息的情況,是因為,對於分期付息的情況,宣告發放利息當日就已確認為收入。
與一次還本付息中「應計利息」當對應的,分期付息的賬戶科目應為「應收利息」,一個為投資的二級科目,一個是應收賬目,為資產賬目下的一級賬戶,是有所區別的。

B.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第一年的攤余成本怎樣計算例題如下,看不懂可以解釋一下嗎

例題:200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000元(含交易費 用)從某公司購入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畢納 率4.72%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實際利率9.05% 。 1、2000年1月1日,購入債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貸:銀行存款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50 2、2000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59(1250*4.72%) —利息調整 31.5 貸:投資收益 90.5(1250-250)*9.05% 3、2001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59 —利息調整 39.69 貸:投資收益 98.69 [1250-(250-31.5)+59]*9.05% 4、2002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氏遲收入, 手核沒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59 —利息調整 48.62 貸:投資收益 107.62 5、2003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59 —利息調整 58.36 貸:投資收益 117.36 6、2004年12月31日,確認實際利息,收到本金和名義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59 —利息調整 71.83(余額) 貸:投資收益 130.83 (59+71.83) 借:銀行存款 1545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250 —應計利息 295 希望如上能夠幫助到你!

C. 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攤余成本怎麼算 是否不用再扣減本期收回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用再扣減本期收回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若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攤余成本演算法: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
附註:
1.《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第十三條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②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准則規定的攤余成本,對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來說,沒有疑義,但對於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而言,其攤余成本按上式計算就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投資日與發行日不同步的情況下,偏差就更大。
2.例:A公司於2013年1月1日在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於2011年1月1日發行的一次還本付息債券進行投資,該債券面值為1 000萬元,票面利率為5%,5年期,購買價款為990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費用。
(1)不考慮投資前期應計利息的賬務處理。
投資當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 000
貸:銀行存款 9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0
持有期間:990=1 250×(P/F,i,3),利用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i=8.08%
(2)考慮投資前期應計利息的賬務處理。
投資當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 000
應收利息 100
貸:銀行存款 99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10
持有期間:990=1 250×(P/F,i,3),利用插值法計算實際利率i=8.08%

D.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參考內容:.:dongao./zckjs/fdzl/201308/115171.s
債券攤余成本可能這位同學數學不怎麼扎實哈,給你說個數學上的理解你就懂了,首先每年的利息年金折現,用到的折現率就是市場利率,就是讓你求的。
具體的是每年的利息是1100*3%=33,用到成本會計裡面的年金現值,其實和會計上面的是一樣的,簡化的而已
所以折現,然後下面的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解了,你用r1=6%,可以得到p1(自己計算),然後用r2=7%,可以得到一個p2.(注意要使得這兩個價格在105000兩邊)然後你想想,高中數學上面是不是說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啊,這兩點其實就是上面你特殊值確定的兩點,可以列出一個直線式,然後假定這個是直線變化的,把你的價格p帶進去,不久得到對應的市場利率了嘛,這個是這樣計算的哈,可不是我自己創造的哦!

實際發行價格為=1000萬*(p/f,5%,5)+1000萬*6%*(p/a,5%,5)=10432700元
第一年利息費用為=10432700*5%=521635元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10432700-(600000-521635)=10354335元
第二年和第一年方法一樣
利息費用為517716。75灘余成本為10272051。75。。。。。。。
什麼是攤余成本?比如發行債券的攤余成本?採用實際利率法怎麼核算?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中的一個概念,
攤余成本=初始成本-已收回的資金+累計折價攤銷額-累計溢價攤消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每期攤銷額=現值*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計算相同嗎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分錄中體現為成本+利息調整)
應付債券也是這樣的
請看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價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貸: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貸: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價
-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2、這兩者計算攤余成本是一樣的方法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攤余成本第一種方法:
該可轉債券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萬元;
11年末的攤余成本=4416.41*1.09-300=4513.89萬元;
12年初的攤余成本=4513.89*1.09-300=4620.14萬元。
第二種方法:
12年初的攤余成本=(5000+300)/1.09=4862.38萬元。
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a+c-b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利息費用-支付的利息-支付的本金公式里的利息費用是指交易費用,支付的利息包括債券包含尚未支付的利息,所以期末不管是不是已經支付利息,此利息都是實際存在的,不可能為0
一個會計問題——關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包括~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計算利息費用是,要把所有「應付債券」下的所有二級科目都算上,即「應付債券」的余額乘以實際利率作為利息費用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攤余成本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這樣可以么?

