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擴展閱讀
企業降成本怎麼算 2025-05-25 16:15:02

如何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3-26 09:09:34

1. 計劃成本核算怎麼計算結存的實際成本

在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下,「原材料」賬戶反映庫存材料的收、發及結存的計劃成本,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反映在「材料成本差異」賬戶中。期末兩賬戶分別結賬後:
期末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期末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末借方余額(實際大於計劃的超支差)或-「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實際小於計劃的節約差)。

2. 結存材料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數量×計劃單價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歲洞期初存貨的差異額+本期收入存貨的差異額)/(期初存貨的計劃成本+本期收入存貨的計劃成本)(注意:超支差異額用正數,節約差異額用負數表示)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額=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2)如何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擴展閱讀:

雖然計劃成本的高低可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調整為實際成本,對發生和結存存貨的實際成本並無影響,但如果計劃成本脫離實際成本太多,則無法隨時通過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考核采乎沒枯購部門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計劃成本時,應盡可能使計劃察嘩成本接近實際成本。

可由企業的采購部門聯合財會等有關部門參照同類存貨以往實際成本,並根據物價漲幅等相關因素共同研究制定。當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發生重大差異時,應作調整。

3.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

材料實際成本計算公式:

1、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存貨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月初庫存存貨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之和)

2、移動加權平均法

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單位成本

存貨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3、先進先出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存貨單位成本(前面的批次的存貨,材料單價)。

4. 材料成本差異,求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1、先求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入庫材料成本差異)/(月初材料計劃成本+本月入庫材料計劃成本)=[月初節約差-200+(本月入庫材料實際成本44 000-入庫材料計劃成本46 000)]/(23 000+46 000)=-0.031884(節約差異)
2、月末結存材料數量晌閉=月初100+購進200-發出150=150千克,材料計劃成本=23000/100=230元/千克;結存材料實際成本=150*230*(1-0.031884)=33 400
答案是選項岩謹旅粗凳B

5. 月末結的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怎樣算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
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
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
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6. 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企業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期初實際成本+本期購進實際成本—本期領用實際成本;本期領用實際成本=領用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7.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公式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材料計劃成本+本期購入材料計劃成本-本期發出材料計劃成本) *(1+材料成本差異率)

8.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和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算

一、企業發出的材料可以按實際成本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核算。如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會計期末應調整為實際成本。

1、按實際成本核算時,企業可以採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等計算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2、按計劃成本核算時。

(1)企業根據領料單等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結轉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根據所發出材料的用途,按計劃成本分別記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等科目;

(2)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正數表示超支差,負數表示節約差)

(3)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4)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按照所發出材料的用途,超支差分別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

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作相反的分錄),將發出的材料成本由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二、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的計算。

1、按實際成本核算時,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各原材料明細賬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入庫材料實際成本)-本期貸方發生額(發出材料實際成本)。

2、按計劃成本核算時,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各原材料明細賬的期末借方余額(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成本差異率)。

9. 關於結存材料實際成本

一、「材料成本差異」賬戶
,是登記存貨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取得存貨並形成差異時,實際成本高於計劃成本的超支差異,在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實際成本低於計劃成本的節約差異,在該賬戶的貸方登記;發出存貨並分攤差異時,超支差異從該賬戶的貸方用藍字轉出,節約差異從該賬戶的貸方用紅字轉出

二、
會計分錄:

1、購入材料,按照發票上記載的

借:材料采購—X材料
(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銷稅額)(實際成本×17%)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
價稅合計)

2、計劃成本:

借:原材料—X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 —X材料
(計劃成本)

3、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①差異為節約

借:材料采購—X材料

貸:材料成本差異—X材料

②差異為超支

借:材料成本差異—X材料

貸:材料采購—X材料

4、發出材料時結轉發出材料的節約成本差異時:
借: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貸: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5、發出材料時結轉發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異時: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
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本期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的成本差異]÷其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購入材料的計劃成本。

總結:「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登記超支差異(為正)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節約差異(為負)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望採納,謝謝