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會多結轉
擴展閱讀
金木集團有多少產品 2025-05-25 11:50:45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會多結轉

發布時間: 2023-03-27 11:51:07

㈠ 發現以前年度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應該如何做賬務處理

發現以前年度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賬務處理是:

1、調整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結轉時: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資產負債表期初數中的存貨、未分配利潤的年初數要相應調整減增,如果是上年多轉,利潤表上年數欄的主營業務成本要調整減少,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要相應增加。現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的相關項目的上年數也要相應調整。

(1)主營業務成本怎麼會多結轉擴展閱讀: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1、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2、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余額。

㈡ 主營業務成本如何結轉

生產領料,結轉發出材料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直接構成產品的組成部分),製造費用(車間一般耗用)。

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應當沖減當期的營業收入,企業按應沖減的營業收入。

(2)主營業務成本怎麼會多結轉擴展閱讀:

批發銷售的商品應按商品進貨原價記賬,結轉銷售成本時,則可以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

在計算出商品的實際銷售成本之後,企業應按規定的要求進行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在實際工作中,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時間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式。

委託代銷業務、直運商品銷售業務應採用逐日結轉方式,除此之外的其他銷售業務都採用定期(按月或按季)結轉方式。

㈢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結轉

主營業務成本屬於損益核算,因此月末應按雀茄灶其賬面價值結轉。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

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頃扮

㈣ 請問朋友們主營業務成本是怎樣結轉得來的

對於一般製造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最主要部分,「主營業務成本」核算內容十分繁雜,又由於各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不盡相同,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設計不同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對它的審計確認相對其他項目更加復雜。筆者在審計中,經常發現一些企業人為擴大「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利用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那麼,採用何種有效的審計方法才能對「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審計確認呢?t一般小型製造企業的成本結轉流程為「各項要素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我認為,在了解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成本結轉流程的基礎上,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對各環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確認,再審計確認各環節之間的結轉的正確性,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對「主營業務成本」中稅前扣除金額進行審計確認。
以下根據製造業企業產品成本結轉流程,對一些企業利用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偷稅的常用形式及相應的審計方法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各項生產要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一般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的成本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以下就三個成本項目分別進行分析:
??一??「直接材料」項目,即「原材料→生產成本」環節
1、第一種形式:有的企業在沒有實際發生購貨業務的情況下,虛購原材料,增加原材料,然後作為生產領用轉入「生產成本」,導致虛增「生產成本→直接材料」金額,從而達到虛增產成品成本,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根據「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和對應的增值稅稅率,倒算出相應的金額,再根據企業的具體核算情況,估算出企業未取得可用於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票據的原材料購入金額。
??2??取得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入庫單、驗收合格單、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等原材料購入和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如果不一致,應查明原因。
?? 3??檢查購入原材料時相對應的負債,對於長期未付的應付款項,應查明為何未付的原因,可以檢查購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與負債方聯系,以確認該項負債是否真實存在。
2、第二種形式:生產領用原材料時,虛增原材料領用數量,導致虛增「生產成本」金額。
主要審計方法:
?? 1??獲取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生產記錄等原材料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
?? 2??根據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如果該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與同行業的差別很大,即需分析其原因。
?? 二??「直接人工」項目,即「工資、福利費→生產成本」環節
有的企業發放生產工人工資不按規定通過「應付工資」會計科目,而是直接作以下分錄:借:生產成本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這樣「應付工資」科目貸方發生額就變小,造成一種計提較少工資的假象。有的企業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以達到多提工資,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在審計中應將「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會計科目中列支的「工資」與「應付工資」中的計提數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不通過「應付工資」科目直接發放工資。
2、對於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主要檢查簽訂勞動合同人數、考勤表及工資發放單,三者人數是否一致。
?? 三??「製造費用」項目,即「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因為「製造費用」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有的企業虛增其發生額,如多計提折舊、多計提或攤銷修理費用等等,以便虛增產成品成本。
主要審計方法:對「製造費用」的項目進行逐個審計確認,一方面審計確認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對企業所得稅扣除辦法中限制扣除和不允許扣除項目的發生額進行確認。
二、「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環節
有的企業故意少轉完工產品數量,一方面可以使產成品單位成本增加,可以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庫存商品賬面數量,使未開發票銷售而不入賬的這一部分產成品成本順利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要的審計方法:
1、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產品單位成本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成本相比;對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
2、對於長期掛賬的已收款項,應查明對方付款的原因,是否為未入賬的已銷貨物的貨款?t可以檢查銷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與對方聯系,以確認該款項的性質。
三、「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環節
故意多轉產成品銷售數量或提高單位成本,以達到多轉主營業務成本的目的。主要審計方法是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分析,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銷售成本率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銷售成本率相比。以銷售成本率明顯偏高的作為重點審計對象,審計確認銷售數量和單位成本。
總之,對「主營業務成本」的審計應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採用較多的分析性測試的審計程序以發現異常部分,對異常部分實行有的放矢的審計,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㈤ 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結轉 主營業務成本結轉方法

1、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會導致主營業務成本增加,主營業務成本增加計入借方核算,同時會導致庫存商品或者勞務成本減少,庫存商品或者勞務成本減少計入貸方核算。

2、結轉主營業務成本的賬務處理是,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勞務成本。

㈥ 結轉銷售產品成本時為什麼主營業務成本增加

你的理解:「既然賣東西,那麼反應兩方面,第一東西少了,第二錢多了」這句話是對的。但是理解有誤。
計算利潤的公式: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務利潤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的減項,它的增加就是利潤的減少。
賣東西,錢多了,比如一件商品賣了1000元,分錄:
借:銀行存款
1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
但是,收到的1000元,不完全是利潤,它還包括這件商品的成本,比如這件商品成本900元,所以,一方面減少庫存商品900元,還要增加主營業務成本900元(損益類的減項增加)
借:主營業務成本900
貸:庫存商品900
計算出差額,才是利潤;
1000-900=100……(這里暫時不討論稅金)
如果還不明白,可以追問

㈦ 發現以前年度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應該如何做賬務處理

這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析並調整。如果多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未涉及數量(例如不牽涉銷售產品或商品的數量,只牽涉金額),那麼,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直接調整就可以,即
借:庫存商品或產成品等相關科目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未分配利潤
同時,如需要補計企業所得稅的,還應就補計稅金進行補稅的賬務處理,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借: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而牽涉到多結轉產品數量的,還應檢查確認所牽涉年度產成品或庫存商品的期末賬實一致情況,並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更正出錯的賬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