E. 持有至到期投資一次歸還本金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攤余成本要考慮應計利息嗎

一次還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計算以後各期的攤余成本時,是不需要考慮
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的。
舉例說明:
甲公司購買乙公司公開發行的5年期游察橋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公司債券,該債券面值1000萬,票面利率4%,實際利率5%。賬務處理如下:

借:持有至投資 1000
貸:銀存 940
貸:持有至投資-利息調整 60

第一期:
借:持有至投資-應計利息(1000*4%)4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7
貸:投資收益(940*5%)47
第一期末:攤余成本=940*(1+5%)=987萬。或者神猛攤余成本=940+47=987萬

第二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9.35
貸:投資收益 49.35
第二期末:攤余成本=987*(1+5%)=1036.35。或者攤余成本=987+49.35=1036.35。

第三期: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40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1.82
貸:投資沒肆收益 51.82
第三期末:攤余成本=1036.35*(1+5%)=1088.17。或者攤余成本=1036.35+51.82=1088.17。

第四期:
借:持有至-應計利息 40
借:持有至-利息調整 14.41
貸:投資收益 54.41
第四期末:攤余成本=1088.17*(1+5%)=1142.58。或者攤余成本=1088.17+54.41=1142.58。

第五期:
借:持有至-應計利息 40
借:持有至-利息調整 17.13
貸:投資收益 57.13
第五期末:攤余成本=1142.58*(1+5%)=1199.71。或者攤余成本=1142.58+57.13=1199.71。
第五期實際應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到期日,攤余成本實際應該為1200萬,此計算為尾數偏差。

希望能幫到你。

F. 持有至到期投資 攤余成本計算公式

持有至到期投資 攤余成本計算公式: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簡介: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G. 持有至到期投資,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情況下,如何計算攤余成本

不考慮。
持有至到期投資,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情況下,在旦棚確認實際利息時: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借(和念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貸:投資收益(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計算攤余成本時,只考慮「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不考慮模棚則「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

H.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如何計算

攤余成本的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1、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4、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8)到期一次付息攤余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例: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6%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6%。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 359

貸:其他貨幣資金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100000*7%

貸:投資收益 6 441.54=107359*6%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I.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神純1+實際利率鋒腔)-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提前收回的本金-減值銀瞎衫准備
當期期末攤余成本即下期期初攤余成本
初始投資時點付出對價即初始投資期間的「期初攤余成本」

J. 攤余成本怎麼算

問題一:請問攤余成本怎麼計算?謝謝!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率-本金*票面利息率-計提減值-已收回本金

問題二:會計中攤余成本的概念是什麼?期初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我給你兩個公式,你自己套就可以了。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按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現金流入-收回的本金-已計提的減值准備
最早一期的攤余成本一笑攔般等於實際的付現金額
再給你解釋一下攤余成本,攤余成本實際上是由於發行債券、貸款等金融資產採用溢價或折價方式所造成的,由於當時是溢價或折價罰行,那麼發行價和面值之間就產生了差異,以後各期是對該差異的調整,最終是攤銷到面值的。這個是個財務管理的概念,簡單的說就是發行價攤銷了本期利息調整金額後的余額就是攤余成本,就是攤銷過後的成本

問題三:期初攤余成本如何計算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初攤余成本就是實際支付的款項加另外支付的交易費用,但是應該扣除應該確認為應收利息的部分。從如下分錄可以看出: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應收利息
貸:銀行存款(實際支付的所有的款項)

問題四:持有至到期的攤余成本是什麼?具體怎麼計算? 攤余成本,要考慮資產減值損失,不考慮公允價值變動。

攤余成本就是未來現金流入現值。

例如,企業投資三年期債券,面值100萬,票面利率10%,支付90萬,實際利率i.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企業購買這個債券,三年的現金流入是第一年利息收入,第二年利息收入,第三年利息收入+本金收回.
企業做出這個投資,實際的收益收回的錢是1)第一年末利息(100X10%)10萬,2)第二年末利息10萬,3)第三年末利息10萬,4)還有第三年末本金收回(100-90)
那麼企業實際賺的上面4部分錢,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折現)
我們用實際利率折現,也就是真實的收益率。
折現後的金額,假設為90萬,也就是期初的攤余成本(未來現金流入.)

正是因為攤余成本=未來可收回金額。

所以,如果未來可收回金額減少,持有至到期投資,確認減值,攤余成本也要把減值考慮再內。下一期計算實際收益時,要把(上一期的攤余成本-減值)X實際利率。

如果是未來公允價值減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按照公允價值確認賬面價值),賬面價值隨之減少。但是攤余成本=未來可收回金額,公允價值減少,並不一定未來可收回金額減少,所以攤余成本不考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稻丁特訓804401818

問題五:請問期末攤余成本的計算公式: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應收利息,這個公式是怎樣來的? 首先,這個公式不成立哈: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應收利息
正確的應該是,無論是折價發行還是溢價發行還是平價發行: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應收利息
=期初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應收利息
如果是平價發行的話,實際利率和票面利率一致,攤余成本就是票面價值。
為什麼該期的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呢?不是應該是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來計算嗎?這樣算好像不符合原理啊。
兩種演算法應該是殊途同歸的哈。用用未來現金流量折現來計算,這是財務管理現金流的觀念,而用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個人覺得是財務會計的觀念,兩個方法算出來的梗額應該是一致的。

問題六:攤余成本怎樣計算 1、長期應付款按照攤余成本計量,並按照攤余成本列報。就是例題中攤余成本一列,金額等於長期應付款總賬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總賬余額。實際利率就是財務管理中的內含報酬率。這里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實際利率攤銷法。基本思路可以參照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額攤銷方法卜升御,基本是異曲同工。實際利率的選擇一般會給出,不需要考生計算。和持有至到期投資相互參照:長期應付款是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明細科目,未確認融資費用是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明細科目。那麼長期應付款的攤余成本=長期應付款的賬面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型岩2、關於具有融資性質的理解。一般如果分期的年限超過三年的就可以理解為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如果是少於三年的分期付款購買基本上不需要折現來考慮。對於分期收款銷售來說,按照收款額度來確認銷售。分期付款購買也是按照實際的付款額來確認入賬價值。3、不管是融資租入固定資產還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付款購買,如果是有安裝工程的,那麼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都需要計入到在建工程中,也就是資本化處理。這個需要記住。另外安裝期完成的,為確認融資費用的攤銷就全部確認為當期的財務費用。這個實際上就是企業確認的融資利息支出。對於融資出租方來分期收款銷售方來說,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其實就是屬於企業的融資利息收入,要沖減企業當期的財務費用。但是為實現融資收益的攤銷並不是徵收營業稅的范圍。因為不管是融資租出固定資產還是具有融資性質的分期收款銷售產品來說都是實質上的分期收款銷售行為,那麼稅法上都是作為銷售增值稅應稅產品來處理的,那麼作為混合銷售徵收增值稅。如果能合理區分利息收入的可以按照含稅價格處理。一般情況收到的租金都是無法區分融資性質的利息收入的。

問題七: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參考內容:dongao/....shtml

問題八:如何理解攤余成本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揣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問題九: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怎麼算。 在資產負債表日做分錄:
借:應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貸: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
年末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折價攤銷額/-溢價攤銷額(分錄的借放差額表示「折價攤銷額」,貸方表示「溢價攤銷額」)

問題十:請問攤余成本怎麼計算?謝謝!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率-本金*票面利息率-計提減值-已收回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